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曹操的決心
火燒烏巢?我轉身燒了曹操大本營 作者:火神朱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郡治所,濮陽縣。
如今在濮陽縣城內,駐紮著一支大軍。
軍營內,一杆杆曹字大旗,迎風獵獵作響。
這支大軍的領軍人物,赫然是曹操。他成了大漢朝的丞相,大權在握,朝廷上下都已經換上了曹操的心腹,皇帝的力量,更是進一步被壓製。
小皇帝劉協是不甘心,可大勢下,劉協也沒辦法去改變,隻能是當一個傀儡。
曹操在年前就定下了開春出兵的計劃。
之前議定出兵後,就已經調兵遣將,曹操親自北上,短短時間內,大軍雲集在濮陽縣。
這是和冀州魏郡接壤很近的地方。
是交戰的前線。
尤其濮陽縣這裏有太多的血債,曾經東郡太守劉延鎮守。可是劉延,卻被袁尚帶兵突襲殺死。以至於,東郡破損,人心惶惶。
先有於禁,後有劉延,曹操恨不得立刻報仇雪恨。
這一戰,曹操必定要滅掉袁尚,一雪前恥。
中軍大帳內。
曹操如今,正盯著附近的地圖看。
在曹操盯著地圖看時,一陣腳步聲傳來,卻是荀攸進入。
這一次出戰,荀攸便隨軍一起,在曹操的身邊謀劃。
荀攸躬身揖了一禮,鄭重道:“丞相,奉孝傳迴消息。他已經進入關中,和馬騰、韓遂匯合,匯同鍾繇所部的兩萬兵馬,攏共有五萬精銳。”
“這一次,馬騰、韓遂方麵,帶來了三萬西涼精兵,已然是準備好。他們的兵馬,並沒有暴露行蹤,如今正悄然往並州進發。”
“一旦河東殺入並州,並州方麵,高覽必敗。”
荀攸說道:“我們的這一步謀劃,已經是成了。”
“好,好,好!”
曹操眼中盡是讚許。
有了馬騰和韓遂率領的西涼精銳參戰,又有鍾繇的兵力,關中足足五萬精銳。
這是一支強橫的力量。
曹操這一次北上,布下的策略,不是一路大軍討伐袁家,而是幾路大軍。
曹操罕見的把心腹郭嘉,安排到西路軍鍾繇、馬騰和韓遂這裏,作為軍師出謀劃策。
足見曹操的重視。
曹操捋著頜下的胡須,眼中有期待,說道:“咱們這一次,發動這麽大的規模。尤其西路軍方麵,高幹在並州全無作為。”
“高幹能在並州,主要是袁紹的支持,沒有袁紹,他就是廢物一個。”
曹操極為自信,道:“這一戰,我相信奉孝的謀劃,必定會勝利,拿下並州。隻要是並州落入我們手中,要對付袁家,就更容易。”
荀攸道:“卑職也是相信奉孝,並州方麵的謀劃,必然會取得勝利。”
曹操沉吟片刻,忽然道:“青州方麵,可有消息傳迴?”
荀攸道:“暫時還沒有。”
曹操皺起了眉頭道:“青州方麵,袁譚的行動也是至關重要。”
“在關鍵時候,袁譚足以作為一柄利器,給予袁尚致命一擊。不斷的許之以利,說隻要是他掌握冀州,我們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執政。”
“我不相信袁譚會心甘情願,任由袁尚宰割。我更不相信,袁譚沒有想法。”
曹操道:“青州要加快速度,不能沒有進展。”
荀攸道:“卑職會加強的。”
“報!”
就在此時,有侍從急匆匆的進入,來到荀攸身旁,低聲說了一番話,便遞上了一封書信。
荀攸神色頓時舒展開來,歡喜道:“丞相,這是剛剛送迴的消息,好消息,是關於袁譚的。”
曹操迫不及待打開,他一目十行,迅速的往下瀏覽。待曹操看完,那略顯黝黑的麵龐上,也是布滿了歡喜的神色。
成了!
事成了!
