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李察哥接到興慶府的詔令後,立即趕赴韋州。對於仁多保忠,李察哥是十分佩服的,西夏如今的將領中,也就是他與宋軍陝西諸將交手從不落下風,他也實在不明白,自己的皇帝各官為什麽總是對仁多保忠不放心,仁多氏久在青唐,在當地頗有威望,隻要仁多氏在仁多泉城,青唐就會俯首帖耳,這麽重要的人,不加以拉攏,反而處處提防,真是讓他想不明白。
李察哥攜帶著李乾順的親筆信來到韋州城,但是卻被告知仁多保忠已經到部落裏去了,他隻得在韋州繼續等待。
城外,仁多保忠正帶著仁多洗忠在各個部落裏察看,接連兩次大敗,讓靜塞軍司轄下的各個部落損失慘重,不光是青壯人口的損失,還有大量的戰馬、牲畜的損失,還有宋廷這幾年對西夏實施禁榷,使得西夏各個部落缺乏各種物資。雖然西夏盛產青鹽駿馬等物,可是缺乏鐵料、藥品、絲絹等,整個部落生計艱難。
看到仁多保忠來了,一眾西夏百姓騷動起來,他們覺得仁多將軍來了,很快就能帶他們南下搶掠了,隻要能戰勝宋軍,奴隸、鐵器、茶葉,什麽都能搶迴來的。仁多保忠笑著點點頭,和仁多洗忠一道出了部落上馬。
仁多洗忠說得:大兄,晉王已經到韋州了,是不是迴韋州見見他。
仁多保忠說得:先不急,看看部落裏的情況再說。現在部落裏青壯死傷慘重,一定要約束部落,不得再滋事,給宋軍借口,要知道,現今形勢不同了,種家諸將、劉仲武、王厚等人時時刻刻都想重燃戰火,好撈取功勳,沒有十年的休養生息,我們恢複不過來元氣。
仁多洗忠點點頭,接下來兩天,仁多保忠都在察看靜塞軍司下轄的各軍寨、城池,了解西夏軍隊的情況,軍器、糧食、戰馬的情況。當李察哥都快等待的發狂時,仁多洗忠、仁多保忠才施施然迴到韋州城。
李察哥趕緊前去拜會,仁多保忠在統軍使衙署接待了李察哥,李察哥帶著李乾順的親筆信,還有各式賞賜來到統軍使衙署,對仁多保忠說道:聽聞仁多將軍抱恙,皇兄立刻遣本王攜帶藥材等到韋州察看,仁多將軍肩負重任,為大夏鎮守靜塞,萬不可有失啊!
仁多保忠紅光滿麵,絲毫看不出有生病的樣子,他笑笑說道:殘廢之人,勞陛下擔憂,罪莫大也!晉王不辭辛勞,令某深為感佩,隻是沉屙已久,豈是一時半會就能痊愈的,還請陛下另選賢能,坐鎮韋州,我看晉王,頗有領兵之才,任靜塞軍司統軍使也是合適的。
李察哥趕緊說道:仁多將軍言重了,舉朝之士,除將軍外,誰能震懾宋軍,執掌靜塞軍司帥印?本王資曆太淺,不能服眾,且無甚才能,忝為陛下守衛鹽宥二州,已是莫名恩寵,豈敢奢望其他,陛下也已經恩準,洗忠將軍遙領禦園內六班直統軍職務,暫留靜塞軍司協助將軍,如此將軍可一邊調治一邊處置靜塞軍司也。
仁多保忠衝著興慶府方向行禮說道:陛下待臣山高海厚之恩,沒齒難忘,本當為陛下竭忠盡智,肝腦塗地,死而後已,怎奈朝中物議紛紛,言臣弟仁多楚清叛宋之事,臣為自證清白,甘願還歸鄉裏,不使陛下為難也!
李察哥笑道:仁多將軍言重了,不過些許閑人亂講罷了,誰不知道仁多將軍與宋人勢不兩立,忠誠於國家,這點陛下知道,本王也清楚,斷不會因為些許讒言,就猜疑於將軍的,且靜塞軍司直麵宋人,若是對將軍不放心,又怎會命將軍坐鎮靜塞軍司呢?將軍勿憂,皇兄及本王都相信將軍,些許小人之言,不用放在心上。
仁多保忠笑道:晉王殿下不必瞞我,梁王可不是什麽小人。既然梁王殿下對臣不放心,我看就讓梁王殿下坐鎮靜塞軍司,必不讓宋軍一兵一卒得越我境!梁王者,大才也,頭腦清澈,才為世出。又是當世名將,宋軍諸將必畏之如虎也!
