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x年,我二(戴望舒)
二哥來了也。
小蝦米,我聽到了你跟小魚的對話。我同意你的看法。離開雨巷之後,我試圖寫其它主題。確實,世界上有的是主題,但愛的主題卻是大多數詩人和作家難以離開的。愛不光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延展開來,可以包含鄉愁、愛國、人道主義關懷,很多很多。但兩個人之間的愛情卻也確實是誰也離不開的。離開雨巷後,我試著去寫別的主題,反正隻要是有感而發就行,可是直到好幾十年後的今天,人們仍然認為我所有的詩裏寫得最好的是《雨巷》,許多人甚至把我這首詩放在中國現代詩數一數二的地位。這讓我頗有些煩惱,但又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現實。我後來才意識到,就象二燈師弟說的,關鍵不在於一首詩屬於哪種大主題範圍,而在於你寫的詩是否能引起廣泛的共鳴。許多人尊李白通俗淺顯的《靜夜思》為中華千古第一詩,這首詩不是寫兩人的愛,而是寫思鄉,思親人,是另一種愛。可是千古以來,它能引起特別廣泛與強烈的共鳴。
繼續講我的事吧。
那個多事的年代,迴想起來,生活內容是豐富的,非常之豐富。國家和個人的命運空前地聯係在一起。這在我的身上有著充分的體現。通常形容豐富用的成語是五彩繽紛或者五光十色。不是那種,對於我和當時的許許多多人來說,形容那時的那種豐富要用的成語是膽戰心驚,魂飛魄散,心如刀絞,泣不成聲。尤其是對於我來說。
忽然辭去《星島日報》的工作,返迴上海去投靠漢奸汪精衛和胡蘭成的時英,在上海街頭被子彈擊斃。人們說,這是國民黨軍統特務幹的,屬於鋤奸範圍。
這件事情在我家裏掀起了大波瀾。因為時英不僅曾經是我最好的兄弟,更是我的太太麗娟的哥哥。我和麗娟的結合還是他牽的線搭的橋。
我恨死了日本鬼子,也恨死了為虎作倀的漢奸。當麗娟說她要迴去給她哥哥送喪時,我爆發了。我說:你竟然要去為一個狗漢奸送葬?你是也要當狗對嗎?我可不想當狗老婆的狗丈夫。如果你一定要去,你就再也不要迴來。
麗娟那些天一個勁地哭。她對她哥哥很有感情的。她說:她絕對相信她的哥哥,她哥哥絕對不可能當漢奸,這裏麵一定有誤會或者什麽原因。我說:鐵板釘釘的事情你還要說是誤會?你打開報紙看仔細了。這可能是誤會嗎?我把好幾份報紙扔在她麵前,甚至扔在她臉上。
我覺得麗娟對她哥哥的信任完全出於感情。完全是感情用事。她說不過我,拿不出誤會的理由。她就是哭,然後就是跟我徹底地展開冷戰。這迴她沒有完全不理我,但比完全不理更可怕。她跟我說的話每一句都充滿了憤怒或者怨氣,也就是說沒有好話。除了這些怒話怨言,她就當我不存在。
麗娟的母親迴上海去給時英送葬了。結果她母親在上海病倒了。也許白發人送黑發人給她帶來的刺激太大。三個月後,當年秋天,我聽說了她母親在上海病逝的消息。是蟄存告訴我的。用當時的一句上海俗語說,我把這個消息壓箱底了,也就是說沒有告訴麗娟。
一天,蟄存來我家作客。他驚訝地問我:望舒,嫂子怎麽還在香港?我說:是在啊,不就在你麵前嗎?當時,他坐在我家林泉居的客廳裏,他嫂子也就是我的麗娟正在端茶給他。我跟蟄存是1905年同年生的,我比他大一個月,所以麗娟在他嘴裏是嫂子。麗娟愣住了。她問蟄存:施大哥,你為什麽這麽問?這迴輪到蟄存愣住了。他愣了一會兒,說:這你得問望舒。麗娟眼睛就直直地看著我,並不發話。我沒好氣地說:你媽去世了。
我這話和說話的語氣都跟白開水似的平淡。可是麗娟手裏端著的開水泡的茶水卻完整地掉在了地上,白花花地濺了開來,連同白花花的杯子及其碎片。我和蟄存的腳已經抽得夠快的了,可是我還是被燙到了腳,蟄存一隻腳好象還被瓷片劃破了,我看到了血的流出。我忽地站了起來,憤怒地咆哮道:你這是幹什麽?你瘋了嗎?