曹操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說道:“公達,我們正說著袁譚,袁譚就有了迴信。”
“袁譚會打著馳援的名義,率軍返迴鄴城鎮守。”
“名義上,袁譚迴去鎮守,實際上,是趁著袁尚離開鄴城,去奪取鄴城的掌控權。”
“袁譚掌握鄴城,袁尚就是無根之萍。”
“糧草,袁尚得不到補給。武器,袁尚得不到補充。袁尚的軍隊,軍心潰散,自然就沒了戰鬥力。”
曹操說道:“我們萬事俱備,隻等袁尚南下。”
荀攸笑道:“恭喜丞相,賀喜丞相。”
曹操眼眸眯了起來,沉聲道:“此次一戰,本相絕不會輕視袁尚。尤其擅長出奇謀,我們就避開他的長處,堂堂正正的正麵廝殺。”
“報!”
就在此時,卻是有哨探急匆匆的進入。
哨探站定後,稟報道:“迴稟丞相,袁尚的大軍南下,直奔濮陽縣北方的濮陽渡口來了。袁軍的兵力,至少十萬之眾以上。其中,張頜、高覽所部盡皆參戰。”
“再探!”
曹操吩咐一聲。
哨探轉身退下,曹操看向荀攸,問道:“公達,這一次袁尚出兵,帶著張頜、高覽,要知道張頜、高覽,是袁紹的舊部,都是悍卒。”
“袁尚主動和我們交戰,我認為,沒有必要主動先渡河進攻,先鎮守濮陽渡,借助濮陽渡口的地利優勢,阻擊袁尚的大軍。”
“借助濮陽渡,削弱袁軍。”
“隻要是渡口這一戰取得勝利,就開了一個好的開端。接下來反攻殺過去,到時候,才能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曹操說道:“這是本相的一個打算,你認為如何?”
荀攸頷首道:“丞相英明。”
曹操道:“你認為,在濮陽渡口的這一戰,派遣誰領兵前往最合適?”
荀攸略微思索,道:“卑職認為,張遼很合適。張遼用兵很兇猛,攻略如火。同時,他鎮守也擅長,是文武兼備的人。”
曹操臉上露出笑容。
荀攸的考慮,和他的想法是一模一樣的,他也是準備安排張遼去。
曹操頷首道:“來人!”
一名士兵進入,躬身站立。
曹操吩咐道:“傳張遼來議事。”
“喏!”
士兵轉身去同時,不多時,張遼頂盔摜甲進入,他燕頷虎須,極為魁梧。
作為歸順曹操的降將,張遼這裏沒有遇到邊緣化,反倒是很受重視。
甚至,曹操屢屢重用。
張遼站定後抱拳道:“末將張遼,拜見丞相。”
曹操頷首道:“文遠,本相剛得到袁軍南下的消息,袁尚直撲濮陽渡口來了。本相給你三萬精銳,可否把袁尚,阻攔在濮陽渡口北岸,使得他無法南下?”
張遼說道:“末將定不負丞相厚望,絕對不會讓袁尚南下一步。”
要說擊潰袁尚,張遼沒把握。
鎮守,他有信心。
更何況有濮陽渡口作為防線,足以最大限度的阻擊。
曹操道:“去吧。”
張遼再度揖了一禮,便轉身離開,去調兵出戰。
在張遼調兵離開後,短短時間內消息傳出,夏侯惇便急匆匆的來了。他眼神銳利,一臉不忿的神情,抱拳道:“丞相,末將不服氣。”
曹操道:“元讓,如何不服氣呢?”
夏侯惇沉聲道:“此番濮陽渡口的防守和阻擊,為什麽不讓末將前往呢?以往曆次和袁家交戰,末將都負責其他地區防禦,無法參與戰事。”
“如今這一次,咱們和袁家正麵開戰,甚至主動出擊。到了濮陽縣這裏,即將和南下的袁尚開戰,末將理應是作為先鋒,率軍前往阻擊。”
“於情,袁尚此子殺曹洪、徐晃、於禁,更殺了劉延,這些都是和我一起並肩作戰的同袍,我要為同袍報仇。”
“於理,我一直負責鎮守,沒有出戰的機會。如今這一次,怎麽著,也該輪到末將,不該讓我在軍中做冷板凳了。”
夏侯惇昂著頭,梗著脖子,大聲說道:“丞相,於情於理,該讓末將出戰了。”
曹操捋須笑道:“元讓,戰事才剛開始,急什麽呢?”
