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唇槍舌戰
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 作者:funckle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無論是哪個朝代,哪個皇帝,隻要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必定會非常刻苦的,比如早朝這種事情,大多都是天不亮就起來準備開始早朝,遼國亦是如此,以前耶律璟的時候,他是沒睡好不起床,這個在曆史上,就是一個昏君的標準,但是這次耶律賢卻是不一樣,基本上每日都要早朝,尤其還是這種兵臨城下的時候,更是每日不可懈怠。
今日也是如此,現在外麵剛剛有了一點點亮光的時候,遼國皇宮裏麵,就已經開始了早朝,耶律賢雖然還沒有睡醒,有點瞌睡,但是還是強忍著睡意,聽著朝堂上的吵鬧聲,自從周軍到了城下以後,每天都會如此。
而大家吵鬧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場戰爭,讓遼國有點撐不住了,城內的糧食已經不多了,前天的時候,已經出動官兵,將城內所有的糧食集中到了一起,然後給城內的百姓統一分發,每人隻能保證不餓死就行,至於老人,看看大街上和百姓家中躺著奄奄一息的那些人就知道結果。
更多的糧食,則是被分配給了這些大臣和那些在外麵戰鬥的將士們,一定要確保這些人吃飽吃好。
“皇上,需要盡快做決定,我還是建議我們突圍出去,在其他地方重新建都。”戶部尚書蕭靖於站出來說。
“皇上,不可啊,再往北,實在是太冷,太貧瘠了,太祖打下這麽大的江山,難道就這麽拱手送人嗎?我們怎麽對得起太祖,更何況,周軍是遠征,他們勢必比我們還要困難,所以我們要再堅持一下,說不定他們就自己撤了。”左仆射耶律尚迴稟道。
是撤是戰,這是這段時間以來,雙方爭論的焦點,耶律賢都聽習慣了,他當然傾向於繼續戰鬥下去,正如左仆射所說,如果再往北,實在是苦寒,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現在大家已經適應了這種狀態,如果迴到以前,誰都不願意,但是他身為皇上,不能輕易下決定,所以就一直拖到現在了。
就在大家還在吵鬧不休的時候,突然外麵傳來一個聲音:“報!皇上,耶律將軍有要事稟報。”
眾人一聽,心中一突,耶律沙是主要負責此次戰鬥的人,現在他有要事稟報,不知道是什麽事情。
與此同時,耶律賢聽了以後,也立馬清醒了,連忙說:“快,快進來。”
大家看到一個千夫長快步進來,跪下說:“啟稟皇上,耶律將軍說,有一個周軍的使者前來求見,不知有何事,耶律將軍不敢私自決定,前來請示皇上,該如何辦?”
大家聽了以後,瞬間開始交頭接耳起來,都在猜測周軍的使者來此何事,耶律賢也是一頭霧水,但是現在有了周軍的使者,怎麽也要見一見,聽一聽他們的想法。
“傳!”耶律賢的一個字,讓大家都安靜下來了。
“諾!”那個千夫長就出去了。
過了沒有一會,一個周軍的將軍走了進來,拱手一禮,說:“我奉我國太子殿下的令,前來拜見遼國皇帝陛下,這是我國太子殿下給貴皇帝的書信。”說完,就將一封書信雙手奉上,耶律賢讓人將書信接過來。
他打開書信,裏麵大概意思是說,今日因為兩國交戰,讓遼國百姓流離失所,死傷慘重,他憐惜百姓,不願再讓更多軍民死傷,所以想要就此罷兵,約耶律賢於明日在陣前和談。
雖然書信上麵說的冠冕堂皇,但是耶律賢也不傻,知道應該是周軍有點撐不住了,或者是有什麽事情發生了,要不然周軍不會退兵的,這是消滅遼國的一個非常好的時機,誰也不可能放棄的。
不過,想要罷兵,也是遼國的所願,如果再打下去,就算是將周軍熬走了,那遼國也基本上完了。
想到這裏,耶律賢就對那個周軍將領說:“好,我同意你們太子殿下的意見,明日一早,我們就在城下和談。”
待使者走了以後,耶律賢就將書信的內容和大臣們說了一下,大多朝臣對此都非常高興,說實在的,他們現在也是撐不住了,都不願意戰爭,隻有個別人還在那裏叫囂,說是周軍撐不住了,我們應該乘勢將其消滅,順勢重新拿迴中京以及丟失的燕雲十六州。
眾人聽了以後,都用看傻子的樣子看著他,那個大臣腦袋一縮,不再說話。
一天的休整,讓原本疲倦的周軍重新煥發了新的活力,所以在第二天一早,所有周軍都精神抖擻,在城下列陣,郭宗宜的儀仗在最前麵,他坐在黃蓋下麵,靜靜的看著前麵的高大城牆,不知道在想些什麽,現在他已經完全恢複了理智,不再像之前剛聽到消息時的暴躁了。
“吱呀”一聲,上京城的東門打開,耶律賢的鑾駕從裏麵出來,後麵跟著一隊整齊的騎兵,由耶律沙帶隊,負責護衛。郭宗宜從洞開的城門中,看到了裏麵悲慘的景況。
兩軍對峙,看著對方,眼睛裏麵都充斥著火焰,這是這段時間的廝殺帶來的,自己的兄弟,同袍,很多都死在了對方的手中。
看到耶律賢的鑾駕來到近前,郭宗宜也同時起身,坐在轎子上,儀仗同時起駕,雙方相向而行,不一會,就來到兩軍中間的位置,雙方都隻是帶了幾個護衛,這是昨日郭宗宜書信中說好的。
“耶律賢?”
