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諸位大臣後,趙佶還是有些不放心,將狄詠召來,問道:卿久在陝西,可知陝西諸將之中帶兵練兵,以誰為佳,卿可有推薦的人選?狄詠想了想說道:官家,西北諸將,以種家、折家、姚家、劉家為主,間或有其他人家。
趙佶好奇道:現在陝西諸將,都是將門子弟嗎?狄詠點點頭說道:諸路兵馬統製以上俱是將門子弟或都門禁軍派遣。趙佶好奇道:都門禁軍中還有可用之將?狄詠說道:臣問巡檢何灌,武舉登第,頗有勇力。趙佶點點頭問道:西軍之中,年輕將領卿以為何人為佳?
狄詠問道:官家,西軍之中,能戰者多,不過種師道、種師中兄弟已年介五旬,折可適也身負重任,此三人者,皆西軍勇將也。其餘劉法、姚古皆是一時之選。趙佶繼續問道:老將軍想必已知,吾欲在京畿諸路選練校閱鄉兵,每路各置一將,共計三萬人,若以練兵論,西軍諸將可以勝任者何人也?
狄詠說道:如此則選種師中、劉法、姚古皆可一用。但官家欲練兵,可從西軍抽調精銳士卒,充為校尉,如此成軍迅速,且有戰力。趙佶笑道:老將軍久曆戎行,可為吾統領此事?狄詠興奮的說道:官家,老臣雖老,尚堪驅使,還請官家放膽。趙佶說道:如此吾可以無憂矣!加卿侍衛親軍步軍副都指揮使兼京畿諸路宣撫使,節製諸路校閱鄉兵,調何灌、種師中、劉法為諸路校閱鄉兵統製,自鄜延、秦鳳、熙河、麟府等路抽調精銳一千五百,充校閱鄉兵校尉。
趙佶一邊說,一邊寫好詞頭,繼續說道:老將軍,此事重大,吾托付於卿了!雖稱鄉兵,吾實望其為禁軍,所給用度僅次禁軍一等,招募士卒要是良家子弟。嚴加訓練,都門禁軍的窘況,老將軍想必也已經知道了,長此以往,外重內輕,非國家長遠之策。狄詠鄭重的點頭說道:官家,放心,老臣知道輕重,必為官家練出可戰之兵。趙佶點點頭說道:如此甚好。
狄詠走後,趙佶還是不太放心,靖康之變時,所謂八十萬禁軍,還不如土雞瓦狗,女真人不過數萬人,就兵臨汴梁城下,這樣的禁軍,怎麽倚靠,西軍麵對女真人也並不占優勢,種師道、姚古所統帥的西軍一樣也戰敗於女真人手裏。禁軍的孱弱可見一斑,這事還是得落在章惇身上,也隻有他這個強勢的樞密使可以壓製這些驕橫的將門。
趙佶召見章惇,章惇進入垂拱殿內行禮後問道:官家召臣何事?趙佶問道:章卿掌天下軍伍,當知我大宋禁軍幾何,每歲消耗幾何吧?章惇笑道:具元佑七年呂大防所奏,天下禁軍廂軍總計七十五萬餘人,其中禁軍五十五萬,廂軍二十萬,近年來與西賊交戰,禁軍略有增加,在六十萬左右,禁軍每人每歲大概30貫,廂軍每人每歲大概需要十到十五貫。
趙佶默默的算了一下說道:那就是說,每歲光是養兵,國家就要花費2000萬貫。章惇點點頭,趙佶問道:都門禁軍,號稱精銳,衣甲行糧,都是從優供給,到底有幾分戰力?所謂上四軍,捧日、拱聖等軍,臨戰可否一用?章惇有些尷尬說道:國朝承平日久,都門禁軍,有些懈怠,怕是比不上西軍經年血戰。
趙佶隻能苦笑,繼續問道:禁軍在冊有六十萬,實際有多少?章卿可知。章惇說道:之前冗兵甚多,部分禁軍實有人數不足一半,現經多次裁減,禁軍實有人數應有七八成之數吧。趙佶說道:都門禁軍實際人數較之河北、河東更少吧。章惇說道:官家聖明,都門禁軍確是缺額甚多,實有人數應在六七成之間。趙佶說道:卿為樞密使,當整頓軍伍,縮減空額,都門禁軍不堪使用,久之外重內輕,非國家之福。
