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郭榮出事,周遼談判
穿越後周:從校長到聖宗 作者:funckle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子殿下,皇上病危,請太子殿下速迴!”郭廣田頭也不敢抬,低頭跪在郭宗宜床前泣聲說道。
郭宗宜聽到以後,立馬清醒,“父皇病危?”他口中不斷重複著這一句話,嘴唇微微發抖,心中焦急異常。
猛地從床上光著腳來到地上,一把將郭廣田提起來,揪著他的衣襟,咬著牙問:“怎麽迴事?為什麽病危?來的時候,不是還好好的嗎?我們在宮裏的人,怎麽沒有做任何措施?什麽時候的消息?”
郭廣田順著郭宗宜提起的衣領抬著頭,勉強的說:“請太子殿下恕罪。”
郭宗宜這時候恢複了理智,放開郭廣田,坐在床上,看著郭廣田。
這時候,郭廣田跪在床前的地上,說:“太子殿下,我剛剛收到宮內的麻雀傳過來的消息,是三天前的消息,皇上突然昏迷,符貴妃已經命人過來傳信,信使在路上,而且還封鎖了消息,現在朝堂上隻知道皇上偶感風寒,身體不適,一切事物皆有內閣代為處理,具體是什麽原因導致的昏迷,現在還不知道。麻雀說前一天還正常的,皇上還在禦花園轉悠了一趟。”
郭宗宜問:“那父皇有沒有見什麽人?”
郭廣田說:“不清楚,皇上的貼身人裏麵,沒有我們的人。”
郭宗宜聽了以後,扶著頭,沉思了片刻,說:“你派人去攔截信使,將其悄悄帶過來,此事不可聲張,另外,請所有師長以上的人員,來此集合,我自有主張。”
郭廣田聽了以後,悄然離開辦事去了。
這時候,郭宗宜滿臉擔心,心中不停地祈禱,“老天保佑,希望父皇隻是小問題,千萬別出什麽事情。”
過了一會,感覺時間差不多了,郭宗宜深吸一口氣,穿好鞋子,站起身,來迴走動了幾圈,將心情收拾好,等待其他人的到來。
“拜見太子殿下!”
“拜見太子殿下!”
眾人相繼到來,拜見了郭宗宜之後,就坐下來,等待其他人到來。
“太子殿下,人都到齊了。”郭廣田看了一圈以後,說道。
郭宗宜聽了以後,說:“廣田,你讓外麵的人警醒一些,不要讓人來打擾。”
郭廣田迴答是以後,就出去安排人警戒,他就站在門口看著。
“今日召集大家過來,我有一個決定要宣布。”郭宗宜站起來,邊走邊說。
眾人不知道郭宗宜這麽晚了將其叫過來有什麽事情,但是仍然不敢怠慢,仔細聽著。
“戰爭到了現在,雙方都損兵折將,戰場上,大家都已經看到了,血流成河,一個個年輕的麵孔,就那麽靜靜的躺在地上,然後被一把大火吞噬,我們迴去,隻能帶著一個小壇子,裏麵裝著一捧混合的骨灰,雖然他們都是戰友,不會介意。”
“我們迴去對著辛辛苦苦將他們拉扯大的父母,給他們一點撫恤金,心中慚愧嗎?我們又該說什麽?誠然,戰爭是需要犧牲的,但是當麵對每一個父母,每一個妻子,每一個家庭,卻是一種鑽心的疼痛。”
“現在我們周遼雙方,唯一剩下的,就是相互消耗,看誰最終耗得過誰,但是我感覺這樣有些不值得,現在遼國已經算是半殘了,再這麽耗下去,沒有必要了,所以,我決議要撤軍,練好內功,我們來年再來,論發展,論潛力,沒有了燕雲十六州的遼國,就憑借著大草原,他們如何能是我們的對手。”
眾人聽到郭宗宜決議要撤軍,紛紛開始議論起來,大家意見不一,有的說:“太子殿下,現在不可撤軍啊,我們再堅持一下,遼國就支撐不住了,我們就勝利了。”
有的說:“太子殿下仁慈,打到現在,已經勞民傷財了,不可再打下去了,撤軍是最好的選擇,待修整好了以後,我們再來一舉將其消滅。”
就在雙方爭吵不休的時候,張永德站出來,說:“此事全憑太子殿下做主。”
眾人這時候如夢初醒,紛紛說:“全憑太子殿下做主。”
