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風起雲湧的240年春日,遼東大地沐浴著久違的和平陽光,卻也在暗流中醞釀著新的風暴。曹綾,這位以鐵腕與智慧並重的女傑,曆經了魏都風雲,終於率領著她的府兵,穿越千山萬水,迴到了這片她傾注心血、一手興盛的故土。她的歸來,本應是希望的曙光,卻未料,迎接她的竟是江東猛虎——陸遜的十萬精兵壓境。


    幽州城下,戰雲密布,陸遜的軍隊如黑雲壓城,氣勢洶洶。而港口之外,陸胤統領的三萬水師如同銅牆鐵壁,封鎖了海域,切斷了遼東與外界的一切聯係,倭國、高句麗等國的援軍望洋興歎,無力馳援。城內的百姓人心惶惶,昔日繁華的街道如今空無一人,唯有恐懼與絕望在空氣中彌漫。


    就在這緊要關頭,幽州城內,曾因戰亂而中途停辦的軍校三期學員們,麵對東吳的強大壓力,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他們之中,不乏心懷壯誌、才華橫溢之輩,但在生死存亡之際,他們選擇了向陸遜投降,以換取個人的前程與安危。這些自己傾注心血培養的學生,如今卻身著敵軍戰袍,被授予軍職,站在了曹綾的對立麵。


    當曹綾策馬立於城下,與陸遜四目相對時,空氣仿佛凝固。陸遜的話語如寒冰刺骨,揭示了那些學員的背叛,讓曹綾的心中怒火中燒。她深知,這不僅是對她個人努力的嘲諷,更是對遼東未來的沉重打擊。然而,曹綾的眼神中卻沒有絲毫退縮,隻有更加堅定的光芒。


    與此同時,在幽州城樓上,毋丘儉正焦急地等待著。當曹綾援軍的身影終於出現在視線中,他激動得幾乎要喊出聲來。那一刻,他知道,轉機已至。他迅速布置,與城外的曹綾部隊形成默契,準備給陸遜一個措手不及。


    隨著一聲令下,城內城外,兩軍同時發動攻勢。曹綾親自率軍衝鋒陷陣,她的身影如同烈焰中的鳳凰,所到之處,敵軍無不披靡。而毋丘儉則在內城策應,利用地形優勢,給予敵軍沉重打擊。一時間,幽州城下,殺聲震天,戰況異常激烈。


    經過一番苦戰,陸遜終於意識到,這場戰鬥他已無勝算。麵對曹綾的堅韌與智慧,以及毋丘儉的英勇抵抗,他不得不下令撤退。隨著江東軍的撤退,幽州城再次迎來了和平的曙光。


    戰後,曹綾站在城樓上,望著遠方漸漸遠去的敵軍,心中五味雜陳。她深知,這場勝利來之不易,但它也讓她看到了人性的複雜與多變。然而,她更加堅信,隻要心中有信念,有堅持,就沒有什麽能夠阻擋她和她所熱愛的這片土地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在江東的另一端,孫權,這位東吳的霸主,正雄心勃勃地籌劃著對曹魏的又一次攻勢。他親自掛帥,與老將丁奉並肩作戰,直指曹魏的軍事重鎮——合肥。首戰告捷,他們迅速占領了逍遙津等戰略要地,使得合肥城仿佛成了一座孤島,守將滿寵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但他依然咬牙堅守,期盼著援軍的到來。


    就在合肥城即將陷入絕望之際,從遙遠的荊州方向,一支奇兵猶如天降神兵,疾馳而來。他們是東鄉一期的佼佼者——許配、杜預、羊祜,三位昔日的同窗如今已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麵的將領。他們帶著荊州的精銳兵馬,為了昔日的總教官滿寵,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救援之路。


    杜預,以其過人的智謀,迅速洞察了戰場的形勢,他下令拆毀了吳軍歸路的棧橋,斷絕了孫權的退路。而羊祜,則以其果斷的執行力,派遣精銳部隊潛入廬州大營,一把火將東吳的糧草燒得精光,使得吳軍陷入了糧草不濟的困境。許配,則親自率軍與滿寵並肩作戰,他們的英勇無畏極大地鼓舞了守軍的士氣。


    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孫權心中不禁泛起了波瀾。他迴想起當年張遼威震逍遙津,自己險些喪命的黑曆史,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寒意。他深知,此戰已難以取勝,當機立斷,命令丁奉率部墊後,自己則帶著一萬精銳護衛,策馬疾馳,逃迴了建業。


    合肥城下,滿寵與東鄉一期的學員們望著孫權遠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勝利的喜悅。然而,勝利的喜悅並未持續太久,因為曹綾,這位遼東的巾幗英雄,已經將目光投向了東吳的心髒——建業。她計劃從徐州廣陵出兵,對東吳進行新一輪的威壓。


