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地圖
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師 作者:三蛋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秋一連串的追問讓朱棣如墜雲霧,一時之間不知道韓秋想要表達什麽。
神如冠軍侯者,卻英年早逝,卻立下不世之功。
至於大將李廣,雖然活了103歲,但他的一生卻是可圈可點的。
朱棣還沒有想明白這其中的聯係,就聽韓秋繼續說道:“你覺得匈奴比之北元如何?我大明比之大漢如何?”
這個問題讓朱棣有些汗顏,但他還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北元強盛之時,匈奴不能相較,可今日之北元,比之漢武帝之匈奴,要弱上不少,至於如今之大明,應該要弱於漢武帝時期的國力。”
帳外的朱元璋聽到韓秋和朱棣的對話,拳頭攥的咯咯直響。
這韓秋是什麽意思?
他白手起家,一手建立的大明是他最大的驕傲,可是此時卻拿來和大漢來比較。
他雖然自知此時的大明不如漢武帝時期的大漢強盛,但大明的潛力也不是大漢可以比較的。
“父皇……”
一旁的朱標已經做好了要抱住朱元璋大腿的準備,無論如何,他都要保下朱棣。
至於韓秋,他已經管不了那麽多了。
而此時的帳中,朱棣也已經反應過來韓秋的用意了。
既然強如大漢都不能把匈奴徹底消滅,那大明想要徹底消滅北元顯然也是不現實的。
至於說出徐達可能要比霍去病和李廣都要強的話,他也說不出。
“韓師,我似乎明白了……”
朱棣的表情有些不甘心,但更多的卻是無奈。
他深知徹底覆滅北元是父親和大哥的心病,不能為他們分憂,這讓他有些無力的感覺。
而就在這時,韓秋卻是揮了揮手,然後站了起來,來到了朱棣麵前。
“說吧,你明白什麽了?”
“現在的大明國力不夠,根本沒辦法徹底消滅北元。”
朱棣攥著的拳頭鬆開了,頭也壓得更低了。
“你說的不錯,用正常的作戰方式確實無法消滅北元。”
“正常的作戰方式?”
朱棣抬起頭,似乎感覺到了韓秋話中有話。
“冠軍侯霍去病為什麽可以屢次打破匈奴,創造出封狼居胥的神話?”
“這……”
“李廣縱橫沙漠多年,為何一生難以封侯?”
“這……”
“其實他們兩人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地圖。”
“地圖?”
朱棣眼前一亮,似乎想起了李廣三次在沙漠迷路的‘戰績’。
“沒錯,李廣的戰績雖然不如霍去病,但是行軍打仗還是一把好手的,他輸就輸在沒有一份確實的行軍地圖,被匈奴耍的團團轉。”
“而霍去病能縱橫沙漠,殺的匈奴找不到北,除了和他的戰略戰術有關,地圖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分。”
朱棣眼中映出熊熊火焰,但緊接著就歎了一口氣,他自是知道地圖對於行軍打仗的重要性,可北元盤踞草原百餘年,草原上的地圖對於大明來說非常陌生。
看來大明想要徹底擊敗北元是沒戲了。
畢竟大明沒有霍去病那樣可以封狼居胥的猛將。
帳外。
朱元璋的拳頭也鬆開了,他轉身輕歎了一聲:“迴去吧。”
“父皇?”
朱標嚇了一跳,還以為是朱元璋要迴去叫人。
“這小子雖然是降卒,但是說的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如今對北元用兵,看來還是為之尚早。”
朱標鬆了一口氣:“父皇,既如此,何不聽聽那小子有什麽主意呢?他既然能看出這一點,應該有應對之法才對。”
“哼,就他……”
朱元璋本想說出幾句嘲諷韓秋的話來,就在這時,帳外傳出一句話來。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我有可破北元之法。’
“什麽?”
帳外和帳中同時傳出一聲驚唿。
賬內的韓秋和朱棣同時驚覺。
“我出去看看。”
朱棣眼中閃過一道寒芒,然後快步來到帳外。
可是帳外哪還有人?
他叫過旁邊一位正在巡邏的士卒。
“你可看到剛才有人在附近?”
“小爺,您莫不是看錯了?這可是在大營中,什麽人敢趴在您的帳外?”
