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懦弱之主
我呂布要在三國插滿紅旗 作者:亭溪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一邊,黃忠打的相對容易的多。本身前來追擊的南匈奴人數就不多,再加上有黃忠這員虎將帶兵,打起來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黃忠本是南陽人,並沒有和北境遊牧民族接觸過,但是他堅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道理,所以打起這群匈奴人來手段更加殘忍。
在黃忠追上敵人的一瞬間,戰局就已經確定,他此時隻要略做驅趕,便能將南匈奴徹底驅散,讓他們無再戰之力。
可黃忠並沒有如此,他不斷的率兵追殺,直至連最後一名匈奴士兵都斬於馬下之時,他才停手,繼續向北與呂布匯合。
至於之前俘虜的那群匈奴族人,黃忠能想到此時他們早就不知道逃往何方,根本不可能再追迴來,所以幹脆就任由他們去了。
打掃戰場時,盧植不知為何走了過來,開門見山的說:“奉先賢弟,此時流民還被關押在集中營,我們應該盡快將他們解救出來。”
呂布心中暗想道:“看來盧植不知道流民起義之事,不過也好,這說明了他不能直接知道我軍的軍報。”
於是呂布耐心的對盧植說:“子幹兄,此番我帶兵進攻的原因正是因為流民起義,導致匈奴軍隊有些亂了陣腳。不過他們並沒有前來與我們匯合,想必是逃散在河西郡的四麵八方。這也好解決,當我們全麵接管河西之後,他們自然而然就會現身了。”
盧植卻是持不同意見,說:“即便是流民商討好的舉義,但其中一定有膽小的人,不敢參與。但這些人也都是投奔奉先的可憐人,奉先不可放棄他們。”
呂布見拗不過盧植,隻好答應他與他一同去集中營看一眼。
兩人到達集中營後,發現其中一麵牆坍塌了近四分之三,於是對盧植說道:“子幹兄,這麽大的窟窿,相信即使有一時膽怯的人沒有參加舉義,但這個時候也一定跑了。
“奉先,來都來了,我們還不如做的更謹慎徹底一點,進去看一眼罷。”盧植勸解道。
呂布無奈的搖搖頭,與盧植一同進入集中營內。
兩人進去之後,空蕩蕩的屋子裏並無人影,呂布略帶嘲諷的說道:“子幹兄,我就說吧,他們定然全都離開了這裏。”
“奉先說的對,是為兄太過謹慎了。”盧植雖然說的謙虛,但毫無一絲羞愧之色。
正在這時,角落裏有一人喊道:“是呂愛卿嗎?”
呂布聽到聲音後心中一驚,稱號自己為呂愛卿的,世上隻有兩個人,一個在長安朝廷,另一個…
“大膽,竟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盧植氣憤的說。
他並不知道眼前這人就是劉辯,所以認為對方這樣說話十分大逆不道。
此時角落裏也發出一聲疑問,說:“你是何人?呂愛卿的部下嗎?”
劉辯漸漸從牆角走了過來,當兩人看到劉辯的身影時,立即下跪問安。
尤其盧植,十分震驚的說道:“陛…陛下,您怎麽會在這個地方…”
劉辯正想迴答,呂布意識到如果讓盧植知道事情的真相後定然會給自己帶來諸多麻煩,於是搶先開口說道:“陛下,流民起義,為何唯獨陛下留在這裏,難道您不怕匈奴人過來清算嗎?”
“這…我怕,但是我也不敢貿然衝出去…”劉辯尷尬的說。
此時呂布突然想到於夫羅,兩人同樣為一國之主,同樣的懦弱無能,但不同的是於夫羅最起碼能找個自己不在的時機來反抗。而眼前這位,甚至一點反抗的心都沒有。
“此乃天助,若是陛下跟隨他們一起反抗,那我們此時就見不了麵了!”盧植激動的說。
作為堅定的反董派,盧植拒絕董卓的任何命令,包括廢立天子。如果劉辯不出現,盧植或許會給長安朝廷龍椅上那位足夠的尊敬,而如今劉辯就在自己眼前,盧植甚至想把劉協也歸類為亂臣賊子…
呂布眼見盧植這麽在意劉辯,生怕劉辯在盧植殷勤的照顧下說出事情的原委,於是吩咐左右道:“陛下這幾日受苦了,你們兩個現行帶陛下會軍營,把我的中軍大營讓給陛下,記得給陛下準備些豐盛的膳食。”
呂布這麽一說,劉辯肚子瞬間“咕咕”叫了起來,他想著自己在集中營好多天了,從來沒有吃飽過,今晚非要飽餐一頓不可!