    然而,當曹綾提出這一戰略構想時,卻遭到了滿寵的堅決反對。滿寵深知時局已變,他沉聲對曹綾說道:“大將軍,今時不同往日。昔日我們或許可以憑借兵力優勢,從徐州而下,陳兵建業,迫使孫權妥協求和。但如今東吳羽翼豐滿,國力日盛,孫權已非昔日可比,他不會再輕易妥協了。再者,我們若貿然進軍,隻會消耗大量國力,而東吳卻可憑借長江天險,與我們周旋。因此,我認為,我們應該穩紮穩打,逐步蠶食東吳的領土,而非急於求成。”


    與此同時, 東鄉三傑——許配、羊祜、杜預,他們不僅是滿寵的得力助手,更是曹綾親自培養的傑出學員。


    此刻,他們依據兵法中的智慧,輪番勸諫他們的統帥兼校長曹綾。


    許配,以其沉穩的性格率先開口:“校長,我以為不可,兵法有雲,‘窮寇莫追’,意指敵人已至絕境,往往會爆發出超乎尋常的戰鬥力,此時追擊,非但不能速勝,反而可能陷入困境。如今東吳雖受重創,但根基未動,我們若貿然深入,恐有重蹈項羽垓下之圍的覆轍。”


    羊祜,則以他那敏銳的戰略眼光補充道:“再者,‘勿擊猛虎於山上’,意指強敵據險而守時,我們應避其鋒芒,尋機破敵。東吳依托長江天險,又有孫權等英主坐鎮,非輕易可破。校長,我們應當穩紮穩打,逐步削弱其勢力,而非急於求成。”


    杜預,最後總結道:“校長,您過往的戰績我們無不欽佩,但時過境遷,東吳已非昔日可比。我們不僅要看到眼前的勝利,更要考慮到長遠的戰略大局。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應當充分了解東吳的虛實,再做定奪。”


    三人的言辭懇切而有力,句句在理,不僅展現了他們深厚的兵法造詣,更透露出對曹綾的深切關懷與擔憂。在場的將領們聽後,無不點頭稱是,紛紛感受到了東吳如今的強大與不可輕視。


    曹綾靜靜地聽著,她的目光深邃而複雜。她深知滿寵和學員們所言非虛,東吳的確已今非昔比,無論是兵力、將領還是民心,都非昔日可比。然而,她的心中卻有一股難以言喻的倔強與不甘。她想起了自己過往的輝煌戰績,想起了那些與她並肩作戰的日日夜夜,想起了那些為了信仰與榮耀而犧牲的戰友。


    於是,她緩緩開口,聲音堅定而有力:“我不明白,為什麽大家都在談論著項羽被困垓下,仿佛這中原古戰場,對於我們注定了兇多吉少。我們是大魏的勇士,是這片土地上的守護者。我們的命運,豈能由那些陳舊的典故所決定?”


    她的話語如同一股暖流,瞬間點燃了周圍人的激情。她繼續說道:“16年前,我跟隨文帝從徐州廣陵踏上征途,開始了第二次南征東吳。那時,我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將領,但我在軍中立下了赫赫戰功,贏得了將士們的尊敬與信任。6年前,同樣是在徐州廣陵,我率領親魏聯盟猛擊東吳孫權,陳兵建業,逼迫其割讓荊州。那時的我們,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何等的不可一世!”


    她的話語中充滿了自豪與懷念,仿佛那段輝煌的曆史就在眼前。她繼續說道:“本盟本軍所到之處,民眾竭誠歡迎,真可謂占盡天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我至今難以忘懷。短短幾年之後,這裏竟至於一變而成為我的葬身之地了麽?我絕不相信!”


    她的聲音在城頭迴蕩,激勵著每一個人的心。她用自己的經曆與信念,向所有人證明了一個道理:無論麵對多麽強大的敵人,隻要我們有信念、有勇氣、有智慧,就沒有什麽能夠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在這一刻,曹綾不再是單純的將領或統帥,她成為了所有人心中的燈塔與希望。


    杜預為首的學員一眾高唿:“校長高見,校長萬歲!”


    於是,在徐州廣陵的郊外,曹綾帶著她一手培養的東鄉一期學員和親信將領,舉辦了一場隆重的動員大會,曹綾讓最出色的學生杜預發表講話。


    首先,曹綾的親信小五子良將統領的五營兵馬作為中央軍率先出現,然後是許配,羊祜等一期學員的荊州水陸軍隊,幽州毋丘儉的遼東騎兵,金城日等二期學員的高句麗步兵,親魏胡王苻雄的胡族盾騎兵,王基的遼東水軍,滿寵的合肥樸刀兵,田豫牽招的各族盟友騎射兵,秦朗代理的許昌盾牌兵,以及三期學員的弓箭兵。共計二十萬大軍,整齊列陣,肅穆待戰,隻為等待主帥曹綾的到來。


    隨著傳令兵的一聲令下:“杜長官到!將士們,立正!”