朱棣點了點頭。
整個軍營中,幾乎隻有韓秋一個人還不知道他的身份。
“行了,你去忙吧。”
朱棣實在是想知道韓秋說的破敵之法,便匆匆返迴了帳中。
而此時的朱元璋和朱標已經在軍營外麵了。
“標兒啊,你說那叫韓秋的小子,真的有能破北元的法子嗎?”
朱元璋一臉沉思的模樣,眼中不時曝出一團金芒。
朱標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那韓秋不過是一名降卒,要是他真有這等手段,陳友諒也不會敗在父皇手中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說道:“說的不錯,不過迴頭你還是讓老四來奉天殿一趟吧,朕要檢測一下他這段時間的成果。”
“是,兒臣知道了。”
朱標應了下來,並想著迴頭一定要和朱棣好好說說,不要再惹父皇生氣了,這樣就不用再迴軍營中受苦了。
而此時在軍營中。
韓秋和朱棣已經談完了。
朱棣一臉興奮的樣子,看樣子就知道他剛才收獲頗豐。
韓秋卻是一臉雲淡風輕的樣子。
朱棣親自去給韓秋取來了飯食,兩人一起在帳中食用。
“韓師,我今晚就向徐達將軍說明這次北伐的意見,不過,這地圖的事……”
朱棣又有些猶豫起來。
雖然他知道韓秋的話肯定都是對的,但要是沒有佐證,即便他是皇子,也是無法說服徐達的。
韓秋有些意外的看著朱棣。
“你能和徐達說上話?”
朱棣撓了撓頭。
“我自是說不上話的,不過我父親的話應該可以。”
韓秋點了點頭,心理卻是在感歎著,眼前這小子的背景不小啊。
這徐達可是開國功臣,能和他說上話的人自然也是非同小可。
要是能抱上這條大腿,以後勢必會一路坦途。
不過這個念頭隻存在了一瞬。
仕途什麽的和他沒有太大關係,他隻要在軍中做好一個小卒,熬到洪武二十八年就結束了,職位越高反而越危險。
不過在離開之前,他也不想大明在對付北元上消耗太多國力,給後麵的女真也就是滿清再留下機會。
所以有些事,在他離開之前也要去做的。
神如冠軍侯者,卻英年早逝,卻立下不世之功。
至於大將李廣,雖然活了103歲,但他的一生卻是可圈可點的。
朱棣還沒有想明白這其中的聯係,就聽韓秋繼續說道:“你覺得匈奴比之北元如何?我大明比之大漢如何?”
這個問題讓朱棣有些汗顏,但他還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北元強盛之時,匈奴不能相較,可今日之北元,比之漢武帝之匈奴,要弱上不少,至於如今之大明,應該要弱於漢武帝時期的國力。”
帳外的朱元璋聽到韓秋和朱棣的對話,拳頭攥的咯咯直響。
這韓秋是什麽意思?
他白手起家,一手建立的大明是他最大的驕傲,可是此時卻拿來和大漢來比較。
他雖然自知此時的大明不如漢武帝時期的大漢強盛,但大明的潛力也不是大漢可以比較的。
“父皇……”
一旁的朱標已經做好了要抱住朱元璋大腿的準備,無論如何,他都要保下朱棣。
至於韓秋,他已經管不了那麽多了。
而此時的帳中,朱棣也已經反應過來韓秋的用意了。
既然強如大漢都不能把匈奴徹底消滅,那大明想要徹底消滅北元顯然也是不現實的。
至於說出徐達可能要比霍去病和李廣都要強的話,他也說不出。
“韓師,我似乎明白了……”
朱棣的表情有些不甘心,但更多的卻是無奈。
他深知徹底覆滅北元是父親和大哥的心病,不能為他們分憂,這讓他有些無力的感覺。
而就在這時,韓秋卻是揮了揮手,然後站了起來,來到了朱棣麵前。
“說吧,你明白什麽了?”
“現在的大明國力不夠,根本沒辦法徹底消滅北元。”
朱棣攥著的拳頭鬆開了,頭也壓得更低了。
“你說的不錯,用正常的作戰方式確實無法消滅北元。”
“正常的作戰方式?”
朱棣抬起頭,似乎感覺到了韓秋話中有話。
“冠軍侯霍去病為什麽可以屢次打破匈奴,創造出封狼居胥的神話?”
