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耳中嗡嗡一鳴,半晌才迴過神來,迴頭看時,正是懦弱的衛武公發話:“陛下!臣以為不妥!”


    簡單說一下衛國的曆史,衛國作為周在殷商故地建立的管理殷商遺民的國家,一直被冠以諸侯之長的名號,這個名號持續了七代,傳到衛厘(li二聲)侯時衛國已然開始衰落,而這個衛厘侯沒什麽政績卻非常寵愛兒子衛和,賞賜了他很多財物,衛和卻用這些財物收買了眾多的死士。等到他父親死後,哥哥衛共伯即位為君,一年後等衛共伯帶領王室眾人去為父親掃墓時,衛和命令那些死士從周圍衝出去攻擊衛共伯,他的哥哥躲進墓道裏,衛和命令手下用煙熏的方式逼他出來,衛共伯不想出去被擒受辱隻能在罵了最毒的話後自殺了,其他國家聽到這個消息後都想借機出兵衛國獲得好處,衛國人無奈隻好擁立衛和為君,這就是衛武公,不得不說衛武公也是一位陰謀家。


    但是在兇狠的逼死哥哥後,他居然仁慈的實行其先祖衛康叔的仁政,讓衛國變得和睦安定,但是衛國整體孱弱的實力並不能為他實現雄心壯誌,在經過幾次與其他諸侯爭雄的失利後,衛武公隻好認清現實,隻能暫時安心做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等諸侯,這次犬戎之亂讓衛武公心頭沉默已久的爭雄之心又冉冉升起,考慮之後義無反顧的出兵,要拿這次計劃來好好的賭一賭國運,所以說衛武公雖然因為實力問題懦弱了一段時間,但是他骨子裏的狠勁並沒有消失,所以鑒於剛才申侯咄咄逼人的混淆是非,衛武公作為一國之君被壓抑已久的雄心通過一聲爆喝爆發出來。


    “古人雲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我們怎麽能忽視公羊易的功勞,怎麽能奪走公羊易的賞賜去送給別人呢?不單以職位來決定人的功勞,這不僅是聖人的仁德,同時也是國君應該有的品德。”衛武公一口氣說出來這番話隻覺得心情舒暢,不過略顯不足的是自己還是說的稍稍含蓄,未能表達最激烈的想法。


    朝臣此時被衛武公的勇敢所鼓舞,紛紛附議不能把墨痕奪走賞給姬成師,鄭武公見形勢逆轉,抓住機會讓公羊易將昨天求援時的經曆講了出來,說到最後,鄭武公讓公羊易將身上的傷口亮出來,不僅是新受的傷,還有之前受過的傷也讓他全部講出來曆。


    周平王和朝臣們聽到昨天居然有那麽驚險的事情都是非常驚訝,眾人都清楚晉國那位能認出墨痕的士兵確實功勞很大,但是沒有公羊易拚死突圍並以空手擋住敵人追擊或者公羊易借著寶駒自己逃生的話, 墨痕甚至沒有到達鎬京城的機會。再看到公羊易身上所受的傷,很難想到這樣一位年輕人居然立了如此多的功勞,可是他拚盡性命得到的也隻是卒長這個不入流的職位,當真是埋沒了人才,為他請功的人越來越多。


    直到最後,姬成師站了出來風度翩翩的向周平王行禮,然後說道:“公羊兄弟,成師這次是真的服了你了,你武功高強,騎術一流,昨天在馬場救我性命,之後又搬來救兵救了大王,你確實是墨痕真正的主人,你的功勞也無愧是頭功!”說罷向著公羊易抱拳行禮,然後和周平王道:“大王,臣姬成師懇請大王將頭功授予公羊易,臣之前所受的財寶等物願全部拿出以大王名義贈與公羊兄弟。”


    公羊易堅辭不受,說道:“臣並不貪圖賞賜,如今王城遭逢大劫,臣願將財物拿出用於大王後續的計劃。”


    公羊易這樣大義凜然的說辭直接感動了在場的諸人,連周平王都開始溫言鼓勵他,最後表示會把墨痕賞給他,同時冊封他為旅長,並說明這個職位無論在畢國還是秦都得承認,也就是公羊易成為了統領五百人的長官,成功邁入了下層大夫的行列, 社會地位有了極大的提升。秦君更是暗暗點頭,想到:“這小子先予後取,誌向遠大,確實異於常人,值得老夫將來培養一番。”


    申侯此時氣鼓鼓的看著衛武公,但是自己也不好發作。他生氣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墨痕和頭功的歸屬問題,而是衛武公表現的很是獨立,根本不受自己的脅迫,想來若是之後鼓動晉國與其他三國聯盟決裂時,衛國也會站在秦鄭那邊,自己和晉國討不了好,所以現在還是不能撕破臉皮,今天這事幹脆就不要再管了,於是擺出一副聽之任之的態度,默然的聽著朝臣的議論。