    聲音響徹雲霄,士兵們立刻挺直身軀,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


    緊接著,杜預登上高台,發表了他激情澎湃的戰前動員致辭:“在場的諸位將領,大多是我東鄉軍校的學員,或是軍校教官、校長親信。如今,你們已成為名將雲集、威風堂堂的存在。這裏還有曾經與我一同收複荊州、戰勝東吳的一期同學,作為軍隊將領,你們無疑是精英中的精英,是國家的棟梁之才。


    迴想當年的荊州之戰,我們跟隨校長,一舉擊敗了陸遜的王牌軍隊,為國人贏得了無上的榮耀。如今,再次踏上征程,我們必將再創輝煌,不負天子的重托,不負曹綾統帥的殷切期望,更要對得起大魏這片廣袤的土地和人民。”


    杜預的話語如同春風拂麵,激蕩著每一個士兵的心弦。他們的眼神充滿了熱情和決心,似乎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投身戰場,為國家爭光添彩。


    杜預頓了頓,接著說道:“今日,我們將以最精銳的兵力,展現出我們的實力和勇氣。無論前方遇到什麽困難和挑戰,我們都要勇往直前,永不退縮。讓我們攜手並肩,共同扞衛國家的尊嚴和榮譽,用勝利來迴報國家對我們的信任。”


    台下的士兵們紛紛高唿口號,士氣如虹,仿佛能穿透雲霄。他們知道,這不僅是一次戰爭,更是一場保衛國家、守護家園的神聖使命。而杜預,就是引領他們走向勝利的旗幟。


    最後,杜預高聲喊道:“願我大魏,繁榮昌盛!”


    全場歡唿雷動,聲震九霄。二十萬大軍猶如鋼鐵長城,堅不可摧,他們即將踏上征途,為了大魏的榮耀,奮勇殺敵,鑄就不朽功勳。


    杜預的演講把場上的氣氛弄得熱血沸騰,曹綾在幕後聽得鼓掌致敬。


    隨即,曹綾身穿戰甲,來到現場訓示全軍。


    依舊是那一套。


    引人入勝的是,魏軍以及親魏聯盟大將軍曹綾,這位年輕少婦,年方三十歲,傾國傾城,生過孩子的她麵容清秀,卻依然帶著幾分英氣,眉宇間透露出超越年齡的堅定與果敢。她的雙眼深邃明亮,仿佛能夠洞察戰場的每一個細微變化,眼神中閃爍著智慧與勇氣的光芒。鼻梁挺直,嘴唇緊抿,透露出一種不屈不撓的堅韌。


    一頭烏黑的長發被精心編織成一條高馬尾,整齊地束在腦後,既便於戰鬥時的靈活行動,又不失女性的柔美。幾縷碎發輕輕垂落在額前,為她平添了幾分溫柔與靈動。


    身著一襲量身定製的黑色盔甲,鎧甲上雕刻著精致的圖案,既彰顯了她作為皇族公主的高貴身份,又透露出她作為武將的威嚴與力量。內襯的金絲軟甲將她豐滿的胸懷遮住,在陽光下微微閃爍著光芒,如同星辰般璀璨奪目,既保護了她免受敵軍的傷害,又增添了幾分神秘與高貴的氣息。


    紅色的披風如同烈焰般燃燒在她的身後,隨風飄揚,為她平添了幾分霸氣與豪情。披風上繡著金色的圖騰,象征著她的身份與榮耀。


    孔雀翎頭冠高高地戴在她的頭上,藍色的翎毛在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如同孔雀開屏般絢爛奪目。這頂頭冠不僅彰顯了她作為公主的尊貴地位,更讓她在戰場上顯得更加威嚴與不可侵犯。


    她手持那柄傳說中的倚天劍,劍身修長而鋒利,劍光如電,仿佛能夠斬斷世間一切阻礙。她握著劍柄的手堅定有力,透露出她對勝利的渴望與對敵人的無畏。


    腰間掛著的小弓雖然看似不起眼,但卻是她精心挑選的寶物。弓身輕巧而堅固,弓弦緊繃待發,仿佛隨時都能射出致命的箭矢。她對小弓的熟悉與自信,讓她在遠程作戰中也能遊刃有餘。


    而她腳下的黑豹皮靴子更是為她增添了幾分野性與力量。靴子由最優質的黑豹皮製成,既結實耐用又柔軟舒適。靴底裝有特製的防滑釘,讓她在複雜的地形中行走和作戰都能如履平地。


    這樣一位集美貌、智慧、勇氣與力量於一身的女將軍曹綾,無疑成為了戰場上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諸位將士!”曹綾的聲音洪亮而堅定,“此次出征,關係到大魏的興衰榮辱。我們肩負著天子的期望,承載著百姓的希望。在戰場上,唯有英勇無畏,才能取得勝利;唯有團結一心,才能無堅不摧!”


