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指點一二
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 作者:陸一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咳咳”,朱標咳嗽了幾聲,清了清嗓子,說道:“沈大人,可否將彈丸、火藥等一應擊發所用物品拿過來?”
“太子殿下稍候。”沈奇立即起身,到正堂外吩咐下屬去取所需物品。
一盞茶的功夫,又一個托盤擺在了朱標身側的桌案之上。其上有鉛彈一枚,木馬一個,藥升(裝填火藥的小勺,是一種量具)一個,火藥一小袋,細木棍(學名搠杖)一根。這些東西一端上來,朱標就明白了射速慢的原因了——操作步驟較為繁瑣。首先用藥升量取一定量的火藥,將其放入槍管之中,用木棍壓實,然後依次放入木馬、鉛彈,由於木馬和鉛彈比槍口略大,需要用木棍大力捅進去。這樣彈藥就算裝填好了,隨後將火繩拉至待擊發位置,用藥升量取少量火藥放入藥室,至此一切準備就緒。每次都要用藥升量取火藥,還多了裝填木馬的環節,怪不得會射速慢。這倒不是大問題,優化彈丸設計就可以取消木馬,再使用事先包好的定量火藥就可以省去藥升。最後,經過反複訓練,並在戰場上聽從統一的口令,應該會更快一些。
至於命中率的問題,朱標又看了看放在桌上的火繩槍,便恍然大悟,原來是缺少準星和照門。隻需在後續槍管設計中加進去,就可以提高命中率了。對於射程的問題,朱標分析應該兩方麵原因,其一,木馬、彈丸與槍管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漏氣,彈丸的製作工藝不夠好,形狀偏差較大。其二,使用的是粉末狀火藥,燃燒不夠充分。
第一方麵,朱標打算直接采用米涅彈來解決。米涅彈前端呈梭形,後端則有一個凹坑。槍管內的火藥擊發後,高壓氣體的衝擊使得凹坑周邊的彈體發生變形,與槍管貼合,提高了氣密性,也就不用使用木馬了。第二方麵,就是采用顆粒化技術,將火藥做成粟米粒大小,這樣燃燒更加充分,同樣藥量的情況下,射程和殺傷力都會增加。
想到火藥,朱標腦中突然靈光一閃,開口問道:“沈大人,這火藥中,硝石、硫磺和木炭,所占份數各是多少?”
“迴太子殿下。軍器局中火銃使用的火藥,硝石占其三,硫磺和木炭各占其一。”沈奇開口答道。他不明白太子為何問這個問題,這種火藥配方是沿用前元的,應該沒有錯。
還真被朱標猜中了,火藥中三種成分的比例確實不對,隨即開口道:“沈大人,孤這裏有一個火藥配方,迴頭你試一下。用75份硝石、10份硫磺和15份木炭混合。”
沈奇小聲默記了幾遍,答道:“臣記下來,馬上就命人試製。”
“沈大人,可否借一副筆墨和幾張紙?”朱標笑著問道。
沈奇趕緊叫人拿來了筆墨紙硯。朱標鋪開一張宣紙,拿筆沾了沾墨,開始畫起來。他先簡單畫了一把火槍,在槍管中部畫了照門,前端畫了準星,又在旁邊詳細地繪製了照門和準星圖樣,並標注了名字;而後在槍管下部畫了三個圓圈,一條直線貫穿其中。