郭宗宜又站起來說:“好,我決議,退兵,但是,退兵也不能直接退兵,明日,我們派遣使者前往遼國皇宮,就說我們兩國和談,就此罷兵,地方,就在陣前的位置,由我和遼國的皇帝親自談。”
眾人雖然不解其意,為什麽郭宗宜要在此時退兵,但是一貫以來聽令的眾將在郭宗宜命令下達以後,還是聽令行事,沒有絲毫怨言,眾人隻當郭宗宜不忍眼睜睜看著這麽多兒郎戰死沙場。
“此事需先行保密,待明日遣使商定以後,再行公布。”郭宗宜最後說。
他雖然心中焦急萬分,想要盡快趕到汴京,查看郭榮的情況,但是作為一國太子,而且又是前線戰場的總指揮,不能草率的就直接退兵了事,後續的事宜,還需要通過談判。
商議已定,眾將迴歸到各自的軍隊,而郭宗宜將郭廣田叫進來,說:“廣田,你明日一早,就派遣一個人,帶著我的書信,前往上京城內,言及雙方談判之事。”說完,他就寫了一封書信,蓋上自己的章,密封好以後,遞給郭廣田。
郭廣田收好以後,就開始安排人,他必須盡早的準備,爭取明日一早就去,要不然遼軍就出來了,到時候又要打一場,這就和郭宗宜的安排背道而馳了。
第二日,周軍還是和往常一樣,快速吃完飯,開始列陣,但是令大家奇怪的是,遼軍竟然沒有出來,而是緊閉城門,高掛免戰牌,周軍的師長們,也沒有下令攻城。
時間迴到之前,就在天色剛亮一點的時候,一個周軍將領來到上京城下,對上麵的人高喊:“我乃是太子殿下的使者,此次前來,是帶著太子殿下的信件,要求見你們的皇帝。”
城牆上的人一聽,有些不知所措,但是此事重大,他們做不得主,於是連忙去稟報了負責這次戰鬥的耶律沙。
耶律沙一聽,也是一頭霧水,但是他也是不敢怠慢,連忙來到城牆上,看到下麵是一個周軍將領孤身站在城牆下麵。
他對著下麵喊:“你是何人?來此有何事?”
那個將領將剛才的話又說了一遍,雖然他不知道周軍的太子見自家的皇上有什麽事情,但是這也不是他能決定的,不過為了以防萬一,他讓人放下去一個籃子,對著下麵喊:“你坐在這個籃子裏,我們拉你上來。”
隨即,那個將領就坐在籃子裏麵,由遼軍將其拉上來。
耶律沙看著他說:“這事不是我能決定的,我現在就去稟報皇上,至於他見不見你,我就不知道了。”
那個周軍將領說:“好,勞煩將軍了。”
郭宗宜聽到以後,立馬清醒,“父皇病危?”他口中不斷重複著這一句話,嘴唇微微發抖,心中焦急異常。
猛地從床上光著腳來到地上,一把將郭廣田提起來,揪著他的衣襟,咬著牙問:“怎麽迴事?為什麽病危?來的時候,不是還好好的嗎?我們在宮裏的人,怎麽沒有做任何措施?什麽時候的消息?”
郭廣田順著郭宗宜提起的衣領抬著頭,勉強的說:“請太子殿下恕罪。”
郭宗宜這時候恢複了理智,放開郭廣田,坐在床上,看著郭廣田。
這時候,郭廣田跪在床前的地上,說:“太子殿下,我剛剛收到宮內的麻雀傳過來的消息,是三天前的消息,皇上突然昏迷,符貴妃已經命人過來傳信,信使在路上,而且還封鎖了消息,現在朝堂上隻知道皇上偶感風寒,身體不適,一切事物皆有內閣代為處理,具體是什麽原因導致的昏迷,現在還不知道。麻雀說前一天還正常的,皇上還在禦花園轉悠了一趟。”
郭宗宜問:“那父皇有沒有見什麽人?”
郭廣田說:“不清楚,皇上的貼身人裏麵,沒有我們的人。”
郭宗宜聽了以後,扶著頭,沉思了片刻,說:“你派人去攔截信使,將其悄悄帶過來,此事不可聲張,另外,請所有師長以上的人員,來此集合,我自有主張。”
郭廣田聽了以後,悄然離開辦事去了。
這時候,郭宗宜滿臉擔心,心中不停地祈禱,“老天保佑,希望父皇隻是小問題,千萬別出什麽事情。”
過了一會,感覺時間差不多了,郭宗宜深吸一口氣,穿好鞋子,站起身,來迴走動了幾圈,將心情收拾好,等待其他人的到來。
“拜見太子殿下!”
“拜見太子殿下!”