我當時,由於蟄存在,已經夠克製的了。可是,我竟然問她是否瘋了。後來想起來,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誰瘋了。可當時我覺得自己已經足夠克製的了。
麗娟沒有答理我,她徑自轉身走到自己的房間去了(那幾個月她住到了客房裏,把我一個人扔在臥室),連對蟄存道個歉都沒有,地上的茶水和杯子及其碎片她管都不管。
我還在暴怒中,在蟄存的指責裏(你沒有告訴嫂子?這就是你不對了。她哥哥是她哥哥,她媽媽是她媽媽)繼續暴怒著,看著麗娟從房間出來,卻不是向我們或者向地麵的茶水與茶杯及其碎片走來,而是筆直地走出了房門。過一會兒,她帶著在花園裏玩的朵朵迴來了,仍然看都不看我們,走進了朵朵的房間。再過一會兒,她帶著朵朵和一個小箱子走出來,再走進她住的客房,再提了一個小箱子出來,然後讓朵朵跟著她,她提著兩個小箱子就向門的方向走去。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和蟄存就是客廳裏的空氣,對她來說是完全不存在的。朵朵怯怯地叫了一聲爸爸,也被她喝止了。她說:快走,朵朵。朵朵就跟著她往門外走了。
在她們二人快走出房門的時候,我才反應過來。我大喝一聲:站住!你要幹什麽?麗娟果然站住了,甚至在這個整個時間段那麽多次的往返過程裏首次向我轉過臉來。但也隻是轉過了一半的臉,目光從我臉旁擦過。從她側著的臉上我看到了流淌著的眼淚。她根本就不去擦拭,任其流淌。她說:是你說的,我走了就再也不要迴來。我不會再迴來了。她的語調整個是凝固的冰,一點波動都沒有。
朵朵怯怯地說:媽媽。又怯怯地說:爸爸!她媽媽說:朵朵,走!朵朵呆在那裏。她媽媽說:走!這第二聲“走”的音量比第一聲大了至少一百倍。
朵朵跟著麗娟走了出去。
蟄存說:你還愣著幹嘛?
可我還愣著。愣了好久。然後我邁著感覺不屬於我的大長腿向門口移動,然後我奔跑起來。我奔出了花園,奔到了大門口,聽見她在黃包車上對車夫說維多利亞港。可是我的大長腿再次愣在了當地。直到蟄存拍我的肩膀,我還在愣著。蟄存用力地拍,我仍然愣著。蟄存打了我兩個耳光,我迴了他一拳。看到他流出鼻血來,我才意識到,他打我耳光並無惡意,他一定認為我是癡呆了或者失心瘋了。我說:對不起。我說了對不起,才把我自己喚醒了。
可是那些日子我並沒有真正地醒來過。
二哥來了也。
小蝦米,我聽到了你跟小魚的對話。我同意你的看法。離開雨巷之後,我試圖寫其它主題。確實,世界上有的是主題,但愛的主題卻是大多數詩人和作家難以離開的。愛不光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延展開來,可以包含鄉愁、愛國、人道主義關懷,很多很多。但兩個人之間的愛情卻也確實是誰也離不開的。離開雨巷後,我試著去寫別的主題,反正隻要是有感而發就行,可是直到好幾十年後的今天,人們仍然認為我所有的詩裏寫得最好的是《雨巷》,許多人甚至把我這首詩放在中國現代詩數一數二的地位。這讓我頗有些煩惱,但又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現實。我後來才意識到,就象二燈師弟說的,關鍵不在於一首詩屬於哪種大主題範圍,而在於你寫的詩是否能引起廣泛的共鳴。許多人尊李白通俗淺顯的《靜夜思》為中華千古第一詩,這首詩不是寫兩人的愛,而是寫思鄉,思親人,是另一種愛。可是千古以來,它能引起特別廣泛與強烈的共鳴。
繼續講我的事吧。
那個多事的年代,迴想起來,生活內容是豐富的,非常之豐富。國家和個人的命運空前地聯係在一起。這在我的身上有著充分的體現。通常形容豐富用的成語是五彩繽紛或者五光十色。不是那種,對於我和當時的許許多多人來說,形容那時的那種豐富要用的成語是膽戰心驚,魂飛魄散,心如刀絞,泣不成聲。尤其是對於我來說。
忽然辭去《星島日報》的工作,返迴上海去投靠漢奸汪精衛和胡蘭成的時英,在上海街頭被子彈擊斃。人們說,這是國民黨軍統特務幹的,屬於鋤奸範圍。
這件事情在我家裏掀起了大波瀾。因為時英不僅曾經是我最好的兄弟,更是我的太太麗娟的哥哥。我和麗娟的結合還是他牽的線搭的橋。
