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瞿塘峽,湯和親切地慰問了廖永忠及其部將,有意讓他們就地休整幾日。怎奈,廖永忠表示,兵貴神速,眼下應該率領舟師逆江而上,直逼夏都重慶。


    湯和自然是明白,現在放在明軍和重慶之前唯一的阻礙已經不在了,後麵就是一路收割功勞的時候了,任誰也不會傻到這時候再原地等待。經過商議,廖永忠走水路,湯和走陸路,約定在重慶碰頭。


    “將軍為何讓德慶侯走水路?蜀地陸路頗為艱澀,行軍速度恐不及舟師。德慶侯必定先抵重慶,夏主向其投降,豈不是將大功拱手讓人?”周德興與湯和並騎,問道。


    “嗬嗬,這一點我豈能不知。然,德慶侯新勝之師,臨陣換將,難免有嫉賢妒能、搶功貪利之嫌。”湯和笑著答道。


    “那將軍大可與德慶侯一路,親率舟師,由末將領步騎親往重慶。亡國滅朝之功,不可輕讓啊!”


    “且不說夏主會不會不戰而降,我想德慶侯為人處世還算老道,不會那麽沒眼力見吧。哈哈,不過我等也不能耽擱太久,盡快趕往重慶就是了。”


    周德興愣了一下,旋即便明白了。即使明升真的不戰而降,廖永忠也不大可能單獨受降,畢竟湯和才是征西軍主帥,這一點兒人情世故德慶侯不會不明白。


    明軍舟師一路上“順風順水”,很快便抵達了重慶的水路門戶銅鑼峽。夏主明升自從得知瞿塘峽被迫,整天戰戰兢兢,現在明軍就要兵臨城下,他終於無法忍耐,在寢殿之內痛哭不已。


    “陛下,右丞相劉仁求見。”


    明升止住了哭泣,擦了擦眼淚,說道:“宣。”


    劉仁進殿行禮,抬頭看見明升紅紅的眼圈,心中了然。夏主柔弱,少經世事,眼下大亂將起,已然亂了陣腳。


    “劉卿此來,所為何事?”明升有氣無力地問了一句。話音未落,明升突然提高了嗓門,緊張地大喊:“難道明軍已經打到城門口啦?”


    劉仁見此情形,歎了一口氣,奏道:“啟稟陛下,明軍尚未來攻,陛下稍安。臣此來,是奏請陛下西狩成都。”


    劉仁就簡單說了這麽一句,便止住了。禦座之上的明升聞言驚詫,“西狩?”


    “正是。眼下京師守備力量薄弱,無力阻擋明軍。據臣所知,戴左丞已駐兵成都,想來那裏更安全些。”


    “此事朕還得……”未等明升說完,殿外唱奏太後駕到。原來,明升母親彭氏,聽聞兒子在寢殿痛哭,特來看看。


    明升像是找到了主心骨,趕緊走下禦座,迎了上去,劉仁也上前大禮參拜。待其母落座,明升迫不及待地開了口。


    “母後,方才劉卿建議西狩成都,您以為如何?”


    彭氏看了一眼劉仁,對方垂首侍立,對其說道:“去往成都,無非延命旦夕。眼下,敵強我弱,若無切實辦法,縱然得一時安寧,何益之有?”


    劉仁奏對:“西狩成都,暫避敵鋒,從長計議。”


    “從長計議?明軍大舉進攻,現已深入蜀中,西路軍更是已然兵臨城下。我朝軍民皆是惶惶,可敢一戰?縱然僥幸殘延,終不可保,到時候社稷崩塌,黎民塗炭,豈是人君所為?”


    “那母後的意思是?”明升追問,劉仁也翹首以盼。


    “不如早降,免得百姓橫遭兵禍。況且,明廷素來善待降者,你看看陳理便清楚了。”彭氏說到此處,也不免落淚。明氏的基業僅傳一世便告終結,叫她日後如何麵對先夫。


    明升聞言黯然,到頭來他還是成了亡國之君。但是,形勢逼人無可奈何,還好不致身死。反觀劉仁,卻沒有任何勸諫之言,欣然接受了。


    蜀夏的官員們早就看明白了,抵抗是無謂的,滅國之禍不可避免。早日投降到明廷,或許還能繼續留任原職。畢竟蜀地之廣,明廷不可能全部安排新人。自古以來,舉國投降,難做的都是國君,下麵的臣子隻要不是死節之士,過得還算可以。


    當日,明升便下旨禮部官員前往明軍大營,納款請降。


    聽說蜀夏的遣使而來,明軍一時摸不到頭腦,不會是來投降的吧。大帳之內,廖永忠端坐上位,夏使進帳,站立正中。


    “不知貴使前來,所為何事?”廖永忠很客氣。


    “我主體上天好生之德,不忍生靈塗炭,亦無意對抗天軍。故,上承天意,下順民心,遣使請降。”


    夏使話音剛落,大帳裏就炸開了鍋。眾將對前麵的廢話不甚在意,但是請降二字卻聽得真切,眾人竊竊私語起來。


    “這就投降啦?真是一群廢物。”


    “這可是真是天上掉下來的大功勞。”


    “這下迴去就發達了。”


    “肅靜!”廖永忠用力拍了一下桌案,大喊道。眾將這才停下來,眼巴巴地望著主將,現在就看德慶侯如何決斷了。


    “貴使的來意,本將明白了。不過,茲事體大,容我想想。貴使先下去用飯,稍後本將自會答複,如何?”廖永忠沒有當即作出決定,仍舊很客氣地說。


    蜀夏的使者也沒多說什麽,眼下人在屋簷下,隻能悉聽尊便,行了個禮,便在軍士的帶領下退出帳外。


    “諸位以為此事該如何處置?”廖永忠問道。


    “這可是件大功勞,將軍不可猶豫。萬一我們不接受,明升小兒反悔就不妙了。”


    “是啊,將軍。沒想到明升小兒如此慫包,切不可失了機會。”


    部下七嘴八舌地建議道,反正是一股腦地要廖永忠接受蜀夏的投降,大家都撈上一些功勞。


    “諸位的意思本將明白。試問我等接受蜀夏投降,將置中山侯於何地?他才是征西將軍,一軍主帥。”


    “若等大將軍,萬一明升等人潛逃,我們豈不坐失良機?”有人提醒道。


    “非也。本將料定明升是真心歸降,不會在乎多等兩天。要是想跑的話,他早在瞿塘被破的時候就行動了。之所以投降,是他們認識到,逃跑就徒勞。”


    廖永忠繼續說:“先前,本將強行帶隊先行,突破了瞿塘。雖然有大將軍的默許,但難免有貪功冒進之嫌。若是此番私自受降,豈不是沒把大將軍放在眼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一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一叁並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