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首戰交鋒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 作者:陸一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麵對瞿塘峽的嚴防死守,湯和不沒有多在意。一方麵,明軍多年來的戰無不勝以及曾出使過蜀夏的楊璟一再提及的敵軍久疏戰陣,讓他認為對麵的夏軍隻不過是些意圖憑借天險頑抗到底的跳梁小醜。
另一方麵,湯和率領的西路軍,若是能快速突破瞿塘關就可直抵夏都重慶,滅國之功唾手可得,為他日後晉升國公賺些本錢。可若是瞻前顧後,遷延日久,被從陝西進兵的傅友德先打開局麵,那就太沒麵子了,而且此次出征的頭功也沒了。
於是,湯和不顧個別將領提出的謹慎之策,力排眾議決定采取南北夾擊、多路並進的戰術。指揮韋權率兵出赤甲山,進攻夔州;指揮李謀率兵出白鹽山,進攻南城寨;楊璟和都督僉事王簡從大溪口出發,率舟軍直逼瞿塘峽。三路同時進攻,牽扯夏軍的兵力,使其不能相顧。
“諸位,現已探得明軍分為三路,從南、中、北三個方向逼近。我們該如何應對啊?”瞿塘峽的最高指揮左丞相戴壽直奔主題,明軍已經打到家門口了,沒時間扯閑篇兒。
眾人默然,一個個地在絞盡腦汁地思索對敵良策。
“莫將軍,你鎮守此地多年,先說說看。”戴壽見一時無人應對,隻得點名。莫仁壽早在明玉珍時期就在此地帶兵,地理形勢了然於胸,對敵經驗最為豐富,首當其衝。
其實莫仁壽一直在思考對策,現在被問到了,正好開口:“戴相,末將以為明軍雖兵分三路,看似都來勢洶洶,但也主次分明。自古西進蜀中,隻有沿江先到達重慶這一條坦途,而陸路頗為艱澀,隻能是輔助。所以隻要擋住了水路的明軍舟師,其餘南北兩路自然退兵。”
“哦,以莫將軍之見,我們應該集中兵力阻敵江上?”
“正是。不過,我軍在江麵上的部署,必須有南北兩側據點的保障。因此,對於其餘兩路的明軍,我軍隻需依托據點固守即可,亦可派出小股騎兵騷擾,遲緩其行軍速度,使其不能對中路形成有效的支援。”莫仁壽繼續補充。
聽了莫仁壽的話,戴壽微微點頭表示認可,轉而問:“諸位以為莫將軍所言如何?”
眾人皆稱妙計,戴壽拍板敲定,隨後夏軍便據此展開行動。明夏兩邊各懷心思,一方想著建功立業,另一方則是保家衛國,都要在瞿塘峽這個地方奮力一搏。
張三帶領的燧發槍小隊被安排在李謀麾下,從陸路進攻南城寨。臨出發之前,張三被湯和親自叮囑——由其自行決定燧發槍小隊的行動,以保全自身為第一要務。重中之重是不能遺失任何一把槍支,否則軍法處置。張三並沒有把保命第一的事情傳達下去,隻是重點強調了丟人不丟槍。
經過小半日的行軍,張三等人跟隨大部隊原地休整,預計今日傍晚就能趕到南城寨,明日發起進攻。眾軍士除了必要的警戒之外,都三三兩兩地席地而坐,邊喝水邊聊天。明軍多年南征北戰,打了太多的勝仗,從將軍到士卒都對偏安一隅的夏軍不屑一顧,在精神上很放鬆。
不過,張三除外,他存了一些別的心思。本來因為射擊技術過硬被調往軍器局,他以為這輩子就再與戰場無緣,雖說能夠保得平安,但卻失去了上升的空間、打破階層的機會。但新火器的出現,讓張三的射擊技術更加凸顯,而且重新迴到了戰場之上,這讓他又燃起了沙場立功的熱情。
所以,他必須要抓住這次獨自帶隊的機會,怎麽說也得有些功勞,以便繼續留在行伍,甚至能夠得到太子殿下的賞識。就在眾人原地休息的時候,他卻背著槍四處溜達,自覺當起了警戒哨,觀察周圍的情況。
你還別說,就在張三望向一片樹林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動靜,定睛一看似有人影閃動。
