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關於大海的爭論
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 作者:funckle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符家,自從符彥升擔任內閣首輔之後,就更加顯赫了,前有符貴妃,現在的太妃,別看不是皇太後,但是皇上一直對她尊重有加,一切禮製都和皇太後的沒有什麽差別,而符氏也對得起郭宗宜對她的這份尊重,自從郭榮駕崩以後,基本上深居簡出,不問世事。
然後就是符彥卿這位以前的國丈,自從郭榮駕崩以後,同樣辭官在家休養,現在又出來一個內閣首輔,所以誰看到符家,都會敬仰三分。
但是現在符彥升卻顯得頗為煩悶,隻因為一個消息,一大堆奏折。
原來,當海商將海上海盜的事情先後稟報了海關,海軍,樞密院,後來又委托官員上報到內閣以後,很多大臣就開始上書,言及大海上麵海盜橫行,為了百姓的安全,應該禁海,裁撤海軍,禁止海貿。
剛開始的時候,符彥升想不通,為什麽這些人要上書禁海和海貿,明明是為國為民的大好事,雖然現在有海盜,但是知道海軍實力的他,自然知道這些都是小問題,很輕易就能解決掉。
但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情,讓他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這天,就在他迴到府裏以後,管家突然來報,說是在外負責海貿的一個家生子從外麵趕迴來了,要求見他。
符彥升雖然感到奇怪,但是也還是見了。
“小的見過老爺。”
“你過來幹什麽?”
“老爺,小的剛從老家那裏過來,現在海貿生意非常不好做,我們好幾艘船都被海盜劫走了,損失慘重。”
符彥升聽了以後就更加奇怪了,於是問道:“我們的船被劫了?我們的船不是有海軍的護航嗎?怎麽會被劫?難道是那些海盜打敗了海軍?”
那個小廝聽了符彥升的問話以後,張了張嘴,不知道該怎麽說。
他看到小廝這個樣子,追問:“究竟是怎麽迴事?”
那個小廝聽到他追問,最終無奈說出了原因。
“老爺,是族中長老說的,說是給海軍的護航費用太高了,所以,所以。”
符彥升冷哼了一下說道:“所以就不想給了?一次才一成的利潤就高了?看,現在全部打了水漂了?他們滿足了?一群貪得無厭的家夥。”
抱怨了一下,然後問那個小廝:“那你這次過來幹什麽?”
小廝說:“老爺,是族老讓我來找你的,說是讓你想辦法讓皇上禁了海貿。”
聽到小廝這麽說,他就有些不解的問:“為什麽?我們不能因為說這次被海盜劫了船,就不進行海貿了吧,那裏麵的利潤,大家可都是知道的。”
說完,他心中想著,現在美洲的事情,還沒有公布出去,雖然不排除有些人可能知道了,但是沒有航線,都是枉然的,如果到時候時機成熟了,公布了美洲的情況,那裏麵的利潤就更多了,怎麽可能禁海,而且這也關係到齊朝以後的布局呢。
那個小廝沒有正麵迴答他的話,而是給了他一封信:“老爺,這是族老們給你的信,說是你看了信就知道了。”
符彥升接過信,看了很久,最終放下手中的信,微微歎了一口氣,眼中充滿了失望與憤恨,同時他也想到了其他大臣的上書,也知道了他們的所想。
將那個小廝先打發了以後,他一個人坐在大廳裏麵,在昏暗的燈光下,一次次的看向那個信件,最後猛地將手中的茶杯扔了出去,狠狠地砸在了地上,然後將信件撕得粉碎,快步走出房間。
這個晚上,他一夜沒睡,就那麽靜靜的躺著,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第二天一早,他拖著疲憊的身軀,頂著紅腫的眼睛來到內閣,將所有內閣成員全部集中到了一起。
眾人一看他現在的樣子,都被嚇了一跳,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等所有人都到齊以後,他張開幹裂的嘴唇,開始說話。
“諸位,皇上天縱奇才,曾經協助太祖,太宗開創了大齊的基業,製定了很多為萬世計的政策,或許有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考慮,覺得這些政策非常不盡人意,總是覺得皇上苛刻,但是我們作為內閣大臣,總管著整個天下的政務,我們不能短視,應該要能理解皇上的這些政策。”
“前一段時間的海盜事件,大家都知道,也知道了很多大臣,借此機會,想要實施海禁,那具體原因,大家知道嗎?你們有沒有想過?”