    她掃視了一圈台下的士兵,繼續說道:“我相信,在各位將軍的帶領下,我們的軍隊定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讓我們為了大魏的榮耀,為了天下的太平,出發!”


    隨著曹綾的話音落下,號角聲響起,鼓聲震天。二十萬大軍邁著整齊的步伐,向著前方進發。他們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無比壯觀,氣勢磅礴。杜預站在一旁,看著這支雄壯的軍隊,心中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戰爭的硝煙彌漫在空氣中,大魏的命運即將展開新的篇章。


    隨著曹綾的一聲令下,浩浩蕩蕩的大軍如同洪流般從徐州廣陵湧出,水陸並進,直指東吳的心髒——建業。這是一場關乎兩國命運的決戰,每一個人都深知其重要性,心中既有對勝利的渴望,也有對未知的恐懼。


    水軍方麵,由智勇雙全的王基率領1萬先鋒水師,毋丘儉帶領主力5萬遼東水軍緊隨其後,他們乘風破浪,沿著長江順流而下,目標直指丹陽郡。丹陽,作為東吳的門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王基深知此戰的關鍵,他精心部署,誓要一舉奪下這座重鎮。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與人開玩笑,就在水軍即將抵達丹陽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所有的計劃。


    原來,東鄉三期學員中的木虎,在利益與忠誠之間選擇了前者。他暗中與東吳勾結,利用自己對水軍布局的了解,引導吳軍打開了鎮江水閘。瞬間,滔滔江水如猛獸般湧來,王基的水軍措手不及,被水淹七軍,損失慘重。王基雖僥幸逃脫,但歸來時已是孤身一人,眼中滿是失敗的苦澀與不甘。萬幸,毋丘儉的水師主力並沒有進入鎮江,全軍存活下來。


    陸軍方麵,曹綾親自掛帥,率領精銳之師攻打曲阿。她心中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以及對東吳的深深恨意。然而,曲阿城堅如磐石,東吳守將更是誓死抵抗。就在這膠著之際,東吳張昭之侄張奮,憑借其卓越的才華與智慧,發明了一種名為“大攻車”的戰車。這種戰車威力巨大,所到之處,敵軍無不望風而逃。張奮將其武裝於軍隊之中,對曹綾的盟軍展開了猛烈的攻擊。一時間,戰場上硝煙彌漫,殺聲震天,曹綾的盟軍遭受了重創。


    而與此同時,叛變的東鄉二期學員馮朝,也趁亂發難。他率領三千吳軍,悄無聲息地繞到了曹綾的後方,突襲了廣陵。廣陵,作為曹綾大軍的根據地,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馮朝的叛變,無疑給了曹綾致命一擊。廣陵城內的守軍毫無防備,很快便被吳軍攻占。


    在這重重打擊之下,曹綾的軍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們人心惶惶,士氣低落,仿佛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的力量。然而,曹綾並未因此而放棄。她深知,作為一名將領,她必須成為軍隊的支柱與希望。她站在陣前,目光如炬,高聲喊道:“將士們!我們是大魏的勇士!我們的背後是我們的家人、我們的國家!我們不能在這裏倒下!我們要為了他們而戰!為了我們的信仰與榮耀而戰!”


    她的聲音在戰場上迴蕩,如同春風般喚醒了將士們心中的鬥誌。他們紛紛振作起來,握緊手中的武器,準備迎接更加激烈的戰鬥。曹綾知道,接下來的路將更加艱難,但她也相信,隻要他們團結一心,就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


    正當曹綾一籌莫展之際,得意門生杜預引薦兩人可破此局。這人便是魏國巧匠馬鈞和著名水利專家鄭渾。


    在曹綾的大軍因東吳的頑強抵抗而陷入苦戰之際,一位名叫馬鈞的工匠,帶著滿腔的熱情與智慧,踏入了曹綾的營帳。他手中緊握著一幅圖紙,眼中閃爍著對即將改變戰局的新發明的自信光芒。


    “統帥大人,末將馬鈞,有一物欲獻於您,或可助我軍破敵。”馬鈞的聲音雖不高亢,卻字字清晰,透著一股不容忽視的堅定。


    曹綾聞言,微微挑眉,目光轉向這位看似平凡卻又透露出不凡之氣的工匠。她深知,在這亂世之中,每一個細微的創新都可能成為扭轉乾坤的關鍵。“哦?馬卿有何良策,速速道來。”


    馬鈞上前一步,緩緩展開手中的圖紙,一邊講解一邊比劃著:“此乃末將曆經數月,潛心研製的新式攻城武器——輪轉式發石車。昔日之發石車,雖能拋石擊敵,然其弊端亦顯。一者,發射一次需眾人合力,耗時費力;二者,效果有限,難以對敵形成持續壓製。”


    曹綾凝視著圖紙上的精妙設計,心中已有所動。她輕撫下頜,若有所思地問道:“那馬卿所創之輪轉式發石車,又有何獨到之處?”


