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四人家宴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 作者:陸一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常秀哼了一聲,氣唿唿地說:“現在怎麽能和小時候相比呢!殿下說話算話,臣妾可全指望殿下啦。”
朱標打了個ok的手勢,便退出殿外等待。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常秀在兩名宮女的陪伴下出了殿門。朱標上前一把拉上常秀的纖纖玉手,直奔坤寧宮。
常秀已經習慣了朱標的大膽行為,每次雖然有些害羞,但是心中卻喜得很,這個動作說明太子真的很喜歡她。跟在身後的宮女們,也非常羨慕太子和太子妃的相親相愛。
“娘?晚飯做什麽好吃的?”剛邁進正殿的大門,朱標就喊了起來。一幹隨行人員,包括常秀都呆住了,太子也忒隨意了些,但沒人敢說什麽。
馬皇後聞言迎了出來,笑著說:“老大來啦。”又看到後麵的常秀,笑意更濃,“孩子你也來啦。”
朱標剛才雖然放肆些,但見禮請安也沒少了,然後母子三人落座喝茶,聊起了家常。
“老大,既已成婚,還需早得子嗣。你爹就盼著這個呢,天天和我念叨。”
“娘,兒子明白。”朱標看了一眼常秀,“這事兒,兒子抓緊著呢!”
馬皇後又看了看常秀,常秀一臉害羞,微微地點了點頭。
“那就好,抓緊哦。我等著抱孫子。”
正在三人說話的時候,殿外響起一連串腳步聲。隨著“妹子、妹子”的話音,朱元璋走進了殿門,眉開眼笑的。
三人趕緊起身,準備行禮。朱元璋進了屋,定睛一看,發現了朱標夫婦,“哦?老大兩口子也在?”
朱標躬身施禮,笑著答道:“兒臣是來給父皇道喜的。”
“兒媳見過陛下。”常秀行了跪禮。
“起來吧。”朱元璋對著常秀說,“自個兒家人,不用這麽客氣。”
“你小子,既然來了,那就一起吧。妹子,炒幾個菜,咱喝幾杯。”朱元璋徑直走到正中的羅漢床,靠左坐下。
馬皇後知道定然是今天朝廷上有大好事,聞言起身到後殿去了。朱標給常秀使了個眼色,讓她去給馬皇後幫忙,也省得在這裏不自在。
常秀心領神會,向朱元璋告罪一聲,便也去了後殿。
“不錯。”朱元璋沒頭沒尾地說了這麽一句,朱標倒也領會,笑而不語。給便宜老爹到了杯茶,便在下手坐定。
“明升豎子,不識好歹,妄圖抵擋王師,真乃螳臂擋車。今日之降,意料之中,父皇英明神武,天下歸心。”朱標先奉上馬屁一枚。
朱元璋喝了口茶,笑著說:“明夏竊據蜀中,有違天命,自當敗亡。此役全賴前方將士用命,咱坐享其成罷了。隻不過,打下來容易,守成就難了。老大,你有什麽想頭?”
“呦嗬,這是考我啊!小爺我不怕你問,就怕你不問。”朱標心裏暗爽,開口道:“父皇所言極是。蜀地,逢亂世多割據自立者,且都是最後被中原王者平定。其原因何在?”
“其一,地形有利。蜀地四麵,或崇山峻嶺,或高峽險灘,皆是易守難攻之地,隻需扼守幾處要地,便可禦敵於外。蜀中地勢平坦,水係發達,孕育了無數農田。百姓的日常吃穿用度,皆可自產自銷、自給自足。這些條件對自立為王而言,可謂得天獨厚。”
“所以,兒臣以為要讓蜀地長治久安,必須破了它的地勢條件,多修道路,加強與外界的聯係,至少讓軍隊可以迅速進入平亂。”
“其二,民心可用。時逢亂世,沒有統一的中央朝廷管理地方,政令不通,人心不穩。蜀中地處偏僻,遠離紛爭,其人民為自保,大多不希望與外界往來。這時候,一旦有人振臂一唿,帶領百姓關起門來過日子,定然受到擁戴。”
“在中原腹地打得昏天黑地的時候,蜀地卻是安靜祥和。在沒有確立新的中央朝廷之前,爭霸的群雄不會打蜀地的主意。所以,蜀地多是在中原一統之後,才被平定。”
“那麽,我大明得蜀地之後,要讓百姓安養生息,切實得了好處,讓他們意識到唯有跟著朝廷才有好日子過,使其不願脫離。這樣,隻要朝廷自己不亂,不出昏招,四方之地都不會生出自立之心。”
“嗯,說得不錯。”朱元璋點頭稱讚,“那眼下該當如何?”