章惇點點頭說道:內輕外重確非國家之福,陛下聖慮及此,臣等不及也!趙佶接著說道:祖宗施行更戍之法,使士卒習山川勞苦,遠妻子之思,亦是一良策。現今西軍能戰,而捧日、拱聖諸軍,士氣不振,已不複國初時英武善戰。要將都門禁軍與西軍對調,讓都門禁軍能戰,才是樞密使當做的事。章惇說道:官家聖慮及此,臣等不及,隻是若調捧日、拱聖等軍西去,一來是各部就糧於各地,集中不易,二來是拱聖等軍西去,行糧等項開支也是不菲。
趙佶說道:拱聖、捧日等軍員額多少?章惇說道:捧日軍有35個指揮,其中一個指揮在鄭州就糧,拱聖軍有21營,俱都是騎軍,每營員額五百人,計捧日軍有一萬七千五百人,拱聖軍一萬五百人。趙佶問道:二軍實際有多少人?章惇想了想說道:捧日軍實有一萬三千人左右,拱聖軍應有七千餘人。趙佶說道:那就先整頓拱聖軍,查實員額,將拱聖軍調往鄜延路,同時整頓捧日軍,查實員額,整頓訓練,次第調往西北磨礪,要補齊衣甲錢糧,兵器等,還有戰馬,看看缺額多少,能不能從群牧司補齊。
趙佶繼續問道:章楶還有多久才能到?章惇說道:章楶現在河南府,來去之間數日可至。趙佶說道:如此甚好,章楶陛見時,你陪著一道陛見。章惇領旨而去。同時趙佶令劉端友打探章楶的路程,一到東京,即刻向他匯報。
此後的幾天,趙佶都在關注著章楶,好不容易章楶抵達東京,趙佶立刻命令明日在垂拱殿召對,同時召樞密使章惇、三司使呂惠卿陪同,他的兒子章縡也一同參加召對。
垂拱殿裏,趙佶正在翻看他的檔案,這位老臣如今已是七十四歲高齡,多次告老,趙佶卻不得不再次令他出山,實在是朝中無人,王厚、種師中畢竟還太年輕,充當一路經略安撫使都尚嫌不足,充當方麵帥臣,更是舉朝沸騰。隻能讓這位老臣再鎮守陝西,待他們成長起來。
章楶和他兒子、章惇、呂惠卿一道進入垂拱殿內,行禮後趙佶說道:章卿經年勞苦,戍守陝西,賜座、賜肩輿,以彰其功。章楶拜謝後說道:陛下錯愛,老臣愧不敢當。趙佶不由得笑道:章卿不必過謙,此次召卿前來,實欲得卿相助也!章惇接過話來說道:好叫族叔得知,官家已經已經決議設立陝西諸路經略安撫大使兼宣撫使,統管陝西諸路軍務,專製閫外,專司剿滅西賊。官家欲拜族叔為陝西諸路經略安撫大使兼諸路宣撫使,剿滅西賊。
章楶趕緊推辭道:官家,老臣年邁體弱,風燭殘年,如今已經七十有四,正欲上疏乞骸骨,官家將陝西諸路交予老臣,實在是力有不逮。呂惠卿勸慰道:章大人,不必如此推辭,隻是令章大人坐鎮秦州,指揮諸路,其餘諸路經略安撫使受大人指揮即可。
趙佶也問道:章卿久在陝西,於西賊也是了解頗深,目下西賊與我議和,章卿以為陝西能安定多久?章楶笑道:官家,西賊豈有信用可言,目下與我和議。隻不過是因為其內部不和,李乾順剛剛鏟除小梁後一黨,還需要時間安定內部,一旦其安定下來,必然興兵犯境,妄圖奪迴橫山。
趙佶問道:以卿之見,而今陝西情勢,關鍵在何處?章楶說道:臣請輿圖,為官家詳述之。趙佶點頭,令人取來地圖,章楶在圖上知道,而今之重,即在宜川石堡砦,此城為鎮戎軍屏障,西賊入寇,每從此出發,此地也是西賊囤糧之所,若得此城,再駐一城以為犄角,則西賊洪、宥皆在吾顧盼中,興州巢穴淺露,可以議取耳!
