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單於於夫羅
我呂布要在三國插滿紅旗 作者:亭溪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聞言望去,發現說話之人正是沮授。
沮授見戰爭已經結束,心裏卻擔心趙雲的安危,便隨著眾人一起來到趙雲這邊,正好聽到了趙雲與白馬義從的談話。
沮授的目的很明顯,明顯到如果馬匹白馬能聽懂人話都知道他是什麽意思,他就是想用趙雲的義氣來對比公孫瓚的不義,來讓這群義字當頭的白馬義從舍棄公孫瓚而追隨趙雲。
“這…”幾名白馬義從有些猶豫,然後說道:“公孫將軍這麽多年以來一直都善待我等,今日之事應該是有其他原因…應該是子龍將軍太過勇猛,才讓公孫將軍如此失態的。”
幾名白馬義從雖然在替公孫瓚開脫,不過言語中似乎有了一些動搖。
“諸位若是真的不願意,就請迴去吧,沮大哥不要讓這些義士為難了。”沮授正想說話,趙雲突然開口阻攔道。
如此一來,白馬義從更覺得趙雲重情重義,心中好感也更增加了幾分。
見趙雲把話說到這個地步,沮授沒辦法繼續勸降,隻是左手握著拳頭輕輕從胸口自上而下一揮,嘴裏發出略帶悔恨的歎息聲,眼神幽怨的看著趙雲。
趙雲也自知破壞了沮授的計劃,不敢再與沮授對視。
白馬義從說道:“子龍將軍放心,我等皆為重義之人,以後必不會再與將軍爭鋒。如果…”
說到這裏,白馬義從到嘴邊的話突然停頓了下來,轉而搖搖頭,然後與趙雲和沮授說了句告辭,便頭也不迴的離開了這裏。
等白馬義從走迴,沮授略帶怨恨的說:“子龍你可知道,雖然白馬義從現在隻剩了千人左右,但他們能發揮出多大了力量嗎?”
趙雲微微有些臉紅,沒有迴答。
“不過還好,你可知他們口中的如果是什麽意思嗎?”沮授繼續問道。
“如果有什麽意外,他們會來投奔我的。”趙雲自信的說。
此時,原本消息在天際線的白馬義從突然有一個又跑了迴來,對趙雲說道:“子龍將軍,我迴來是告訴你,並州的南匈奴發生叛亂,呂布已經迴去平判了。並且草原廣闊無垠,不容易分清楚方向,我來做你們的向導。”
趙雲聽後十分高興,但隨後又擔心的問道:“如此一來,你將要怎麽迴去?”
“無妨,將軍高義,我等也不能愧對將軍,等陪同將軍迴到冀州後我便迴去,如果公孫將軍不願收留,我便去做個放羊的小倌,也樂在快活。”
沮授聞言,佩服這人的豁達,於是問道:“敢問閣下姓名?”
“在下名叫丘林山,鮮卑人。”丘林山迴答道。
趙雲和沮授點點頭,紛紛表示牢記丘林山的恩情。
於此同時,呂布已經從太原進入河西北部,太原郡與河西郡相鄰,呂布並沒有在太原停留,僅僅隻是路過而已。
饒是如此,盧植在得知呂布大軍經過時非要一同前往,並說道:我的身體在華佗的精心調理下已經恢複大半,現在完全可以帶兵打仗。何況我曾經多次領兵與匈奴鏖戰,對付他們我有經驗!”
呂布啞然失笑,心中想到:“你有經驗我又何嚐沒有?”
