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安排暗訪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 作者:陸一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稍微休息了大約半小時,張三來報禮部侍郎丘民和太常寺少卿陳世舉求見。於是,朱標起身更換了衣服,又叫上了朱樉,一起來到正堂。
丘民和陳世舉二人此來是向朱標匯報一下祭祀典禮的準備情況,告知朱標如何行禮以及一些注意事項。正好秦王也在,省了他們再費口舌。
在皇陵衛、祖祭署的配合下,一應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拜位設置、祭品準備等都已完成,明日再令陵戶將皇陵內外徹底灑掃一番即可。祭祀吉日定在二月初一,朱標明日稍歇,後日上午前往皇陵祭祀,禮畢後返迴臨濠。
朱標和朱樉之前都拜謁過皇陵,心中已有計較,聽了匯報,覺得沒什麽大問題,象征性地問了兩句,就讓二人迴去了。
剛送走禮部侍郎和太常寺少卿,還沒聊幾句,張三又進來稟告臨濠知府丁宇求見,說是請太子和秦王赴宴,接風洗塵。
一聽吃飯,朱樉立馬來了精神,上次來臨濠祭祖時候嚐到的美食讓他念念不忘,這次來的路上一直惦記著,沒想到馬上如願以償。他麵露喜色,眼巴巴望著朱標。
朱標對吃興趣不大,現在的調味料沒有後世那麽齊全,做出來的菜肴總是差點兒意思。他兄弟二人此來目的單純,沒有什麽政治任務,地方官員設宴接風,想來不是為了探口風。
朱標本想著讓朱樉去應付一下就是了,他晚上還有事情要做。可轉念一想,這樣反而引人注意,讓官員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於是讓張三出去告訴丁宇不必覲見,留下帖子就是了,他會準時赴宴。
有了這個插曲,晚上的安排就得提前了。中都雖然最終罷建,但若是現在就勸諫皇帝停工,光憑朱標後世所知空口白話還不踏實,需要一些切實證據。於是,朱標借口想迴房再休息一下,先迴了房間,與朱樉約定晚上一起走。
房內,朱標叫來了張三。
“你屬下軍士可有臨濠本地的?或者附近地方的?”
“迴殿下,標下便是臨濠府懷遠縣人。”
“哦?”朱標沒想到,這個張三和他是老鄉。“還有其他人嗎?除你之外,孤還需要兩三人。”
“殿下,當然有。與標下關係不錯的兄弟,都是老鄉。比如王二牛,李大力,還有……”
“好。這二人你都熟悉,他們為人如何?”
“迴殿下,標下與他們從小玩兒到大,都是老實本分的人。”張三感覺到朱標肯定有要事安排,極力推薦自家兄弟。為太子辦事,好處肯定少不了。
“你這就去把他們叫來,孤有事交待。”張三答應一聲,快步向外走去。
不多時,張三帶著兩名軍士進入屋內。
“親軍右衛小旗王二牛、李大力拜見太子殿下。”這兩人身著盔甲,躬身抱拳施禮。
“聽張百戶說,你們老家都是臨濠的?”
“是。標下與百戶大人是一個村子的,一起投的軍。”王二牛是個大嗓門,說話甕聲甕氣的,李大力音色更為響亮,他們倆之前都在張三的火槍隊。
後來張三被朱標有意安排當了百戶,他也趁著親軍右衛增補選拔的機會,把幾個兄弟也搞了進來。
都尉府高層都知道張三跟太子有些交情,而且是皇帝開口調任的,再加上幾個關係戶條件也符合,順水人情何樂而不為。
“既如此,多餘的話就不說了。孤有事情交待。你們兩個都是本地人,熟悉情況,替孤到民間查訪一下。重點了解營建中都的民夫,城外的農民,他們的生活狀況,收入情況,土地情況。打探清楚,據實迴報,明白了嗎?”