趙佶撫掌讚歎道:章卿既有此策,何不立此奇功,彪炳史冊。吾欲以卿為吾之羊侃也!章楶說道:老臣衰朽,不堪驅使,種師中可以統帥方麵。呂惠卿說道:種師中畢竟資曆不足,有老大人坐鎮秦州,種師中統帥大軍,豈不保險。章楶說道:官家既要老臣赴任,還望允老臣兩事、
趙佶笑道:卿且講來,吾自無不允。章楶說道:一是老臣衰朽,時日無多,待取石堡砦後,還望官家允臣致仕,使臣得以生歸故裏。二是陝西窮困,士卒更是淒苦,還望官家督促三司,足額發給糧餉,以慰軍心。趙佶說道:此二事吾允了,就當你我君臣之約,呂計相還要督促此事,陝西前線,萬不可短缺。
呂惠卿也說道:官家勿憂,臣也是久在陝西,知曉當地窮苦的,不敢短缺軍需,貽誤國家大事!
趙佶說道:如此甚好,吾就任卿為銀青光祿大夫、賜金魚袋、樞密副使兼兵部尚書,秦鳳、涇原、熙河、鄜延、麟府等路經略安撫大使兼宣撫使,章縡以大理少卿充經略安撫大使管勾機宜文字,並發捧日、拱聖等軍赴陝西。
章楶拜謝後說道:官家,捧日、拱聖皆親軍,不當輕動。趙佶歎了口氣說道:捧日、拱聖等軍,久在都門,早就不複國初勇武,此次將兩軍調往陝西,就是打磨曆練,以備不時之虞,同時抽調部分西軍精銳,整頓都門禁軍,強我枝幹。
章楶再次拜謝,趙佶說道:章卿此次以樞密副使出鎮陝西,是為使相也,當重其典,行宣麻拜相之禮,令舍人院草詔,韓卿司禮。說罷將詞頭寫好畫押用印後送舍人院。諸位大臣也拜謝後離開。
趙佶好奇道:現在陝西諸將,都是將門子弟嗎?狄詠點點頭說道:諸路兵馬統製以上俱是將門子弟或都門禁軍派遣。趙佶好奇道:都門禁軍中還有可用之將?狄詠說道:臣問巡檢何灌,武舉登第,頗有勇力。趙佶點點頭問道:西軍之中,年輕將領卿以為何人為佳?
狄詠問道:官家,西軍之中,能戰者多,不過種師道、種師中兄弟已年介五旬,折可適也身負重任,此三人者,皆西軍勇將也。其餘劉法、姚古皆是一時之選。趙佶繼續問道:老將軍想必已知,吾欲在京畿諸路選練校閱鄉兵,每路各置一將,共計三萬人,若以練兵論,西軍諸將可以勝任者何人也?