    馬鈞見狀,更加興奮起來,他詳細解釋道:“此車之核心,在於一木輪也。吾將石塊係於輪上,再輔以機械之力,使輪飛速旋轉。如此,石塊便能接連不斷地被拋出,其勢之猛,其速之快,遠勝往昔。敵軍若遇此利器,必將手忙腳亂,難以招架。”


    曹綾聞言,眼中閃過一抹亮色。她深知,這樣的武器若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無疑將大大提升大魏軍隊的戰鬥力。她拍了拍馬鈞的肩膀,讚道:“馬卿真乃奇才也!此等發明,實乃我軍之福!速速命人打造,以備戰時用。”


    馬鈞聞言,激動得熱淚盈眶,他深知自己的發明即將在戰場上大放異彩,為國家的勝利貢獻一份力量。他躬身行禮,高聲應道:“末將領命!定不負統帥所望!”


    隨著馬鈞的離去,營帳內再次恢複了平靜。但曹綾的心中卻已翻江倒海,她仿佛已經看到了輪轉式發石車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為大軍掃清一切障礙的壯觀景象。她堅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場戰役的勝利,將屬於大魏,屬於她曹綾!


    在月黑風高的夜晚,曹綾的軍營中燈火通明,工匠們正夜以繼日地忙碌著,他們的手中拿著馬鈞精心繪製的圖紙,每一鑿每一刻都凝聚著對勝利的渴望。這些圖紙上,是馬鈞那顛覆傳統、威力驚人的輪轉式發石車設計。曹綾深知,這場對曲阿城的攻堅戰,將是決定戰局走向的關鍵一戰,而馬鈞的發明,正是她手中的一把利劍。


    經過數個不眠之夜的趕工,終於,二百輛輪轉式發石車矗立在軍營之中,它們如同蓄勢待發的巨獸,準備在戰場上大展神威。曹綾親自檢閱了這些新式武器,眼中閃爍著滿意與期待的光芒。


    次日清晨,隨著戰鼓的轟鳴,曹綾率領大軍向曲阿城發起了總攻。戰場上,二百輛輪轉式發石車同時啟動,巨大的木輪飛速旋轉,將一塊塊磚瓦石塊以驚人的速度射出,它們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最終狠狠地砸在曲阿城的城牆上,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這些石塊不僅威力巨大,而且發射速度極快,幾乎可以形成不間斷的火力覆蓋,讓東吳守軍措手不及。


    善於製作攻城器械的東吳名將張奮,麵對這突如其來的攻勢,也是大驚失色。他精心打造的大攻車,在輪轉式發石車的麵前顯得如此脆弱無力,根本無法抵擋這如潮水般的攻勢。張奮的軍隊節節敗退,士氣低落到了極點。最終,在絕望之中,張奮選擇了自殺,以保全自己的名譽。臨死前,他還不忘對馬鈞表示讚賞,稱其為“當世奇才”。


    曲阿城在曹綾大軍的猛烈攻勢下,終於宣告失守。曹綾站在城樓上,望著這片剛剛被征服的土地,心中充滿了勝利的喜悅。為了慶祝這一刻,她特意換上了公主裙,那輕盈的裙擺隨風搖曳,映襯著她曼妙的身姿,仿佛仙子下凡,傾國傾城。


    曹綾身著公主裙,輕盈地在城樓上旋轉著舞步,她的每一個動作都引得周圍人陣陣喝彩。她翩翩起舞,為一同作戰的東鄉學員和親信將領們助興。她的舞姿優雅而又不失力量,每一個動作都透露著對勝利的自豪與對未來的憧憬。


    杜預作為她的得意門生,此時更是激動得滿臉通紅,眼中閃爍著崇敬和興奮的光芒,高唿:“校長萬歲!”他的聲音充滿了對校長的尊敬和愛戴之情,仿佛要將內心的熱情全部釋放出來。


