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匪王義將軍就沒有郭屠子的這些感傷。


    他一個破產馬匪頭子出身,曾經的山北黑虎寨大寨主,沒有郭大俠幾代人流落草原的痛苦經曆,沒有老郭家這條曆史淵源,自然也沒有這些共情。


    李老三的算盤誰都看得明白,將來,塞內是不會設實權節度使了。


    當然,那種朝不保夕的假節度使,他王老將軍也不稀罕。


    當年在黑虎寨就是朝不保夕,這都是開國功臣了,還混個朝不保夕,那王某人圖什麽呢,幾十年白混了。


    跟著老屠子投軍,治下這份家業,老馬匪心裏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再撈些軍功,爵位也再高一些。雖說下一輪評爵的辦法、標準還沒確定,但是,王老將軍盤算著,若能老黑再進一步,他王某人是不是也有機會混個國公做做?


    若能再有個世襲罔替或者幾代不降等那就最好。


    若能如老黑所願,在這河西之地給子孫再多留下一塊基業,就更完美了。


    土皇帝,那還是很舒爽的嘛。


    所以,管你歸義軍還是迴鶻軍,在這個老殺才的眼裏,一般無二都是軍功。“大總管,迴鶻崽子將歸義軍擺在前排,哼哼。”對於自己一手調教的常捷軍,老馬匪是非常自信。


    可惜了,這次頂在最前的隊伍損失隻怕不小。


    咳,打仗麽,哪能不死人呢。


    從風中飄來對麵的陣陣高唿。


    開始隻是歸義軍在唿喊,後來迴鶻人也跟著叫嚷起來,隻是這嗚嗚喳喳的,鄭大總管就全都聽不明白。


    “咱兒郎也莫落了氣勢。”老屠子的黑掌在刀柄輕輕撫摸,吩咐下來。


    大舅哥張順舉立刻將右手高舉,喊了一嗓子:“大唐,萬勝!”


    立在身邊的侍衛們紛紛跟著鼓噪,也連帶著唐軍開始一浪浪高唿。


    “大唐!”


    “萬勝!”


    “大唐!”


    “萬歲!”


    沒有對麵的那種絕望與瘋狂,卻有一股渾厚磅礴之氣。


    此乃大唐王師,是百戰無敵的鋼鐵洪流。


    他們曾在山北震懾契丹,在河東力克沙陀,在中原屢挫強敵。


    盡管有時不盡完美,但是,勝利,終歸屬於大唐。


    從血裏火裏走來,唐兒已見慣生死。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如今,唐兒來到河西,勝利也將伴隨他們的腳步,一路向西。


    “丈夫力氣全,一個擬當千……


    老屠子忽然輕聲唱起了這曲軍歌。


    還記得那夜裏的鐵蹄滾滾,還記得小白臉駭得臉無人色。


    老屠子也忘不了那日的黎明分外耀眼,那一輪朝陽的金光格外奪目。


    於是,唐軍將士們也開始引吭高歌。


    “丈夫力氣全,一個擬當千。


    猛氣衝心出,視死亦如眠……


    就在這片曠野上,迴蕩起雄渾的歌聲嘹亮。


    左龍虎軍與常捷軍,這兩支脫胎於毅勇都的隊伍氣勢最足。


    他們都是豹軍的老底子,從安邊城開始,雖然偶有挫折……


    好吧,這一路其實也沒什麽像樣的挫折。


    總之,作為傳承最為久遠的老革命,弟兄們不甘人後。


    天德軍受其感染,亦聲勢漸高。


    他們幾乎就成了王朝的棄子,卻稀裏糊塗在豹軍的旗下煥發了青春,在新的大唐有了容身之所。


    從此向西,從今往後,他們還將有更加輝煌的明天。


    便是不會唱的嗢末人,六穀蕃部,被唐軍這股一往無前的氣息鼓動,也紛紛情緒激蕩,大唿不已,嗚嗚喳喳嚎叫著。


    他們是地頭蛇,是被強龍壓了的地頭蛇。


    但是,追隨強者,追隨大唐,他們也必將迎來自己的蛻變與進步。


    每一個人,仿佛都看到了金光燦燦的明天。


    如雷般的聲浪灌入耳孔,烏母主可汗臉色陰鬱至極。


    他並不知道,在這幾十年的大亂鬥中,對麵的唐兒經曆過怎樣的血戰,不明白中原的血肉磨坊是怎樣慘烈。但是,從對麵的歌聲中,烏母主可汗也能聽出那種睥睨寰宇的傲慢。


    而他,仿佛就是站在金甲天神當麵的小醜,有點自慚形穢。


    呸!