朱標讓秦順拿好第一張紙,又在第二張紙上畫了一枚米涅彈,側視圖、後視圖都有。在旁邊畫了一個紙袋樣子的物什,中間係有一根細線,將其分成上下不等的兩個部分。其上部分畫了很多小黑點兒,其下部分也畫了一些黑點,黑點兒之下又畫了一個米涅彈。
這兩張紙,朱標畫了小半個時辰。坐在下手的沈奇和李賢不明所以,也不敢詢問,唯有安靜地等待,茶都不敢喝一口。朱標示意秦順將第一張紙展示給二位大人,解釋到:“二位請看,在槍管的上方增加一個照門,一個準星。火槍在使用時,射手通過照門對準準星,再將準星對準標靶,這樣命中率就會提高了。”
李賢今天沒怎麽說話,因為他對火器製作不是很懂,現在說的準星和照門,他從來沒聽說過,好奇地看向沈奇。沈奇也是一頭霧水,隻能豎起耳朵聽著。
“至於槍管下麵的三個圈,則是用來放置這根細木棍。”朱標指了指托盤中的木棍,繼續說:“這樣方便射手取用。順子,將紙張交予沈大人,過來拿第二張。”秦順依言而行。
“這第二張紙,左側是一枚新型的彈丸,也是用鉛製成,殺傷力比球形彈丸更大,氣密性也更好一些,稱為洪武鉛彈。製作的重點是後端一定要有凹坑。右側的則是用來裝火藥的紙包。所用紙張必須事先用油浸泡,晾幹後製成直筒狀,先將洪武鉛彈放入其中,然後再裝入擊發所用的火藥,用細線紮緊,剩餘的部分則用來裝藥室所需的火藥,最後用漿糊封口。這種帶有鉛彈和火藥的紙包稱為彈藥。”朱標對第二張紙所畫內容進行了一番解釋。
說了一大通,也不見沈李二人有所反應,朱標打眼看過去才發現,這二人竟然都聽愣了,微張著嘴,一副傻乎乎的模樣。
“咳咳”,朱標輕咳了兩聲,二人才迴過神來,對朱標投來抱歉的目光,剛要起身請罪,就被朱標攔下了。朱標沒給二人說話的機會,接著先前的話繼續說:“這種彈藥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射手用牙撕開前端的封頭,將火藥導入藥室,然後將藥室用封蓋蓋好。差點兒忘了,火槍的藥室一定要增加一個蓋子,以免火藥灑出或被雨淋濕,切記。”
“然後,將剩餘的部分放入槍管之中,細繩一端朝外,再用細木棍壓緊即可完成裝填。這樣省去了每次用藥升裝填火藥以及放置木馬的步驟。二位大人以為如何?”
“太子殿下奇思妙想,臣等佩服。”沈奇當先跪拜稱頌,李賢緊隨其後。
“好了,起來說話。看到紙包中的黑點兒了嗎?這是火藥,但不是粉末火藥,而是如粟米大小的顆粒火藥。沈大人,你按照孤給的配方製作的火藥,一定要想辦法做成顆粒狀,切記。”朱標繼續介紹,並著重叮囑了有關顆粒化的問題。
“臣謹記。”沈奇迴道。
“那就好。二位大人,按照這兩份紙張所畫,盡快改進槍管、製作彈藥。至於燧發火槍嘛,也不能停。現在有什麽困難嗎?”朱標又問起了燧發槍的問題,這才是未來火槍發展的重點。
沈奇站起身來,答道:“啟稟太子殿下,根據燧發點火裝置的圖樣,工匠已經製作出來了,但不是每次都能點火,十次中隻有三四次成功。”
“哦?有這等事。火石沒問題吧,是否能夠準確擊中火鐮?”
