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登這個人和誰都自來熟,吐沫橫飛的跟四人說了一路,霍齊雖然隻是親衛騎兵隊長,但是他也著實是一位有政治天賦的人,不多幾句話就套出了秦的戰略意圖。
這次犬戎之亂是周的巨大災難,也是其他國家的巨大機遇。秦久居邊陲,秦君一開始隻是牧馬的大夫,和《西遊記》中的“弼馬溫”一樣,瘋狂的賣命,卻沒有換來爵位的尊崇,領土的增長更是緩慢。如果沒有犬戎之亂,恐怕秦很難發展起來,不僅是天下共主的周,就連爵位尊崇的畢國他們都比不過。
所以秦君這次集結了全部軍隊,準備狠狠的打擊犬戎,說不定就能撈到很多的政治好處,建國封爵也不是夢,如果周王再賞賜些土地,那真的是太驚喜了。
幾人談談說說,胯下的馬卻一刻不停,沒有半日時間就到了秦的大營。與鄭國士兵不同,秦的士兵經過邊疆的長期戰鬥,一個個高大彪悍又飽經風霜的樣子。士兵見是孟登,趕緊開了營門,和孟登用秦地的土話交流起來,四人聽不太懂,但是時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一間證明了交談的快樂,孟登又聊了半天才意猶未盡的緩過神來,看見四人一直在等他,不好意思的說:“我們秦地靠近邊疆,每天早晨醒來都不知道能不能見到這一日的夕陽,所以我們有話就說,而且是說不完的話,有事必笑,笑聲也必須大。你們等我一下,我去匯報秦君。”說完又不自覺的哈哈大笑起來,邊笑還邊向著大帳走去。
四人看見秦地的士卒官吏雖然長的高大,但是他們性格直爽,應該也不會太壞,都自我安慰了一下,認為和秦人借糧也可以接受。不一會,孟登高興的出來迎接他們,悄悄告訴他們秦君對借糧的事很感興趣,但是雖然是小聲說的,但是說完之後還是忍不住笑起來,可能是孟登覺得不妥,就用手捂住了嘴接著笑了幾聲。
眾人依言進入大帳向秦君行禮,不同於畢萬的冷峻,鄭武公的狂傲,甚至沒有秦人的幽默和善談,秦君就默默的坐在那裏,看到幾人後麵無表情的說:“幾位畢國的使節辛苦了,不知道來鄙人處有何見教?”
霍齊道:“久仰秦君威名,我等受畢君委托要借糧。”
秦君道:“可有書信?”
霍齊道:“抱歉啊秦君閣下,由於時間緊迫,畢君之前隻給鄭君寫了書信。”
帳內的秦人將領都麵帶慍色,心想你們畢國都落難了居然還是沒有把我們放在眼裏,眾人一起看向秦君,想看他要如何拒絕甚至挖苦畢國的這四人。哪知秦君依然麵無表情的說:“那是我疏忽了,畢君的先君剛剛過世,處理後事很占用時間,沒有寫書信也無所謂。現在畢國軍民肯定餓極了,我們軍中糧草也不多,但是救人要緊,就先給你們送三分之一過去救急,剩下的我寫信給我封地處,讓他們給你們發糧食。”
四人見秦君這麽爽快,甚至不需要己方辯解就同意了,也不知道該不該答應。孟登同時也在旁邊說好話,幾人想了想實在不敢擅自做主,向秦君道謝了說迴去和畢萬請示一下再迴來答複,他們本以為秦君要動怒,沒想到他居然還是熱心的說:“對對,迴去再考慮一下,這也是大事,我等你們的迴複”,隻不過秦君仍是一副麵無表情的樣子,幾人猜不到他城府有多深,饒是崔正機靈,畢奚善於觀察,也發現不了秦君表情上的任何蛛絲馬跡,看來他們想要和這些君主比較智慧的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孟登見幾人這就要走,客氣的邀請幾人吃完飯再迴,霍齊禮貌的拒絕了,說他們自備了幹糧。可是三個年輕人的肚子出賣了他,他們的肚子同時開始咕咕作響,因為缺糧,他們的幹糧隻能省著吃,三天也才吃了平時一天半的量,現在著實有點扛不住了。孟登哈哈一笑也不多說,拉著霍齊的手,引著四人往夥房而去。這裏沒有精美的菜肴,沒有稀奇的山珍,但是能有頓飽飯就已經足夠讓四人開心不已,眼看著三位年輕人大快朵頤的英姿,霍齊也終於放下所有矜持,加入到狼吞虎咽的隊伍中去。