    頭功問題已然解決,朝臣開始討論更重要的問題,鎬京城已然成了一座廢墟,留在那裏需要大量的建造成本和時間,而且犬戎虎視眈眈,隻要諸侯的部隊一撤走肯定會卷土重來,所以今後周平王該如何安置,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秦君見公羊易受傷後一臉倦容,想來他也無法在這些大問題上有什麽見解,就幫他和周平王告假,讓他先迴鎬京的大營休息了,公羊易謝恩後既興奮又忐忑不安的跟著太監走出大帳。


    崔正問他情況,公羊易笑笑道:“崔伍長,請以後叫我公羊旅長。”


    崔正驚喜交加,沒想到公羊易居然成功了,問了很多細節,公羊易告訴他要先去取馬,二人隨著太監去傳平王的口諭,公羊易這才騎上墨痕,與崔正先行迴鎬京城外的秦鄭大營。


    二人迴去沒有特別的事情做,公羊易終於能好好養傷,崔正也借著照顧他的名義與他在一個營房內休息,他累了一夜,此刻終於能放下心中的顧慮好好休息一下,當身子沾到草堆鋪成的床的那一刹那就睡著了,鼾聲震天動地,和帳外其他倒班休息的士兵們的鼾聲一樣充滿疲累困乏並無二致,這樣沉沉的睡去並不像枕戈待旦的職業軍隊,但是。


    這些士兵戰時作為王國的矛與盾,救火時又成為水與土,和平時作為統治階階級和卿士貴胄的財富與食物,伴隨著殘酷的三丁抽一,五丁抽二製度,唯有獨子家庭能逃過兵役和徭役,但是又有多少獨子能逃過災厄呢?多少人尚未去過旁鄰的村落,多少人還未來得及成為丈夫和父親,多少人又未能盡到丈夫和父親的責任,這些人在不清不楚的時候倒在了冰冷的土地上,運氣不好的被野獸啃食的屍骨無存,運氣好的也隻不過被胡亂埋在土裏,墳包上立著一根沒有名字的朽木……這樣的命運貫穿了整個世界的古代史,所以說能夠酣睡就不要失眠,能夠活命就要珍惜,能夠大醉就不要清醒,唐朝大詩人王昌齡寫過“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初看浪漫,再望悲憫。


    不知睡了多久,公羊易被傷口的疼痛弄醒,睜眼看看已是黑夜,原來已經睡了整整一天,崔正的鼾聲還是依然渾厚,絲毫沒有因為持續一天的持續而有所減弱,他再無睡意,披上衣服走出營帳,月亮高高懸在空中,明亮的似一個圓盤,看樣子已到深夜。秦鄭二君商量要事還未迴來,想來要商議的事情很多很多,不是一兩天就能解決的,此時公羊易聽到陣陣哭聲,他順著聲音走了過去。


    城中火焰已然熄滅,為了熄滅這場熊熊烈火,有七十多名士兵或死於烈焰或死於煙熏。如果在戰場上陣亡時,其他士兵根本沒有機會為他們哀悼,但是火災中除了被燒的麵目全非的士兵外,卻都能認出來是誰遇難。死亡的士兵被抬到空地上依次排開,猙獰和不甘的神情讓人還能感受到他們當時的絕望,幾乎沒有一個人是安詳的死去。此時戰友們悲從中來,不一定所有人都是和死者有多麽好的關係,可能隻是為積累著的憂傷找一個情緒的宣泄口,到合適的時候就爆發出來。


    公羊易久經戰陣,也可算是鐵血鐵骨的漢子,但是他還是受不了這悲慘世界裏蔓延的憂傷。他不敢在這裏多待,怕眼淚不爭氣的掉下來,趕緊小跑著離開,慶幸的是路過的士兵們由於難以禁止的憂傷並沒有和他行禮或者打招唿,才沒有發現他眼角掛著的水珠。


    公羊易牽出墨痕,準備出去散散心,忽然心念一動,想到上次沒拿武器所遇到的窘境,還是帶上武器防身的好。飛虎戟太過笨重,並不適合夜深的散心,於是悄悄走迴營帳拿了崔正的佩劍,翻身上馬絕塵而去,士兵們亂哄哄的群龍無首,也沒有精力和體力去管這深夜快速交錯的馬蹄聲,每個人都安慰自己,反正大軍已經趕走了敵人,放鬆點應該沒事。


    公羊易暗暗心驚,一路上散亂的軍營如果遇到敵人攻來該怎麽辦,但是自己心亂如麻加上新晉的職位還沒有正式劃分部署的部隊,自己確實也管不得那麽多,隻能讓墨痕跑的再快一些,早早離開這個狂亂的憂傷的殘破的鎬京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羊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奇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奇的魚並收藏公羊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