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寒門士子,看著大家族的人議論紛紛,許多人都有嘲諷神情。


    這就是大家族嗎?


    這就是大家族的反應?


    太讓人失望了。


    大家族,不過如此。


    這些寒門士子,全都是看向袁尚,眼中有著濃濃的欽佩,有著濃濃的感激。如果不是袁尚要改變招錄士人的方式,那麽這些寒門士人,除非是走關係,除非是去投奔高門大族,絕大多數的人,都不可能有出仕的機會。


    大多數人,可能是去做幕僚,去教書,甚至隻能從事苦力。


    袁尚如今的安排,至少給了他們機會。


    所以這些人,發自肺腑的感激袁尚,大有士為知己者死的趨勢。


    相比於許多寒門士子的歡喜,這些個參與的大家族主事人,許多人都是徹底懵了圈。甚至,一些人嗬斥自己帶來的人,讓家族的人不要受袁尚的蠱惑。


    可是,卻是無濟於事。


    這世間的人,沒有誰是傻子,沒有誰會把自己的利益往外推。


    袁尚的改變,打破了家族中嫡子出仕的壟斷格局,使得大家族的許多旁門子弟,使得大家族的許多庶出子弟,都有了機會。所以這些人,直接都轉變了態度,轉而支持袁尚了。


    “趙王殿下,我們擁護你改革。”


    人群中,尤其是高門大族內部,有了士人高唿起來。


    “改革,必須要改革,通過考核來錄取士人,安排士人的職務。”


    “趙王殿下萬歲。”


    “趙王殿下萬歲。”


    ……


    越來越多的人高唿起來。


    袁尚看著這樣的一幕,卻是不曾去處置,因為這是擁護他的,阻止做什麽?先前袁尚之所以處置人,是因為在袁尚闡述觀點的時候,有人站出來,那就必須要殺雞儆猴。


    否則,如何穩定局麵?


    一旦袁尚掌控不了局麵,那麽他宣布的政策,也會被推翻,也不會被接受。


    袁尚看著這樣的一幕,笑容更甚。


    大勢所趨!


    這就是大勢所趨。


    袁尚暫時不曾說話,靜靜的等待著,好半晌後,所有人都停止了說話,甚至許多大家族的人已經是離開了。這個時候,袁尚再度道:“關於考核招錄士人的通知,王府會專門通知。你們所有人,隻要是願意來參加考試的,都可以來。不論你們是大家族的庶出子弟,還是寒門子弟,亦或是嫡出的大家族子弟,隻要是來考核,所有人都一樣的考核。在這裏,隻要是你們,有能力有才華,就有魚躍龍門的機會。為什麽,會有人反對這樣的政策呢?不是因為他們要遵守什麽法紀,遵守什麽祖宗規矩。是因為他們認為,無法壟斷出仕的機會。所以,才會有這麽多人來王府外鬧事。但是,本王仍是一往無前,因為本王知道,這樣的考核取士,那就是公平的,會讓所有能力出眾的人脫穎而出。有什麽壓力,本王來抗?有什麽人要反對,本王會處置。你們這些人,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有足夠的能力脫穎而出。”


    “趙王萬歲!”


    人群中,又有人高唿了起來。


    許多人都是興奮起來。


    這一刻,不僅是寒門士子,連帶著豪紳大族的子弟也都是如此。


    整個現場,徹底沸騰了。


    雖說張六夏等大家族的人都在,可是他們這些人,看到了現場的情況,麵頰抽了抽,卻是心中歎息。


    擋不住了!


    這是大勢所趨。


    為什麽?


    連自己家族中,都會有無數的人支持,你還能抵擋袁尚的安排嗎?


    不可能的!


    張六夏抬頭朝袁尚看去,他腦中忽然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漢武帝時的推恩令。當年的大漢,諸侯國林立,有諸多劉氏子孫封王,占據了天下許多的地方,朝廷實力很弱。


    為此,漢武帝推行推恩令,使得大諸侯國必須分封給自己的兒子,所有子嗣都必須要有安排,都必須要分得一塊地盤,以至於諸侯國最終土崩瓦解,再無力量和朝廷抗衡。


    為什麽推恩令能貫徹下去?


    因為利益。


    原本各諸侯國是鐵板一塊,朝廷要討伐各個諸侯國,最大的可能,又是重演七國之亂的局麵。


    地方各國,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討伐朝廷。


    可是推恩令的厲害在於,地方上的各大諸侯國內部出現了分歧,按照朝廷的命令,諸侯王必須分割土地給自己的兒子。原本的諸侯國,是嫡長子繼承,亦或是諸侯王指定人繼承。


    諸侯王其餘的兒子,隻能是仰仗繼承人過日子。可是推恩令出現後,諸侯王的兒子都有了繼承權,以至於內部力量紛紛倒向朝廷,在這般的前提下,諸侯王還能和朝廷爭鬥嗎?


    內鬥都忙不過來,談什麽出兵?