“兒臣以為,既然明升已降,蜀夏已亡,父皇宜派重臣前往巡撫,傳檄蜀地,我朝廣納賢才,願降者不計過往。底層官吏盡量留用原蜀夏之人,他們熟悉地方,便於管理,高級官員以及駐軍將領必然是我朝心腹。至於原蜀夏士卒,根據個人意願,或歸家務農,或打散編入衛所。”
“總而言之,需以最快的速度恢複蜀中的安定,這不僅是民生的需要,也是軍事的需要。我大明北部邊患壓力巨大,長期駐有重兵,而對西北、吐蕃以及雲南等未服王化之地用兵,依靠距離最近的蜀地,無論是調兵還是錢糧都頗為方便。”
朱元璋在聽朱標講述的過程中,不住地點頭,心想看來老大用了不少心思,書沒有白讀,臨朝聽政這些日子亦有不小的長進。
“很好,你能有這般見識,不枉咱一片苦心。”麵對便宜老爹的稱讚,朱標謙虛了幾句。
這時候,馬皇後和常秀來到前殿,說晚膳已經準備好了,請朱元璋父子二人到偏殿用膳。一家四口圍在圓桌旁,吃著馬皇後親自下廚炒的家常菜,你一言我一語地閑聊。
常秀很少出言,基本上都是朱元璋夫婦主導,朱標插言,她負責陪襯。朱標時不時地看看她,給她夾菜,也使得緊張的情緒稍有緩解。她想,高高在上的皇帝皇後,也是普通人,對家長裏短的事情也頗感興趣,隻不過一般人難以看到這一麵罷了。
晚膳用罷,朱標夫婦便告退了,給這一對老夫老妻留一些獨處的時間。
朱元璋斜靠在羅漢床上,喝著茶,馬皇後坐在右側,手裏做著女紅,聊著天。
“妹子,之前李先生他們想仿前朝舊例,以皇太子兼任中書令,咱沒同意。但現在標兒已經成家,咱想讓他接了這個差事,多多曆練。”朱元璋開口說道。
朱標打了個ok的手勢,便退出殿外等待。約莫一盞茶的功夫,常秀在兩名宮女的陪伴下出了殿門。朱標上前一把拉上常秀的纖纖玉手,直奔坤寧宮。
常秀已經習慣了朱標的大膽行為,每次雖然有些害羞,但是心中卻喜得很,這個動作說明太子真的很喜歡她。跟在身後的宮女們,也非常羨慕太子和太子妃的相親相愛。
“娘?晚飯做什麽好吃的?”剛邁進正殿的大門,朱標就喊了起來。一幹隨行人員,包括常秀都呆住了,太子也忒隨意了些,但沒人敢說什麽。
馬皇後聞言迎了出來,笑著說:“老大來啦。”又看到後麵的常秀,笑意更濃,“孩子你也來啦。”
朱標剛才雖然放肆些,但見禮請安也沒少了,然後母子三人落座喝茶,聊起了家常。
“老大,既已成婚,還需早得子嗣。你爹就盼著這個呢,天天和我念叨。”
“娘,兒子明白。”朱標看了一眼常秀,“這事兒,兒子抓緊著呢!”
馬皇後又看了看常秀,常秀一臉害羞,微微地點了點頭。
“那就好,抓緊哦。我等著抱孫子。”
正在三人說話的時候,殿外響起一連串腳步聲。隨著“妹子、妹子”的話音,朱元璋走進了殿門,眉開眼笑的。
三人趕緊起身,準備行禮。朱元璋進了屋,定睛一看,發現了朱標夫婦,“哦?老大兩口子也在?”
