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整合人心,出兵!
火燒烏巢?我轉身燒了曹操大本營 作者:火神朱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龐統眼中掠過一道精光,分析道:“荊州方麵,此前和咱們定了盟約。既如此,為什麽不安排人傳書,請劉表出手呢?”
“有蔡家站在殿下一邊,龐家、黃家、蒯家都是心向殿下。卑職相信,讓劉表出兵不會太難。”
“我們和曹操開戰,東南方的孫權也未必會坐觀成敗。”
“孫權繼位兩年,穩固了根基,已經建立起威望,他是有可能出手的,畢竟攻打曹操,是可以分一杯羹的。”
龐統自信道:“有了這些勢力介入,即便曹操在荊州和東南方都有布置和安排,也不足為懼。”
徐庶眼眸眯起,說道:“不過依我看,荊州和孫權都指望不上。”
龐統道:“徐軍師,理由呢?”
徐庶沉聲道:“很重要的一點,孫權和劉表可是有著世仇的。”
“昔年孫權的父親死在了荊州,孫權對荊州絕對是覬覦的。”
“這一前提下,一旦劉表出兵,你說孫權會不會有小心思?我認為劉表、孫權會有暗中謀劃,如果把希望寄托在劉表、孫權的身上,是不可靠的。”
“終究,還得靠我們自己。”
徐庶侃侃而談道:“與其費盡心思籠絡人,不如加強自身的謀劃。”
龐統說道:“總之,試一試不會出錯。劉表或是孫權,願意出兵自是最好的,不願意也沒有影響。”
袁尚表態道:“就依士元所言,劉表和孫權方麵都安排人傳書,請他們出兵相助。”
“殿下英明!”
龐統恭敬說話。
徐庶道:“殿下所言甚是。”
袁尚繼續道:“我們的考慮主要有三個方麵。第一,是曹操方麵,這是主力。第二,並州方麵,可能遭到馬騰、鍾繇突襲進入。第三,防備袁譚的反水,一一做安排。”
李儒道:“請殿下示下。”
龐統、徐庶也是同時看向袁尚,等著袁尚的布置。
袁尚道:“這一次開戰,主力對付曹操,地點大概在東郡和魏郡接壤的地方。這一路軍隊,以我為主,我親自帶兵去應對、甘寧、魏延和陳到隨行。”
“並州方麵,李儒傳令給黃忠,讓他安排哨探,盯著並州方麵。同時,讓黃忠帶兵悄然往並州靠近,一旦並州出問題,黃忠迅速馳援,同時掌控並州。”
“至於袁譚這裏,我判定他真要反戈一擊,最大的可能是撤軍會鄴城來馳援。”
袁尚沉聲道:“我留下一萬兵力在鄴城,交給李儒你安排。袁譚即便是迴來了,也有二心,你順勢擊潰袁譚。隻不過父親這裏,務必要保證安全。”
“卑職明白。”
李儒鄭重點頭迴答。
龐統眼珠子一轉,道:“殿下,卑職請戰,主動前往和黃將軍一起,抗衡並州方麵的敵人。畢竟在這一路有元直在,又有殿下,還會有張頜、高覽等人,不需要卑職。”
“準了。”
袁尚點頭就迴答。
龐統歡喜道:“謝殿下。”
袁尚站起身道:“李儒,安排一下王府的情況,我去大將軍府,和父親商量一番。然後,便調集大軍出征。這一次,為了穩定鄴城,我會把沮授、逢紀、荀諶調走,隻留下審配。”
“喏!”
李儒也是再度應下。
一眾人便各自退下,去安排接下來出兵的事情。
袁尚也起身離開了趙王府,徑直往袁紹的府邸去。袁尚見到袁紹時,袁尚正在書房看書,他如今袁尚的身子骨愈發不好,好在有袁尚此前泡製的人參酒。
袁紹每天一小杯酒,身子骨病情雖說在一點點的加重,但還能夠堅持。
袁尚行禮道:“父親。”
袁紹道:“顯甫,你今天來,可是有什麽事情?”
袁尚正色道:“剛接到消息,曹操調集兵力,開始往東郡集結,要準備開戰了。同時,我也準備和曹操一戰,壓製曹操。”
袁紹眼眸眯了起來,捋著頜下的胡須,道:“你有把握嗎?”
袁尚道:“這一戰,必勝。”
袁紹輕笑道:“自從你領軍以來,屢戰屢勝,老夫相信你。這一次,你打算怎麽安排呢?”