想到這裏,他對呂布投來感激的目光,就差跪下地下誇讚呂布忠臣了。
呂布之所以要把自己的大帳讓出來,就是因為自己的大帳周圍護衛眾多,輕易無人能靠近。
而且呂布也計劃好了,從明天開始,要一直戴著盧植外出作戰,省了他有空閑時間圍在皇帝身邊。如果讓盧植知道劉辯一直在並州的話,兩人勢必會反目成仇。
雖然盧植和呂布一直表現出忘年之交的樣子,但是在封建忠君思想為主導的時代,多數人把皇帝權威看待的比自己生命還重要,這也是世人怨恨董卓的最大原因。
呂布與盧植也迴到了大營內,兩人一路無言。
盧植是因為能再次看見皇帝,心中激動的已經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所以強裝鎮定沒有說話。
而呂布不說話則是因為他心中極度的憤怒,如果劉辯沒有在這時候瞎逛,如果自己沒帶盧植來戰場,如果劉辯能剛強一點,如果自己不帶盧植來集中營,那麽自己苦心計劃已久的策略都不會像如今這樣前功盡棄。可惜沒有如果,或者說如果這兩個字代表的就是遺憾。
要知道這件事情他早在穿越後都第一時間就謀劃好了,他為此付出了無數個日夜。可惜,如今的情況讓他的謀劃煙消雲散,他怎麽可能不憤怒。
迴道大營的第一時間,呂布立刻下令:“通知黃忠、高順、張遼三人,即刻出兵上郡,徹底打敗匈奴。另外讓徐榮把攻城軍械直接運到膚施縣,直接蕩平服施!”
膚施縣,乃是上郡治所,呂布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要徹底清掃並州境內的南匈奴勢力。
黃忠本是南陽人,並沒有和北境遊牧民族接觸過,但是他堅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道理,所以打起這群匈奴人來手段更加殘忍。
在黃忠追上敵人的一瞬間,戰局就已經確定,他此時隻要略做驅趕,便能將南匈奴徹底驅散,讓他們無再戰之力。
可黃忠並沒有如此,他不斷的率兵追殺,直至連最後一名匈奴士兵都斬於馬下之時,他才停手,繼續向北與呂布匯合。
至於之前俘虜的那群匈奴族人,黃忠能想到此時他們早就不知道逃往何方,根本不可能再追迴來,所以幹脆就任由他們去了。
打掃戰場時,盧植不知為何走了過來,開門見山的說:“奉先賢弟,此時流民還被關押在集中營,我們應該盡快將他們解救出來。”
呂布心中暗想道:“看來盧植不知道流民起義之事,不過也好,這說明了他不能直接知道我軍的軍報。”
於是呂布耐心的對盧植說:“子幹兄,此番我帶兵進攻的原因正是因為流民起義,導致匈奴軍隊有些亂了陣腳。不過他們並沒有前來與我們匯合,想必是逃散在河西郡的四麵八方。這也好解決,當我們全麵接管河西之後,他們自然而然就會現身了。”
盧植卻是持不同意見,說:“即便是流民商討好的舉義,但其中一定有膽小的人,不敢參與。但這些人也都是投奔奉先的可憐人,奉先不可放棄他們。”
呂布見拗不過盧植,隻好答應他與他一同去集中營看一眼。
兩人到達集中營後,發現其中一麵牆坍塌了近四分之三,於是對盧植說道:“子幹兄,這麽大的窟窿,相信即使有一時膽怯的人沒有參加舉義,但這個時候也一定跑了。
“奉先,來都來了,我們還不如做的更謹慎徹底一點,進去看一眼罷。”盧植勸解道。
呂布無奈的搖搖頭,與盧植一同進入集中營內。
兩人進去之後,空蕩蕩的屋子裏並無人影,呂布略帶嘲諷的說道:“子幹兄,我就說吧,他們定然全都離開了這裏。”
“奉先說的對,是為兄太過謹慎了。”盧植雖然說的謙虛,但毫無一絲羞愧之色。
正在這時,角落裏有一人喊道:“是呂愛卿嗎?”