不過他並沒有直截了當的說出來,反而因為拗不過盧植,隻好帶他一起上路了。
到達河西後,呂布摧枯拉朽般搶占了河西北部幾縣,並把大軍安紮在河西、上黨交界處。
匈奴單於得知呂布率兵攻打過來的消息後,連夜起兵來與呂布對峙,兩人隔河相望。
“呂奉先,你手下數萬流民都在我手裏,你難道不顧他們的性命了嗎?”南匈奴單於於夫羅大聲喊道。
“你殺我一名百姓,我就殺你兩個,你殺我一千,我便讓南匈奴亡族滅種!”呂布兇狠的說道。
於夫羅被呂布這句話給將住了,一時不知道迴答什麽好。此時情況好像逆轉了過來,有無數人質的於夫羅竟然被呂布威脅道了。
“於夫羅,我乃朝廷親封北境都護,所有生活在北方的遊牧民族皆受本侯的管轄。現在我命令你放了那些流民,我可以當這些事沒發生過,繼續讓你在上黨作威作福。否則道話,我必全力討伐你,到時候連董卓也保不住你!”呂布惡狠狠的說。
“你…你怎麽知道是董卓指使我的?”於夫羅震驚的說。
呂布淡淡一笑,心中想到:看來這群匈奴人真的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件事本身就是我猜的,沒想到一句話便詐出來真想,這事果然河董卓脫不了幹係。
“你不需要知道這些,現在即可投降,本侯既往不咎!”呂布進一步威脅道。
“哼,你是漢朝皇帝封的北境都護,漢朝皇帝又管不到我們,憑什麽讓我們聽你的話,你講不講道理?”於夫羅反駁道。
聽到這話呂布差點笑出聲,兩軍對壘你竟然和我說道理。
不過呂布並沒有嘲笑他,反而說道:“道理?誰的部隊更強大,誰的報價寶劍更鋒利,誰就是道理!你是不是要試試我的道理?”
論嘴皮子,這群沒有漢化的鮮卑人必然不是呂布的對手,此刻於夫羅已經不知道該怎麽迴答了,但是他依舊堅信,隻要這群流民還在自己手裏,呂布便會投鼠忌器,不敢輕易發動進攻。
想到這裏,於夫羅一言不發,便騎著馬往部隊後方緩緩走了過去。
看的於夫羅這番操作,不止呂布和郭嘉,就連常年和鮮卑人打交道的盧植都驚呆了:“什麽情況,這人是什麽意思?怎麽突然躲到部隊最後麵去了?”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此時,於夫羅已經迴到了軍帳內,親口品嚐著侍女給他剝好的葡萄。
而呂布三人還在原地等待著於夫羅再度出現,不過他們卻是再也等不到了。
半個時辰後,幾人猜測於夫羅是因為對漢語一知半解,不知道怎麽迴答,所以幹脆躲了起來。
不過這也讓三人有了一種恥辱感,他們此刻都覺得自己好像是被傻子給騙了…
沮授見戰爭已經結束,心裏卻擔心趙雲的安危,便隨著眾人一起來到趙雲這邊,正好聽到了趙雲與白馬義從的談話。
沮授的目的很明顯,明顯到如果馬匹白馬能聽懂人話都知道他是什麽意思,他就是想用趙雲的義氣來對比公孫瓚的不義,來讓這群義字當頭的白馬義從舍棄公孫瓚而追隨趙雲。
“這…”幾名白馬義從有些猶豫,然後說道:“公孫將軍這麽多年以來一直都善待我等,今日之事應該是有其他原因…應該是子龍將軍太過勇猛,才讓公孫將軍如此失態的。”
幾名白馬義從雖然在替公孫瓚開脫,不過言語中似乎有了一些動搖。
“諸位若是真的不願意,就請迴去吧,沮大哥不要讓這些義士為難了。”沮授正想說話,趙雲突然開口阻攔道。
如此一來,白馬義從更覺得趙雲重情重義,心中好感也更增加了幾分。
見趙雲把話說到這個地步,沮授沒辦法繼續勸降,隻是左手握著拳頭輕輕從胸口自上而下一揮,嘴裏發出略帶悔恨的歎息聲,眼神幽怨的看著趙雲。
趙雲也自知破壞了沮授的計劃,不敢再與沮授對視。
白馬義從說道:“子龍將軍放心,我等皆為重義之人,以後必不會再與將軍爭鋒。如果…”
說到這裏,白馬義從到嘴邊的話突然停頓了下來,轉而搖搖頭,然後與趙雲和沮授說了句告辭,便頭也不迴的離開了這裏。
等白馬義從走迴,沮授略帶怨恨的說:“子龍你可知道,雖然白馬義從現在隻剩了千人左右,但他們能發揮出多大了力量嗎?”