夏侯惇道:“末將恨不得立刻就殺了袁尚,殺到鄴城去,覆滅袁家,還冀州一個朗朗乾坤。請丞相下令,讓末將帶兵前往濮陽渡口。此戰,定要剿殺袁尚的大軍。”
荀攸看著夏侯惇急切的模樣,忽然道:“丞相,卑職有一個建議。”
曹操道:“公達請說。”
荀攸主動道:“張遼率領三萬兵力前往,他守在濮陽渡口,按理說張遼能力出眾,是沒什麽問題的。可袁尚此子,不能以常理衡量。”
“袁尚,很是兇狠。”
“我們再怎麽重視,都是不為過的。卑職認為,還是要多做準備。”
“卑職建議,再讓夏侯將軍率領四萬精銳,緊隨其後。”
荀攸說道:“有夏侯將軍在張遼的後方鎮守,一旦前線濮陽渡口出了任何的問題,夏侯將軍隨時策應。隻要濮陽渡口在,袁尚就無法南下。”
曹操權衡一番,讚許道:“元讓,你可願意?”
“我,我……我願意!”
夏侯惇本能的想要拒絕。
讓他去查漏補缺,給張遼殿後,他是不怎麽樂意的。一想到留在軍中,也無所事事。眼下幹脆帶著軍隊出戰,也是不錯的安排。
曹操擺手道:“既然你同意了,那就去吧。你明天上午再出發,晚一天前往,張遼不至於有什麽想法。”
“遵命。”
夏侯惇也是應下。
他知道曹操的性格,一旦是決定了的事情,不可能做出更改。在荀攸的建議下,他好歹能帶兵出去參戰,不至於老是窩在營帳中,也就同意了。
夏侯惇轉身離去,營帳中隻剩下曹操和荀攸兩人。
荀攸又說了些軍中安排的事情,也一樣告辭退下。
曹操一個人枯坐著,那眸光幽深。
這是和袁家第一次正麵開戰,也是和袁尚第一次這樣的正麵交鋒。
“袁尚啊袁尚,你殺了我的兄弟,殺了我的大將,殺了我這麽多人。此仇此恨,在濮陽一戰,一並清算。”
“老夫要讓你知道,薑還是老的辣。老夫能敗你爹,也一樣能敗你。”
曹操口中呢喃著。
他一雙眸子,更是充斥著殺意,恨不得立刻就擊敗了袁尚,徹底報仇雪恨。
如今在濮陽縣城內,駐紮著一支大軍。
軍營內,一杆杆曹字大旗,迎風獵獵作響。
這支大軍的領軍人物,赫然是曹操。他成了大漢朝的丞相,大權在握,朝廷上下都已經換上了曹操的心腹,皇帝的力量,更是進一步被壓製。
小皇帝劉協是不甘心,可大勢下,劉協也沒辦法去改變,隻能是當一個傀儡。
曹操在年前就定下了開春出兵的計劃。
之前議定出兵後,就已經調兵遣將,曹操親自北上,短短時間內,大軍雲集在濮陽縣。
這是和冀州魏郡接壤很近的地方。
是交戰的前線。
尤其濮陽縣這裏有太多的血債,曾經東郡太守劉延鎮守。可是劉延,卻被袁尚帶兵突襲殺死。以至於,東郡破損,人心惶惶。
先有於禁,後有劉延,曹操恨不得立刻報仇雪恨。
這一戰,曹操必定要滅掉袁尚,一雪前恥。
中軍大帳內。
曹操如今,正盯著附近的地圖看。
在曹操盯著地圖看時,一陣腳步聲傳來,卻是荀攸進入。
這一次出戰,荀攸便隨軍一起,在曹操的身邊謀劃。
荀攸躬身揖了一禮,鄭重道:“丞相,奉孝傳迴消息。他已經進入關中,和馬騰、韓遂匯合,匯同鍾繇所部的兩萬兵馬,攏共有五萬精銳。”
“這一次,馬騰、韓遂方麵,帶來了三萬西涼精兵,已然是準備好。他們的兵馬,並沒有暴露行蹤,如今正悄然往並州進發。”
“一旦河東殺入並州,並州方麵,高覽必敗。”
荀攸說道:“我們的這一步謀劃,已經是成了。”
“好,好,好!”