出身帝王家得李察哥當然知道,仁多保忠這麽說,一方麵是明確告訴他和李乾順,他仁多保忠在興慶府也不是孤立無援的,一樣有自己的盟友、耳目,雖然身在韋州,但是什麽事情都別想瞞過他。其次也是提醒他,嵬名氏裏現在最能打不就是嵬名安惠嗎?結果在靜塞軍司丟了割踏寨,李乾順要思量清楚,要是真的罷黜了老夫的靜塞軍司統軍使的職務,又讓誰來呢?嵬名安惠剛剛在割踏寨被王文鬱擊敗,舍我其誰也。
李察哥隻得尷尬的笑笑說道:仁多將軍言重了!梁王並沒有懷疑仁多將軍,且陛下是極信任將軍的,將軍在靜塞軍司,陛下才能在興慶府安枕,本王也好在嘉寧軍司與將軍守望相助。
仁多保忠看火候已經差不多了,說道:賴陛下信重,又遣晉王送藥,臣感激不已,國事為重,臣隻得勉力為之,一旦陛下有更好的人選,還請陛下早日令臣生歸故園。
李察哥趕緊寬慰仁多保忠,同時向他請教道:仁多將軍,本王守衛嘉寧,深感力不從心,將軍何以教我?
仁多保忠笑道:晉王殿下,天縱英才,日後定會成為我國名將的。如今嘉寧,重在鹽州,此為我國之命脈,上迴為種師中偷襲,責任不在晉王,去歲平夏城大戰,精騎損失慘重,我軍的預警能力已經大不如前的,晉王迴去,一方麵訓練輕騎,以為大軍羽翼耳目,增廣視聽,一麵沿河設防,宋軍若再次入寇,也必會沿河深入的,嘉寧、靜塞,本就一河之隔,往北還有西平府,隻要晉王殿下尾隨宋軍,不與其戰,臣必提靜塞之兵,再請陛下發西平府之兵,三路大軍,圍殲宋軍。
仁多保忠鄭重說道:晉王殿下,要記住一點,我們是耗不過宋人的,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沒有必勝的把握絕不要與宋軍一戰,隻要我們能殲滅宋軍一路精銳,就可以得十年安穩,要是像平夏城和今歲一樣和宋軍消耗,不出數年,我國危矣!
對仁多保忠得話,李察哥深以為然,他表示同意並且說道會上奏李乾順,這才在仁多保忠的送別下離開,返迴鹽州。
李察哥攜帶著李乾順的親筆信來到韋州城,但是卻被告知仁多保忠已經到部落裏去了,他隻得在韋州繼續等待。
城外,仁多保忠正帶著仁多洗忠在各個部落裏察看,接連兩次大敗,讓靜塞軍司轄下的各個部落損失慘重,不光是青壯人口的損失,還有大量的戰馬、牲畜的損失,還有宋廷這幾年對西夏實施禁榷,使得西夏各個部落缺乏各種物資。雖然西夏盛產青鹽駿馬等物,可是缺乏鐵料、藥品、絲絹等,整個部落生計艱難。
看到仁多保忠來了,一眾西夏百姓騷動起來,他們覺得仁多將軍來了,很快就能帶他們南下搶掠了,隻要能戰勝宋軍,奴隸、鐵器、茶葉,什麽都能搶迴來的。仁多保忠笑著點點頭,和仁多洗忠一道出了部落上馬。
仁多洗忠說得:大兄,晉王已經到韋州了,是不是迴韋州見見他。
仁多保忠說得:先不急,看看部落裏的情況再說。現在部落裏青壯死傷慘重,一定要約束部落,不得再滋事,給宋軍借口,要知道,現今形勢不同了,種家諸將、劉仲武、王厚等人時時刻刻都想重燃戰火,好撈取功勳,沒有十年的休養生息,我們恢複不過來元氣。
仁多洗忠點點頭,接下來兩天,仁多保忠都在察看靜塞軍司下轄的各軍寨、城池,了解西夏軍隊的情況,軍器、糧食、戰馬的情況。當李察哥都快等待的發狂時,仁多洗忠、仁多保忠才施施然迴到韋州城。
李察哥趕緊前去拜會,仁多保忠在統軍使衙署接待了李察哥,李察哥帶著李乾順的親筆信,還有各式賞賜來到統軍使衙署,對仁多保忠說道:聽聞仁多將軍抱恙,皇兄立刻遣本王攜帶藥材等到韋州察看,仁多將軍肩負重任,為大夏鎮守靜塞,萬不可有失啊!