袁尚道:“兒子準備抽調我麾下的大軍,以及張頜、高覽率領的軍隊,全力一戰。此戰贏了,我們南下占據更多的地方。另外,沮授、逢紀和荀諶,兒子也打算帶走。”
袁紹頷首道:“鄴城內,必須留下你的部分兵力。老夫的病情時而反複,雖說暫時穩定,卻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走了。你有軍隊坐鎮,才能在混亂之際,掌控局勢。”
袁尚心下歎息一聲。
袁紹對他,極盡推心置腹,可謂是把所有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權利,對男人來說很重要。
尤其對袁紹這樣的人。
隻是如今,袁紹卻也在不斷的放權,任由袁尚掌權。甚至如今,更是提醒袁尚留下兵力。
袁尚鄭重道:“父親放心,您一定會好好的,不會有事兒。更何況,您的孫兒尚未出世,您還沒有看到乖孫的。”
袁紹笑道:“老夫,自會撐著,爭取你凱旋歸來。行了,安排人通知眾人來議事,這也要宣布一番。”
袁尚點頭,立刻吩咐下去。
侍從急匆匆的離去,去通知審配、逢紀、沮授、荀諶,以及張頜、高覽來議事。一眾人齊齊抵達後,全都躬身行禮,紛紛落座。
袁紹目光掃過在場一眾人,道:“顯甫,你來說吧。”
袁尚接過話道:“諸公,剛接到密報傳迴消息,曹操大規模調集兵馬,往東郡集結。按照這個趨勢,曹操這是即將和我們開戰了。”
轟!!
眾人聽到後,都是議論出聲。
議論聲,不斷響起。
沮授眼中掠過一道精光,道:“曹操發兵,其實對我們來說,也是機會,臣認為應該一戰。不過涉及到和曹操一戰,臣有一策,請主公和殿下采納。”
袁尚道:“沮公請說。”
沮授緩緩道:“我們兵強馬壯,可以派遣大軍和曹操直接對抗。再安排一支精騎,長驅直入,突襲許都。如此雙管齊下,必然大獲全勝。”
袁尚眉頭上揚,有些意外。
沮授的建議,和昔日許攸有些類似,因為昔日許攸,就曾建議長驅直入攻伐許都。
隻是當時,沮授反對。
逢紀附和道:“殿下,關於和曹軍一戰,卑職也讚同沮公的建議。眼下這一戰,可以主力和曹操抗衡,再分兵突襲許都。”
逢紀也是持讚同態度。
不論是逢紀,亦或是沮授,實際上如今都有了變化,沒了昔日的內鬥。
因為袁尚極有決斷,而且袁尚處置人,那是真正的鐵血手段。
荀諶、審配也跟著表態。
所有人,都是意見一致。
袁尚頷首道:“都持讚同的意見,那麽接下來便這麽安排。”
“等我們的大軍逼近前線,再分兵出擊。這次和曹操開戰,是極為關鍵的一戰,對於我們至關重要,所以這一戰,張頜、高覽兩位將軍,率軍出戰。”
袁尚道:“我麾下的大軍,也會出戰。傾盡兵力,一戰擊潰曹操大軍。”
高覽道:“此戰我們必勝。”
張頜也是道:“此戰,我們必勝。”
一個個都鬥誌昂揚。
袁尚繼續道:“這一次,審配依舊總攬後方大將軍府政務,其餘沮授、逢紀、荀諶、陳琳等人,盡數隨我出戰。”
“喏!”
眾人齊齊再度應下。
袁尚擺了擺手,道:“諸公自去準備吧。”
一眾人離開,隻剩下袁紹、袁尚父子二人留下。
袁紹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笑容,說道:“顯甫,為父等你的好消息,等你凱旋歸來。”
袁尚道:“此戰,我一定會擊潰曹操,不負父親厚望。”
“去吧。”
袁紹點了點頭。
袁尚躬身揖了一禮,便起身告辭退下。
他迴到趙王府後院,見了甄宓和黃月英,說了即將離開的事情,讓甄宓、黃月英好好相處。
安排完兩人的事情,袁尚下午申時左右,到了城內軍中下令出戰。
甘寧、魏延、陳到率領的軍隊,盡數啟程。
高覽、張頜率領的軍隊也啟程。
這一次出戰的大軍,多達十餘萬人,大軍浩浩蕩蕩,規模宏大。
隨著袁尚的大軍出動,開始南下往東郡的方向進發,消息隨之傳開,在最短的時間內傳到了東郡境內,傳到了濮陽縣。
“有蔡家站在殿下一邊,龐家、黃家、蒯家都是心向殿下。卑職相信,讓劉表出兵不會太難。”
“我們和曹操開戰,東南方的孫權也未必會坐觀成敗。”
“孫權繼位兩年,穩固了根基,已經建立起威望,他是有可能出手的,畢竟攻打曹操,是可以分一杯羹的。”
龐統自信道:“有了這些勢力介入,即便曹操在荊州和東南方都有布置和安排,也不足為懼。”
徐庶眼眸眯起,說道:“不過依我看,荊州和孫權都指望不上。”
龐統道:“徐軍師,理由呢?”