曹操眼中盡是讚許。
有了馬騰和韓遂率領的西涼精銳參戰,又有鍾繇的兵力,關中足足五萬精銳。
這是一支強橫的力量。
曹操這一次北上,布下的策略,不是一路大軍討伐袁家,而是幾路大軍。
曹操罕見的把心腹郭嘉,安排到西路軍鍾繇、馬騰和韓遂這裏,作為軍師出謀劃策。
足見曹操的重視。
曹操捋著頜下的胡須,眼中有期待,說道:“咱們這一次,發動這麽大的規模。尤其西路軍方麵,高幹在並州全無作為。”
“高幹能在並州,主要是袁紹的支持,沒有袁紹,他就是廢物一個。”
曹操極為自信,道:“這一戰,我相信奉孝的謀劃,必定會勝利,拿下並州。隻要是並州落入我們手中,要對付袁家,就更容易。”
荀攸道:“卑職也是相信奉孝,並州方麵的謀劃,必然會取得勝利。”
曹操沉吟片刻,忽然道:“青州方麵,可有消息傳迴?”
荀攸道:“暫時還沒有。”
曹操皺起了眉頭道:“青州方麵,袁譚的行動也是至關重要。”
“在關鍵時候,袁譚足以作為一柄利器,給予袁尚致命一擊。不斷的許之以利,說隻要是他掌握冀州,我們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執政。”
“我不相信袁譚會心甘情願,任由袁尚宰割。我更不相信,袁譚沒有想法。”
曹操道:“青州要加快速度,不能沒有進展。”
荀攸道:“卑職會加強的。”
“報!”
就在此時,有侍從急匆匆的進入,來到荀攸身旁,低聲說了一番話,便遞上了一封書信。
荀攸神色頓時舒展開來,歡喜道:“丞相,這是剛剛送迴的消息,好消息,是關於袁譚的。”
曹操迫不及待打開,他一目十行,迅速的往下瀏覽。待曹操看完,那略顯黝黑的麵龐上,也是布滿了歡喜的神色。
成了!
事成了!
曹操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說道:“公達,我們正說著袁譚,袁譚就有了迴信。”
“袁譚會打著馳援的名義,率軍返迴鄴城鎮守。”
“名義上,袁譚迴去鎮守,實際上,是趁著袁尚離開鄴城,去奪取鄴城的掌控權。”
“袁譚掌握鄴城,袁尚就是無根之萍。”
“糧草,袁尚得不到補給。武器,袁尚得不到補充。袁尚的軍隊,軍心潰散,自然就沒了戰鬥力。”
曹操說道:“我們萬事俱備,隻等袁尚南下。”
荀攸笑道:“恭喜丞相,賀喜丞相。”
曹操眼眸眯了起來,沉聲道:“此次一戰,本相絕不會輕視袁尚。尤其擅長出奇謀,我們就避開他的長處,堂堂正正的正麵廝殺。”
“報!”
就在此時,卻是有哨探急匆匆的進入。
哨探站定後,稟報道:“迴稟丞相,袁尚的大軍南下,直奔濮陽縣北方的濮陽渡口來了。袁軍的兵力,至少十萬之眾以上。其中,張頜、高覽所部盡皆參戰。”
“再探!”
曹操吩咐一聲。
哨探轉身退下,曹操看向荀攸,問道:“公達,這一次袁尚出兵,帶著張頜、高覽,要知道張頜、高覽,是袁紹的舊部,都是悍卒。”
“袁尚主動和我們交戰,我認為,沒有必要主動先渡河進攻,先鎮守濮陽渡,借助濮陽渡口的地利優勢,阻擊袁尚的大軍。”
“借助濮陽渡,削弱袁軍。”
“隻要是渡口這一戰取得勝利,就開了一個好的開端。接下來反攻殺過去,到時候,才能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曹操說道:“這是本相的一個打算,你認為如何?”
荀攸頷首道:“丞相英明。”
曹操道:“你認為,在濮陽渡口的這一戰,派遣誰領兵前往最合適?”
荀攸略微思索,道:“卑職認為,張遼很合適。張遼用兵很兇猛,攻略如火。同時,他鎮守也擅長,是文武兼備的人。”
曹操臉上露出笑容。
荀攸的考慮,和他的想法是一模一樣的,他也是準備安排張遼去。
曹操頷首道:“來人!”
一名士兵進入,躬身站立。
曹操吩咐道:“傳張遼來議事。”
“喏!”