狄詠說道:如此則選種師中、劉法、姚古皆可一用。但官家欲練兵,可從西軍抽調精銳士卒,充為校尉,如此成軍迅速,且有戰力。趙佶笑道:老將軍久曆戎行,可為吾統領此事?狄詠興奮的說道:官家,老臣雖老,尚堪驅使,還請官家放膽。趙佶說道:如此吾可以無憂矣!加卿侍衛親軍步軍副都指揮使兼京畿諸路宣撫使,節製諸路校閱鄉兵,調何灌、種師中、劉法為諸路校閱鄉兵統製,自鄜延、秦鳳、熙河、麟府等路抽調精銳一千五百,充校閱鄉兵校尉。
趙佶一邊說,一邊寫好詞頭,繼續說道:老將軍,此事重大,吾托付於卿了!雖稱鄉兵,吾實望其為禁軍,所給用度僅次禁軍一等,招募士卒要是良家子弟。嚴加訓練,都門禁軍的窘況,老將軍想必也已經知道了,長此以往,外重內輕,非國家長遠之策。狄詠鄭重的點頭說道:官家,放心,老臣知道輕重,必為官家練出可戰之兵。趙佶點點頭說道:如此甚好。
狄詠走後,趙佶還是不太放心,靖康之變時,所謂八十萬禁軍,還不如土雞瓦狗,女真人不過數萬人,就兵臨汴梁城下,這樣的禁軍,怎麽倚靠,西軍麵對女真人也並不占優勢,種師道、姚古所統帥的西軍一樣也戰敗於女真人手裏。禁軍的孱弱可見一斑,這事還是得落在章惇身上,也隻有他這個強勢的樞密使可以壓製這些驕橫的將門。
趙佶召見章惇,章惇進入垂拱殿內行禮後問道:官家召臣何事?趙佶問道:章卿掌天下軍伍,當知我大宋禁軍幾何,每歲消耗幾何吧?章惇笑道:具元佑七年呂大防所奏,天下禁軍廂軍總計七十五萬餘人,其中禁軍五十五萬,廂軍二十萬,近年來與西賊交戰,禁軍略有增加,在六十萬左右,禁軍每人每歲大概30貫,廂軍每人每歲大概需要十到十五貫。
趙佶默默的算了一下說道:那就是說,每歲光是養兵,國家就要花費2000萬貫。章惇點點頭,趙佶問道:都門禁軍,號稱精銳,衣甲行糧,都是從優供給,到底有幾分戰力?所謂上四軍,捧日、拱聖等軍,臨戰可否一用?章惇有些尷尬說道:國朝承平日久,都門禁軍,有些懈怠,怕是比不上西軍經年血戰。
趙佶隻能苦笑,繼續問道:禁軍在冊有六十萬,實際有多少?章卿可知。章惇說道:之前冗兵甚多,部分禁軍實有人數不足一半,現經多次裁減,禁軍實有人數應有七八成之數吧。趙佶說道:都門禁軍實際人數較之河北、河東更少吧。章惇說道:官家聖明,都門禁軍確是缺額甚多,實有人數應在六七成之間。趙佶說道:卿為樞密使,當整頓軍伍,縮減空額,都門禁軍不堪使用,久之外重內輕,非國家之福。
章惇點點頭說道:內輕外重確非國家之福,陛下聖慮及此,臣等不及也!趙佶接著說道:祖宗施行更戍之法,使士卒習山川勞苦,遠妻子之思,亦是一良策。現今西軍能戰,而捧日、拱聖諸軍,士氣不振,已不複國初時英武善戰。要將都門禁軍與西軍對調,讓都門禁軍能戰,才是樞密使當做的事。章惇說道:官家聖慮及此,臣等不及,隻是若調捧日、拱聖等軍西去,一來是各部就糧於各地,集中不易,二來是拱聖等軍西去,行糧等項開支也是不菲。
趙佶說道:拱聖、捧日等軍員額多少?章惇說道:捧日軍有35個指揮,其中一個指揮在鄭州就糧,拱聖軍有21營,俱都是騎軍,每營員額五百人,計捧日軍有一萬七千五百人,拱聖軍一萬五百人。趙佶問道:二軍實際有多少人?章惇想了想說道:捧日軍實有一萬三千人左右,拱聖軍應有七千餘人。趙佶說道:那就先整頓拱聖軍,查實員額,將拱聖軍調往鄜延路,同時整頓捧日軍,查實員額,整頓訓練,次第調往西北磨礪,要補齊衣甲錢糧,兵器等,還有戰馬,看看缺額多少,能不能從群牧司補齊。
趙佶繼續問道:章楶還有多久才能到?章惇說道:章楶現在河南府,來去之間數日可至。趙佶說道:如此甚好,章楶陛見時,你陪著一道陛見。章惇領旨而去。同時趙佶令劉端友打探章楶的路程,一到東京,即刻向他匯報。