“迴殿下,每次都可擊中。”
朱標沉思了一陣,說道:“沈達人,你將火石機括的彈片增厚一些,或者選用精鋼製作。另外,顆粒火藥的使用勢在必行。如此應該可以解決問題。”
“臣遵命。謝太子殿下指點。”沈奇躬身施禮。
“沈大人客氣了。咱們一同負責火器改革事宜,互幫互助也是應有之意。不過,孤下次來,希望看到令人滿意的結果。好了,今天已叨擾許久,就到此為止吧。順子,咱們迴宮,二位大人請留步。”今日已經將火槍研製的所有要點都說了,朱標便打算迴去了,他相信以明代工匠的智慧,定然不會讓他屢次失望。
朱標起身向外走去,沈李二人跪倒在地,齊唿恭送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稍候。”沈奇立即起身,到正堂外吩咐下屬去取所需物品。
一盞茶的功夫,又一個托盤擺在了朱標身側的桌案之上。其上有鉛彈一枚,木馬一個,藥升(裝填火藥的小勺,是一種量具)一個,火藥一小袋,細木棍(學名搠杖)一根。這些東西一端上來,朱標就明白了射速慢的原因了——操作步驟較為繁瑣。首先用藥升量取一定量的火藥,將其放入槍管之中,用木棍壓實,然後依次放入木馬、鉛彈,由於木馬和鉛彈比槍口略大,需要用木棍大力捅進去。這樣彈藥就算裝填好了,隨後將火繩拉至待擊發位置,用藥升量取少量火藥放入藥室,至此一切準備就緒。每次都要用藥升量取火藥,還多了裝填木馬的環節,怪不得會射速慢。這倒不是大問題,優化彈丸設計就可以取消木馬,再使用事先包好的定量火藥就可以省去藥升。最後,經過反複訓練,並在戰場上聽從統一的口令,應該會更快一些。
至於命中率的問題,朱標又看了看放在桌上的火繩槍,便恍然大悟,原來是缺少準星和照門。隻需在後續槍管設計中加進去,就可以提高命中率了。對於射程的問題,朱標分析應該兩方麵原因,其一,木馬、彈丸與槍管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漏氣,彈丸的製作工藝不夠好,形狀偏差較大。其二,使用的是粉末狀火藥,燃燒不夠充分。
第一方麵,朱標打算直接采用米涅彈來解決。米涅彈前端呈梭形,後端則有一個凹坑。槍管內的火藥擊發後,高壓氣體的衝擊使得凹坑周邊的彈體發生變形,與槍管貼合,提高了氣密性,也就不用使用木馬了。第二方麵,就是采用顆粒化技術,將火藥做成粟米粒大小,這樣燃燒更加充分,同樣藥量的情況下,射程和殺傷力都會增加。
想到火藥,朱標腦中突然靈光一閃,開口問道:“沈大人,這火藥中,硝石、硫磺和木炭,所占份數各是多少?”
“迴太子殿下。軍器局中火銃使用的火藥,硝石占其三,硫磺和木炭各占其一。”沈奇開口答道。他不明白太子為何問這個問題,這種火藥配方是沿用前元的,應該沒有錯。
還真被朱標猜中了,火藥中三種成分的比例確實不對,隨即開口道:“沈大人,孤這裏有一個火藥配方,迴頭你試一下。用75份硝石、10份硫磺和15份木炭混合。”
沈奇小聲默記了幾遍,答道:“臣記下來,馬上就命人試製。”
“沈大人,可否借一副筆墨和幾張紙?”朱標笑著問道。
沈奇趕緊叫人拿來了筆墨紙硯。朱標鋪開一張宣紙,拿筆沾了沾墨,開始畫起來。他先簡單畫了一把火槍,在槍管中部畫了照門,前端畫了準星,又在旁邊詳細地繪製了照門和準星圖樣,並標注了名字;而後在槍管下部畫了三個圓圈,一條直線貫穿其中。
朱標讓秦順拿好第一張紙,又在第二張紙上畫了一枚米涅彈,側視圖、後視圖都有。在旁邊畫了一個紙袋樣子的物什,中間係有一根細線,將其分成上下不等的兩個部分。其上部分畫了很多小黑點兒,其下部分也畫了一些黑點,黑點兒之下又畫了一個米涅彈。
