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微服逛街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 作者:陸一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哦耶!爹娘都走了,就可以放飛自我了。正好帶上秦順出宮耍耍,來個微服私訪,還有老二他們幾個。”朱標想著沒人管的逍遙日子,不禁眉開眼笑。
朱元璋看見朱標竊喜的樣子,一臉嚴肅地說:“你小子打的好算盤。是不是以為我和你娘都不在宮內,就可以為所欲為啊!”
“兒子不敢。父皇母後遠行,兒子身為長兄理應給弟弟妹妹樹立榜樣,怎敢胡鬧。再說了,爹,您看我是那樣的人嗎?兒子一向端方守禮。”朱標趕忙解釋,生怕便宜老爹改了主意。
“就你?”朱元璋剛想出言訓斥,不過轉念思索,朱標近一年來確實沒有出格行徑,進獻神物、研製新式火器、建言獻策,著實不錯,有個當太子的樣子,而且過不了多久就要成家,長大成人了,自己應該能稍微放心一些。
“好吧,你的表現還算不錯。不過咱先把醜話說在前麵,不要做出格的事兒,否則有你好看。對了,咱不在的這些日子,不舉行朝會,你也不用去聽了。”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當夜,朱元璋向馬皇後表達了邀她同去中都的想法,皇後欣然同意,二人趁機聊起了以前的種種以及各自小時候的趣事。
朱標在寢宮裏得意忘形地哈哈大笑,心想著過幾天爹娘都走了,就是‘天大地大,我最大’了。
“就選個下午出宮吧,反正最近不去大本堂也沒關係,奏折抄本晚點兒看就行了。”朱標雙手托腮琢磨起出行的計劃,“到時候叫上老二他們。”
“等等,我可以名正言順地不去大本堂,但是老二、老三、老四他們都不去,肯定會被先生告狀。就算請病假,也不至於三人同時,傻子都能看出來是串通好的。那還是我自己去吧。現在想想,那麽多人一起出行太顯眼不大好,之前想得太簡單了。哎!”
“順子,宮裏采買或者拉水的車子一般什麽時辰出去?呃……還有拉糞的車?”朱標打聽道,他想起前世看得古裝劇經常用這個套路混出宮。
“迴殿下,小的不知。殿下,您問這個做什麽?小的這就去問。”秦順答道。按理說他沒資格反問,隻是太子一向平易近人,待人隨和,他好奇地問了一句。
“幹嘛?當然是喬裝出宮,四處逛逛唄。那你快去打聽。”
秦順聞言沒有立即行動,思索片刻說:“迴殿下,以您的身份,要出宮還不簡單,何必打聽這些事情!像上次去軍器局,不就是出宮了嘛。”
“對啊!怎麽把這茬忘了。孤可是有公務在身的人,適當地假公濟私也是可以理解地嘛!還是你小子機靈,孤怎麽就沒想到呢!”朱標喜笑顏開。
“這樣吧,到時候你準備兩套尋常衣衫,咱們出了宮就換上,這身衣服太招搖了。”朱標指了指秦順的衣服,又指了指自己的。
“小的遵命。”秦順利索地答道。和太子一起出宮去外麵看看,遊街過巷,他做夢都沒想過。
洪武四年二月二十,皇帝車駕從午門出了宮,左轉向北經過儀鳳門,直奔龍灣,從那裏渡過長江,再走陸路到中都。此時,端門、承天門、洪武門尚未修建。
第二日下午,朱標僅帶著秦順一人,從西華門出了皇城。西華門正對著大通街,二人迅速找到一個短巷,在裏麵換了秦順帶的衣服。
所帶衣服還挺合身,灰色交領袍,外罩禦寒氅衣,頭戴逍遙巾,腳上皂皮靴,儼然普通讀書人的打扮,秦順則是傭人或者說書童扮相。
“順子,這衣服不錯,很低調。”朱標穿戴整齊後,把原來的衣服包裹好,背在身後。
秦順見狀,忙不迭伸手去拿,“殿下,小的背著就好了。”
“咱們各自背自己的衣服。另外,現在換了衣服,稱唿也得換一換,就叫我公子吧。”朱標擺了擺手,拒絕了秦順的好意。