直到四人飽餐一頓,孟登還擔心他們的馬匹這幾天太勞累,在征得他們同意後為他們換上了更好的戰馬,之後把他們送到帳外,塞給他們不少幹糧,四人非常感激,紛紛與孟登道別,孟登才嘻嘻哈哈的與他們不舍的分別。
四人又花了近一天才返迴畢國大營,隻見滿營的軍民都麵有菜色,糧食的問題顯然更嚴峻了。有人似乎聞到了四人攜帶的幹糧味,目不轉睛的盯著他們,躍躍欲試的就想衝過來,四人雖然不怕,可是也被瞪的渾身不自在,忙把幹糧包袱悄悄的係在身上。
畢萬派人宣四人進大帳,他們不敢耽擱進去匯報了這幾天的事情,畢萬聽得幾人帶迴不少幹糧,喉頭動了下,霍齊等人連忙遞過去,畢萬也餓了幾天,此時見到食物早已沒有了國君的氣度,早就管不了食物的精細,大口的進食起來,隻不過稍覺有些不雅,便拿袖子遮擋著,說了句:“有勞眾位愛卿了”。其實畢萬大可不必這樣見外,因為大家都不尷尬,在這個亂世裏,保命才是硬道理,有糧才是真國君,倉廩實而知禮節,沒有人能在缺糧的時候還可以保持優雅。
等吃完後,畢萬一抹嘴,登時眉頭緊皺,不知道秦君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如此爽快肯定有詐,但是作為國君都吃不飽飯,底下的臣民更是連命都活不了的。可是鄭國、衛國都不可以的話,去晉國那裏再試也怕是不行,真的是太難抉擇了。
忽然聽得帳外有很大的動靜,原來是幾個士兵在為自己碗中的飯而爭吵,一個領頭的普通士兵說道:“你們親衛軍憑什麽比我們吃的好?”
領頭的親衛軍說道:“哪有不一樣的,不都是從一個鍋裏打出來的麽?”
那名士兵怒道:“雖然是同一個鍋,但是我們碗裏的飯明顯就稀了不少,而且憑什麽每次都是你們先打飯?在京城裏你們能耀武揚威,現在落難了你們神氣什麽?”
親衛軍道:“你們真是不可理喻,明明就是一樣的好不好!再說了,我們親衛軍是君上挑選出來的僅次於飛虎卒的精兵,先讓我們打飯怎麽了?”
那名士兵道:“先打怎麽了?那我先打你怎麽了?”說著拿起手裏的碗砸在親衛軍的頭上,血水混著稀湯灑在地上,很快就滲透入被太陽曬得龜裂的土地裏,隻有少量的小米留在了地麵上,但是正如他們所說,當真是稀到了一定境界。其他的親衛軍和士兵也加入了戰團,但是他們理智的多,都是先把碗放在一邊或者直接喝完才開始打鬥,旁邊的老百姓看著熱鬧,但是還是有人趴在地上撿拾那些落在地上的小米,即使被誤傷踢了幾腳,踩了幾下,也依然如獲珍寶的捧著那些小米送入嘴中,泥沙什麽的已經顧不了,因為隻要猶豫片刻就會被其他人奪去。
畢萬看著這樣的情況,又生氣又心疼,吩咐霍齊去製止他們。霍齊大聲喝罵,沒有人理睬,他隻有拉開領頭的兩個,哪知道領頭人被霍齊強有力的手拉開後,紛紛說作為長官的他們自己吃的飽飽的不管士兵的死活,於是所有人又將矛頭轉向霍齊,霍齊雙拳難敵四手,很快就被亂兵打倒在地,幸虧公羊易等三人朝著杆棒出去打跑了眾人,還沒等扶起鼻青臉腫的霍齊,就已經有亂兵開始迴營拿來了戈矛等真家夥準備開打。
眼見一場嘩變就將產生,畢萬聲如驚雷的大喊一聲:“夠了,都給我住手!”眾人被恢複冷峻神情的畢萬犀利的眼神掃視過後,都有點發怵,不少人漸漸停止了打鬥,可是作亂的士兵知道如果停止鬧事,他們要糧的訴求將永遠得不到解決,便大著膽子說道:“主公,我們也不想這樣啊,我們本來已經國破家亡的就夠慘了,可是現在又都快餓死了,真的就想吃一口飽飯,請主公救救我們吧!”說著亂兵一邊行禮一邊偷偷觀察畢萬的神情。
“最晚後日,糧草必定送來”,畢萬堅定的說道,“但是,今天鬧事的人,我現在不追究不代表我不記得你們是誰,你們的腦袋權且留著,如果有人再敢鬧事的話,定斬不饒!”說完這話,畢萬轉身進到大帳,這時眾亂兵才完全停止了打鬥,慚愧的向霍齊抱拳道歉,之後無言的去往了自己的崗位。