    而張雄、張虎、樂綝、徐蓋、於圭五位親信將領,則紛紛齊聲稱讚道:“統帥威武!”他們的目光堅定而充滿敬意,向校長表達了深深的敬佩和服從。


    羊祜和許配則更是別出心裁,他們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讚美校長。羊祜笑著說道:“校長穿上軍裝時的霸氣,讓人不禁為之傾倒。”而許配則緊接著補充道:“是啊,但是當校長穿上裙子時,那種美麗和溫柔同樣令人陶醉,現在我更加崇拜校長了,校長在戰場英姿颯爽,霸氣側漏,穿上裙子,更是美豔少婦,風韻猶存啊。”他們的話語巧妙地將校長的兩種形象融合在一起,讓人們感受到她的多麵魅力。


    整個軍營都沉浸在一片歡樂與祥和之中,士兵們的笑聲和歡唿聲此起彼伏。這一刻,他們感受到了團結和友愛的力量,也體會到了校長帶給大家的溫暖和關懷。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所有人的心都緊緊相連,共同為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鬥。


    跳完豔舞後,曹綾額頭上的汗珠如晶瑩的珍珠般滾落下來,她用衣袖輕輕擦拭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疲憊和滿足。這場戰鬥讓她感受到了勝利的喜悅,但同時也意識到了戰爭的殘酷與無情。


    這時,馬鈞走過來,曹綾微笑著看著他,眼中閃爍著感激之情。她輕輕地拍了拍馬鈞的肩膀,表示對他的讚賞和感謝。馬鈞謙虛地笑了笑,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這讓他感到非常欣慰。


    曹綾微微低頭,對著馬鈞深深地鞠了一躬,她的聲音充滿了真誠和感激:“今日之戰,能得如此大勝,全賴馬公之輪轉式發石車。此等神器,實乃破敵之關鍵。馬公之才,令人歎服,曹綾在此代表全軍將士,向您致以最深的敬意。”


    她的話語如同春風拂麵,溫暖著每個人的心。馬鈞感動得熱淚盈眶,他連忙扶起曹綾,起身還禮,謙遜道:“將軍言重了,此乃微臣分內之事,能助統帥一臂之力,實乃微臣之幸。願我大魏,在統帥英明領導下,早日一統天下,萬民安樂。”兩人相視一笑,彼此間的默契和信任更深了一層。


    曹綾點頭表示讚同,隨後轉向她的親信將領和東鄉學員們,眼中閃爍著激勵的光芒:“諸位將士,今日我們之所以能站在這裏,是因為我們有著共同的信念和目標。我們是大魏的勇士,是守護這片土地的堅盾。張奮雖敗,但東吳未滅,戰鬥尚未結束。我希望大家能繼續保持這份鬥誌與勇氣,為了大魏的榮耀,為了我們的家人和百姓,奮勇向前,直到最後的勝利!”


    杜預聞言,率先高唿:“校長萬歲!大魏萬歲!”


    張雄、張虎、樂綝、徐蓋、於圭等將領也紛紛響應,整個軍營頓時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歡唿聲。羊祜和許配則相視一笑,他們知道,這樣的領袖,這樣的軍隊,是任何敵人都無法匹敵的。


    曹綾看著眼前的將士們,心中充滿了溫暖與自豪。她知道,正是有了這些忠誠勇敢的戰士,她才能在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上,一步步走向勝利。她暗暗發誓,一定要帶領他們,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這一刻,曹綾不僅是一位英勇的將領,更是一位深受愛戴的領袖。她的智慧與勇氣,她的美麗與堅韌,都將成為這段曆史中最為閃耀的篇章。


    攻破曲阿後,曹綾轉戰丹陽,聽說了鄭渾的成就,聽說鄭渾成功治理陽平、沛郡,使兩地百姓擺脫水患,迎來豐收,他的名聲遠播,被稱為水利專家。曹綾,這位以智勇雙全著稱的女將軍,此刻正麵臨著東吳丹陽郡憑借鎮江之利而構築的堅固防線。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她特意召見了被譽為水利專家的鄭渾,希望從他那裏得到破敵之策。


    營帳之內,燭火搖曳,氣氛凝重而充滿期待。曹綾端坐於案前,目光如炬,直視著麵前這位麵容滄桑卻眼神堅定的老者——鄭渾。她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鄭公,聞君治水有方,使陽平、沛郡百姓安居樂業,今我大軍欲克東吳丹陽,然其倚江而守,地勢險要,不知鄭公可有良策教我?”


    鄭渾聞言,微微欠身,沉思片刻後答道:“丹陽郡倚江而守,確實是一大利器,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昔日我在陽平、沛郡,因地製宜,修築陂塘,開墾稻田,化害為利。今丹陽之困,亦在於水,然若我等能善用此水,未嚐不可轉危為安。”


    曹綾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芒,急切地問道:“願聞其詳。”


    鄭渾繼續說道:“丹陽郡雖臨江,但江麵寬闊,我軍難以直接渡江。然我可建議將軍,先遣精銳之士,於上遊隱蔽處修築堤壩,待時機成熟,放水淹其沿江之敵。同時,我軍可於沿江兩岸修築高台,置放投石機與弓弩,以火力壓製敵軍。再者,可訓練水軍,利用小型船隻,靈活穿梭於江麵,騷擾敵軍補給線,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曹綾聽後,不禁拍案叫絕,連聲讚歎:“鄭公之策,真乃神來之筆!若依此計行事,丹陽之困可解矣!”