如此交待,朱標是想確認營建中都勞民傷財、官員私用民夫的事情,另外就是搜集公侯們在臨濠老家的不法行為,先揭了他們的短,堵了他們的嘴,省得跳出來聒噪。
“標下明白!”二人齊聲迴答。
“可是太子殿下,標下不識字,那什麽折子之類的東西,不會寫呀。”王二牛有些尷尬地說。
“無妨。你二人親自給孤講明情況就行了,無需書寫。今夜你們換上普通工匠的衣服,稍稍離開行在,不要叫任何人發現。”
“有人問起,你們就說家中生計難以維持,外出來臨濠想找點兒活計幹幹。另外,此事絕對保密,不得對外人說起。”朱標怕他們太老實,露了餡,特意叮囑幾句。
“標下明白。”
“孤在臨濠還能待三天。若是你們來不及迴報,可事後沿途追趕隊伍,不要急,把孤交待的事情了解清楚最重要。好了,你們下去準備吧。”王二牛、李大力施禮告退。
“不用看了,此事你不能去。”王李二人走後,張三一臉期待地看著朱標,朱標卻一開口澆滅了他的熱情。
“你作為親軍護衛百戶,已然在人前露了麵,要是突然消失幾天,定然會引起有心人的懷疑。”
“標下明白,謝殿下教誨。”張三了然,他本以為是自己做錯了事才被冷落。
“時辰差不多了,叫上秦王殿下,一起赴宴。”朱標起身,邊說邊向門外走去。
晚宴在臨濠城中最負盛名的獅子樓舉行,陪宴的人員眾多,足足做了三桌。頭桌自然是朱標、朱樉居上,其下有丘民、陳世舉,丁宇、馬鑒等人。
桌上菜色豐富,葷素搭配講究,清茶飄香,美酒甘醇,想來花了不少錢。朱標示意眾人不要拘束,隨意些,吃好喝好。
宴會上,地方官員紛紛前來敬酒,朱標都以身體不適,不宜飲酒為由,以茶代之,喝酒的事情都交給秦王朱樉了,他好此道,有千杯不醉的海量,正好應付此等場合。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朱標見天色已晚,朱樉也喝得差不多了,輕咳了一聲,場麵頓時安靜了不少,開口道:“承蒙諸位大人設宴接風,孤與秦王殿下不甚感激。然重任在身,皇陵祭祀,不敢稍怠。今日宴會就到此吧。”
朱標起身,朱樉也跟著起來,眾官員也放下酒杯、筷子紛紛躬身行禮:“恭送太子殿下、秦王殿下。”
就在晚宴期間,王二牛和李大力兩人各換了件民夫的布丁衣衫,背了個破包袱。見四下無人,便翻牆而出。此時城門已關,他二人先找了個小客棧,開了間房住下,明天亮後再出城。
翌日天明,王、李二人一早就出了西門,往中都新城方向而去。太子朱標則一覺睡到了日上三竿,早膳直接省了,起來就準備吃午飯。飯桌上,秦王朱樉精神抖擻,昨夜的痛飲看來對他沒有絲毫影響。
丘民和陳世舉二人此來是向朱標匯報一下祭祀典禮的準備情況,告知朱標如何行禮以及一些注意事項。正好秦王也在,省了他們再費口舌。
在皇陵衛、祖祭署的配合下,一應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拜位設置、祭品準備等都已完成,明日再令陵戶將皇陵內外徹底灑掃一番即可。祭祀吉日定在二月初一,朱標明日稍歇,後日上午前往皇陵祭祀,禮畢後返迴臨濠。
朱標和朱樉之前都拜謁過皇陵,心中已有計較,聽了匯報,覺得沒什麽大問題,象征性地問了兩句,就讓二人迴去了。
剛送走禮部侍郎和太常寺少卿,還沒聊幾句,張三又進來稟告臨濠知府丁宇求見,說是請太子和秦王赴宴,接風洗塵。
一聽吃飯,朱樉立馬來了精神,上次來臨濠祭祖時候嚐到的美食讓他念念不忘,這次來的路上一直惦記著,沒想到馬上如願以償。他麵露喜色,眼巴巴望著朱標。
朱標對吃興趣不大,現在的調味料沒有後世那麽齊全,做出來的菜肴總是差點兒意思。他兄弟二人此來目的單純,沒有什麽政治任務,地方官員設宴接風,想來不是為了探口風。
朱標本想著讓朱樉去應付一下就是了,他晚上還有事情要做。可轉念一想,這樣反而引人注意,讓官員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於是讓張三出去告訴丁宇不必覲見,留下帖子就是了,他會準時赴宴。
有了這個插曲,晚上的安排就得提前了。中都雖然最終罷建,但若是現在就勸諫皇帝停工,光憑朱標後世所知空口白話還不踏實,需要一些切實證據。於是,朱標借口想迴房再休息一下,先迴了房間,與朱樉約定晚上一起走。
房內,朱標叫來了張三。
“你屬下軍士可有臨濠本地的?或者附近地方的?”
“迴殿下,標下便是臨濠府懷遠縣人。”
“哦?”朱標沒想到,這個張三和他是老鄉。“還有其他人嗎?除你之外,孤還需要兩三人。”
“殿下,當然有。與標下關係不錯的兄弟,都是老鄉。比如王二牛,李大力,還有……”
“好。這二人你都熟悉,他們為人如何?”
