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摩拉多的印象裏,宮野厚司的實驗是宮野誌保重啟的,一直都是她在做。


    可事實上,boss不像是烏鴉,而像是一隻等不及屍體死亡的禿鷲一樣。


    他時不時就要來抓一下,看看是真的死透了嗎?是真的沒有希望了嗎?野望是真的難以實現嗎?


    ……他最終抓到了宮野誌保。


    兩個人你看我我看你。


    沉默良久,安摩拉多尷尬地問:“那什麽……你做不到?”


    杜林標白了他一眼。


    這一眼打破了兩人之間有些凝滯的氛圍。


    杜林標說:“做不到。”


    難道杜林標還真的不如雪莉?


    安摩拉多猶疑不定。


    他一直以為雪莉能得到這個項目,完全是因為boss懷疑宮野夫婦有什麽發現沒有放在資料裏。


    可轉念一想,雪莉對她的父母根本沒有什麽印象,還不如去問宮野明美。


    難不成真的是雪莉天賦異稟天縱奇才,而杜林標看似聰明實則平庸?


    也許是安摩拉多的疑問表情太過傷人,杜林標難得在他麵前為自己辯解:“不是我的問題,我待過的研究室雖然不正規,但是接受的教育是很正規的。宮野厚司……”


    他有點兒無奈地說:“明明出身很正規,但做研究真的是喪心病狂……他的想法非常具有跳躍性。”


    最能理解的部分是別人看見路障都知道刹車,就他踩了油門兒然後身子往後一沉就想要憑借體重和車的速度飛越過去。


    其餘的部分都是不知從何而來的神鬼一筆。


    這樣的一個人在做實驗時在能夠被猜測的可選區間裏會選哪個數據進行下一步呢?


    上限?下限?或者某個單純數字有意義的值?


    還是說對於天才來說隻有一個固定答案,隻是我們看不到?


    簡直像是考古,需要充分發揮想象力,最笨的方法就是要一個個試。


    很多看似可行的隻有一開始是相似的,越往後差異越大。


    或者一開始並不相似,但越往後差異越小。


    或者一開始不相似但中間有一步突然就得到了高度相似的數值,它不是關鍵步驟,在前幾步或者後幾步,可那個數值實在太標準了。


    素質低下的人搞不好就已經開始考慮移花接木了,如果組織不是隻要成果的話。


    總之不是宮野厚司已經做出來寫進實驗報告的數據,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那雪莉就能一下子選中嗎?


    是的,她還真的能。


    這好像是宮野家血脈裏的東西,雖然這孩子看起來膽小懦弱,做實驗看起來沒有那麽沒人性。


    但當進入純粹的理論階段的時候,那種相似就會體現出來,她靠想象實驗而假設的數字都比別人一步步做實驗得到的數據更貼近宮野厚司當年的實驗記錄。


    她還根據時代的變化進行了一部分簡化和修改。其他人別說修改了,複現都是膽戰心驚,生怕出錯。


    當年宮野厚司焚毀了不少實驗記錄,尤其是關鍵步驟。


    不過大量的初始研究還是存在的,boss找的其他研究員都還在基礎上跋涉,杜林標已經算是跑得快的了。


    可仍然比不上真正的天才。


    宮野誌保之前是非常不樂意去做具體的實驗的,頂天了就是殺殺小白鼠。兔子、青蛙、豬、羊、狗和猴子都交給其他人做。


    這樣的行為沒有引來boss的製裁是有原因的。


    兩年前宮野誌保16歲,還沒有取得“雪莉”這個代號,還在美國讀生物學博士。


    她躲在自己的臥室裏,不出門不社交,用筆記本電腦不斷進行推演,遠程給本部的實驗室作指導。


    每交出一次成果、每次成果被驗證可行,對她而言都是一種暫時的解脫。


    她被允許去見姐姐、被允許參加演唱會、被允許去奢侈品店大買特買、被允許破壞“規矩”——在琴酒沒有當著她的麵把一個人的腦花和鮮血灑她臉上之前,她以挑釁他、看他冰冷的臉色為樂。


    她很清楚,自己超有價值。


    她被允許做很多很多事。


    這些允許是驢子麵前的胡蘿卜,是快要淹死的人抬頭露出水麵吸的那口氣,或者快要被勒死的人脖頸上鬆了一絲絲的韁繩。


    午夜夢迴時當然會驚醒。


    夢到沒有臉孔的人在實驗室裏翻滾掙紮,最後觸電般的動彈了一下,然後漸漸發出腐爛的氣息。


    有小白鼠跑過去吃了一口,也立刻死掉了。


    小白鼠的死狀是很清晰的,因為隻有這個她是真的見過。


    夢見沒有麵孔的人抓著自己的手臂、抓著自己的腳踝,聲聲血淚:“你該死!”


    她的確是該死的人,在做著該死的事。


    可是不這樣又能怎樣呢?


    她在長期的自我折磨中已經完成了自我說服——實驗是不可能成功的。


    也許有朝一日組織覆滅,她能坐在實驗室裏微笑著迎來自己的死亡。


    可如果你讓她反抗,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她畢竟是個小姑娘,攻擊性並不強,很少有同歸於盡的念頭和足夠的行動力。


    也就是“拖字訣”。


    ——如果有一天實驗成功了怎麽辦?


    十六歲的宮野誌保以自己的研究生涯保證不可能。


    這種異想天開的研究如果不是出現在自己的父親手下,她會推薦對方轉行做科幻作家。


    一個科研人員不相信自家手下出現奇跡也是非常失格的一件事。


    但總之,她不覺得自己手下能夠誕生拯救他人的東西,也因此一直逃避著“自己研究的項目如果失敗也就算了,如果成功一定會世界大亂”這種可能,有一日沒一日地摸著魚。


    扛不住就交點成果蹭一蹭姐姐,吸飽“姐姐能量”以後繼續有一日沒一日地劃水。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內部競爭毫無所知也沒有緊迫感的宮野誌保依舊比在本部打了雞血日夜不休的研究員團體更快更準。


    研究室很快被改組,研究員們各奔東西,離開之前還非常不“組織”地簽了厚厚一遝協議,後續的恐嚇自然是也少不了。


    令人警醒的是,那些協議不是保密協議,而是高利貸,組織的重視可見一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酒廠員工,永不落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山疊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山疊疊並收藏酒廠員工,永不落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