我恨死了日本鬼子,也恨死了為虎作倀的漢奸。當麗娟說她要迴去給她哥哥送喪時,我爆發了。我說:你竟然要去為一個狗漢奸送葬?你是也要當狗對嗎?我可不想當狗老婆的狗丈夫。如果你一定要去,你就再也不要迴來。
麗娟那些天一個勁地哭。她對她哥哥很有感情的。她說:她絕對相信她的哥哥,她哥哥絕對不可能當漢奸,這裏麵一定有誤會或者什麽原因。我說:鐵板釘釘的事情你還要說是誤會?你打開報紙看仔細了。這可能是誤會嗎?我把好幾份報紙扔在她麵前,甚至扔在她臉上。
我覺得麗娟對她哥哥的信任完全出於感情。完全是感情用事。她說不過我,拿不出誤會的理由。她就是哭,然後就是跟我徹底地展開冷戰。這迴她沒有完全不理我,但比完全不理更可怕。她跟我說的話每一句都充滿了憤怒或者怨氣,也就是說沒有好話。除了這些怒話怨言,她就當我不存在。
麗娟的母親迴上海去給時英送葬了。結果她母親在上海病倒了。也許白發人送黑發人給她帶來的刺激太大。三個月後,當年秋天,我聽說了她母親在上海病逝的消息。是蟄存告訴我的。用當時的一句上海俗語說,我把這個消息壓箱底了,也就是說沒有告訴麗娟。
一天,蟄存來我家作客。他驚訝地問我:望舒,嫂子怎麽還在香港?我說:是在啊,不就在你麵前嗎?當時,他坐在我家林泉居的客廳裏,他嫂子也就是我的麗娟正在端茶給他。我跟蟄存是1905年同年生的,我比他大一個月,所以麗娟在他嘴裏是嫂子。麗娟愣住了。她問蟄存:施大哥,你為什麽這麽問?這迴輪到蟄存愣住了。他愣了一會兒,說:這你得問望舒。麗娟眼睛就直直地看著我,並不發話。我沒好氣地說:你媽去世了。
我這話和說話的語氣都跟白開水似的平淡。可是麗娟手裏端著的開水泡的茶水卻完整地掉在了地上,白花花地濺了開來,連同白花花的杯子及其碎片。我和蟄存的腳已經抽得夠快的了,可是我還是被燙到了腳,蟄存一隻腳好象還被瓷片劃破了,我看到了血的流出。我忽地站了起來,憤怒地咆哮道:你這是幹什麽?你瘋了嗎?
我當時,由於蟄存在,已經夠克製的了。可是,我竟然問她是否瘋了。後來想起來,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誰瘋了。可當時我覺得自己已經足夠克製的了。
麗娟沒有答理我,她徑自轉身走到自己的房間去了(那幾個月她住到了客房裏,把我一個人扔在臥室),連對蟄存道個歉都沒有,地上的茶水和杯子及其碎片她管都不管。
我還在暴怒中,在蟄存的指責裏(你沒有告訴嫂子?這就是你不對了。她哥哥是她哥哥,她媽媽是她媽媽)繼續暴怒著,看著麗娟從房間出來,卻不是向我們或者向地麵的茶水與茶杯及其碎片走來,而是筆直地走出了房門。過一會兒,她帶著在花園裏玩的朵朵迴來了,仍然看都不看我們,走進了朵朵的房間。再過一會兒,她帶著朵朵和一個小箱子走出來,再走進她住的客房,再提了一個小箱子出來,然後讓朵朵跟著她,她提著兩個小箱子就向門的方向走去。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和蟄存就是客廳裏的空氣,對她來說是完全不存在的。朵朵怯怯地叫了一聲爸爸,也被她喝止了。她說:快走,朵朵。朵朵就跟著她往門外走了。
在她們二人快走出房門的時候,我才反應過來。我大喝一聲:站住!你要幹什麽?麗娟果然站住了,甚至在這個整個時間段那麽多次的往返過程裏首次向我轉過臉來。但也隻是轉過了一半的臉,目光從我臉旁擦過。從她側著的臉上我看到了流淌著的眼淚。她根本就不去擦拭,任其流淌。她說:是你說的,我走了就再也不要迴來。我不會再迴來了。她的語調整個是凝固的冰,一點波動都沒有。
朵朵怯怯地說:媽媽。又怯怯地說:爸爸!她媽媽說:朵朵,走!朵朵呆在那裏。她媽媽說:走!這第二聲“走”的音量比第一聲大了至少一百倍。
朵朵跟著麗娟走了出去。
蟄存說:你還愣著幹嘛?
可我還愣著。愣了好久。然後我邁著感覺不屬於我的大長腿向門口移動,然後我奔跑起來。我奔出了花園,奔到了大門口,聽見她在黃包車上對車夫說維多利亞港。可是我的大長腿再次愣在了當地。直到蟄存拍我的肩膀,我還在愣著。蟄存用力地拍,我仍然愣著。蟄存打了我兩個耳光,我迴了他一拳。看到他流出鼻血來,我才意識到,他打我耳光並無惡意,他一定認為我是癡呆了或者失心瘋了。我說:對不起。我說了對不起,才把我自己喚醒了。
可是那些日子我並沒有真正地醒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