“難道是有埋伏?不過看那一片林子,也藏不了多少人,不足以對付我們這一路人馬。大概是想搞騷擾偷襲,遲滯我軍的進兵速度。”張三正琢磨著,被後麵走上來的人拍了一下肩膀,嚇了一跳。
“隊長,你看啥呢?”來人叫王二牛,和張三是老熟人,一起並肩戰鬥過,在火器使用方麵也是把好手,特意被張三申請調過來。張三這支燧發槍小隊可不是隨隨便便拉起來的隊伍,而是朱標按照張三給的名單一個一個挑選的。王二牛由於在之前的試射比武中獲得了第二名的成績,被湯和拔擢為副隊長。
“噢,是二牛兄弟啊。”張三轉過頭,一把摟過王二牛,低聲說,“我發現對麵的林子裏好像有人埋伏,但不是太確定。”王二牛聞言就想迴頭看看,被張三製止了。
“別迴頭。你說咱們怎麽辦?”王二牛好歹是副隊長,問問他的意見合情合理。
“隊長,咱們除了上報好像也沒別的辦法吧。難不成你想單幹?違反軍紀擅自行動這罪過可不小,挨幾十軍棍可不是鬧著玩兒。”
“二牛,實話和你說了吧。出發前湯大將軍親自跟我說,咱們小隊的行動由我自行決定。”
“哦?這麽說,老哥的意思是幹一票?”王二牛聽張三的話頭兒似是有仗可打,立馬來了精神。他接觸燧發槍有好幾個月了,越發覺得這東西肯定好用,怎奈一直沒有實戰的機會,手癢得很。
“我是想讓咱們小隊立功。但咱們這邊一旦開了槍,必定是打草驚蛇,萬一夏軍齊射弓箭還擊,我軍來不及準備豈不是坐以待斃,這樣咱們就成了罪人。我敢保證,對麵肯定準備了弓箭手。”
“那怎麽辦?要是將情況上報,全軍戒備之下,夏軍定然不會有所動作,咱們就沒有立功的機會了。”
“可是,也不能不顧大局。我先去和李將軍商量一下對策,你暫時不要聲張。”張三撇下王二牛,匆匆向隊伍中間趕去。
不一會兒,張三就跑了迴來,一臉興奮。王二牛趕緊迎了上去,“隊長,李將軍怎麽說?”
“咱們隻管開槍就是了,其餘的自有李將軍安排妥當。將軍說了,要是全殲了這夥兒夏軍,給咱們計頭功。”
“可是,隊長。我剛才想到一個問題,我們準備射擊的過程,肯定會被對方發現,而且還會引起普通士卒的注意和圍觀,萬一他們提前進攻呢,我們就被動了。”
另一方麵,湯和率領的西路軍,若是能快速突破瞿塘關就可直抵夏都重慶,滅國之功唾手可得,為他日後晉升國公賺些本錢。可若是瞻前顧後,遷延日久,被從陝西進兵的傅友德先打開局麵,那就太沒麵子了,而且此次出征的頭功也沒了。
於是,湯和不顧個別將領提出的謹慎之策,力排眾議決定采取南北夾擊、多路並進的戰術。指揮韋權率兵出赤甲山,進攻夔州;指揮李謀率兵出白鹽山,進攻南城寨;楊璟和都督僉事王簡從大溪口出發,率舟軍直逼瞿塘峽。三路同時進攻,牽扯夏軍的兵力,使其不能相顧。
“諸位,現已探得明軍分為三路,從南、中、北三個方向逼近。我們該如何應對啊?”瞿塘峽的最高指揮左丞相戴壽直奔主題,明軍已經打到家門口了,沒時間扯閑篇兒。
眾人默然,一個個地在絞盡腦汁地思索對敵良策。
“莫將軍,你鎮守此地多年,先說說看。”戴壽見一時無人應對,隻得點名。莫仁壽早在明玉珍時期就在此地帶兵,地理形勢了然於胸,對敵經驗最為豐富,首當其衝。
其實莫仁壽一直在思考對策,現在被問到了,正好開口:“戴相,末將以為明軍雖兵分三路,看似都來勢洶洶,但也主次分明。自古西進蜀中,隻有沿江先到達重慶這一條坦途,而陸路頗為艱澀,隻能是輔助。所以隻要擋住了水路的明軍舟師,其餘南北兩路自然退兵。”
“哦,以莫將軍之見,我們應該集中兵力阻敵江上?”
“正是。不過,我軍在江麵上的部署,必須有南北兩側據點的保障。因此,對於其餘兩路的明軍,我軍隻需依托據點固守即可,亦可派出小股騎兵騷擾,遲緩其行軍速度,使其不能對中路形成有效的支援。”莫仁壽繼續補充。
聽了莫仁壽的話,戴壽微微點頭表示認可,轉而問:“諸位以為莫將軍所言如何?”