“是,殿下。不過,就算是讀書公子,也沒有自己背包袱的,還是小的來吧。”秦順繼續勸道。
“說的也是。”朱標取下包袱遞給秦順。一切收拾妥當,二人再次來到街上。不過他們都不常來街市,一時間不知道該去哪裏。
明初南京城經過規劃,形成了專門的街市,用於百工貨物的買賣。譬如,自三山街至鬥門橋,為果子行;大中橋、北門橋、三牌樓等處賣魚肉蔬菜之類;銅鐵器買賣則是在鐵作坊一帶;笪橋南為皮市,還有賣弓箭、木器、履鞋、樂器、布匹等等的街區。
此外,為方便商人開店,還設立了廊房、鋪房。這些建築既是店鋪,又可以作為民居,和現代的沿街商鋪類似。此外還有其他形式的店鋪,譬如連成一排的樓房,秦淮河的河房(青樓的一種)。
望著街邊的米鋪、布鋪、木器鋪、當鋪、酒肆,以及個體小商販賣蔬菜瓜果、手藝品甚至古董文玩的攤位,街上往來的行人;聽著叫賣聲、交談聲相互混雜。朱標感覺到了明初百姓生活的氣息,所謂‘煙火氣’。
二人雖不知目的地所在,但也不是愣在原地傻站著,而是隨著人流沿街而行。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摸摸那個。賣衣服、,賣家具、賣字畫、賣金銀器的店鋪,朱標隻要見到了就進去逛一逛。
一邊逛他一邊嘀咕,“這些都算是文物了吧,平時隻能在博物館裏見見,還隔著玻璃。雖然隻有六七百年的曆史,這要是打包都弄迴去賣了,特別是金銀首飾,肯定大發特發。”
逛了一會兒,朱標看上了一件菩薩玉墜,打聽一下價格,又砍了砍價兒,最終還是沒買,把老板氣個半死,不過人家見他一副文人公子打扮,也沒跟他計較。
跟在身邊的秦順很納悶,皇宮裏的吃穿用度奢華無比,古玩珍寶數不勝數,太子殿下怎麽對這些平民百姓的東西如此感興趣,忒沒眼光了吧。莫不是好東西見得多了,想換換樣兒。
“順子,你過來。”朱標突然停下了腳步,轉頭對秦順說。
“是,公子。有什麽事兒您吩咐?”秦順低頭哈腰地,一臉微笑。
“你身上帶錢了嗎?”朱標略帶尷尬地問。
秦順趕緊摸遍了全身,兩手一攤,“殿下,您隻說要準備衣服,沒說帶錢。是小的疏忽,請殿下責罰。”說著就要跪下。
“別跪了,此事不怪你。哎,我也沒帶錢,這逛街還有啥意思啊!”朱標歎了口氣,伸手架住秦順。
秦順看著朱標垂頭喪氣的樣子,心中了然,剛才的玉墜不是太子不想買,而是發覺自己沒帶錢。
朱元璋看見朱標竊喜的樣子,一臉嚴肅地說:“你小子打的好算盤。是不是以為我和你娘都不在宮內,就可以為所欲為啊!”
“兒子不敢。父皇母後遠行,兒子身為長兄理應給弟弟妹妹樹立榜樣,怎敢胡鬧。再說了,爹,您看我是那樣的人嗎?兒子一向端方守禮。”朱標趕忙解釋,生怕便宜老爹改了主意。
“就你?”朱元璋剛想出言訓斥,不過轉念思索,朱標近一年來確實沒有出格行徑,進獻神物、研製新式火器、建言獻策,著實不錯,有個當太子的樣子,而且過不了多久就要成家,長大成人了,自己應該能稍微放心一些。
“好吧,你的表現還算不錯。不過咱先把醜話說在前麵,不要做出格的事兒,否則有你好看。對了,咱不在的這些日子,不舉行朝會,你也不用去聽了。”
“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當夜,朱元璋向馬皇後表達了邀她同去中都的想法,皇後欣然同意,二人趁機聊起了以前的種種以及各自小時候的趣事。
朱標在寢宮裏得意忘形地哈哈大笑,心想著過幾天爹娘都走了,就是‘天大地大,我最大’了。
“就選個下午出宮吧,反正最近不去大本堂也沒關係,奏折抄本晚點兒看就行了。”朱標雙手托腮琢磨起出行的計劃,“到時候叫上老二他們。”
“等等,我可以名正言順地不去大本堂,但是老二、老三、老四他們都不去,肯定會被先生告狀。就算請病假,也不至於三人同時,傻子都能看出來是串通好的。那還是我自己去吧。現在想想,那麽多人一起出行太顯眼不大好,之前想得太簡單了。哎!”