士兵轉身去同時,不多時,張遼頂盔摜甲進入,他燕頷虎須,極為魁梧。
作為歸順曹操的降將,張遼這裏沒有遇到邊緣化,反倒是很受重視。
甚至,曹操屢屢重用。
張遼站定後抱拳道:“末將張遼,拜見丞相。”
曹操頷首道:“文遠,本相剛得到袁軍南下的消息,袁尚直撲濮陽渡口來了。本相給你三萬精銳,可否把袁尚,阻攔在濮陽渡口北岸,使得他無法南下?”
張遼說道:“末將定不負丞相厚望,絕對不會讓袁尚南下一步。”
要說擊潰袁尚,張遼沒把握。
鎮守,他有信心。
更何況有濮陽渡口作為防線,足以最大限度的阻擊。
曹操道:“去吧。”
張遼再度揖了一禮,便轉身離開,去調兵出戰。
在張遼調兵離開後,短短時間內消息傳出,夏侯惇便急匆匆的來了。他眼神銳利,一臉不忿的神情,抱拳道:“丞相,末將不服氣。”
曹操道:“元讓,如何不服氣呢?”
夏侯惇沉聲道:“此番濮陽渡口的防守和阻擊,為什麽不讓末將前往呢?以往曆次和袁家交戰,末將都負責其他地區防禦,無法參與戰事。”
“如今這一次,咱們和袁家正麵開戰,甚至主動出擊。到了濮陽縣這裏,即將和南下的袁尚開戰,末將理應是作為先鋒,率軍前往阻擊。”
“於情,袁尚此子殺曹洪、徐晃、於禁,更殺了劉延,這些都是和我一起並肩作戰的同袍,我要為同袍報仇。”
“於理,我一直負責鎮守,沒有出戰的機會。如今這一次,怎麽著,也該輪到末將,不該讓我在軍中做冷板凳了。”
夏侯惇昂著頭,梗著脖子,大聲說道:“丞相,於情於理,該讓末將出戰了。”
曹操捋須笑道:“元讓,戰事才剛開始,急什麽呢?”
夏侯惇道:“末將恨不得立刻就殺了袁尚,殺到鄴城去,覆滅袁家,還冀州一個朗朗乾坤。請丞相下令,讓末將帶兵前往濮陽渡口。此戰,定要剿殺袁尚的大軍。”
荀攸看著夏侯惇急切的模樣,忽然道:“丞相,卑職有一個建議。”
曹操道:“公達請說。”
荀攸主動道:“張遼率領三萬兵力前往,他守在濮陽渡口,按理說張遼能力出眾,是沒什麽問題的。可袁尚此子,不能以常理衡量。”
“袁尚,很是兇狠。”
“我們再怎麽重視,都是不為過的。卑職認為,還是要多做準備。”
“卑職建議,再讓夏侯將軍率領四萬精銳,緊隨其後。”
荀攸說道:“有夏侯將軍在張遼的後方鎮守,一旦前線濮陽渡口出了任何的問題,夏侯將軍隨時策應。隻要濮陽渡口在,袁尚就無法南下。”
曹操權衡一番,讚許道:“元讓,你可願意?”
“我,我……我願意!”
夏侯惇本能的想要拒絕。
讓他去查漏補缺,給張遼殿後,他是不怎麽樂意的。一想到留在軍中,也無所事事。眼下幹脆帶著軍隊出戰,也是不錯的安排。
曹操擺手道:“既然你同意了,那就去吧。你明天上午再出發,晚一天前往,張遼不至於有什麽想法。”
“遵命。”
夏侯惇也是應下。
他知道曹操的性格,一旦是決定了的事情,不可能做出更改。在荀攸的建議下,他好歹能帶兵出去參戰,不至於老是窩在營帳中,也就同意了。
夏侯惇轉身離去,營帳中隻剩下曹操和荀攸兩人。
荀攸又說了些軍中安排的事情,也一樣告辭退下。
曹操一個人枯坐著,那眸光幽深。
這是和袁家第一次正麵開戰,也是和袁尚第一次這樣的正麵交鋒。
“袁尚啊袁尚,你殺了我的兄弟,殺了我的大將,殺了我這麽多人。此仇此恨,在濮陽一戰,一並清算。”
“老夫要讓你知道,薑還是老的辣。老夫能敗你爹,也一樣能敗你。”
曹操口中呢喃著。
他一雙眸子,更是充斥著殺意,恨不得立刻就擊敗了袁尚,徹底報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