眾人皆稱妙計,戴壽拍板敲定,隨後夏軍便據此展開行動。明夏兩邊各懷心思,一方想著建功立業,另一方則是保家衛國,都要在瞿塘峽這個地方奮力一搏。
張三帶領的燧發槍小隊被安排在李謀麾下,從陸路進攻南城寨。臨出發之前,張三被湯和親自叮囑——由其自行決定燧發槍小隊的行動,以保全自身為第一要務。重中之重是不能遺失任何一把槍支,否則軍法處置。張三並沒有把保命第一的事情傳達下去,隻是重點強調了丟人不丟槍。
經過小半日的行軍,張三等人跟隨大部隊原地休整,預計今日傍晚就能趕到南城寨,明日發起進攻。眾軍士除了必要的警戒之外,都三三兩兩地席地而坐,邊喝水邊聊天。明軍多年南征北戰,打了太多的勝仗,從將軍到士卒都對偏安一隅的夏軍不屑一顧,在精神上很放鬆。
不過,張三除外,他存了一些別的心思。本來因為射擊技術過硬被調往軍器局,他以為這輩子就再與戰場無緣,雖說能夠保得平安,但卻失去了上升的空間、打破階層的機會。但新火器的出現,讓張三的射擊技術更加凸顯,而且重新迴到了戰場之上,這讓他又燃起了沙場立功的熱情。
所以,他必須要抓住這次獨自帶隊的機會,怎麽說也得有些功勞,以便繼續留在行伍,甚至能夠得到太子殿下的賞識。就在眾人原地休息的時候,他卻背著槍四處溜達,自覺當起了警戒哨,觀察周圍的情況。
你還別說,就在張三望向一片樹林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動靜,定睛一看似有人影閃動。
“難道是有埋伏?不過看那一片林子,也藏不了多少人,不足以對付我們這一路人馬。大概是想搞騷擾偷襲,遲滯我軍的進兵速度。”張三正琢磨著,被後麵走上來的人拍了一下肩膀,嚇了一跳。
“隊長,你看啥呢?”來人叫王二牛,和張三是老熟人,一起並肩戰鬥過,在火器使用方麵也是把好手,特意被張三申請調過來。張三這支燧發槍小隊可不是隨隨便便拉起來的隊伍,而是朱標按照張三給的名單一個一個挑選的。王二牛由於在之前的試射比武中獲得了第二名的成績,被湯和拔擢為副隊長。
“噢,是二牛兄弟啊。”張三轉過頭,一把摟過王二牛,低聲說,“我發現對麵的林子裏好像有人埋伏,但不是太確定。”王二牛聞言就想迴頭看看,被張三製止了。
“別迴頭。你說咱們怎麽辦?”王二牛好歹是副隊長,問問他的意見合情合理。
“隊長,咱們除了上報好像也沒別的辦法吧。難不成你想單幹?違反軍紀擅自行動這罪過可不小,挨幾十軍棍可不是鬧著玩兒。”
“二牛,實話和你說了吧。出發前湯大將軍親自跟我說,咱們小隊的行動由我自行決定。”
“哦?這麽說,老哥的意思是幹一票?”王二牛聽張三的話頭兒似是有仗可打,立馬來了精神。他接觸燧發槍有好幾個月了,越發覺得這東西肯定好用,怎奈一直沒有實戰的機會,手癢得很。
“我是想讓咱們小隊立功。但咱們這邊一旦開了槍,必定是打草驚蛇,萬一夏軍齊射弓箭還擊,我軍來不及準備豈不是坐以待斃,這樣咱們就成了罪人。我敢保證,對麵肯定準備了弓箭手。”
“那怎麽辦?要是將情況上報,全軍戒備之下,夏軍定然不會有所動作,咱們就沒有立功的機會了。”
“可是,也不能不顧大局。我先去和李將軍商量一下對策,你暫時不要聲張。”張三撇下王二牛,匆匆向隊伍中間趕去。
不一會兒,張三就跑了迴來,一臉興奮。王二牛趕緊迎了上去,“隊長,李將軍怎麽說?”
“咱們隻管開槍就是了,其餘的自有李將軍安排妥當。將軍說了,要是全殲了這夥兒夏軍,給咱們計頭功。”
“可是,隊長。我剛才想到一個問題,我們準備射擊的過程,肯定會被對方發現,而且還會引起普通士卒的注意和圍觀,萬一他們提前進攻呢,我們就被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