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您倒是說句話啊?現在該怎麽辦?”乃兒不花實在不習慣打啞謎,忍不住出口詢問。原來,自從接到東邊來的戰報,擴廓便坐在大帳內一言不發。一旁的賀宗哲也看向擴廓,希望他能給個答複。


    “哈剌章戰死,所部全軍覆沒。”擴廓一隻手掩麵,另一隻手扶在桌案之上,緩緩地說。


    “哈剌章這個廢物!大王,讓末將帶人去和李文忠打一場。”乃兒不花沒有聽出擴廓語氣中的傷感,反而責怪哈剌章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大王.....”見擴廓又不說話了,乃兒不花還想再催促,卻被賀宗哲打斷。


    “殿下,哈剌章雖然戰敗,但其沒有苟且偷生,也算是不辱蒙古勇士之名。那李文忠所部是何動向?若是其輕裝西進,我軍該如何應對?”賀宗哲覺得乃兒不花的話不太妥當,於是插言問道。


    這時候乃兒不花也反應過來,覺得自己剛才所言欠妥,也止住了話頭。


    賀宗哲能夠有此一問,擴廓心中不由高看一眼,乃兒不花雖然勇悍,但是欠缺了一些頭腦。擴廓吸了吸鼻子,正身而坐,微紅的眼眶暴露了他剛剛的掩麵抽泣。他心中悲傷的不僅僅是哈剌章以及萬餘蒙古勇士,更是大元朝廷的接連敗績和窮途末路。


    擴廓開口說:“能夠近乎全殲哈剌章所領的一萬勇士,明軍必定也損失不小。本王以為,李文忠短時間內已經失去了西進的能力,也算哈剌章不負所托。”


    “而且,此事一定會傳到納哈出的耳朵裏。雖然陛下的旨意他可以遷延推諉,但是占便宜的事情,他必會上心。”


    “殿下的意思,開元王會出兵遼東?”賀宗哲脫口而出。


    “可能性極高。這樣一來,已經損失不小的李文忠就不得不考慮一下自己的後路了。我們所麵對的仍舊是徐達,沒有任何改變。”擴廓的語氣中聽不出是喜是悲。


    擴廓對麵的明軍營帳之中,徐達也在看手中的戰報。


    “文忠率軍全殲哈剌章一萬餘人。”徐達一邊看,一邊說。帳中眾人聞言,心中歡喜,一掃之前敗北的陰霾。


    徐達看完軍報,沒多說什麽便遣散眾將,叮囑他們各自顧好營寨,唯獨留下了中山侯湯和、吉安侯陸仲亨以及濟寧侯顧時三人。


    這三人麵麵相覷,不知徐達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原本全殲敵軍是件好事,可怎麽大將軍臉上卻沒有什麽喜悅之色。


    “大將軍,文忠的戰報上還有什麽消息?”湯和在二人催促的眼神中,開口詢問。


    “本帥將你三人留下,是為了商量接下來的仗該怎麽打。”徐達走出帥案,“文忠戰報上說,他雖然擊敗了哈剌章,但是自身損失慘重,可戰騎兵已不足五千人,振武衛指揮同知常榮戰死,宣寧侯曹良臣、神策衛指揮使張耀、驍騎左衛指揮使周顯不同程度受傷。”


    “啊!”湯和、陸仲亨以及顧時三人齊聲驚唿。他們開始已有所準備,多年來與元軍作戰經驗告訴他們,能夠獲得盡殲萬人的戰果不容易,損失肯定不少,但沒成想如此慘重。


    “這意味著什麽?”


    “我們還是一路孤軍。”陸仲亨答道。


    “好消息是,對麵的擴廓也是一路孤軍。”徐達補充道。


    “大將軍,標下以為,麵對這樣的結果擴廓那邊定然是進退兩難。我軍此次北征,雖有敗績,但總的來說算是雙方打了個平手。”顧時出言建議,“現如今,敵我形勢有變,不如將情況急送京師,請陛下定奪。”


    湯和和陸仲亨二人略一琢磨,都表示支持。現在敵我雙方實力相當,且都不急於決戰,正好將皮球踢給朱老大,免了自己的責任,不是他們不執行皇帝的計劃,而是情勢有變。


    徐達掃視三人一眼,對他們所想洞若觀火,既然如此,他也樂得就坡下驢,當即決定,由他親自寫一份戰報,奏請皇帝旨意,並且嚴令各營在此之前不得出戰。


    湯和三人齊誇大將軍徐達英明,施禮後退出大帳。


    “一個個兒都是人精!”迴到帥案之後的徐達自言自語,“老哥哥,眼下的形勢,兄弟我不好獨斷專行,隻能麻煩您了。”


    非是徐達沒有麵對擴廓的勇氣,沒有對戰場形勢的清晰判斷,恰恰是形勢很明朗,明軍進可攻,退可守。進,僥幸擊敗擴廓,便可直驅和林,達成北征的目標,大功一件;退,穩住擴廓,緩緩後撤,雙方暫歇兵戈,北征不輸不贏。


    作為北征的統帥,徐達自然有權決定大軍行止,即便皇帝也管不著。他心想,眼巴前也不是非要瞬息決斷,看樣子敵我雙方的態勢短期內不會改變,是進是退,還是由皇帝決斷吧。


    東邊的戰火已熄,拚了個兩敗俱傷,西麵的宋國公馮宗異在亦集乃路接受了守將卜顏帖木兒的投降,留了部分兵馬親自坐鎮,命傅友德等人率所部人馬繼續向西,掃蕩瓜洲、沙洲,收降元廷殘部。


    而中路,徐達和擴廓的對峙依舊,又持續了十多日。


    京師宮城之內,喜得皇孫的朱元璋,成天美滋滋的,對誰竟然都是一副笑臉。每日閑暇之餘,又多了一項任務,那就是逗孫子。


    昏睡了一天一夜的常秀終於醒了過來,她看到坐在床邊瞌睡的朱標,不禁熱淚盈眶,不枉她在鬼門關走了一遭。聽見有響動,朱標猛然醒來,見是常秀醒了,急忙詢問,並宣太醫前來診看。


    得知常秀身體已無大礙,朱標整日懸著的心才算真的放了下來。自奉先殿思過迴來之後,朱標一直守在常秀的床前,批閱奏折也是在寢殿之內,華蓋殿已經有日子沒去了。


    “快去把雄英抱過來,給太子妃瞧瞧。”朱標吩咐,“父皇給起的名字。小家夥很健康,虎頭虎腦的。”


    依偎在朱標懷裏的常秀點了點頭,此刻她覺得自己很幸福。


    “宣太子。”朱元璋看著手中的奏折,眉頭緊鎖,頭也沒抬。這份正是徐達寫的軍報,八百裏加急,剛剛遞送到大都督府,留守的都督同知沐英帶著軍報急急入宮。


    沐英見朱元璋宣了太子,猜想是要商量對策,自己似乎不宜在此,想著先退下,迴去等候皇帝的旨意。


    於是準備行禮,“臣告......”


    “你別走,等太子來了,一起商量商量。”


    “是,陛下,臣惶恐。”沐英趕緊謝恩。能夠在這種場合被留下來,可見朱元璋並沒有把他當外人。沐英八歲被朱元璋和馬皇後收為義子,從小疼愛有加,可他從來沒有憑借這個身份要求什麽,反而十分懂得分寸,能當上大都督同知,多半靠的是真刀真槍的拚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一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一叁並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