    烏母主大可汗恨恨將腰刀抽出一半,又摁了迴去。


    真的很想飛過去咬死對麵的唐將。


    可是想一想之前的經曆,想一想禦弟哥哥慘敗在前……


    大可汗決定忍了。


    禦弟哥哥阿咄欲請戰道:“大汗,我去掠陣。”


    這位哥愣歸愣,用兵還是有些心得。之前迴鶻人敗了一迴,氣勢上不免受些牽累,必須殺一場,去一去晦氣。


    上次,迴鶻鐵騎都沒來得及發揮就亂了套,今天也好找迴場子。


    烏母主略作猶豫,搖頭道,點了點龍家,道:“讓彼輩去。”


    將對麵的唐軍仔細打量,烏母主可汗發現隻有大概一半多點是東邊來的唐兒,陣中各色蕃兒真是不少。


    嘿嘿,真是唐兒的一貫作風。


    奶奶地,早年間,他們迴鶻人也是這些仆從中的一員呐。


    說不定,唐兒連一萬都不到?


    且讓自家的仆從先去消耗一下唐軍的銳氣罷。


    就在曹仁貴絕望呐喊的時候,龍家的頭子們也被允許前去鼓舞了士氣,正垂頭喪氣地在旁邊發呆。


    這幫焉耆人向以善戰自居,與迴鶻也算是多年冤家。這種送死的工作,正該這些反骨仔去幹嘛。


    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


    目見敵騎離陣,老屠子高叫一聲“有膽”,便提著馬槍要走,卻為邊上的老鐵匠一把攔下這位。


    死死攥了妹婿的手,張順舉道:“哪裏去?”


    小屠子才升天幾日?這老貨若再折了,他可真沒地哭去。


    鄭守義將舅哥的手掌推開,道:“無憂。”看一眼次子道,“隨我殺敵。”


    眼見老爺子如此風貌,小鄭心情激蕩地看了舅舅一眼,老老實實跟在父親身後。便聽前麵老父說:“迴鶻明明人多,卻隻敢派這點人來掠陣,大軍甚至不敢壓迫上來。這便是賊子心虛。


    欲仗著人眾,磋磨我軍銳氣?


    嘿嘿,那便要殺得賊子膽寒。


    爺爺卻要看看,究竟是他消磨老子氣餒,還是爺爺將彼輩殺個喪膽。”


    老屠子的親兵萬勝營雖非具裝甲騎,但是戰馬也都披有毛氈防箭。


    為了穩便,忠武都趕緊調出一百具裝戰騎作為陣鋒。


    唐軍以每五十騎一陣,忠武都的兩隊戰騎如兩柄利刃破空,後麵跟著萬勝營那一幫不怕死的殺胚,嗷嗷叫著出陣。


    老屠子須發皆白,銀盔金甲。


    不錯,今天,這老貨居然穿了一身豪華版的明光鎧。


    但見那紅漆皮麵做底,附以黑漆精鐵甲葉,胸前是兩片金光燦燦護心鏡,罩在老屠子身上,那是奪目非常。


    將一柄馬槍在脅下夾穩,老屠子反掌托槍,目視遠方。


    此次出陣,龍家大太子實是被逼無奈。


    族中親眷多為迴鶻人所裹挾,他們與歸義軍這對難兄難弟,今天注定要為迴鶻人的輝煌或者毀滅拋頭顱灑熱血了。


    甭管是否甘心,上了戰場也隻能搏命一擊,去求那渺茫的生機。


    嘿,龍家馬高人雄,拚了!


