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中軍深入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 作者:陸一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嶺北大敗,損軍數萬,明軍由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禦,對於漠北和林方向再無動作。這次兵敗導致的軍事弱勢,讓北元騎兵再次穿過戈壁返迴漠南,與東西兩翼連成一片,對北部邊境造成了空前壓力。
朱標在奉天殿東側的禦書房找到了皇帝,見禮後剛要開口,卻被朱元璋搶先。
“老大,你是為了北征的事來得吧?”
“父皇聖明,兒臣正為此事而來。”
“大都督府的奏報你應該也看了。三軍進展順利,藍玉更是在土剌河正麵擊敗了王保保,中路軍距離和林已經很近了,徹底解決草原問題,指日可待。”朱元璋笑嗬嗬地說。
“難道父皇沒有看出其中的問題嗎?”朱標以大不敬的方式反問道。
“啥問題?”朱元璋並沒有在意朱標的語氣,而是好奇其中到底有什麽隱患。
“拿地圖來。”朱標選擇更為直接的方式說明問題。
“在書案上展開。”
內侍王祈年看了朱元璋一眼,後者點頭同意。
待展開後,朱標指著地圖繼續說:“父皇,根據前線發迴的消息,東路軍此時在前往應昌的路上,西路軍剛剛占領了西涼,而中路軍卻已經到了土剌河。即便是隻有藍玉的先鋒部隊,徐叔叔的中軍恐怕也不會離得太遠。”
“父皇,現在中路軍已經甩開作為側應牽製的其他兩路,孤軍深入。這形勢可大為不妙啊!而且,東西兩路所遇抵抗都不太激烈,兒臣猜想,北元的各方勢力,例如敗退的擴廓和前番劫掠蘭州賀宗哲所部,他們很可能在和林附近集結,準備伏擊。而我軍連勝數場,驕氣衝天,更是沒把敵軍放在眼裏。”
朱標直接點出當前的問題,明言再不采取措施,大敗在所難免。朱元璋在朱標指示出三軍所在位置之時,就意識了問題的嚴重性,目前的行軍布陣已經偏離了出發前由他欽定的計劃。他現在有點兒後悔沒有按照太子的建議給魏國公密旨。
見便宜老爹瞪大了眼睛,顯然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朱標趕忙給出了應對之法:“父皇,兒臣建議六百裏加急,敕旨魏國公,收攏前鋒緩緩後撤,曹國公和宋國公加快進兵速度,盡早與中路軍形成側應之勢,以保我軍立於不敗之地。”
“好!”朱標所想正中朱元璋的心思,其實現如今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父皇,藍玉在土剌河擊敗擴廓的消息,從前方傳到京師,已經十餘日,想必如今雙方形勢又有新的變化,請父皇有所準備。”
“你是說,有可能來不及啦?”朱元璋坐在椅子上,一臉落寞地問道。
朱標點頭不語。
“好吧,此事說來都是咱的錯,月前要是聽你的,下密旨就好了。”
“父皇,勝敗乃兵家常事,無須太過在意,保重龍體。”朱標出言安慰。世上哪兒常勝的將軍,就算損兵數萬,明朝也輸得起,隻是這次失敗的影響有些大。
自此之後,三次北征都是在遼東地區,再也沒有對北元汗廷造成什麽實質威脅,直到洪武二十年冬第六次北征,藍玉率軍於次年在捕魚兒海附近找到了元主脫古思帖木兒,大敗之。
朱元璋正是預感到此次兵敗,會大大打擊明軍的氣勢,同時也失去了一次大好機會,才同意撤軍以免遭遇大敗。他沒再說什麽,而是揮手示意朱標退下,朱標施禮後緩緩退出殿外。
“早知如此,還不如一開始就給魏國公私下去一封信呢!現在?哎,還是得寫一封信,隻希望徐叔叔吉人天相,宣詔使能夠趕得上。”朱標一邊往春和宮走,一邊嘀咕。
漠北草原,一支明軍騎兵隊伍沿著一條大河迤邐而行,約莫有三千人,正是擊敗擴廓,越過土剌河的藍玉。
“義父,據偵查,擴廓敗軍向正北撤退。”一名身著蒙古騎兵服飾的年輕人說道。
騎在馬上的藍玉,胡須滿頜,臉上也有不少泥漬,聞言向前一指:“前往是何處?”