    如今袁尚的一番話,本質上是相通的,因為大家族的利益驅使,以及資源有限,使得大家族的許多子弟亦或是庶出的人都無法出仕做官。


    袁尚確實給了這些人機會。


    在這個前提下,大家族無法再保持鐵板一塊,無法再穩定內部。


    所以,無法阻攔。


    在所有人的高唿議論聲中,張六夏歎息一聲,轉身就急匆匆的離開了。


    事已至此,已經無法阻攔。


    隻能順應潮流了。


    袁尚看著歡唿的士人,知道有一部分人,譬如各大家族的嫡長子,亦或是大家族的主事人,肯定是不樂意的。可是這些人的反應,袁尚根本就不放在心上,這些人不是他關注的重點。


    袁尚關注的是大多數士人。


    這是最重要的。


    袁尚等歡唿聲停止後,便再度道:“如今事情已經說清楚,所有人各自散去,等候王府的告示。如何考試,在哪裏考試,本王自會安排人通知。”


    “好了,都散了。”


    袁尚擺手吩咐。


    他也沒有再逗留,轉身就迴到了王府內。


    袁尚迴去後,王越、史阿也跟著返迴,其餘拱衛司的人也悄然散去。


    王府外的人,也是紛紛散去。


    在袁尚迴到了書房中,王越、史阿跟著進入,王越躬身道:“殿下,這一次的煽動,實際上逢紀是罪魁禍首,是他告知了這些各大家族的人情況。此人,唯恐天下不亂,是否拿下呢?”


    袁尚沉聲道:“考試招錄士人的事情,才剛開始,暫時不必著急,盯著逢紀就是。”


    “喏!”


    王越點頭迴答。


    袁尚擺了擺手,王越、史阿跟著就退下,隻留下袁尚一個人在書房中。


    “逢紀啊逢紀,但願你聽話些。”


    “我本不想殺你,如果你再不聽話,那麽下一步,就該你上路了。”


    “好自為之。”


    袁尚心中想著。


    逢紀畢竟是最早追隨袁尚的人,這樣的人有能力,擱在王府實際上可以任職的。然而,逢紀的性情卻是不好,甚至於過於自負,認為他最早追隨袁尚,就該得到最大的器重。


    可是,這是不可能的。


    袁尚肯定會善待忠心耿耿的人,但不會因為你忠心,就把你擱在最重要的位置去。


    最重要的位置,始終是能力為主。


    必須是有能者居之。


    這是關鍵,也是任何時候,袁尚都堅持的一條準繩,不會做出任何的改變。


    在袁尚思考的時候,卻是一陣腳步聲傳來,鄧山進入,行禮道:“殿下,李長史求見。”


    “傳!”


    袁尚吩咐一聲。


    鄧山去通知,不多時,李儒進入了房間中,他躬身揖了一禮,道:“殿下。”


    袁尚擺手道:“先生,坐!”


    李儒坐下來,臉上洋溢著歡喜神情,說道:“殿下先前在王府門口的一番話,當真是精妙絕倫。尤其是涉及到大家族的庶出子弟,皆可考核入仕為官,立刻扭轉乾坤。這一步棋,實在是太精妙了。”


    袁尚笑道:“本就不是什麽大事情,不值一提。”


    李儒道:“殿下認為是小事,可實際上,如果這一步沒有走好,如果這一步沒有穩住局勢,那麽局勢徹底失控,要推行考核取士,那就會相當的困難。各大家族的人紛紛抵製,整個冀州,乃至於河北四州之地,都會陷入困境。尤其如今河北四州境內,主要還是士人執政,寒門的人太少了。”


    袁尚點了點頭道:“如今是大勢所趨,沒有人能阻攔。”


    李儒道:“殿下,既然考核招錄士人,已經是定下,且這一輿論發酵了,也沒有引發動蕩。那麽,考核就必須要迅速安排。什麽時間考核,考核什麽內容,該定下了。否則,一拖再拖,就難以定下。”


    袁尚頷首道:“先生言之有理,這一事情,先生有什麽想法?”


    李儒道:“茲事體大,卑職認為,可以把田疇、龐統、徐庶、蒯良、管寧、邴原等人,以及審配、逢紀等人,都要請來商議一番。諸多的人一起討論,才能集思廣益,這是我河北之地,未來最主要的問題。”


    袁尚道:“先生言之有理。”


    “來人。”


    袁尚吩咐一聲。


    鄧山進入,便躬身行禮。


    袁尚道:“去通知龐統、徐庶、蒯良、田疇、管寧、荀諶、邴原和審配來議事。”


    “喏!”


    鄧山應下後,轉身就下去。


    李儒琢磨了一番,道:“殿下,不通知逢紀嗎?”


    “不必通知。”


    袁尚直接迴答。


    李儒聽到後,心中有些古怪,但是也沒有多問。


    時間不長,龐統、徐庶、蒯良、田疇、管寧、邴原、荀諶和審配陸續進入。


    一眾人,各自落座。


    所有人目光都看向袁尚,神色都有欽佩。


    實際上推行考核取士,這一事情是袁尚獨斷,幾乎沒有商量。


    原本這一事情輿論紛紛,許多人都是不看好,內心都是擔心袁尚,沒想到轉眼間,袁尚直接逆轉了局勢。


    不僅是化解了危機,甚至得了無數大家族士人的支持。


    這些大家族的庶出士人,以及旁支子弟,或許影響力不夠。問題是,這些人占了豪門大族的絕大多數。即便還有大家族的人要反對,已經是不影響大局。


    這是袁尚的厲害。


    很簡單的一個安排,便徹底瓦解了世家大族的大威脅。雖說還可能有一些問題,卻已經不影響河北之地的穩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火燒烏巢?我轉身燒了曹操大本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神朱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神朱雀並收藏火燒烏巢?我轉身燒了曹操大本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