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蔡京,趙佶準備繼續批閱劄子。梁師成迴來後向趙佶奏道:“官家,童都知迴來了。”


    趙佶將童貫喚進來,童貫進來後,抹著眼淚說道:“官家,臣終於得見天顏,臣以後再也不離開官家了,臣要伺候官家一輩子。“


    看的梁師成在後麵直抽抽,心想你以後要是天天留在官家身邊,那還有我的活路啊?你不是喜歡在陝西監軍嗎?怎麽現在不願意到陝西去了。


    趙佶笑道:“你是李憲的弟子,想來是知兵的,在這禁中有何用武之地?”


    童貫趕緊說道:“官家,臣哪裏算得什麽知兵啊!臣隻想在官家身邊伺候,就是做個小黃門也是好的。”


    趙佶哈哈笑道:“你童都知這樣高品的小黃門吾可用不起!種師中從選了五百諸路硬探,你可帶迴來?你看怎麽樣?”


    說道這個,童貫可算找到長處了,開始向趙佶表功了,這五百硬探都是童貫一個一個挑選過的,都是西軍中的好漢,絕對的可用。趙佶也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童貫的軍事才能,不能說沒有,隻能說有,但是和種師中、種師道比起來,聊勝於無罷了。


    而且童貫自身的經驗都來自於西軍,對付西賊,他還可以做到遊刃有餘,但是一旦換一個對手,不管是契丹還是女真,而且後來的童貫,已經被契丹、女真嚇破了膽,根本不敢和他們對抗,但是趙佶想著,對付些地痞流氓,想來還是不成問題的。


    趙佶問道:“這些硬探近身格鬥可好?他們可善於在城裏搜索追蹤?”


    童貫說道:“這些硬探的功夫絕對算得上上佳,就是西賊中的好手也不能一對一戰勝,至於偵察搜索,都是他們幹慣了的,隻要稍加熟悉,臣想應是無礙的。”


    趙佶點點頭,調這些硬探來,一來是充實皇城司的力量,現在的皇城司,實力已經大不如前,抽調西軍中的好手,增強皇城司的力量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對於東京城裏的鬼樊樓,由來已久,曆代知開封府也不乏能臣,但是對這鬼樊樓都是聽之任之,實在鬧得不成樣子,才加以打擊,隻要讓他們不太猖狂就行。


    陸遊曾經記載過:京師溝渠極深廣,亡命多匿其中,自名為''無憂洞'';甚者盜匿婦人,又謂之''鬼樊樓''。京師有多廣闊,這鬼樊樓就有多大,裏麵四通八達,如同一個地下城市。小孩在裏麵成長,接受“前輩們”的教導,三觀都被扭曲,男孩成為乞討者或扒手,長大後就是鬼樊樓的新一批幹將;女孩命運更悲慘,聽話的賣到上麵的青樓,不聽話的就留在地下,同樣做的是煙花買賣。


    曆代的開封知府,也不是沒想過徹底鏟除鬼樊樓,但是都難以成功,究其原因,無外乎五點。


    第一個難點,嫌疑犯長居於此,很熟悉裏麵的地形,深諳“敵來我跑,敵退我迴”那一套,不熟地形的執法人員根本找不到他們;


    第二個難點,上方就是京師,不可在地下使用重型武器;


    第三個難點,開封府地下除了渠道,還有戰國時期的古城,民謠這麽說“開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幾座城”,這無疑加大了難度;


    第四個難點,雖然鬼樊樓裏犯罪分子很多,但更多的還是無家可歸的窮苦百姓。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就是嫌犯的人質,執法人員投鼠忌器,不敢逼得太狠;


    第五個難點,如果清剿成功,那麽裏麵的百姓怎麽處理?這麽多人突然間出現,朝廷管不了或者不願管他們的衣食住行,將會造成更大的治安危機。


    所以隻能聽之任之。而這些人也很識相,拐帶孩子隻找民間長相出眾的,絕不找官宦人家的;犯事兒也隻敢犯民間,不敢沾官府。


    大部分的開封知府,也不過在這個崗位上幹個三四年罷了,大部分人眼睛都是向上盯著的,對於無憂洞裏這些事,隻要不太過分,也就得過且過了。但是趙佶不這麽看,無憂洞的存在就是對他最大的嘲諷,自己號稱天子,口含天憲,但是這幫人就在自己眼皮子這麽猖狂,趙佶絕對不能容忍。


    人販子總是最令人討厭的。趙佶如今疏浚運河,開墾土地,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若是征發百姓,趙佶還是有些於心不忍,不管是差役法還是募役法,百姓被官府拉來疏浚運河,肯定是要受到摧殘的,就算是官員們操守好,可是這些衙門小吏可不是吃素的,他們想方設法盤剝百姓,才不會管他們的死活。


    若是用罪犯去修河,尤其是無憂洞裏這些人渣去修河,趙佶心裏就沒有任何負擔了。而且通過此舉,展示皇城司的能力,更是展示趙佶作為皇帝的能力。也能買好百姓,樹立自己這個官家的威望,對自己以後施政也是有好處的。


    所謂無憂洞,其實就是東京城下的排水係統,開封地勢低平,為了防止內澇,城下修建的大量的排水溝渠。開封地麵明渠有“八字水口”:“內外八廂創製八字水口,通流雨水入渠甚利”,地下則是“汴都地廣平,賴溝渠以行水潦。沒想到最後竟成為這些罪犯的無憂洞,這是趙佶不能容忍的。


    趙佶將童貫留在垂拱殿,同時命人去叫高俅,趙佶對童貫說道:“你有帶兵之才,這點吾知道。既然不願出外,就在東京,執掌皇城司,也是好的,童貫,知道吾想要什麽樣的皇城司嗎?”


    童貫趕緊說道:“請官家示下!”


    趙佶起身,走到童貫身邊說道:“皇城司是吾的腹心爪牙,祖宗用之,采聽明遠,每邊閫之事,纖悉必知。伺察公事,民間細務一例以聞。”趙佶頓了一下,盯著童貫說道:“這是祖宗之法,你明白嗎?”


    童貫趕緊說道:‘臣明白了!“


    高俅已經到了,正在垂拱殿外唱名,趙佶坐迴禦案,讓高俅進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宣和軼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宣和軼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