此後的幾天,趙佶都在關注著章楶,好不容易章楶抵達東京,趙佶立刻命令明日在垂拱殿召對,同時召樞密使章惇、三司使呂惠卿陪同,他的兒子章縡也一同參加召對。
垂拱殿裏,趙佶正在翻看他的檔案,這位老臣如今已是七十四歲高齡,多次告老,趙佶卻不得不再次令他出山,實在是朝中無人,王厚、種師中畢竟還太年輕,充當一路經略安撫使都尚嫌不足,充當方麵帥臣,更是舉朝沸騰。隻能讓這位老臣再鎮守陝西,待他們成長起來。
章楶和他兒子、章惇、呂惠卿一道進入垂拱殿內,行禮後趙佶說道:章卿經年勞苦,戍守陝西,賜座、賜肩輿,以彰其功。章楶拜謝後說道:陛下錯愛,老臣愧不敢當。趙佶不由得笑道:章卿不必過謙,此次召卿前來,實欲得卿相助也!章惇接過話來說道:好叫族叔得知,官家已經已經決議設立陝西諸路經略安撫大使兼宣撫使,統管陝西諸路軍務,專製閫外,專司剿滅西賊。官家欲拜族叔為陝西諸路經略安撫大使兼諸路宣撫使,剿滅西賊。
章楶趕緊推辭道:官家,老臣年邁體弱,風燭殘年,如今已經七十有四,正欲上疏乞骸骨,官家將陝西諸路交予老臣,實在是力有不逮。呂惠卿勸慰道:章大人,不必如此推辭,隻是令章大人坐鎮秦州,指揮諸路,其餘諸路經略安撫使受大人指揮即可。
趙佶也問道:章卿久在陝西,於西賊也是了解頗深,目下西賊與我議和,章卿以為陝西能安定多久?章楶笑道:官家,西賊豈有信用可言,目下與我和議。隻不過是因為其內部不和,李乾順剛剛鏟除小梁後一黨,還需要時間安定內部,一旦其安定下來,必然興兵犯境,妄圖奪迴橫山。
趙佶問道:以卿之見,而今陝西情勢,關鍵在何處?章楶說道:臣請輿圖,為官家詳述之。趙佶點頭,令人取來地圖,章楶在圖上知道,而今之重,即在宜川石堡砦,此城為鎮戎軍屏障,西賊入寇,每從此出發,此地也是西賊囤糧之所,若得此城,再駐一城以為犄角,則西賊洪、宥皆在吾顧盼中,興州巢穴淺露,可以議取耳!
趙佶撫掌讚歎道:章卿既有此策,何不立此奇功,彪炳史冊。吾欲以卿為吾之羊侃也!章楶說道:老臣衰朽,不堪驅使,種師中可以統帥方麵。呂惠卿說道:種師中畢竟資曆不足,有老大人坐鎮秦州,種師中統帥大軍,豈不保險。章楶說道:官家既要老臣赴任,還望允老臣兩事、
趙佶笑道:卿且講來,吾自無不允。章楶說道:一是老臣衰朽,時日無多,待取石堡砦後,還望官家允臣致仕,使臣得以生歸故裏。二是陝西窮困,士卒更是淒苦,還望官家督促三司,足額發給糧餉,以慰軍心。趙佶說道:此二事吾允了,就當你我君臣之約,呂計相還要督促此事,陝西前線,萬不可短缺。
呂惠卿也說道:官家勿憂,臣也是久在陝西,知曉當地窮苦的,不敢短缺軍需,貽誤國家大事!
趙佶說道:如此甚好,吾就任卿為銀青光祿大夫、賜金魚袋、樞密副使兼兵部尚書,秦鳳、涇原、熙河、鄜延、麟府等路經略安撫大使兼宣撫使,章縡以大理少卿充經略安撫大使管勾機宜文字,並發捧日、拱聖等軍赴陝西。
章楶拜謝後說道:官家,捧日、拱聖皆親軍,不當輕動。趙佶歎了口氣說道:捧日、拱聖等軍,久在都門,早就不複國初勇武,此次將兩軍調往陝西,就是打磨曆練,以備不時之虞,同時抽調部分西軍精銳,整頓都門禁軍,強我枝幹。
章楶再次拜謝,趙佶說道:章卿此次以樞密副使出鎮陝西,是為使相也,當重其典,行宣麻拜相之禮,令舍人院草詔,韓卿司禮。說罷將詞頭寫好畫押用印後送舍人院。諸位大臣也拜謝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