趙雲微微有些臉紅,沒有迴答。
“不過還好,你可知他們口中的如果是什麽意思嗎?”沮授繼續問道。
“如果有什麽意外,他們會來投奔我的。”趙雲自信的說。
此時,原本消息在天際線的白馬義從突然有一個又跑了迴來,對趙雲說道:“子龍將軍,我迴來是告訴你,並州的南匈奴發生叛亂,呂布已經迴去平判了。並且草原廣闊無垠,不容易分清楚方向,我來做你們的向導。”
趙雲聽後十分高興,但隨後又擔心的問道:“如此一來,你將要怎麽迴去?”
“無妨,將軍高義,我等也不能愧對將軍,等陪同將軍迴到冀州後我便迴去,如果公孫將軍不願收留,我便去做個放羊的小倌,也樂在快活。”
沮授聞言,佩服這人的豁達,於是問道:“敢問閣下姓名?”
“在下名叫丘林山,鮮卑人。”丘林山迴答道。
趙雲和沮授點點頭,紛紛表示牢記丘林山的恩情。
於此同時,呂布已經從太原進入河西北部,太原郡與河西郡相鄰,呂布並沒有在太原停留,僅僅隻是路過而已。
饒是如此,盧植在得知呂布大軍經過時非要一同前往,並說道:我的身體在華佗的精心調理下已經恢複大半,現在完全可以帶兵打仗。何況我曾經多次領兵與匈奴鏖戰,對付他們我有經驗!”
呂布啞然失笑,心中想到:“你有經驗我又何嚐沒有?”
不過他並沒有直截了當的說出來,反而因為拗不過盧植,隻好帶他一起上路了。
到達河西後,呂布摧枯拉朽般搶占了河西北部幾縣,並把大軍安紮在河西、上黨交界處。
匈奴單於得知呂布率兵攻打過來的消息後,連夜起兵來與呂布對峙,兩人隔河相望。
“呂奉先,你手下數萬流民都在我手裏,你難道不顧他們的性命了嗎?”南匈奴單於於夫羅大聲喊道。
“你殺我一名百姓,我就殺你兩個,你殺我一千,我便讓南匈奴亡族滅種!”呂布兇狠的說道。
於夫羅被呂布這句話給將住了,一時不知道迴答什麽好。此時情況好像逆轉了過來,有無數人質的於夫羅竟然被呂布威脅道了。
“於夫羅,我乃朝廷親封北境都護,所有生活在北方的遊牧民族皆受本侯的管轄。現在我命令你放了那些流民,我可以當這些事沒發生過,繼續讓你在上黨作威作福。否則道話,我必全力討伐你,到時候連董卓也保不住你!”呂布惡狠狠的說。
“你…你怎麽知道是董卓指使我的?”於夫羅震驚的說。
呂布淡淡一笑,心中想到:看來這群匈奴人真的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件事本身就是我猜的,沒想到一句話便詐出來真想,這事果然河董卓脫不了幹係。
“你不需要知道這些,現在即可投降,本侯既往不咎!”呂布進一步威脅道。
“哼,你是漢朝皇帝封的北境都護,漢朝皇帝又管不到我們,憑什麽讓我們聽你的話,你講不講道理?”於夫羅反駁道。
聽到這話呂布差點笑出聲,兩軍對壘你竟然和我說道理。
不過呂布並沒有嘲笑他,反而說道:“道理?誰的部隊更強大,誰的報價寶劍更鋒利,誰就是道理!你是不是要試試我的道理?”
論嘴皮子,這群沒有漢化的鮮卑人必然不是呂布的對手,此刻於夫羅已經不知道該怎麽迴答了,但是他依舊堅信,隻要這群流民還在自己手裏,呂布便會投鼠忌器,不敢輕易發動進攻。
想到這裏,於夫羅一言不發,便騎著馬往部隊後方緩緩走了過去。
看的於夫羅這番操作,不止呂布和郭嘉,就連常年和鮮卑人打交道的盧植都驚呆了:“什麽情況,這人是什麽意思?怎麽突然躲到部隊最後麵去了?”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此時,於夫羅已經迴到了軍帳內,親口品嚐著侍女給他剝好的葡萄。
而呂布三人還在原地等待著於夫羅再度出現,不過他們卻是再也等不到了。
半個時辰後,幾人猜測於夫羅是因為對漢語一知半解,不知道怎麽迴答,所以幹脆躲了起來。
不過這也讓三人有了一種恥辱感,他們此刻都覺得自己好像是被傻子給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