第132章 國公府門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 作者:陸一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不是太子嗎?他怎麽來了,還有陛下的貼身內侍王祈年。”唐勝宗心中好奇,這時候朱標等人已然快到麵前了。他一看沒有時間去告訴其他人,立即高喊:“臣唐勝宗,拜見太子殿下。”
眾人突然聽到唐勝宗這麽一嗓子,都齊齊轉過身來,發現太子正好奇地看著他們。
“拜見太子殿下。”幾名侯爺七嘴八舌地喊道。
“各位免禮。延安侯,你們在這門口作甚?怎麽不進去啊?”
“啊?”唐勝宗突然被問,一時語塞。
陸仲亨趕忙開口解圍,說:“迴殿下,臣等聯袂拜訪魏國公,可徐府的人說國公病了,不見外客。我們放心不下,故此在門口徘徊。”他當然知道徐達稱病是個借口,不過此時正好拿來當作擋箭牌。
朱標心中竊笑,看似吃驚地說:“哦?太傅病了?那孤要去探望一下。”朱標雖然嘴上這麽說,可仍然示意秦順去叫門,按照來時路上商量好的,讓徐家在門外接旨。
“殿下,這魏國公病了,還讓其門外接旨,是不是不太妥當?”王祈年湊過來小聲地問。
“無妨。等會兒你就知道了。”朱標示意王祈年別擔心。
果不其然,沒一會兒工夫,府門大開,魏國公徐達帶著管家來到門口,看見朱標也在,好不吃驚。本來家丁不認識太子,秦順叫門時候也沒提,他入府稟告時隻說宮裏來人了。可在來門口的路上,他突然想起陸仲亨等人的話,連忙追上徐達,補充說明。徐達沒想到太子會親自來,這下更拿不準了,他想著為今之計,隻有隨機應變。
王祈年見魏國公出來了,氣色看上去完全不像生病的樣子,便上前一步,高喊:“聖上口諭。”門口眾人聞言皆跪,包括來搞事情的陸仲亨等人。
“宣魏國公徐達入宮覲見。”
“臣徐達,領旨。”王祈年趕忙上前,作勢扶起徐達。徐達起身,又朝一旁的朱標行禮。
“徐叔叔,聽說您病了?”
“啊?無甚大礙。不知道什麽病症,來得快,去得也快。”
“要不孤宣個太醫來給您瞧瞧,萬不可大意啊。”朱標關心道。
“勞殿下惦記,臣確實無礙。”徐達連忙擺手。
“既如此,孤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徐叔叔見諒。”
“殿下,請講。”
“能否讓孤到府中喝口茶?從宮裏出來得太急忘記喝水了,口有點兒渴。”朱標小聲地說。
徐達聞言,大喜過望。這真是正愁沒有招,天上掉下個粘豆包,太子殿下送上門來了。
“太子殿下請。”徐達側身,示意朱標先行。
朱標轉頭對陸仲亨說:“吉安侯,既是來探望的,那也一起吧。”
陸仲亨迴答:“如今魏國公身體無恙,我等也就放心了,不便再去叨擾。”
“那好吧。”朱標也不強求,本來就是試探一下,當先邁步走進府門,徐達緊隨其後。
“陸老弟,咱們怎麽辦?”唐勝宗小聲地問。
陸仲亨迴答:“這事兒透著奇怪。按理說陛下宣徐天德進宮,派王祈年來也就是了,怎麽太子也來了,而且還要求入府,看來不是小事兒。咱們再待下去也沒有意義了,你們先迴去吧。我去找馮大哥說一說。”言罷,陸仲亨率先離開,唐勝宗以及其他幾位也跟著走了。
朱標端起茶杯一飲而盡,他確實也渴了,然後對徐達說:“此番北征,太傅辛苦了。”
坐在對麵的徐達,起身行禮:“臣不敢。此次出兵,無功而返,臣難辭其咎。”
朱標趕忙把他摁迴椅子上,說:“太傅言重了。所謂百足之蟲,雖死不僵。北元殘餘實力尚在,王保保當世奇才,不可小覷。雖有敗績,但主動權仍在我大明朝廷手中,日後有的是機會,屆時還要勞動太傅。”
“臣必鞠躬盡瘁。”
“今天的事兒,太傅不必放在心上。”朱標看了眼門外,繼續說:“父皇宣召就是想給太傅接風洗塵。”
“家宴?”徐達脫口而出,他沒想到是這麽個結果。
“是的,並無其他,太傅無需多慮。今天朝會發生了不少的事兒,父皇怕太傅難做,所以派學生親自前來,稍作解釋。”
徐達聞言,立馬從椅子上起來,朝著上首位,深施一禮:“陛下聖明。”又朝朱標施了一禮:“謝太子殿下。”
“太傅快請起。”朱標再次起身,“那學生就不多逗留了。太傅不必著急,午膳時間入宮直接去坤寧宮就行了。”
徐達起身施禮,“臣恭送殿下。”
“太傅請留步。”朱標說完,轉身便走,叫上王祈年等人一起迴宮。徐達一直將朱標送至門外才罷休。朱標臨走的時候,叮囑徐達一定要找個大夫好好瞧瞧。
剛剛送走了太子,徐達轉身迴府,準備收拾一下入宮。徐家大丫頭不知從哪兒走了出來,開口詢問:“父親,聽說陛下召您進宮。”
“是啊。”徐達邊走邊說。
“那太子殿下來咱家幹嘛?”徐妙雲又問。
“陛下對我徐家恩深似海,為父粉身碎骨難報萬一。”徐達沒有正麵迴答。
“也就是說,太子是替陛下來安撫父親的?”