他看著眾人,有的有些慚愧的低下頭,有些則是眼神中一片迷茫。
“你們中的有些人,已經是內閣大臣了,還想要怎麽樣?怎麽?想要世襲貴胄?想要家財萬貫?想要富可敵國?別以為你們自己不出麵,慫恿別人出麵,就可以隔岸觀火,甚至煽風點火?能成為內閣大臣不容易,大家要感激皇上的恩典,我在這裏勸告大家一句,別自誤。”
說完以後,他就走了出去,先是親自寫了一個折子,將事情一五一十的說給了郭宗宜,然後就是請罪,他家教不嚴,希望可以告老還鄉,以警戒各方勢力。
接著,他就迴到家裏,又親自寫了一封措辭非常嚴厲的書信,讓小廝將其帶到家裏,帶給那些族老,然後又寫了一封書信,讓自己的管家親自帶著,將其交給自己的兄長,符彥卿。
郭宗宜還不知道朝堂上發生的事情,他將海軍的事情安排好以後,就開始在廣東府尹和廣州刺史的帶領下,四處開始走走看看。
廣州這裏,由於朝廷政策的傾斜,以及郭宗宜對此處的重視,現在已經頗為繁華了,街麵上,各種各樣的人都有,而且這裏的人從事的,也都是大多和海貿有關的。
這天,當他迴到住處以後,郭廣田突然走過來在他耳邊耳語幾句。
郭宗宜聽了也是有點摸不著頭腦,自言自語道:“禁海?為什麽他們會選擇禁海?為什麽會有那麽大的勇氣將這麽巨大的利潤舍棄了?”
他心中一直在迷惑,現在有點像是明朝的時候的樣子,那時候剛開始海貿非常好,但是後來有點莫名其妙的就開始禁海了,從而錯過了大航海時代以及大革命時代,現在同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了自己身上,他不知道是為什麽,不過他可是不願意走明朝的老路。
無論是誰,敢於阻攔海貿,他絕不姑息。就在過了沒有多久,郭廣田又過來了,手中拿著一份奏折,對郭宗宜說:“皇上,這是符閣老八百裏加急送過來的奏折。”
然後就是符彥卿這位以前的國丈,自從郭榮駕崩以後,同樣辭官在家休養,現在又出來一個內閣首輔,所以誰看到符家,都會敬仰三分。
但是現在符彥升卻顯得頗為煩悶,隻因為一個消息,一大堆奏折。
原來,當海商將海上海盜的事情先後稟報了海關,海軍,樞密院,後來又委托官員上報到內閣以後,很多大臣就開始上書,言及大海上麵海盜橫行,為了百姓的安全,應該禁海,裁撤海軍,禁止海貿。
剛開始的時候,符彥升想不通,為什麽這些人要上書禁海和海貿,明明是為國為民的大好事,雖然現在有海盜,但是知道海軍實力的他,自然知道這些都是小問題,很輕易就能解決掉。
但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情,讓他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這天,就在他迴到府裏以後,管家突然來報,說是在外負責海貿的一個家生子從外麵趕迴來了,要求見他。
符彥升雖然感到奇怪,但是也還是見了。
“小的見過老爺。”
“你過來幹什麽?”
“老爺,小的剛從老家那裏過來,現在海貿生意非常不好做,我們好幾艘船都被海盜劫走了,損失慘重。”
符彥升聽了以後就更加奇怪了,於是問道:“我們的船被劫了?我們的船不是有海軍的護航嗎?怎麽會被劫?難道是那些海盜打敗了海軍?”
那個小廝聽了符彥升的問話以後,張了張嘴,不知道該怎麽說。
他看到小廝這個樣子,追問:“究竟是怎麽迴事?”
那個小廝聽到他追問,最終無奈說出了原因。
“老爺,是族中長老說的,說是給海軍的護航費用太高了,所以,所以。”
符彥升冷哼了一下說道:“所以就不想給了?一次才一成的利潤就高了?看,現在全部打了水漂了?他們滿足了?一群貪得無厭的家夥。”
抱怨了一下,然後問那個小廝:“那你這次過來幹什麽?”
