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國寺內,和尚們已經亂作一團了,大和尚們麵麵相覷,有些無可奈何,淨悟禪師這時候才睜開眼問道:敢問是何人領兵?有知客僧說道:這些禁軍士卒問什麽都不答話,隻看見狄字帥旗。


    淨悟禪師想了一會說道:原來是狄武襄的兒子啊,也算與我大相國寺有一段淵源的,待老衲前去問問。


    淨悟禪師出了寺門,麵對著這些禁軍士卒,大聲說道 :小僧淨悟,敢請狄馬帥一敘!狄詠久在東京,自然知道淨悟禪師,他一夾馬腹,來到寺門前,問道:不知禪師尋本將何事?


    淨悟問道:官家可是要滅佛?狄詠笑道:淨悟禪師說笑了,官家並無此意,隻是有些許誤會罷了,本將也是奉命前來。


    淨悟禪師說道:狄馬帥,敝寺住持無相大師已經前往宣德門麵見官家了,看在當年狄武襄曾借住敝寺的麵上,還請將軍暫候一時,待敝寺住持返迴,不知可否?


    淨悟禪師說的是當年東京大水,狄青家被水淹,不得已借住大相國寺的事情,當時淨悟的師傅佛印禪師與狄青頗為友善,後來狄青去世,佛印還曾吊唁過。狄詠點點頭說道:未得命令,不會妄動的,禪師也請約束貴寺僧侶,切莫滋事,免得節外生枝。


    淨悟點點頭,迴轉寺內吩咐僧侶安靜。


    此時,政事堂內,無相法師正看著章惇和呂惠卿,問道:二位相公,官家可是要滅佛?


    章惇笑道:法師多慮了,官家非有此意,隻是佛門淨地,似乎現在成了藏汙納垢之所,官家不過是為佛門清理門戶罷了。


    無相法師說道:章相說笑了,我佛門法度甚嚴,未曾聽說過有什麽作奸犯科之輩,即便是有,也該我們佛門處置,就不勞官家操勞了。


    呂惠卿說道:無相法師錯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大宋境內,沒有官家不能管的事,佛門也是一樣的。再說了出家人四大皆空,本官不明白,既然四大皆空,這些阿堵物又要來作甚?


    無相法師說道:敝寺財產,都是來路清白了,從未巧取豪奪,也未曾幹犯王法。呂惠卿笑道:巧取豪奪,法師這句話說的在理極了,不妨將開封府曆年案卷調出,看看貴寺的案子到底有多少,當不當得起巧取豪奪,這四個字!


    章惇笑道:如今官家雷霆之怒,隻怕到時候玉石俱焚啊。無相法師不卑不亢的說道:我佛東來,也並非一帆風順,昔日三武一宗,四大法難,可是信眾向善之心,未可違逆。


    章惇手一攤說道:既如此,無相法師請迴吧,既然法師願意以身證法,本官就不多留了,狄將軍那裏想必也等的煩了。章惇起身,無相法師趕緊拉住章惇,低聲說道:章相必欲置我佛門於死地嗎?章惇淡淡的說道:法師著相了,本官無意置何人於死地,今日果,前日因矣!


    呂惠卿趕緊打圓場說道:事還未定,事還未定!法師,非是本官妄加猜度,本朝寺院之盛,不亞於前唐,我大宋官家,禮佛尊法之心,至誠可見,自太祖起,曆代官家,無不賞賜寺廟僧眾,所費何止千萬?然而及至今日,京中香火鼎盛,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產充施者,有燃香臂頂供養者,十分東京之財,七分在佛門矣。更有違法犯禁之輩,購買度牒,詐稱僧侶,逃避追捕,這些事情,法師想必知道的吧!


    無相緊閉雙眼,不做迴答,自從宋真宗起,趙宋皇室就一直優禮佛門,皇室的不斷賞賜,使得民間百姓也紛紛附和,到仁宗時,佛門已經十分昌盛,無論世家大族還是普通百姓,禮佛都是一件極為普遍的事情,呂惠卿接著說道:法師既說到三武一宗,可讀過唐武宗的廢佛敕令?


    呂惠卿將這道敕令最後一段讀出來:洎於九州山原,兩京城闕,僧徒日廣,佛寺日崇。勞人力於土木之功,奪人利於金寶之飾;遺君親於師資之際,違配偶於戒律之間。壞法害人,無逾此道。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饑者;一婦不蠶,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勝數,皆待農而食,待蠶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紀極,皆雲構藻飾,僭擬宮居。晉、宋、梁、齊,物力凋瘵,風俗澆詐,莫不由是而致也!


    呂惠卿問道:法師以為,今日這汴京城內,像不像這敕令描述的一般?各個寺院廟宇,擁有土地皆以千頃計,僧眾少說數百,毀鑄我大宋錢幣,融為佛像,僅此一條,就可以對佛寺趕盡殺絕,還不要說佛門之中,良莠不齊,作奸犯科,違法亂紀的不再少數,非是官家要置佛門於死地,而是佛門自己把自己推上絕路了。


    章惇冷笑道:法師大可以看看東京城內的這些和尚,哪一個不是錦衣玉食,遍身綾羅,爾等一件袈裟,便要一家中產之家的家產,還大肆販賣官家賞賜的度牒,借以謀取錢財,致使國家賦稅流失,樁樁件件,不是爾等的前日因嗎?到了此時,還不俯首聽命,兀自大言不慚,李乾順割據銀夏,坐擁雄兵五十萬,還不是要給官家遞上降書順表?爾等要以何抗拒天威?莫不是煽動信眾,謀逆反叛嗎?


    無相趕緊說道:章相誤會了,我佛門一向忠於大宋,絕不敢起反叛之心,官家欲佛門如何做,不妨直言,我佛門必遵而行之。


    章惇看了眼呂惠卿,呂惠卿會意,輕咳一聲說道:官家所求,不算過分,一是清理寺院僧眾,凡是不能通過試經的,一律還俗。二是寺院土地,概為自食其力所用,按每僧十畝撥給,多餘土地,一律入官。三是日後寺院各項經營如常,但需照章納稅,由三司監管。四是寺院造像,概不準用銅鐵之屬,隻準泥胎木刻,所有銅鐵佛像,一律入官。法師隻要答應這四點,禁軍即刻迴營。


    章惇說道:法師不必他言,隻需告訴本官,允與不允即可。


    無相說道:那禁軍士卒,不得踏入寺院,若僧侶有作奸犯科之屬,由寺院交予開封府即可。若如此,官家之言,我佛門自當遵奉。


    呂惠卿笑道:隻要佛門遵奉聖諭,我們又何必刀兵相向呢?但是三司官吏,是要入寺核查的。


    無相法師宣了一聲佛號說道:阿彌陀佛!如此老衲應了,我等謹遵官家聖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宣和軼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宣和軼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