“迴義父,前麵是嶺北,離和林不遠了。”
“好!來人啊!”藍玉大喝一聲,立馬有親兵拍馬上前。
“迴報大將軍,擴廓所部向嶺北方向撤退,我軍正在追擊,望大將軍盡速來援。”
“標下領命。”親兵抱拳施禮,調轉馬頭,飛奔而去。
“兒郎們,狗屁擴廓不堪一擊,如今已經夾著尾巴逃走了。前麵就是北元的老巢,咱們追上去,殺他個片甲不留!”藍玉高舉馬鞭,朗聲喊道。
“吼吼!”一連串的吼聲此起彼伏,明軍士氣高昂。
藍玉前鋒後麵五十裏便是徐達親率的中軍,現駐紮在土剌河畔。先頭部隊的表現太過優異,使得落在後麵的大部隊一路過來連個北元的散兵遊勇都沒見到,軍士們很放鬆,正在埋鍋造飯。
帥帳之內,徐達正在和手下的將領商議軍事。
“大將軍,我中軍就這樣被藍玉拖著向前走,已然變成了一路孤軍,將東西兩路遠遠甩在身後,怕是不妥吧。我軍的任務是吸引敵軍出來決戰,而不是打上門去。”中山侯湯和有些擔心。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誰能想到擴廓比之前更加不堪一擊,藍玉僅僅一個前鋒就將其擊敗。現在和林就在眼前了,兵貴神速,怎能不進反退”吉安侯陸仲亨出言反駁。
“越是這個時候月越要謹慎,我是擔心擴廓有所埋伏。藍玉雖然擊敗了他,但殺敵不多,其主力尚在,小心為上。”湯和辯解道。
這時候,一名軍士快步走進帳內,正是藍玉的親兵。
“啟稟大將軍,都督藍玉奏報。”
“講!”徐達揮手示意。
“擴廓殘部正向嶺北方向撤退,藍將軍正在率軍追擊,他請求大將軍盡快前往支援。”
“好,本帥知道了,下去休息吧。”
那親兵答應一聲,轉身離開大帳。
陸仲亨聽了親兵的話,心中大喜,建議道:“大將軍,標下以為,現在是好機會。隻要藍玉追上去纏住擴廓,我中軍大舉壓上,必能重創其軍,這樣和林便是囊中之物。”
其他將領也紛紛出言附和,隻要抓住這個機會,蕩平了草原,加官進爵指日可待。
徐達沒言語,看向剛才言語中有些憂心的湯和,此時中山侯卻是一臉為難之色。誠如吉安侯所說,現在是個很好的機會,但他心中總感到一陣不安,眾人都同意,他又不好潑冷水,所以沒說話。
徐達見此情形,心中了然,一拍桌案,朗聲道:“陸仲亨,你速率兩千輕騎支援藍玉。追上藍玉後,由你統管前鋒,切記不可分兵。若不能敵,即行後撤。其餘眾將曉喻各營,明晨一早出發。此次北征,勝敗在此一舉。”
朱標在奉天殿東側的禦書房找到了皇帝,見禮後剛要開口,卻被朱元璋搶先。
“老大,你是為了北征的事來得吧?”
“父皇聖明,兒臣正為此事而來。”
“大都督府的奏報你應該也看了。三軍進展順利,藍玉更是在土剌河正麵擊敗了王保保,中路軍距離和林已經很近了,徹底解決草原問題,指日可待。”朱元璋笑嗬嗬地說。
“難道父皇沒有看出其中的問題嗎?”朱標以大不敬的方式反問道。
“啥問題?”朱元璋並沒有在意朱標的語氣,而是好奇其中到底有什麽隱患。
“拿地圖來。”朱標選擇更為直接的方式說明問題。
“在書案上展開。”
內侍王祈年看了朱元璋一眼,後者點頭同意。
待展開後,朱標指著地圖繼續說:“父皇,根據前線發迴的消息,東路軍此時在前往應昌的路上,西路軍剛剛占領了西涼,而中路軍卻已經到了土剌河。即便是隻有藍玉的先鋒部隊,徐叔叔的中軍恐怕也不會離得太遠。”
“父皇,現在中路軍已經甩開作為側應牽製的其他兩路,孤軍深入。這形勢可大為不妙啊!而且,東西兩路所遇抵抗都不太激烈,兒臣猜想,北元的各方勢力,例如敗退的擴廓和前番劫掠蘭州賀宗哲所部,他們很可能在和林附近集結,準備伏擊。而我軍連勝數場,驕氣衝天,更是沒把敵軍放在眼裏。”
朱標直接點出當前的問題,明言再不采取措施,大敗在所難免。朱元璋在朱標指示出三軍所在位置之時,就意識了問題的嚴重性,目前的行軍布陣已經偏離了出發前由他欽定的計劃。他現在有點兒後悔沒有按照太子的建議給魏國公密旨。
見便宜老爹瞪大了眼睛,顯然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朱標趕忙給出了應對之法:“父皇,兒臣建議六百裏加急,敕旨魏國公,收攏前鋒緩緩後撤,曹國公和宋國公加快進兵速度,盡早與中路軍形成側應之勢,以保我軍立於不敗之地。”