“這……”
“李廣縱橫沙漠多年,為何一生難以封侯?”
“這……”
“其實他們兩人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地圖。”
“地圖?”
朱棣眼前一亮,似乎想起了李廣三次在沙漠迷路的‘戰績’。
“沒錯,李廣的戰績雖然不如霍去病,但是行軍打仗還是一把好手的,他輸就輸在沒有一份確實的行軍地圖,被匈奴耍的團團轉。”
“而霍去病能縱橫沙漠,殺的匈奴找不到北,除了和他的戰略戰術有關,地圖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分。”
朱棣眼中映出熊熊火焰,但緊接著就歎了一口氣,他自是知道地圖對於行軍打仗的重要性,可北元盤踞草原百餘年,草原上的地圖對於大明來說非常陌生。
看來大明想要徹底擊敗北元是沒戲了。
畢竟大明沒有霍去病那樣可以封狼居胥的猛將。
帳外。
朱元璋的拳頭也鬆開了,他轉身輕歎了一聲:“迴去吧。”
“父皇?”
朱標嚇了一跳,還以為是朱元璋要迴去叫人。
“這小子雖然是降卒,但是說的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如今對北元用兵,看來還是為之尚早。”
朱標鬆了一口氣:“父皇,既如此,何不聽聽那小子有什麽主意呢?他既然能看出這一點,應該有應對之法才對。”
“哼,就他……”
朱元璋本想說出幾句嘲諷韓秋的話來,就在這時,帳外傳出一句話來。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我有可破北元之法。’
“什麽?”
帳外和帳中同時傳出一聲驚唿。
賬內的韓秋和朱棣同時驚覺。
“我出去看看。”
朱棣眼中閃過一道寒芒,然後快步來到帳外。
可是帳外哪還有人?
他叫過旁邊一位正在巡邏的士卒。
“你可看到剛才有人在附近?”
“小爺,您莫不是看錯了?這可是在大營中,什麽人敢趴在您的帳外?”
朱棣點了點頭。
整個軍營中,幾乎隻有韓秋一個人還不知道他的身份。
“行了,你去忙吧。”
朱棣實在是想知道韓秋說的破敵之法,便匆匆返迴了帳中。
而此時的朱元璋和朱標已經在軍營外麵了。
“標兒啊,你說那叫韓秋的小子,真的有能破北元的法子嗎?”
朱元璋一臉沉思的模樣,眼中不時曝出一團金芒。
朱標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那韓秋不過是一名降卒,要是他真有這等手段,陳友諒也不會敗在父皇手中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說道:“說的不錯,不過迴頭你還是讓老四來奉天殿一趟吧,朕要檢測一下他這段時間的成果。”
“是,兒臣知道了。”
朱標應了下來,並想著迴頭一定要和朱棣好好說說,不要再惹父皇生氣了,這樣就不用再迴軍營中受苦了。
而此時在軍營中。
韓秋和朱棣已經談完了。
朱棣一臉興奮的樣子,看樣子就知道他剛才收獲頗豐。
韓秋卻是一臉雲淡風輕的樣子。
朱棣親自去給韓秋取來了飯食,兩人一起在帳中食用。
“韓師,我今晚就向徐達將軍說明這次北伐的意見,不過,這地圖的事……”
朱棣又有些猶豫起來。
雖然他知道韓秋的話肯定都是對的,但要是沒有佐證,即便他是皇子,也是無法說服徐達的。
韓秋有些意外的看著朱棣。
“你能和徐達說上話?”
朱棣撓了撓頭。
“我自是說不上話的,不過我父親的話應該可以。”
韓秋點了點頭,心理卻是在感歎著,眼前這小子的背景不小啊。
這徐達可是開國功臣,能和他說上話的人自然也是非同小可。
要是能抱上這條大腿,以後勢必會一路坦途。
不過這個念頭隻存在了一瞬。
仕途什麽的和他沒有太大關係,他隻要在軍中做好一個小卒,熬到洪武二十八年就結束了,職位越高反而越危險。
不過在離開之前,他也不想大明在對付北元上消耗太多國力,給後麵的女真也就是滿清再留下機會。
所以有些事,在他離開之前也要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