朱標躬身施禮,笑著答道:“兒臣是來給父皇道喜的。”
“兒媳見過陛下。”常秀行了跪禮。
“起來吧。”朱元璋對著常秀說,“自個兒家人,不用這麽客氣。”
“你小子,既然來了,那就一起吧。妹子,炒幾個菜,咱喝幾杯。”朱元璋徑直走到正中的羅漢床,靠左坐下。
馬皇後知道定然是今天朝廷上有大好事,聞言起身到後殿去了。朱標給常秀使了個眼色,讓她去給馬皇後幫忙,也省得在這裏不自在。
常秀心領神會,向朱元璋告罪一聲,便也去了後殿。
“不錯。”朱元璋沒頭沒尾地說了這麽一句,朱標倒也領會,笑而不語。給便宜老爹到了杯茶,便在下手坐定。
“明升豎子,不識好歹,妄圖抵擋王師,真乃螳臂擋車。今日之降,意料之中,父皇英明神武,天下歸心。”朱標先奉上馬屁一枚。
朱元璋喝了口茶,笑著說:“明夏竊據蜀中,有違天命,自當敗亡。此役全賴前方將士用命,咱坐享其成罷了。隻不過,打下來容易,守成就難了。老大,你有什麽想頭?”
“呦嗬,這是考我啊!小爺我不怕你問,就怕你不問。”朱標心裏暗爽,開口道:“父皇所言極是。蜀地,逢亂世多割據自立者,且都是最後被中原王者平定。其原因何在?”
“其一,地形有利。蜀地四麵,或崇山峻嶺,或高峽險灘,皆是易守難攻之地,隻需扼守幾處要地,便可禦敵於外。蜀中地勢平坦,水係發達,孕育了無數農田。百姓的日常吃穿用度,皆可自產自銷、自給自足。這些條件對自立為王而言,可謂得天獨厚。”
“所以,兒臣以為要讓蜀地長治久安,必須破了它的地勢條件,多修道路,加強與外界的聯係,至少讓軍隊可以迅速進入平亂。”
“其二,民心可用。時逢亂世,沒有統一的中央朝廷管理地方,政令不通,人心不穩。蜀中地處偏僻,遠離紛爭,其人民為自保,大多不希望與外界往來。這時候,一旦有人振臂一唿,帶領百姓關起門來過日子,定然受到擁戴。”
“在中原腹地打得昏天黑地的時候,蜀地卻是安靜祥和。在沒有確立新的中央朝廷之前,爭霸的群雄不會打蜀地的主意。所以,蜀地多是在中原一統之後,才被平定。”
“那麽,我大明得蜀地之後,要讓百姓安養生息,切實得了好處,讓他們意識到唯有跟著朝廷才有好日子過,使其不願脫離。這樣,隻要朝廷自己不亂,不出昏招,四方之地都不會生出自立之心。”
“嗯,說得不錯。”朱元璋點頭稱讚,“那眼下該當如何?”
“兒臣以為,既然明升已降,蜀夏已亡,父皇宜派重臣前往巡撫,傳檄蜀地,我朝廣納賢才,願降者不計過往。底層官吏盡量留用原蜀夏之人,他們熟悉地方,便於管理,高級官員以及駐軍將領必然是我朝心腹。至於原蜀夏士卒,根據個人意願,或歸家務農,或打散編入衛所。”
“總而言之,需以最快的速度恢複蜀中的安定,這不僅是民生的需要,也是軍事的需要。我大明北部邊患壓力巨大,長期駐有重兵,而對西北、吐蕃以及雲南等未服王化之地用兵,依靠距離最近的蜀地,無論是調兵還是錢糧都頗為方便。”
朱元璋在聽朱標講述的過程中,不住地點頭,心想看來老大用了不少心思,書沒有白讀,臨朝聽政這些日子亦有不小的長進。
“很好,你能有這般見識,不枉咱一片苦心。”麵對便宜老爹的稱讚,朱標謙虛了幾句。
這時候,馬皇後和常秀來到前殿,說晚膳已經準備好了,請朱元璋父子二人到偏殿用膳。一家四口圍在圓桌旁,吃著馬皇後親自下廚炒的家常菜,你一言我一語地閑聊。
常秀很少出言,基本上都是朱元璋夫婦主導,朱標插言,她負責陪襯。朱標時不時地看看她,給她夾菜,也使得緊張的情緒稍有緩解。她想,高高在上的皇帝皇後,也是普通人,對家長裏短的事情也頗感興趣,隻不過一般人難以看到這一麵罷了。
晚膳用罷,朱標夫婦便告退了,給這一對老夫老妻留一些獨處的時間。
朱元璋斜靠在羅漢床上,喝著茶,馬皇後坐在右側,手裏做著女紅,聊著天。
“妹子,之前李先生他們想仿前朝舊例,以皇太子兼任中書令,咱沒同意。但現在標兒已經成家,咱想讓他接了這個差事,多多曆練。”朱元璋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