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仁多兄弟開懷痛飲之時,東京城,高府,酒飽飯足的高氏兄弟,又坐在書房裏,高達不滿的嘟囔道:高公繪,你現在可是真的小氣,連個姑娘都不給小爺叫,要是在秦州,小爺哪頓飯沒有兩個姑娘陪著啊。


    高公繪無奈道:和你說正事了,要是幹好了差事,謀請你樊樓一個月,什麽樣的姑娘有著你選,你想想看,家裏還有什麽能幫得上你的,去了陝西,事關機密,通信又不方便,怕誤了事。


    高達想了想說道:其實倒有個事,隻不過得要官家首肯。你知道仁多楚清吧?


    高公繪當然知道,仁多楚清就是仁多嵬丁的兒子,仁多保忠的堂弟,當年仁多嵬丁戰死後,仁多楚清當時雖然很年輕,卻擔任西夏禦史中丞,職位很高,僅位在宰相、樞密使之下。可惜他沒有執掌過兵權,曾向梁太後請求兵權但沒有得到準許。元符元年十月,仁多楚清攜帶家人40餘口投奔宋熙河經略司,並貢獻出大量的冠服、寶玩、鞍韉、繡龍帳等物。宋哲宗詔命其赴闕朝見,一到汴京即歸還他所貢獻原物,而且授予甘州團練使、右廂卓羅一帶都巡檢使等職。若不是他叛逃,仁多保忠還做不了仁多氏的族長。


    仁多楚清歸宋後,哲宗皇帝對他厚加賞賜,在東京賜給府邸,讓他過上了富貴閑人的生活,但是他其實和仁多保忠關係不錯,當初仁多保忠之所以等當上統軍使,一來是他奪迴仁多嵬丁的屍身,二來也是仁多楚清在興慶府當人質,小梁後才會放心的任用仁多保忠。


    仁多楚清叛歸大宋後,對仁多保忠確實不利,一度讓仁多保忠備受猜疑,不過西夏確實缺乏大將,不得已還是啟用他,高公繪說道:要用仁多楚清,確實需要官家首肯,恐怕政事堂也會參與進來,這樣吧,明日我請見,和官家說吧,還有什麽嗎?


    高達問道:王厚可能聯係上?可能需要熙河路協助才行。


    高公繪說道:王厚啊,其父王韶當年當年還受過我高家恩惠,待我修書一封,到時你帶去即可,還有家中的老兵、家將,你要有看得上的都可以帶走。


    第二天一早,高公繪就帶著高達請見,對於高達的請見,趙佶十分重視,立即安排召見,高達說明原因後,趙佶說道:這樣吧,這些事樞相來安排比較好。於是叫來章惇,說明情況。


    章惇則是一臉的不相信,章惇說道:非是臣不相信,隻是仁多保忠之兇殘,遠勝其叔,元佑二年(1087)七月,他率兵萬人入侵涇原路,剛入境就遭遇總管劉昌祚大軍的攔截被迫還軍。同年九月,他又率10萬夏兵襲擊宋鎮戎軍,焚燒房屋,毀壞墳墓。慶州知軍事範純粹派遣副總管曲珍領軍深入敵後牽製,迫使仁多保忠退兵,遂解鎮戎之圍。元符元年,環慶將李傑忠出兵偷襲銼子山,計劃擒捉仁多保忠,但仁多保忠脫逃而去,偷襲無功。次年閏九月,河湟蕃族首領心牟欽氈、篯羅結聚集數千人圍攻宋新收複的湟州,並多次請求西夏派兵增援。西夏國主李乾順派仁多保忠等三監軍司約10萬兵相助,先斷炳靈寺橋,燒星章峽棧道,接著從四麵急攻湟州。宋總管王湣率軍頑強堅守,夏蕃聯軍連攻16天也沒有攻下。仁多保忠正指揮軍士積聚數萬捆柴薪焚燒湟州城門,幸好苗履、姚雄、李忠傑等熙河諸將率軍來援,迫使仁多保忠率軍渡過湟水返迴西夏境。這樣的人,要想招降他,談何容易啊!


    趙佶笑道:不試試看,怎麽知道呢?當年仁多楚清來降,不也是意外之事。高達你要我們怎麽配合你,直接說吧。


    高達說道:官家,章相,我想將仁多楚清派到熙河路去,一來是仁多楚清畢竟曾是仁多氏的族長,在青唐也有相當的影響力,市馬的話他有大用處,同時也可以勸降仁多保忠,二就是沿邊的硬探(宋軍武裝偵察兵)必要時要聽我安排,好給仁多保忠施加壓力。


    章惇想了想說道:這個好說,不若給仁多楚清加個熙河路兵馬都監,打發他到王厚那裏去,至於沿邊的硬探,我給章宣撫書信,你自去和宣撫司商量即可。君臣又一起商量了一下細節,趙佶一再強調嚴守秘密後才散去。


    韋州,仁多保忠宿醉醒後,叫來仁多洗忠問道:你聯係割踏寨宋軍了嗎?現在他們在幹什麽?


    仁多洗忠說道:小弟沒有和割踏寨的宋軍聯係過,不過一直派偵騎關注著割踏寨,宋軍一直在加固割踏寨城牆,修繕城池,宋軍確實準備在割踏寨屯駐重兵了。


    仁多保忠說道:遣人去割踏寨問問,就說榷場的位置已經選好了,就在韋州城外,問問宋廷什麽時候能開始貿易,再從部落裏選幾匹駿馬,贈與大宋章宣撫,就說本將贈予的。


    仁多洗忠說道:大兄,這麽幹興慶府那邊會懷疑你的,之前因為二兄(仁多楚清)的事,他們就一直懷疑你,要是你再明目張膽的聯係大宋,他們又會懷疑你的,到時候他們說不定又像之前一樣對付你。


    仁多保忠笑笑說道:若是以前,我自然不敢如此,可是現在這個靜塞軍司統軍使的位置,可是個燙手山芋,動了某,倒要看看李乾順派誰來?嵬名阿吳還是再派嵬名安惠?要不然把毛都沒長齊的李察哥派來。李乾順大不了訓斥我幾句,還能幹什麽?仁多保忠站起來伸了個懶腰繼續說道:此一行,如鳥上青天,魚入大海,再也不受羈絆了!過兩天看看兒郎們怎麽樣了。


    仁多保忠繼續說道:你迴仁多泉城看看,把那邊的族人都帶過來了,王厚不是個好相與的,宋軍一定會在熙河路有動作的。本來仁多家族及其部落居住地在浩亹河流域的仁多泉城和銼子山。但是從王韶熙河開邊後,宋置熙河路,不斷壓縮仁多氏的活動範圍,再加上青唐逐漸傾向大宋,仁多氏的生存環境已經極為惡劣了,而且自己在靜塞軍司經營已久,老家的族人卻還在和南軍司,讓他有些不放心。所以吩咐仁多洗忠去將族人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宣和軼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宣和軼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