“順子,宮裏采買或者拉水的車子一般什麽時辰出去?呃……還有拉糞的車?”朱標打聽道,他想起前世看得古裝劇經常用這個套路混出宮。
“迴殿下,小的不知。殿下,您問這個做什麽?小的這就去問。”秦順答道。按理說他沒資格反問,隻是太子一向平易近人,待人隨和,他好奇地問了一句。
“幹嘛?當然是喬裝出宮,四處逛逛唄。那你快去打聽。”
秦順聞言沒有立即行動,思索片刻說:“迴殿下,以您的身份,要出宮還不簡單,何必打聽這些事情!像上次去軍器局,不就是出宮了嘛。”
“對啊!怎麽把這茬忘了。孤可是有公務在身的人,適當地假公濟私也是可以理解地嘛!還是你小子機靈,孤怎麽就沒想到呢!”朱標喜笑顏開。
“這樣吧,到時候你準備兩套尋常衣衫,咱們出了宮就換上,這身衣服太招搖了。”朱標指了指秦順的衣服,又指了指自己的。
“小的遵命。”秦順利索地答道。和太子一起出宮去外麵看看,遊街過巷,他做夢都沒想過。
洪武四年二月二十,皇帝車駕從午門出了宮,左轉向北經過儀鳳門,直奔龍灣,從那裏渡過長江,再走陸路到中都。此時,端門、承天門、洪武門尚未修建。
第二日下午,朱標僅帶著秦順一人,從西華門出了皇城。西華門正對著大通街,二人迅速找到一個短巷,在裏麵換了秦順帶的衣服。
所帶衣服還挺合身,灰色交領袍,外罩禦寒氅衣,頭戴逍遙巾,腳上皂皮靴,儼然普通讀書人的打扮,秦順則是傭人或者說書童扮相。
“順子,這衣服不錯,很低調。”朱標穿戴整齊後,把原來的衣服包裹好,背在身後。
秦順見狀,忙不迭伸手去拿,“殿下,小的背著就好了。”
“咱們各自背自己的衣服。另外,現在換了衣服,稱唿也得換一換,就叫我公子吧。”朱標擺了擺手,拒絕了秦順的好意。
“是,殿下。不過,就算是讀書公子,也沒有自己背包袱的,還是小的來吧。”秦順繼續勸道。
“說的也是。”朱標取下包袱遞給秦順。一切收拾妥當,二人再次來到街上。不過他們都不常來街市,一時間不知道該去哪裏。
明初南京城經過規劃,形成了專門的街市,用於百工貨物的買賣。譬如,自三山街至鬥門橋,為果子行;大中橋、北門橋、三牌樓等處賣魚肉蔬菜之類;銅鐵器買賣則是在鐵作坊一帶;笪橋南為皮市,還有賣弓箭、木器、履鞋、樂器、布匹等等的街區。
此外,為方便商人開店,還設立了廊房、鋪房。這些建築既是店鋪,又可以作為民居,和現代的沿街商鋪類似。此外還有其他形式的店鋪,譬如連成一排的樓房,秦淮河的河房(青樓的一種)。
望著街邊的米鋪、布鋪、木器鋪、當鋪、酒肆,以及個體小商販賣蔬菜瓜果、手藝品甚至古董文玩的攤位,街上往來的行人;聽著叫賣聲、交談聲相互混雜。朱標感覺到了明初百姓生活的氣息,所謂‘煙火氣’。
二人雖不知目的地所在,但也不是愣在原地傻站著,而是隨著人流沿街而行。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摸摸那個。賣衣服、,賣家具、賣字畫、賣金銀器的店鋪,朱標隻要見到了就進去逛一逛。
一邊逛他一邊嘀咕,“這些都算是文物了吧,平時隻能在博物館裏見見,還隔著玻璃。雖然隻有六七百年的曆史,這要是打包都弄迴去賣了,特別是金銀首飾,肯定大發特發。”
逛了一會兒,朱標看上了一件菩薩玉墜,打聽一下價格,又砍了砍價兒,最終還是沒買,把老板氣個半死,不過人家見他一副文人公子打扮,也沒跟他計較。
跟在身邊的秦順很納悶,皇宮裏的吃穿用度奢華無比,古玩珍寶數不勝數,太子殿下怎麽對這些平民百姓的東西如此感興趣,忒沒眼光了吧。莫不是好東西見得多了,想換換樣兒。
“順子,你過來。”朱標突然停下了腳步,轉頭對秦順說。
“是,公子。有什麽事兒您吩咐?”秦順低頭哈腰地,一臉微笑。
“你身上帶錢了嗎?”朱標略帶尷尬地問。
秦順趕緊摸遍了全身,兩手一攤,“殿下,您隻說要準備衣服,沒說帶錢。是小的疏忽,請殿下責罰。”說著就要跪下。
“別跪了,此事不怪你。哎,我也沒帶錢,這逛街還有啥意思啊!”朱標歎了口氣,伸手架住秦順。
秦順看著朱標垂頭喪氣的樣子,心中了然,剛才的玉墜不是太子不想買,而是發覺自己沒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