“算是吧。陛下叫為父入宮用午膳。閨女啊,趕緊叫人來更衣。”
“好嘞!”徐妙雲微微一笑,心中了然。
坤寧宮偏殿,朱元璋和朱標坐在圓桌旁,小聲地聊著天,馬皇後在後麵的廚房親自忙活著。
“父皇,我看今天幾位侯爵在魏國公府搞這麽一出兒,不是為了求徐叔叔出頭,而是故意添堵。”朱標把今日所見簡要地說了說,最後給出自己的想法。
“咱早就料到了。誰說武將都是大老粗,有心眼兒的人不少!讓他們鬧一次吧,哪兒還沒有幾個刺兒頭啊,咱就當沒看見。”
“不過呢,大局不能亂,朝廷不能亂,所以必須穩住一部分得力之人。”朱元璋突然嚴肅起來。
“父皇的意思是,表哥和衛國公?”
見朱標如此上道,朱元璋又換了笑臉,“是也。這三人雖然不拉幫結夥,但憑借威望,也有不少支持者。別忘了還有你家親戚!”
“鄭國公常茂?他怕是不夠用吧。”
“人總會成長地嘛,隻要好好培養就行了!再說還有藍玉呢,行軍打仗他可是一把好手。”
“兒臣明白。”
父子二人又聊了一會兒,徐達在一名內侍的引領之下進了門,一番客套之後,各自落座。
“老大,給你天德叔倒酒。”
朱標拿起桌上的酒壺要給徐達麵前的酒杯斟滿,徐達連說使不得。
朱元璋笑嗬嗬地說:“天德,今兒是家宴,給你接風,別拘束,權當是自個兒家。”
“謝陛下。”徐達微笑迴答。
眾人突然聽到唐勝宗這麽一嗓子,都齊齊轉過身來,發現太子正好奇地看著他們。
“拜見太子殿下。”幾名侯爺七嘴八舌地喊道。
“各位免禮。延安侯,你們在這門口作甚?怎麽不進去啊?”
“啊?”唐勝宗突然被問,一時語塞。
陸仲亨趕忙開口解圍,說:“迴殿下,臣等聯袂拜訪魏國公,可徐府的人說國公病了,不見外客。我們放心不下,故此在門口徘徊。”他當然知道徐達稱病是個借口,不過此時正好拿來當作擋箭牌。
朱標心中竊笑,看似吃驚地說:“哦?太傅病了?那孤要去探望一下。”朱標雖然嘴上這麽說,可仍然示意秦順去叫門,按照來時路上商量好的,讓徐家在門外接旨。
“殿下,這魏國公病了,還讓其門外接旨,是不是不太妥當?”王祈年湊過來小聲地問。
“無妨。等會兒你就知道了。”朱標示意王祈年別擔心。
果不其然,沒一會兒工夫,府門大開,魏國公徐達帶著管家來到門口,看見朱標也在,好不吃驚。本來家丁不認識太子,秦順叫門時候也沒提,他入府稟告時隻說宮裏來人了。可在來門口的路上,他突然想起陸仲亨等人的話,連忙追上徐達,補充說明。徐達沒想到太子會親自來,這下更拿不準了,他想著為今之計,隻有隨機應變。
王祈年見魏國公出來了,氣色看上去完全不像生病的樣子,便上前一步,高喊:“聖上口諭。”門口眾人聞言皆跪,包括來搞事情的陸仲亨等人。
“宣魏國公徐達入宮覲見。”
“臣徐達,領旨。”王祈年趕忙上前,作勢扶起徐達。徐達起身,又朝一旁的朱標行禮。
“徐叔叔,聽說您病了?”