    對麵唐軍不躲不避硬懟上來,龍家大太子明顯感到胯下坐騎有些不安。


    或許,那慌亂的不是坐騎,而是他大太子自己。


    此前,龍家大太子也曾隨軍出擊,與唐軍連戰皆北,記憶猶新呐。


    爺爺是玩騎射的,跟你拚什麽短刃相接呢?


    還在數十步遠,龍家大太子果斷向右一偏馬頭,張弓放出一箭。


    利矢破空如流星,端端正正砸在來騎身上,可恨被堅甲彈開。


    唐兒與歸義軍這都是一個路數,全憑甲堅硬扛。


    顧不上傷春悲秋,龍家大太子忽見敵陣中金光一閃,有個耀眼的老黑在一小陣的排首,決計是條大魚沒錯。


    小夥子畢竟年輕,見了大魚頓時雄心高漲,就忘了唐兒甲堅,腿下微微使力,帶著馬爺就靠過去,有心將那老黑拿下。


    跟在一陣戰騎身後,發現賊兵未敢近戰,隻是避遠放箭。


    此情此景,老屠子既開心賊子膽弱,又覺著一身好力無處宣泄。這滿肚子的戾氣與仇恨,憋得老屠子恨不能原地飛升。


    剛剛準備撥馬迴轉,卻見左邊的胡騎居然不走,而是迴頭要奔自己過來。


    好乖乖,這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呀!


    騎兵作戰,自有道理。


    龍家千多騎亦稱訓練有素,在奔馳中如浪般分開。


    如奔雷,如怒潮。


    唐軍數百騎同樣順勢向右手偏轉,準備從兩陣當間的戰場兜轉迴去。


    鄭大總管馬槍夾在脅下,右手反掌向上托著馬槍,左手輕帶馬韁疾馳,與這數百騎猶如一體。


    不理會那空中箭雨亂飛,老屠子不停地觀察那有心來摸自己虎須的一股胡騎。嘿嘿,想來試試爺爺的手段?


    老屠子向右快速轉過一個圓圈,那膽壯的賊子果然追來,正與他相向而行。


    唐軍這一陣約有六百騎,當麵的龍家大太子兵力與此相仿,或者略多。


    夾帶著河西的勁風,老屠子緩緩吐息,緊盯前方的胡兒躲開戰騎鋒銳向自己貼近。雙腿穩穩控住坐騎,左手放開韁繩,將馬槍輕托,同時右手稍稍調整換了正握槍柄,擺好姿勢。


    忽有利矢紛紛向他打來。


    老屠子從容低頭,將頭頂向前護住麵門。


    但聞一聲尖利的刮擦聲響,同時傳來一股勁力,正是利矢被鐵盔磕飛。


    微抬頭,又一矢來,大總管起手輕抖,準確撥開來箭。


    “走你!”


    穿破稀稀拉拉的箭雨,率軍斜插而入。


    老屠子槊鋒連點,先後刺破兩賊,瞬間透陣而出。


    小鄭一路跟著爸爸左後奔馳。


    在老屠子的右手,是武大郎牽著備馬相隨。


    在接敵前的一瞬,小鄭忽覺武植這老小子箭矢破空,便有眼前一敵麵門受創,落於馬下,身體翻了兩轉,擰成一個麻花。


    五步射麵,好手段!


    小夥子也無心多想,端平了大槍戳翻一賊。


    待跟著爸爸透陣而出,忽聞身後鼓噪聲起。小鄭迴頭一看,後方不遠處,不知哪個殺才正將一顆人頭高挑在槊尖正在哇哇大叫。


    再看那胡兒,竟已四散而去了。


    ……


    “兒啊!”


    在龍太子落馬的一瞬間,老龍王僵直了身子,悲唿出聲。


    原來,這龍家大太子誌存高遠,一心想撈老屠子這條大魚。待老屠子轉向迴來,他就引兵錯開在前的唐軍戰騎,貼上去就向那老黑放箭。


    叵耐這老賊皮糙肉厚,龍家大太子的一箭砸在鐵盔嘣飛。


    奔馬疾馳,機會隻有一次。


    龍太子正自懊惱失手,還想看看能否再殺一陣,卻忽有鐵矢射來,正中了麵門,貫腦而出。


    “嘖。”烏母主蹙眉。


    廢物就是廢物,龍家是真不中用啊。


    馬鞭揮舞,烏母主對弟弟說:“速去掠陣!”