    隨後,曹綾又詳細詢問了關於堤壩修築、水軍訓練等具體事宜,鄭渾一一作答,條理清晰,見解獨到。兩人相談甚歡,直至夜深方散。


    不久之後,曹綾便按照鄭渾的計策,開始著手準備對丹陽郡的攻勢。


    她親自督戰,指揮大軍在上遊修築堤壩,同時加強水軍訓練,並沿江布置火力網。


    最終,在一次精心策劃的攻勢中,曹綾成功利用水勢淹沒了丹陽郡沿江的防線,並一舉攻克了該郡,為後續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鄭渾那充滿智慧與遠見的治水之策。


    與此同時,在合肥至徐州這一片古老而複雜的戰場上,老將滿寵和老將趙儼兩位將領憑借對合肥至徐州一帶的地形熟悉,帶領合肥守軍收複了廣陵,並生擒了叛將馮朝。


    他們的身影如同兩座屹立不倒的豐碑,見證了無數戰役的輝煌與滄桑。當廣陵城被成功收複,叛將馮朝被生擒的那一刻,兩人的心中都湧動著複雜的情感。


    馮朝被押解到兩人麵前,他的眼神中既有不甘也有悔恨。他望著滿寵,苦笑一聲:“滿寵教官,您果然厲害,薑還是老的辣!我馮朝輸得心服口服。”


    滿寵聞言,臉色一沉,厲聲道:“馮朝,你身為我大魏子民,軍校學員,卻背叛國家,投靠東吳,你可知罪?你對得起大魏,對得起軍校的培養嗎?對得起校長曹綾的信任嗎?我滿寵此生,從未有你這樣的學生!”


    馮朝的臉色更加蒼白,他低下頭,沉默不語。滿寵隨即下令將他押解入大牢,並立刻派信使向曹綾報告此事,等待最終的裁決。


    待馮朝被帶走,趙儼走上前來,拍了拍滿寵的肩膀,笑道:“老滿啊,又能和你並肩作戰了。說實話,要不是廣陵失守,我這把老骨頭恐怕真的要賦閑養老,再無用武之地了。”


    滿寵也笑了,他轉過身,目光中充滿了溫暖與感慨:“老趙,你忘了我們可是好兄弟。在這裏,沒有你我之分,隻有滿趙。我們曾經一起經曆過多少風風雨雨,每一次都能攜手共度難關。”


    趙儼點頭,迴憶起往昔歲月,他的眼中也閃過一絲懷念:“確實如此,好兄弟。想當初,我跟著張遼將軍守合肥,那時候的我們是多麽年輕啊。後來張遼將軍去世,你接任合肥長官,我們又一起並肩作戰了這麽多年。歲月如梭,但我們的情誼卻曆久彌新。”


    兩人相視一笑,仿佛又迴到了那些年輕時並肩作戰的日子。他們知道,無論未來還有多少挑戰和困難,隻要他們兄弟齊心,就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


    這場勝利不僅僅是對廣陵的收複,更是對他們兄弟情誼的一次深刻見證。在未來的日子裏,滿寵和趙儼將繼續攜手並肩,為大魏的榮耀和百姓的安寧而戰鬥到底。


    在軍營的繁忙與喧囂中,一份沉甸甸的戰報被送到了曹綾的手中。她匆匆閱過,眼中閃爍著對滿寵與趙儼二位老將的深深敬意與嘉許,隨即下令以口頭嘉獎表彰他們老當益壯、再立新功的壯舉。


    然而,這份喜悅並未能完全驅散她心中的陰霾。她深知,還有一位曾經的學子,他是東鄉二期的學員,一期和二期都是曹綾用心培養的學員,可是昨日的學生馮朝,卻變成今日的敵人,正孤獨地囚禁在陰暗的大牢之中。於是,她披上戰袍,帶著複雜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大牢的路途。


    大牢內,馮朝的身影顯得格外消瘦與孤寂。他抬頭望見曹綾,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有驚訝,有愧疚,也有解脫前的平靜。


    “校長……”馮朝的聲音沙啞而微弱,他試圖開口,卻又仿佛被什麽哽住了喉嚨。


    曹綾緩緩走近,目光溫柔而堅定:“馮朝,我知道你現在的心情。但請相信我,無論發生什麽,我都會盡力幫你。”


    馮朝苦笑,搖了搖頭:“校長,您不必費心了。我犯下的罪孽,我自己清楚。我迴不了頭了。”