眾人相繼到來,拜見了郭宗宜之後,就坐下來,等待其他人到來。
“太子殿下,人都到齊了。”郭廣田看了一圈以後,說道。
郭宗宜聽了以後,說:“廣田,你讓外麵的人警醒一些,不要讓人來打擾。”
郭廣田迴答是以後,就出去安排人警戒,他就站在門口看著。
“今日召集大家過來,我有一個決定要宣布。”郭宗宜站起來,邊走邊說。
眾人不知道郭宗宜這麽晚了將其叫過來有什麽事情,但是仍然不敢怠慢,仔細聽著。
“戰爭到了現在,雙方都損兵折將,戰場上,大家都已經看到了,血流成河,一個個年輕的麵孔,就那麽靜靜的躺在地上,然後被一把大火吞噬,我們迴去,隻能帶著一個小壇子,裏麵裝著一捧混合的骨灰,雖然他們都是戰友,不會介意。”
“我們迴去對著辛辛苦苦將他們拉扯大的父母,給他們一點撫恤金,心中慚愧嗎?我們又該說什麽?誠然,戰爭是需要犧牲的,但是當麵對每一個父母,每一個妻子,每一個家庭,卻是一種鑽心的疼痛。”
“現在我們周遼雙方,唯一剩下的,就是相互消耗,看誰最終耗得過誰,但是我感覺這樣有些不值得,現在遼國已經算是半殘了,再這麽耗下去,沒有必要了,所以,我決議要撤軍,練好內功,我們來年再來,論發展,論潛力,沒有了燕雲十六州的遼國,就憑借著大草原,他們如何能是我們的對手。”
眾人聽到郭宗宜決議要撤軍,紛紛開始議論起來,大家意見不一,有的說:“太子殿下,現在不可撤軍啊,我們再堅持一下,遼國就支撐不住了,我們就勝利了。”
有的說:“太子殿下仁慈,打到現在,已經勞民傷財了,不可再打下去了,撤軍是最好的選擇,待修整好了以後,我們再來一舉將其消滅。”
就在雙方爭吵不休的時候,張永德站出來,說:“此事全憑太子殿下做主。”
眾人這時候如夢初醒,紛紛說:“全憑太子殿下做主。”
郭宗宜又站起來說:“好,我決議,退兵,但是,退兵也不能直接退兵,明日,我們派遣使者前往遼國皇宮,就說我們兩國和談,就此罷兵,地方,就在陣前的位置,由我和遼國的皇帝親自談。”
眾人雖然不解其意,為什麽郭宗宜要在此時退兵,但是一貫以來聽令的眾將在郭宗宜命令下達以後,還是聽令行事,沒有絲毫怨言,眾人隻當郭宗宜不忍眼睜睜看著這麽多兒郎戰死沙場。
“此事需先行保密,待明日遣使商定以後,再行公布。”郭宗宜最後說。
他雖然心中焦急萬分,想要盡快趕到汴京,查看郭榮的情況,但是作為一國太子,而且又是前線戰場的總指揮,不能草率的就直接退兵了事,後續的事宜,還需要通過談判。
商議已定,眾將迴歸到各自的軍隊,而郭宗宜將郭廣田叫進來,說:“廣田,你明日一早,就派遣一個人,帶著我的書信,前往上京城內,言及雙方談判之事。”說完,他就寫了一封書信,蓋上自己的章,密封好以後,遞給郭廣田。
郭廣田收好以後,就開始安排人,他必須盡早的準備,爭取明日一早就去,要不然遼軍就出來了,到時候又要打一場,這就和郭宗宜的安排背道而馳了。
第二日,周軍還是和往常一樣,快速吃完飯,開始列陣,但是令大家奇怪的是,遼軍竟然沒有出來,而是緊閉城門,高掛免戰牌,周軍的師長們,也沒有下令攻城。
時間迴到之前,就在天色剛亮一點的時候,一個周軍將領來到上京城下,對上麵的人高喊:“我乃是太子殿下的使者,此次前來,是帶著太子殿下的信件,要求見你們的皇帝。”
城牆上的人一聽,有些不知所措,但是此事重大,他們做不得主,於是連忙去稟報了負責這次戰鬥的耶律沙。
耶律沙一聽,也是一頭霧水,但是他也是不敢怠慢,連忙來到城牆上,看到下麵是一個周軍將領孤身站在城牆下麵。
他對著下麵喊:“你是何人?來此有何事?”
那個將領將剛才的話又說了一遍,雖然他不知道周軍的太子見自家的皇上有什麽事情,但是這也不是他能決定的,不過為了以防萬一,他讓人放下去一個籃子,對著下麵喊:“你坐在這個籃子裏,我們拉你上來。”
隨即,那個將領就坐在籃子裏麵,由遼軍將其拉上來。
耶律沙看著他說:“這事不是我能決定的,我現在就去稟報皇上,至於他見不見你,我就不知道了。”
那個周軍將領說:“好,勞煩將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