這兩張紙,朱標畫了小半個時辰。坐在下手的沈奇和李賢不明所以,也不敢詢問,唯有安靜地等待,茶都不敢喝一口。朱標示意秦順將第一張紙展示給二位大人,解釋到:“二位請看,在槍管的上方增加一個照門,一個準星。火槍在使用時,射手通過照門對準準星,再將準星對準標靶,這樣命中率就會提高了。”
李賢今天沒怎麽說話,因為他對火器製作不是很懂,現在說的準星和照門,他從來沒聽說過,好奇地看向沈奇。沈奇也是一頭霧水,隻能豎起耳朵聽著。
“至於槍管下麵的三個圈,則是用來放置這根細木棍。”朱標指了指托盤中的木棍,繼續說:“這樣方便射手取用。順子,將紙張交予沈大人,過來拿第二張。”秦順依言而行。
“這第二張紙,左側是一枚新型的彈丸,也是用鉛製成,殺傷力比球形彈丸更大,氣密性也更好一些,稱為洪武鉛彈。製作的重點是後端一定要有凹坑。右側的則是用來裝火藥的紙包。所用紙張必須事先用油浸泡,晾幹後製成直筒狀,先將洪武鉛彈放入其中,然後再裝入擊發所用的火藥,用細線紮緊,剩餘的部分則用來裝藥室所需的火藥,最後用漿糊封口。這種帶有鉛彈和火藥的紙包稱為彈藥。”朱標對第二張紙所畫內容進行了一番解釋。
說了一大通,也不見沈李二人有所反應,朱標打眼看過去才發現,這二人竟然都聽愣了,微張著嘴,一副傻乎乎的模樣。
“咳咳”,朱標輕咳了兩聲,二人才迴過神來,對朱標投來抱歉的目光,剛要起身請罪,就被朱標攔下了。朱標沒給二人說話的機會,接著先前的話繼續說:“這種彈藥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射手用牙撕開前端的封頭,將火藥導入藥室,然後將藥室用封蓋蓋好。差點兒忘了,火槍的藥室一定要增加一個蓋子,以免火藥灑出或被雨淋濕,切記。”
“然後,將剩餘的部分放入槍管之中,細繩一端朝外,再用細木棍壓緊即可完成裝填。這樣省去了每次用藥升裝填火藥以及放置木馬的步驟。二位大人以為如何?”
“太子殿下奇思妙想,臣等佩服。”沈奇當先跪拜稱頌,李賢緊隨其後。
“好了,起來說話。看到紙包中的黑點兒了嗎?這是火藥,但不是粉末火藥,而是如粟米大小的顆粒火藥。沈大人,你按照孤給的配方製作的火藥,一定要想辦法做成顆粒狀,切記。”朱標繼續介紹,並著重叮囑了有關顆粒化的問題。
“臣謹記。”沈奇迴道。
“那就好。二位大人,按照這兩份紙張所畫,盡快改進槍管、製作彈藥。至於燧發火槍嘛,也不能停。現在有什麽困難嗎?”朱標又問起了燧發槍的問題,這才是未來火槍發展的重點。
沈奇站起身來,答道:“啟稟太子殿下,根據燧發點火裝置的圖樣,工匠已經製作出來了,但不是每次都能點火,十次中隻有三四次成功。”
“哦?有這等事。火石沒問題吧,是否能夠準確擊中火鐮?”
“迴殿下,每次都可擊中。”
朱標沉思了一陣,說道:“沈達人,你將火石機括的彈片增厚一些,或者選用精鋼製作。另外,顆粒火藥的使用勢在必行。如此應該可以解決問題。”
“臣遵命。謝太子殿下指點。”沈奇躬身施禮。
“沈大人客氣了。咱們一同負責火器改革事宜,互幫互助也是應有之意。不過,孤下次來,希望看到令人滿意的結果。好了,今天已叨擾許久,就到此為止吧。順子,咱們迴宮,二位大人請留步。”今日已經將火槍研製的所有要點都說了,朱標便打算迴去了,他相信以明代工匠的智慧,定然不會讓他屢次失望。
朱標起身向外走去,沈李二人跪倒在地,齊唿恭送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