徐庶沉聲道:“很重要的一點,孫權和劉表可是有著世仇的。”
“昔年孫權的父親死在了荊州,孫權對荊州絕對是覬覦的。”
“這一前提下,一旦劉表出兵,你說孫權會不會有小心思?我認為劉表、孫權會有暗中謀劃,如果把希望寄托在劉表、孫權的身上,是不可靠的。”
“終究,還得靠我們自己。”
徐庶侃侃而談道:“與其費盡心思籠絡人,不如加強自身的謀劃。”
龐統說道:“總之,試一試不會出錯。劉表或是孫權,願意出兵自是最好的,不願意也沒有影響。”
袁尚表態道:“就依士元所言,劉表和孫權方麵都安排人傳書,請他們出兵相助。”
“殿下英明!”
龐統恭敬說話。
徐庶道:“殿下所言甚是。”
袁尚繼續道:“我們的考慮主要有三個方麵。第一,是曹操方麵,這是主力。第二,並州方麵,可能遭到馬騰、鍾繇突襲進入。第三,防備袁譚的反水,一一做安排。”
李儒道:“請殿下示下。”
龐統、徐庶也是同時看向袁尚,等著袁尚的布置。
袁尚道:“這一次開戰,主力對付曹操,地點大概在東郡和魏郡接壤的地方。這一路軍隊,以我為主,我親自帶兵去應對、甘寧、魏延和陳到隨行。”
“並州方麵,李儒傳令給黃忠,讓他安排哨探,盯著並州方麵。同時,讓黃忠帶兵悄然往並州靠近,一旦並州出問題,黃忠迅速馳援,同時掌控並州。”
“至於袁譚這裏,我判定他真要反戈一擊,最大的可能是撤軍會鄴城來馳援。”
袁尚沉聲道:“我留下一萬兵力在鄴城,交給李儒你安排。袁譚即便是迴來了,也有二心,你順勢擊潰袁譚。隻不過父親這裏,務必要保證安全。”
“卑職明白。”
李儒鄭重點頭迴答。
龐統眼珠子一轉,道:“殿下,卑職請戰,主動前往和黃將軍一起,抗衡並州方麵的敵人。畢竟在這一路有元直在,又有殿下,還會有張頜、高覽等人,不需要卑職。”
“準了。”
袁尚點頭就迴答。
龐統歡喜道:“謝殿下。”
袁尚站起身道:“李儒,安排一下王府的情況,我去大將軍府,和父親商量一番。然後,便調集大軍出征。這一次,為了穩定鄴城,我會把沮授、逢紀、荀諶調走,隻留下審配。”
“喏!”
李儒也是再度應下。
一眾人便各自退下,去安排接下來出兵的事情。
袁尚也起身離開了趙王府,徑直往袁紹的府邸去。袁尚見到袁紹時,袁尚正在書房看書,他如今袁尚的身子骨愈發不好,好在有袁尚此前泡製的人參酒。
袁紹每天一小杯酒,身子骨病情雖說在一點點的加重,但還能夠堅持。
袁尚行禮道:“父親。”
袁紹道:“顯甫,你今天來,可是有什麽事情?”
袁尚正色道:“剛接到消息,曹操調集兵力,開始往東郡集結,要準備開戰了。同時,我也準備和曹操一戰,壓製曹操。”
袁紹眼眸眯了起來,捋著頜下的胡須,道:“你有把握嗎?”
袁尚道:“這一戰,必勝。”
袁紹輕笑道:“自從你領軍以來,屢戰屢勝,老夫相信你。這一次,你打算怎麽安排呢?”