    咳,還得自家弟弟上。


    阿咄欲領命疾走,親率千餘迴鶻甲騎出陣。


    這邊老屠子則已轉迴陣中。


    胯下的馬爺跑得幾乎脫力,老屠子下地,馬爺忽覺背上一鬆,真是地獄天堂,趕緊趴在那裏胡喘大氣。


    鄭大總管抹去額頭汗水,“噔噔”兩步爬上臨時搭起的木台。


    老馬匪王義剛剛安排了騎軍出陣驅逐阿咄欲的挑釁,正與老鐵匠張順舉略作商議,準備全軍向前壓迫敵軍。


    今日因有嗢末、六穀蕃這兩部不大靠譜的隊友,唐軍就沒敢走得太浪。


    比如,就沒敢讓這些隊友頂在前麵。


    這可不是老屠子還是老馬匪心善,主要是不敢,迴鶻人一看就比自家的隊友硬紮太多,弄不好這幫蠢貨被迴鶻人打崩了帶累自己,找誰哭去?


    而且為了不出岔子,傳令調度還要專門派出傳騎下去,千萬盯住這兩個弱點不要胡鬧。


    還好,這兩條地頭小蛇在涼州也沒閑著,雖不能像唐軍那樣操演精熟,好歹向前行走並不拉稀。


    踩著鼓點,亂是亂點,地頭蛇們大體也有個模樣。


    走五十步停一停,整頓部伍。


    又走五十步,又停一停。


    沒出簍子。


    不錯不錯。


    幾個負責指揮的老漢仍然留在後方的高台上,借著僅有的一點視野優勢,觀察對方變化。


    結果看了半天,也沒啥變化。


    迴鶻人除了派出幾輪騎士與唐軍周旋,並沒有太多的操作。


    尤其那些鐵甲步人除了開始時的唿喝,就那麽靜靜矗立,不驕不躁。


    看看並不羸弱。


    鄭大總管咬牙切齒道:“哼,迴鶻崽子這是橫下心要與咱死戰了。”


    迴鶻,確實是比嗢末、六穀蕃更強的存在。


    老馬匪手指跳動,心裏飛快地盤算著敵我態勢。道:“須先破中路。”


    鄭大總管道:“隻管去做,不必問我。”


    老馬匪深吸一口氣,開始行令。


    ……


    三都的主將是蔡海江。


    這個河南漢子也已年滿五旬,這次西征之後就要退役。


    未逢亂世,作為蔡州流民,老蔡從死人堆裏撿了條命,先在朱三哥手下當兵,後來陰差陽錯投了河北。這些年下來,高不成低不就,也混了個一都之主。


    早幾年或者還有些猶疑,如今嘛,蔡都將真是要謝天謝地,得遇了明主。


    天下雖大,大哥隻有一個。


    蔡大郎沒有橫絕四海的鴻鵠之誌,混到今天這步,已經很滿意了。


    老蔡都想好了,大唐地盤越來越大,上峰對老弟兄也很講究,退役或者去做個基層小官,或者幹脆迴家頤養天年,都很自由。


    兩個弟弟在朔州過得安穩,兩個兒子都在大總管的教練軍裏幹活,也不用他操心。這次西征,若能再撈一筆功勳,比如也封個爵位,嘿嘿,那他老蔡真就不枉活了這一世。


    看到將旗變換,老蔡認真分辨了片刻,確定是將旗交叉沒有看錯,就抓緊下令,高唿一聲:“並隊!”


    伴隨著傳騎四出,轉眼之間,便見每三個大隊迅速橫向靠攏,整齊合並成為一個一百五十人的大陣。


    三個五十人的小陣合並為一百五十人的大陣,這就是並隊。


    用兵之法,存乎一心,關鍵就是因地製宜,因時製宜。


    既然對麵同樣是鐵甲步人,那就該要收縮正麵。


    伴隨著陣型合並,三都的大陣果然緊湊了不少。


    嗯,越看越像是鐵板一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刀尖上的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蜻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蜻蜓並收藏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