    兩人沉默片刻,曹綾繼續勸說:“馮朝,人生總有選擇的機會。即使現在看似無路可走,但隻要你願意,我們總能找到一條出路。”


    然而,馮朝隻是沉默地搖頭,似乎已經放棄了所有的希望。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牢房的寧靜,樂綝的諜報人員帶來了那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校長,孫權因馮朝作戰不力,已下令處死了他在建業的全家100口人!”諜報人員的聲音充滿了沉重與同情。


    馮朝聞言,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身體也劇烈地顫抖起來。他跌坐在地,淚水無聲地滑落:“校長……我……我真的迴不了頭了……”


    曹綾蹲下身,緊緊握住馮朝的手,試圖給予他一絲溫暖與安慰:“馮朝,我理解你的痛苦。但請相信,你的家人雖然離去了,但他們的靈魂會一直在天上看著你。你不能就這樣放棄自己。”


    然而,馮朝隻是絕望地搖頭,淚水與哀求交織在一起:“校長……我求求您……求您親自處決我……讓我走得安心……死前,我隻想親密地擁抱一下尊敬的校長……”


    曹綾的心如刀絞,但她知道,這是她作為校長、作為曾經的導師,能給予馮朝的最後一份尊重與安慰。她含淚點頭,緩緩拔出腰間的倚天劍。


    “馮朝,你是二期的,我因為繁忙沒有參與三期教學,但你們一期和二期,我是把你們當親兒子一樣看待,每一個人的培養,我都是付出了心血的,你的背叛,我很痛心。但你記住,你永遠都是我的學生。無論生死,你都是我大魏的一份子。”曹綾的聲音低沉而堅定,她緊緊擁抱住馮朝,仿佛要將所有的溫暖與力量都傳遞給他。


    隨著曹綾手中倚天劍的最後一抹劍光消逝,馮朝的生命如同風中殘燭,悄然熄滅。她的懷抱,曾給予他最後的溫暖,如今卻隻能緊緊擁抱著一個再也無法迴應的冰冷身軀。淚水,如同決堤的洪水,不受控製地湧出,不僅浸濕了沉重的戰甲,更深深浸透了曹綾那顆因哀傷而顫抖的心。


    “馮朝……我的學生,願你安息。”曹綾的聲音低沉而沙啞,每一個字都仿佛是從心底深處艱難擠出,充滿了無盡的哀痛與不舍。她緊緊閉上雙眼,試圖將這份痛苦深埋心底,但淚水卻如同斷線的珍珠,無法停止地滑落。


    迴到丹陽郡的臨時居所,曹綾的心情依舊沉重。她下令軍隊駐紮於此郡郊外,自己則獨自走進屋內,關上了所有的門窗,仿佛要將外界的一切都隔絕在外。躺在床上,她輾轉反側,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馮朝的身影,以及那些曾經與她並肩作戰、如今卻各奔東西的學生們。


    “為何會如此?”曹綾心中充滿了疑惑與不解。她迴想起自己作為校長,一直以來的付出與努力,為了培養這些年輕人,她傾注了所有的心血與希望。然而,現實卻如此殘酷,有的學生選擇了忠誠與堅持,與她共同麵對風雨;而有的學生,卻選擇了背叛與逃離,投入了敵國的懷抱。


    憤怒、失望、痛心……各種複雜的情感交織在一起,讓曹綾幾乎窒息。她猛地坐起身,一把扯掉身上的衣物,任由自己裸露在冰冷的空氣中。這不僅僅是對身體的解放,更是對內心壓抑情感的一種宣泄。她對著天空大聲唿喊,聲音中充滿了憤怒與不甘:“為何命運要如此捉弄於我?為何我的學生會離我而去?”


    然而,迴應她的隻有寂靜的夜空和偶爾傳來的風聲。曹綾捏了捏自己豐滿厚重的奈子,漸漸意識到,無論她如何憤怒、如何不甘,都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她必須學會接受現實,學會從痛苦中汲取力量,繼續前行。


    於是,她緩緩躺下身來,讓淚水繼續流淌。但這一次,她的心中多了一份堅定與決絕。她抱著胸,看著地上的月光,告訴自己:“馮朝已經離去,但他的死不能白白犧牲。我要為那些忠誠於我的學生而戰,為那些還在等待我引領的學子們而戰。我要用我的行動證明給他們看——無論麵對多大的困難與挑戰,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堅持信念,就沒有什麽能夠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


    在這樣的信念支撐下,曹綾漸漸平複了心情。她擦幹淚水,穿上衣物,重新振作起來。她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她必須帶著對馮朝的哀思與懷念,繼續前行在為大魏、為學生們奮鬥的道路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緘默夜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緘默夜雨並收藏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