“郭宗宜?”
兩個年輕人相互看著對方。
很快,中間就擺好了一張桌子,上麵放置了酒菜,這是周軍準備的,郭宗宜率先走上前,來到桌子前麵,然後坐定,耶律賢也從轎子上下來,緩步走到桌子前麵,坐下來。
“孤敬遼國皇帝陛下一杯!”郭宗宜沒有故意拿捏,端起桌上的酒杯,向耶律賢敬了一杯酒。
“寡人也敬周朝太子殿下一杯!”耶律賢也沒有絲毫懷疑,同樣端起酒杯,迴敬郭宗宜。
“盛飲!”
“盛飲!”
兩人同時喝了杯中之酒,然後放下酒杯。
“今日邀陛下前來,是為了和談之事,周遼雙方曠日久戰,都是損失慘重,孤看著遼國百姓流離失所,心有不忍,所以想要雙方罷兵,陛下以為如何?”郭宗宜說完,靜靜的看著對方。
“哈哈哈!”耶律賢聽了以後突然大笑起來,說:“太子殿下謬矣,我猜你今日罷兵,要麽是國內出現了問題,要麽就是你們輜重有所不及,還將話說的如此冠冕堂皇,真是好口才。如果不是這樣,你能放棄這麽好的機會?寡人不信,百姓不信,天下人都不信。”
今日也是如此,現在外麵剛剛有了一點點亮光的時候,遼國皇宮裏麵,就已經開始了早朝,耶律賢雖然還沒有睡醒,有點瞌睡,但是還是強忍著睡意,聽著朝堂上的吵鬧聲,自從周軍到了城下以後,每天都會如此。
而大家吵鬧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場戰爭,讓遼國有點撐不住了,城內的糧食已經不多了,前天的時候,已經出動官兵,將城內所有的糧食集中到了一起,然後給城內的百姓統一分發,每人隻能保證不餓死就行,至於老人,看看大街上和百姓家中躺著奄奄一息的那些人就知道結果。
更多的糧食,則是被分配給了這些大臣和那些在外麵戰鬥的將士們,一定要確保這些人吃飽吃好。
“皇上,需要盡快做決定,我還是建議我們突圍出去,在其他地方重新建都。”戶部尚書蕭靖於站出來說。
“皇上,不可啊,再往北,實在是太冷,太貧瘠了,太祖打下這麽大的江山,難道就這麽拱手送人嗎?我們怎麽對得起太祖,更何況,周軍是遠征,他們勢必比我們還要困難,所以我們要再堅持一下,說不定他們就自己撤了。”左仆射耶律尚迴稟道。
是撤是戰,這是這段時間以來,雙方爭論的焦點,耶律賢都聽習慣了,他當然傾向於繼續戰鬥下去,正如左仆射所說,如果再往北,實在是苦寒,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現在大家已經適應了這種狀態,如果迴到以前,誰都不願意,但是他身為皇上,不能輕易下決定,所以就一直拖到現在了。
就在大家還在吵鬧不休的時候,突然外麵傳來一個聲音:“報!皇上,耶律將軍有要事稟報。”
眾人一聽,心中一突,耶律沙是主要負責此次戰鬥的人,現在他有要事稟報,不知道是什麽事情。
與此同時,耶律賢聽了以後,也立馬清醒了,連忙說:“快,快進來。”
大家看到一個千夫長快步進來,跪下說:“啟稟皇上,耶律將軍說,有一個周軍的使者前來求見,不知有何事,耶律將軍不敢私自決定,前來請示皇上,該如何辦?”