呂布聽到聲音後心中一驚,稱號自己為呂愛卿的,世上隻有兩個人,一個在長安朝廷,另一個…
“大膽,竟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盧植氣憤的說。
他並不知道眼前這人就是劉辯,所以認為對方這樣說話十分大逆不道。
此時角落裏也發出一聲疑問,說:“你是何人?呂愛卿的部下嗎?”
劉辯漸漸從牆角走了過來,當兩人看到劉辯的身影時,立即下跪問安。
尤其盧植,十分震驚的說道:“陛…陛下,您怎麽會在這個地方…”
劉辯正想迴答,呂布意識到如果讓盧植知道事情的真相後定然會給自己帶來諸多麻煩,於是搶先開口說道:“陛下,流民起義,為何唯獨陛下留在這裏,難道您不怕匈奴人過來清算嗎?”
“這…我怕,但是我也不敢貿然衝出去…”劉辯尷尬的說。
此時呂布突然想到於夫羅,兩人同樣為一國之主,同樣的懦弱無能,但不同的是於夫羅最起碼能找個自己不在的時機來反抗。而眼前這位,甚至一點反抗的心都沒有。
“此乃天助,若是陛下跟隨他們一起反抗,那我們此時就見不了麵了!”盧植激動的說。
作為堅定的反董派,盧植拒絕董卓的任何命令,包括廢立天子。如果劉辯不出現,盧植或許會給長安朝廷龍椅上那位足夠的尊敬,而如今劉辯就在自己眼前,盧植甚至想把劉協也歸類為亂臣賊子…
呂布眼見盧植這麽在意劉辯,生怕劉辯在盧植殷勤的照顧下說出事情的原委,於是吩咐左右道:“陛下這幾日受苦了,你們兩個現行帶陛下會軍營,把我的中軍大營讓給陛下,記得給陛下準備些豐盛的膳食。”
呂布這麽一說,劉辯肚子瞬間“咕咕”叫了起來,他想著自己在集中營好多天了,從來沒有吃飽過,今晚非要飽餐一頓不可!
想到這裏,他對呂布投來感激的目光,就差跪下地下誇讚呂布忠臣了。
呂布之所以要把自己的大帳讓出來,就是因為自己的大帳周圍護衛眾多,輕易無人能靠近。
而且呂布也計劃好了,從明天開始,要一直戴著盧植外出作戰,省了他有空閑時間圍在皇帝身邊。如果讓盧植知道劉辯一直在並州的話,兩人勢必會反目成仇。
雖然盧植和呂布一直表現出忘年之交的樣子,但是在封建忠君思想為主導的時代,多數人把皇帝權威看待的比自己生命還重要,這也是世人怨恨董卓的最大原因。
呂布與盧植也迴到了大營內,兩人一路無言。
盧植是因為能再次看見皇帝,心中激動的已經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所以強裝鎮定沒有說話。
而呂布不說話則是因為他心中極度的憤怒,如果劉辯沒有在這時候瞎逛,如果自己沒帶盧植來戰場,如果劉辯能剛強一點,如果自己不帶盧植來集中營,那麽自己苦心計劃已久的策略都不會像如今這樣前功盡棄。可惜沒有如果,或者說如果這兩個字代表的就是遺憾。
要知道這件事情他早在穿越後都第一時間就謀劃好了,他為此付出了無數個日夜。可惜,如今的情況讓他的謀劃煙消雲散,他怎麽可能不憤怒。
迴道大營的第一時間,呂布立刻下令:“通知黃忠、高順、張遼三人,即刻出兵上郡,徹底打敗匈奴。另外讓徐榮把攻城軍械直接運到膚施縣,直接蕩平服施!”
膚施縣,乃是上郡治所,呂布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要徹底清掃並州境內的南匈奴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