“迴殿下,標下與他們從小玩兒到大,都是老實本分的人。”張三感覺到朱標肯定有要事安排,極力推薦自家兄弟。為太子辦事,好處肯定少不了。
“你這就去把他們叫來,孤有事交待。”張三答應一聲,快步向外走去。
不多時,張三帶著兩名軍士進入屋內。
“親軍右衛小旗王二牛、李大力拜見太子殿下。”這兩人身著盔甲,躬身抱拳施禮。
“聽張百戶說,你們老家都是臨濠的?”
“是。標下與百戶大人是一個村子的,一起投的軍。”王二牛是個大嗓門,說話甕聲甕氣的,李大力音色更為響亮,他們倆之前都在張三的火槍隊。
後來張三被朱標有意安排當了百戶,他也趁著親軍右衛增補選拔的機會,把幾個兄弟也搞了進來。
都尉府高層都知道張三跟太子有些交情,而且是皇帝開口調任的,再加上幾個關係戶條件也符合,順水人情何樂而不為。
“既如此,多餘的話就不說了。孤有事情交待。你們兩個都是本地人,熟悉情況,替孤到民間查訪一下。重點了解營建中都的民夫,城外的農民,他們的生活狀況,收入情況,土地情況。打探清楚,據實迴報,明白了嗎?”
如此交待,朱標是想確認營建中都勞民傷財、官員私用民夫的事情,另外就是搜集公侯們在臨濠老家的不法行為,先揭了他們的短,堵了他們的嘴,省得跳出來聒噪。
“標下明白!”二人齊聲迴答。
“可是太子殿下,標下不識字,那什麽折子之類的東西,不會寫呀。”王二牛有些尷尬地說。
“無妨。你二人親自給孤講明情況就行了,無需書寫。今夜你們換上普通工匠的衣服,稍稍離開行在,不要叫任何人發現。”
“有人問起,你們就說家中生計難以維持,外出來臨濠想找點兒活計幹幹。另外,此事絕對保密,不得對外人說起。”朱標怕他們太老實,露了餡,特意叮囑幾句。
“標下明白。”
“孤在臨濠還能待三天。若是你們來不及迴報,可事後沿途追趕隊伍,不要急,把孤交待的事情了解清楚最重要。好了,你們下去準備吧。”王二牛、李大力施禮告退。
“不用看了,此事你不能去。”王李二人走後,張三一臉期待地看著朱標,朱標卻一開口澆滅了他的熱情。
“你作為親軍護衛百戶,已然在人前露了麵,要是突然消失幾天,定然會引起有心人的懷疑。”
“標下明白,謝殿下教誨。”張三了然,他本以為是自己做錯了事才被冷落。
“時辰差不多了,叫上秦王殿下,一起赴宴。”朱標起身,邊說邊向門外走去。
晚宴在臨濠城中最負盛名的獅子樓舉行,陪宴的人員眾多,足足做了三桌。頭桌自然是朱標、朱樉居上,其下有丘民、陳世舉,丁宇、馬鑒等人。
桌上菜色豐富,葷素搭配講究,清茶飄香,美酒甘醇,想來花了不少錢。朱標示意眾人不要拘束,隨意些,吃好喝好。
宴會上,地方官員紛紛前來敬酒,朱標都以身體不適,不宜飲酒為由,以茶代之,喝酒的事情都交給秦王朱樉了,他好此道,有千杯不醉的海量,正好應付此等場合。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朱標見天色已晚,朱樉也喝得差不多了,輕咳了一聲,場麵頓時安靜了不少,開口道:“承蒙諸位大人設宴接風,孤與秦王殿下不甚感激。然重任在身,皇陵祭祀,不敢稍怠。今日宴會就到此吧。”
朱標起身,朱樉也跟著起來,眾官員也放下酒杯、筷子紛紛躬身行禮:“恭送太子殿下、秦王殿下。”
就在晚宴期間,王二牛和李大力兩人各換了件民夫的布丁衣衫,背了個破包袱。見四下無人,便翻牆而出。此時城門已關,他二人先找了個小客棧,開了間房住下,明天亮後再出城。
翌日天明,王、李二人一早就出了西門,往中都新城方向而去。太子朱標則一覺睡到了日上三竿,早膳直接省了,起來就準備吃午飯。飯桌上,秦王朱樉精神抖擻,昨夜的痛飲看來對他沒有絲毫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