大家聽了以後,瞬間開始交頭接耳起來,都在猜測周軍的使者來此何事,耶律賢也是一頭霧水,但是現在有了周軍的使者,怎麽也要見一見,聽一聽他們的想法。
“傳!”耶律賢的一個字,讓大家都安靜下來了。
“諾!”那個千夫長就出去了。
過了沒有一會,一個周軍的將軍走了進來,拱手一禮,說:“我奉我國太子殿下的令,前來拜見遼國皇帝陛下,這是我國太子殿下給貴皇帝的書信。”說完,就將一封書信雙手奉上,耶律賢讓人將書信接過來。
他打開書信,裏麵大概意思是說,今日因為兩國交戰,讓遼國百姓流離失所,死傷慘重,他憐惜百姓,不願再讓更多軍民死傷,所以想要就此罷兵,約耶律賢於明日在陣前和談。
雖然書信上麵說的冠冕堂皇,但是耶律賢也不傻,知道應該是周軍有點撐不住了,或者是有什麽事情發生了,要不然周軍不會退兵的,這是消滅遼國的一個非常好的時機,誰也不可能放棄的。
不過,想要罷兵,也是遼國的所願,如果再打下去,就算是將周軍熬走了,那遼國也基本上完了。
想到這裏,耶律賢就對那個周軍將領說:“好,我同意你們太子殿下的意見,明日一早,我們就在城下和談。”
待使者走了以後,耶律賢就將書信的內容和大臣們說了一下,大多朝臣對此都非常高興,說實在的,他們現在也是撐不住了,都不願意戰爭,隻有個別人還在那裏叫囂,說是周軍撐不住了,我們應該乘勢將其消滅,順勢重新拿迴中京以及丟失的燕雲十六州。
眾人聽了以後,都用看傻子的樣子看著他,那個大臣腦袋一縮,不再說話。
一天的休整,讓原本疲倦的周軍重新煥發了新的活力,所以在第二天一早,所有周軍都精神抖擻,在城下列陣,郭宗宜的儀仗在最前麵,他坐在黃蓋下麵,靜靜的看著前麵的高大城牆,不知道在想些什麽,現在他已經完全恢複了理智,不再像之前剛聽到消息時的暴躁了。
“吱呀”一聲,上京城的東門打開,耶律賢的鑾駕從裏麵出來,後麵跟著一隊整齊的騎兵,由耶律沙帶隊,負責護衛。郭宗宜從洞開的城門中,看到了裏麵悲慘的景況。
兩軍對峙,看著對方,眼睛裏麵都充斥著火焰,這是這段時間的廝殺帶來的,自己的兄弟,同袍,很多都死在了對方的手中。
看到耶律賢的鑾駕來到近前,郭宗宜也同時起身,坐在轎子上,儀仗同時起駕,雙方相向而行,不一會,就來到兩軍中間的位置,雙方都隻是帶了幾個護衛,這是昨日郭宗宜書信中說好的。
“耶律賢?”
“郭宗宜?”
兩個年輕人相互看著對方。
很快,中間就擺好了一張桌子,上麵放置了酒菜,這是周軍準備的,郭宗宜率先走上前,來到桌子前麵,然後坐定,耶律賢也從轎子上下來,緩步走到桌子前麵,坐下來。
“孤敬遼國皇帝陛下一杯!”郭宗宜沒有故意拿捏,端起桌上的酒杯,向耶律賢敬了一杯酒。
“寡人也敬周朝太子殿下一杯!”耶律賢也沒有絲毫懷疑,同樣端起酒杯,迴敬郭宗宜。
“盛飲!”
“盛飲!”
兩人同時喝了杯中之酒,然後放下酒杯。
“今日邀陛下前來,是為了和談之事,周遼雙方曠日久戰,都是損失慘重,孤看著遼國百姓流離失所,心有不忍,所以想要雙方罷兵,陛下以為如何?”郭宗宜說完,靜靜的看著對方。
“哈哈哈!”耶律賢聽了以後突然大笑起來,說:“太子殿下謬矣,我猜你今日罷兵,要麽是國內出現了問題,要麽就是你們輜重有所不及,還將話說的如此冠冕堂皇,真是好口才。如果不是這樣,你能放棄這麽好的機會?寡人不信,百姓不信,天下人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