仁多保忠紅光滿麵,絲毫看不出有生病的樣子,他笑笑說道:殘廢之人,勞陛下擔憂,罪莫大也!晉王不辭辛勞,令某深為感佩,隻是沉屙已久,豈是一時半會就能痊愈的,還請陛下另選賢能,坐鎮韋州,我看晉王,頗有領兵之才,任靜塞軍司統軍使也是合適的。
李察哥趕緊說道:仁多將軍言重了,舉朝之士,除將軍外,誰能震懾宋軍,執掌靜塞軍司帥印?本王資曆太淺,不能服眾,且無甚才能,忝為陛下守衛鹽宥二州,已是莫名恩寵,豈敢奢望其他,陛下也已經恩準,洗忠將軍遙領禦園內六班直統軍職務,暫留靜塞軍司協助將軍,如此將軍可一邊調治一邊處置靜塞軍司也。
仁多保忠衝著興慶府方向行禮說道:陛下待臣山高海厚之恩,沒齒難忘,本當為陛下竭忠盡智,肝腦塗地,死而後已,怎奈朝中物議紛紛,言臣弟仁多楚清叛宋之事,臣為自證清白,甘願還歸鄉裏,不使陛下為難也!
李察哥笑道:仁多將軍言重了,不過些許閑人亂講罷了,誰不知道仁多將軍與宋人勢不兩立,忠誠於國家,這點陛下知道,本王也清楚,斷不會因為些許讒言,就猜疑於將軍的,且靜塞軍司直麵宋人,若是對將軍不放心,又怎會命將軍坐鎮靜塞軍司呢?將軍勿憂,皇兄及本王都相信將軍,些許小人之言,不用放在心上。
仁多保忠笑道:晉王殿下不必瞞我,梁王可不是什麽小人。既然梁王殿下對臣不放心,我看就讓梁王殿下坐鎮靜塞軍司,必不讓宋軍一兵一卒得越我境!梁王者,大才也,頭腦清澈,才為世出。又是當世名將,宋軍諸將必畏之如虎也!
出身帝王家得李察哥當然知道,仁多保忠這麽說,一方麵是明確告訴他和李乾順,他仁多保忠在興慶府也不是孤立無援的,一樣有自己的盟友、耳目,雖然身在韋州,但是什麽事情都別想瞞過他。其次也是提醒他,嵬名氏裏現在最能打不就是嵬名安惠嗎?結果在靜塞軍司丟了割踏寨,李乾順要思量清楚,要是真的罷黜了老夫的靜塞軍司統軍使的職務,又讓誰來呢?嵬名安惠剛剛在割踏寨被王文鬱擊敗,舍我其誰也。
李察哥隻得尷尬的笑笑說道:仁多將軍言重了!梁王並沒有懷疑仁多將軍,且陛下是極信任將軍的,將軍在靜塞軍司,陛下才能在興慶府安枕,本王也好在嘉寧軍司與將軍守望相助。
仁多保忠看火候已經差不多了,說道:賴陛下信重,又遣晉王送藥,臣感激不已,國事為重,臣隻得勉力為之,一旦陛下有更好的人選,還請陛下早日令臣生歸故園。
李察哥趕緊寬慰仁多保忠,同時向他請教道:仁多將軍,本王守衛嘉寧,深感力不從心,將軍何以教我?
仁多保忠笑道:晉王殿下,天縱英才,日後定會成為我國名將的。如今嘉寧,重在鹽州,此為我國之命脈,上迴為種師中偷襲,責任不在晉王,去歲平夏城大戰,精騎損失慘重,我軍的預警能力已經大不如前的,晉王迴去,一方麵訓練輕騎,以為大軍羽翼耳目,增廣視聽,一麵沿河設防,宋軍若再次入寇,也必會沿河深入的,嘉寧、靜塞,本就一河之隔,往北還有西平府,隻要晉王殿下尾隨宋軍,不與其戰,臣必提靜塞之兵,再請陛下發西平府之兵,三路大軍,圍殲宋軍。
仁多保忠鄭重說道:晉王殿下,要記住一點,我們是耗不過宋人的,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沒有必勝的把握絕不要與宋軍一戰,隻要我們能殲滅宋軍一路精銳,就可以得十年安穩,要是像平夏城和今歲一樣和宋軍消耗,不出數年,我國危矣!
對仁多保忠得話,李察哥深以為然,他表示同意並且說道會上奏李乾順,這才在仁多保忠的送別下離開,返迴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