“好!”朱標所想正中朱元璋的心思,其實現如今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父皇,藍玉在土剌河擊敗擴廓的消息,從前方傳到京師,已經十餘日,想必如今雙方形勢又有新的變化,請父皇有所準備。”
“你是說,有可能來不及啦?”朱元璋坐在椅子上,一臉落寞地問道。
朱標點頭不語。
“好吧,此事說來都是咱的錯,月前要是聽你的,下密旨就好了。”
“父皇,勝敗乃兵家常事,無須太過在意,保重龍體。”朱標出言安慰。世上哪兒常勝的將軍,就算損兵數萬,明朝也輸得起,隻是這次失敗的影響有些大。
自此之後,三次北征都是在遼東地區,再也沒有對北元汗廷造成什麽實質威脅,直到洪武二十年冬第六次北征,藍玉率軍於次年在捕魚兒海附近找到了元主脫古思帖木兒,大敗之。
朱元璋正是預感到此次兵敗,會大大打擊明軍的氣勢,同時也失去了一次大好機會,才同意撤軍以免遭遇大敗。他沒再說什麽,而是揮手示意朱標退下,朱標施禮後緩緩退出殿外。
“早知如此,還不如一開始就給魏國公私下去一封信呢!現在?哎,還是得寫一封信,隻希望徐叔叔吉人天相,宣詔使能夠趕得上。”朱標一邊往春和宮走,一邊嘀咕。
漠北草原,一支明軍騎兵隊伍沿著一條大河迤邐而行,約莫有三千人,正是擊敗擴廓,越過土剌河的藍玉。
“義父,據偵查,擴廓敗軍向正北撤退。”一名身著蒙古騎兵服飾的年輕人說道。
騎在馬上的藍玉,胡須滿頜,臉上也有不少泥漬,聞言向前一指:“前往是何處?”
“迴義父,前麵是嶺北,離和林不遠了。”
“好!來人啊!”藍玉大喝一聲,立馬有親兵拍馬上前。
“迴報大將軍,擴廓所部向嶺北方向撤退,我軍正在追擊,望大將軍盡速來援。”
“標下領命。”親兵抱拳施禮,調轉馬頭,飛奔而去。
“兒郎們,狗屁擴廓不堪一擊,如今已經夾著尾巴逃走了。前麵就是北元的老巢,咱們追上去,殺他個片甲不留!”藍玉高舉馬鞭,朗聲喊道。
“吼吼!”一連串的吼聲此起彼伏,明軍士氣高昂。
藍玉前鋒後麵五十裏便是徐達親率的中軍,現駐紮在土剌河畔。先頭部隊的表現太過優異,使得落在後麵的大部隊一路過來連個北元的散兵遊勇都沒見到,軍士們很放鬆,正在埋鍋造飯。
帥帳之內,徐達正在和手下的將領商議軍事。
“大將軍,我中軍就這樣被藍玉拖著向前走,已然變成了一路孤軍,將東西兩路遠遠甩在身後,怕是不妥吧。我軍的任務是吸引敵軍出來決戰,而不是打上門去。”中山侯湯和有些擔心。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誰能想到擴廓比之前更加不堪一擊,藍玉僅僅一個前鋒就將其擊敗。現在和林就在眼前了,兵貴神速,怎能不進反退”吉安侯陸仲亨出言反駁。
“越是這個時候月越要謹慎,我是擔心擴廓有所埋伏。藍玉雖然擊敗了他,但殺敵不多,其主力尚在,小心為上。”湯和辯解道。
這時候,一名軍士快步走進帳內,正是藍玉的親兵。
“啟稟大將軍,都督藍玉奏報。”
“講!”徐達揮手示意。
“擴廓殘部正向嶺北方向撤退,藍將軍正在率軍追擊,他請求大將軍盡快前往支援。”
“好,本帥知道了,下去休息吧。”
那親兵答應一聲,轉身離開大帳。
陸仲亨聽了親兵的話,心中大喜,建議道:“大將軍,標下以為,現在是好機會。隻要藍玉追上去纏住擴廓,我中軍大舉壓上,必能重創其軍,這樣和林便是囊中之物。”
其他將領也紛紛出言附和,隻要抓住這個機會,蕩平了草原,加官進爵指日可待。
徐達沒言語,看向剛才言語中有些憂心的湯和,此時中山侯卻是一臉為難之色。誠如吉安侯所說,現在是個很好的機會,但他心中總感到一陣不安,眾人都同意,他又不好潑冷水,所以沒說話。
徐達見此情形,心中了然,一拍桌案,朗聲道:“陸仲亨,你速率兩千輕騎支援藍玉。追上藍玉後,由你統管前鋒,切記不可分兵。若不能敵,即行後撤。其餘眾將曉喻各營,明晨一早出發。此次北征,勝敗在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