袁尚道:“兒子準備抽調我麾下的大軍,以及張頜、高覽率領的軍隊,全力一戰。此戰贏了,我們南下占據更多的地方。另外,沮授、逢紀和荀諶,兒子也打算帶走。”
袁紹頷首道:“鄴城內,必須留下你的部分兵力。老夫的病情時而反複,雖說暫時穩定,卻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走了。你有軍隊坐鎮,才能在混亂之際,掌控局勢。”
袁尚心下歎息一聲。
袁紹對他,極盡推心置腹,可謂是把所有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權利,對男人來說很重要。
尤其對袁紹這樣的人。
隻是如今,袁紹卻也在不斷的放權,任由袁尚掌權。甚至如今,更是提醒袁尚留下兵力。
袁尚鄭重道:“父親放心,您一定會好好的,不會有事兒。更何況,您的孫兒尚未出世,您還沒有看到乖孫的。”
袁紹笑道:“老夫,自會撐著,爭取你凱旋歸來。行了,安排人通知眾人來議事,這也要宣布一番。”
袁尚點頭,立刻吩咐下去。
侍從急匆匆的離去,去通知審配、逢紀、沮授、荀諶,以及張頜、高覽來議事。一眾人齊齊抵達後,全都躬身行禮,紛紛落座。
袁紹目光掃過在場一眾人,道:“顯甫,你來說吧。”
袁尚接過話道:“諸公,剛接到密報傳迴消息,曹操大規模調集兵馬,往東郡集結。按照這個趨勢,曹操這是即將和我們開戰了。”
轟!!
眾人聽到後,都是議論出聲。
議論聲,不斷響起。
沮授眼中掠過一道精光,道:“曹操發兵,其實對我們來說,也是機會,臣認為應該一戰。不過涉及到和曹操一戰,臣有一策,請主公和殿下采納。”
袁尚道:“沮公請說。”
沮授緩緩道:“我們兵強馬壯,可以派遣大軍和曹操直接對抗。再安排一支精騎,長驅直入,突襲許都。如此雙管齊下,必然大獲全勝。”
袁尚眉頭上揚,有些意外。
沮授的建議,和昔日許攸有些類似,因為昔日許攸,就曾建議長驅直入攻伐許都。
隻是當時,沮授反對。
逢紀附和道:“殿下,關於和曹軍一戰,卑職也讚同沮公的建議。眼下這一戰,可以主力和曹操抗衡,再分兵突襲許都。”
逢紀也是持讚同態度。
不論是逢紀,亦或是沮授,實際上如今都有了變化,沒了昔日的內鬥。
因為袁尚極有決斷,而且袁尚處置人,那是真正的鐵血手段。
荀諶、審配也跟著表態。
所有人,都是意見一致。
袁尚頷首道:“都持讚同的意見,那麽接下來便這麽安排。”
“等我們的大軍逼近前線,再分兵出擊。這次和曹操開戰,是極為關鍵的一戰,對於我們至關重要,所以這一戰,張頜、高覽兩位將軍,率軍出戰。”
袁尚道:“我麾下的大軍,也會出戰。傾盡兵力,一戰擊潰曹操大軍。”
高覽道:“此戰我們必勝。”
張頜也是道:“此戰,我們必勝。”
一個個都鬥誌昂揚。
袁尚繼續道:“這一次,審配依舊總攬後方大將軍府政務,其餘沮授、逢紀、荀諶、陳琳等人,盡數隨我出戰。”
“喏!”
眾人齊齊再度應下。
袁尚擺了擺手,道:“諸公自去準備吧。”
一眾人離開,隻剩下袁紹、袁尚父子二人留下。
袁紹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笑容,說道:“顯甫,為父等你的好消息,等你凱旋歸來。”
袁尚道:“此戰,我一定會擊潰曹操,不負父親厚望。”
“去吧。”
袁紹點了點頭。
袁尚躬身揖了一禮,便起身告辭退下。
他迴到趙王府後院,見了甄宓和黃月英,說了即將離開的事情,讓甄宓、黃月英好好相處。
安排完兩人的事情,袁尚下午申時左右,到了城內軍中下令出戰。
甘寧、魏延、陳到率領的軍隊,盡數啟程。
高覽、張頜率領的軍隊也啟程。
這一次出戰的大軍,多達十餘萬人,大軍浩浩蕩蕩,規模宏大。
隨著袁尚的大軍出動,開始南下往東郡的方向進發,消息隨之傳開,在最短的時間內傳到了東郡境內,傳到了濮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