小廝說:“老爺,是族老讓我來找你的,說是讓你想辦法讓皇上禁了海貿。”
聽到小廝這麽說,他就有些不解的問:“為什麽?我們不能因為說這次被海盜劫了船,就不進行海貿了吧,那裏麵的利潤,大家可都是知道的。”
說完,他心中想著,現在美洲的事情,還沒有公布出去,雖然不排除有些人可能知道了,但是沒有航線,都是枉然的,如果到時候時機成熟了,公布了美洲的情況,那裏麵的利潤就更多了,怎麽可能禁海,而且這也關係到齊朝以後的布局呢。
那個小廝沒有正麵迴答他的話,而是給了他一封信:“老爺,這是族老們給你的信,說是你看了信就知道了。”
符彥升接過信,看了很久,最終放下手中的信,微微歎了一口氣,眼中充滿了失望與憤恨,同時他也想到了其他大臣的上書,也知道了他們的所想。
將那個小廝先打發了以後,他一個人坐在大廳裏麵,在昏暗的燈光下,一次次的看向那個信件,最後猛地將手中的茶杯扔了出去,狠狠地砸在了地上,然後將信件撕得粉碎,快步走出房間。
這個晚上,他一夜沒睡,就那麽靜靜的躺著,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第二天一早,他拖著疲憊的身軀,頂著紅腫的眼睛來到內閣,將所有內閣成員全部集中到了一起。
眾人一看他現在的樣子,都被嚇了一跳,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
等所有人都到齊以後,他張開幹裂的嘴唇,開始說話。
“諸位,皇上天縱奇才,曾經協助太祖,太宗開創了大齊的基業,製定了很多為萬世計的政策,或許有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考慮,覺得這些政策非常不盡人意,總是覺得皇上苛刻,但是我們作為內閣大臣,總管著整個天下的政務,我們不能短視,應該要能理解皇上的這些政策。”
“前一段時間的海盜事件,大家都知道,也知道了很多大臣,借此機會,想要實施海禁,那具體原因,大家知道嗎?你們有沒有想過?”
他看著眾人,有的有些慚愧的低下頭,有些則是眼神中一片迷茫。
“你們中的有些人,已經是內閣大臣了,還想要怎麽樣?怎麽?想要世襲貴胄?想要家財萬貫?想要富可敵國?別以為你們自己不出麵,慫恿別人出麵,就可以隔岸觀火,甚至煽風點火?能成為內閣大臣不容易,大家要感激皇上的恩典,我在這裏勸告大家一句,別自誤。”
說完以後,他就走了出去,先是親自寫了一個折子,將事情一五一十的說給了郭宗宜,然後就是請罪,他家教不嚴,希望可以告老還鄉,以警戒各方勢力。
接著,他就迴到家裏,又親自寫了一封措辭非常嚴厲的書信,讓小廝將其帶到家裏,帶給那些族老,然後又寫了一封書信,讓自己的管家親自帶著,將其交給自己的兄長,符彥卿。
郭宗宜還不知道朝堂上發生的事情,他將海軍的事情安排好以後,就開始在廣東府尹和廣州刺史的帶領下,四處開始走走看看。
廣州這裏,由於朝廷政策的傾斜,以及郭宗宜對此處的重視,現在已經頗為繁華了,街麵上,各種各樣的人都有,而且這裏的人從事的,也都是大多和海貿有關的。
這天,當他迴到住處以後,郭廣田突然走過來在他耳邊耳語幾句。
郭宗宜聽了也是有點摸不著頭腦,自言自語道:“禁海?為什麽他們會選擇禁海?為什麽會有那麽大的勇氣將這麽巨大的利潤舍棄了?”
他心中一直在迷惑,現在有點像是明朝的時候的樣子,那時候剛開始海貿非常好,但是後來有點莫名其妙的就開始禁海了,從而錯過了大航海時代以及大革命時代,現在同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了自己身上,他不知道是為什麽,不過他可是不願意走明朝的老路。
無論是誰,敢於阻攔海貿,他絕不姑息。就在過了沒有多久,郭廣田又過來了,手中拿著一份奏折,對郭宗宜說:“皇上,這是符閣老八百裏加急送過來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