“啊?無甚大礙。不知道什麽病症,來得快,去得也快。”
“要不孤宣個太醫來給您瞧瞧,萬不可大意啊。”朱標關心道。
“勞殿下惦記,臣確實無礙。”徐達連忙擺手。
“既如此,孤有個不情之請,還望徐叔叔見諒。”
“殿下,請講。”
“能否讓孤到府中喝口茶?從宮裏出來得太急忘記喝水了,口有點兒渴。”朱標小聲地說。
徐達聞言,大喜過望。這真是正愁沒有招,天上掉下個粘豆包,太子殿下送上門來了。
“太子殿下請。”徐達側身,示意朱標先行。
朱標轉頭對陸仲亨說:“吉安侯,既是來探望的,那也一起吧。”
陸仲亨迴答:“如今魏國公身體無恙,我等也就放心了,不便再去叨擾。”
“那好吧。”朱標也不強求,本來就是試探一下,當先邁步走進府門,徐達緊隨其後。
“陸老弟,咱們怎麽辦?”唐勝宗小聲地問。
陸仲亨迴答:“這事兒透著奇怪。按理說陛下宣徐天德進宮,派王祈年來也就是了,怎麽太子也來了,而且還要求入府,看來不是小事兒。咱們再待下去也沒有意義了,你們先迴去吧。我去找馮大哥說一說。”言罷,陸仲亨率先離開,唐勝宗以及其他幾位也跟著走了。
朱標端起茶杯一飲而盡,他確實也渴了,然後對徐達說:“此番北征,太傅辛苦了。”
坐在對麵的徐達,起身行禮:“臣不敢。此次出兵,無功而返,臣難辭其咎。”
朱標趕忙把他摁迴椅子上,說:“太傅言重了。所謂百足之蟲,雖死不僵。北元殘餘實力尚在,王保保當世奇才,不可小覷。雖有敗績,但主動權仍在我大明朝廷手中,日後有的是機會,屆時還要勞動太傅。”
“臣必鞠躬盡瘁。”
“今天的事兒,太傅不必放在心上。”朱標看了眼門外,繼續說:“父皇宣召就是想給太傅接風洗塵。”
“家宴?”徐達脫口而出,他沒想到是這麽個結果。
“是的,並無其他,太傅無需多慮。今天朝會發生了不少的事兒,父皇怕太傅難做,所以派學生親自前來,稍作解釋。”
徐達聞言,立馬從椅子上起來,朝著上首位,深施一禮:“陛下聖明。”又朝朱標施了一禮:“謝太子殿下。”
“太傅快請起。”朱標再次起身,“那學生就不多逗留了。太傅不必著急,午膳時間入宮直接去坤寧宮就行了。”
徐達起身施禮,“臣恭送殿下。”
“太傅請留步。”朱標說完,轉身便走,叫上王祈年等人一起迴宮。徐達一直將朱標送至門外才罷休。朱標臨走的時候,叮囑徐達一定要找個大夫好好瞧瞧。
剛剛送走了太子,徐達轉身迴府,準備收拾一下入宮。徐家大丫頭不知從哪兒走了出來,開口詢問:“父親,聽說陛下召您進宮。”
“是啊。”徐達邊走邊說。
“那太子殿下來咱家幹嘛?”徐妙雲又問。
“陛下對我徐家恩深似海,為父粉身碎骨難報萬一。”徐達沒有正麵迴答。
“也就是說,太子是替陛下來安撫父親的?”
“算是吧。陛下叫為父入宮用午膳。閨女啊,趕緊叫人來更衣。”
“好嘞!”徐妙雲微微一笑,心中了然。
坤寧宮偏殿,朱元璋和朱標坐在圓桌旁,小聲地聊著天,馬皇後在後麵的廚房親自忙活著。
“父皇,我看今天幾位侯爵在魏國公府搞這麽一出兒,不是為了求徐叔叔出頭,而是故意添堵。”朱標把今日所見簡要地說了說,最後給出自己的想法。
“咱早就料到了。誰說武將都是大老粗,有心眼兒的人不少!讓他們鬧一次吧,哪兒還沒有幾個刺兒頭啊,咱就當沒看見。”
“不過呢,大局不能亂,朝廷不能亂,所以必須穩住一部分得力之人。”朱元璋突然嚴肅起來。
“父皇的意思是,表哥和衛國公?”
見朱標如此上道,朱元璋又換了笑臉,“是也。這三人雖然不拉幫結夥,但憑借威望,也有不少支持者。別忘了還有你家親戚!”
“鄭國公常茂?他怕是不夠用吧。”
“人總會成長地嘛,隻要好好培養就行了!再說還有藍玉呢,行軍打仗他可是一把好手。”
“兒臣明白。”
父子二人又聊了一會兒,徐達在一名內侍的引領之下進了門,一番客套之後,各自落座。
“老大,給你天德叔倒酒。”
朱標拿起桌上的酒壺要給徐達麵前的酒杯斟滿,徐達連說使不得。
朱元璋笑嗬嗬地說:“天德,今兒是家宴,給你接風,別拘束,權當是自個兒家。”
“謝陛下。”徐達微笑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