此時霍齊已經身受重傷不能再受顛簸,畢萬即刻命令公羊易三人騎快馬帶他的口信去找秦君借糧,書信隨後送到。因為糧草運送比較遲緩,兩天都不一定能到,再加上他們路上的行程更是不敢想象,今天暫且壓住了那些人,可是後日再沒糧食的話局麵可能就無法收拾了。
三人不敢有誤,馬上往秦營而去,畢萬也不敢耽擱,拿著刀筆開始刻起字來,這相當於國書,馬虎不得。
這次犬戎之亂是周的巨大災難,也是其他國家的巨大機遇。秦久居邊陲,秦君一開始隻是牧馬的大夫,和《西遊記》中的“弼馬溫”一樣,瘋狂的賣命,卻沒有換來爵位的尊崇,領土的增長更是緩慢。如果沒有犬戎之亂,恐怕秦很難發展起來,不僅是天下共主的周,就連爵位尊崇的畢國他們都比不過。
所以秦君這次集結了全部軍隊,準備狠狠的打擊犬戎,說不定就能撈到很多的政治好處,建國封爵也不是夢,如果周王再賞賜些土地,那真的是太驚喜了。
幾人談談說說,胯下的馬卻一刻不停,沒有半日時間就到了秦的大營。與鄭國士兵不同,秦的士兵經過邊疆的長期戰鬥,一個個高大彪悍又飽經風霜的樣子。士兵見是孟登,趕緊開了營門,和孟登用秦地的土話交流起來,四人聽不太懂,但是時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一間證明了交談的快樂,孟登又聊了半天才意猶未盡的緩過神來,看見四人一直在等他,不好意思的說:“我們秦地靠近邊疆,每天早晨醒來都不知道能不能見到這一日的夕陽,所以我們有話就說,而且是說不完的話,有事必笑,笑聲也必須大。你們等我一下,我去匯報秦君。”說完又不自覺的哈哈大笑起來,邊笑還邊向著大帳走去。
四人看見秦地的士卒官吏雖然長的高大,但是他們性格直爽,應該也不會太壞,都自我安慰了一下,認為和秦人借糧也可以接受。不一會,孟登高興的出來迎接他們,悄悄告訴他們秦君對借糧的事很感興趣,但是雖然是小聲說的,但是說完之後還是忍不住笑起來,可能是孟登覺得不妥,就用手捂住了嘴接著笑了幾聲。
眾人依言進入大帳向秦君行禮,不同於畢萬的冷峻,鄭武公的狂傲,甚至沒有秦人的幽默和善談,秦君就默默的坐在那裏,看到幾人後麵無表情的說:“幾位畢國的使節辛苦了,不知道來鄙人處有何見教?”
霍齊道:“久仰秦君威名,我等受畢君委托要借糧。”
秦君道:“可有書信?”
霍齊道:“抱歉啊秦君閣下,由於時間緊迫,畢君之前隻給鄭君寫了書信。”
帳內的秦人將領都麵帶慍色,心想你們畢國都落難了居然還是沒有把我們放在眼裏,眾人一起看向秦君,想看他要如何拒絕甚至挖苦畢國的這四人。哪知秦君依然麵無表情的說:“那是我疏忽了,畢君的先君剛剛過世,處理後事很占用時間,沒有寫書信也無所謂。現在畢國軍民肯定餓極了,我們軍中糧草也不多,但是救人要緊,就先給你們送三分之一過去救急,剩下的我寫信給我封地處,讓他們給你們發糧食。”
四人見秦君這麽爽快,甚至不需要己方辯解就同意了,也不知道該不該答應。孟登同時也在旁邊說好話,幾人想了想實在不敢擅自做主,向秦君道謝了說迴去和畢萬請示一下再迴來答複,他們本以為秦君要動怒,沒想到他居然還是熱心的說:“對對,迴去再考慮一下,這也是大事,我等你們的迴複”,隻不過秦君仍是一副麵無表情的樣子,幾人猜不到他城府有多深,饒是崔正機靈,畢奚善於觀察,也發現不了秦君表情上的任何蛛絲馬跡,看來他們想要和這些君主比較智慧的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孟登見幾人這就要走,客氣的邀請幾人吃完飯再迴,霍齊禮貌的拒絕了,說他們自備了幹糧。可是三個年輕人的肚子出賣了他,他們的肚子同時開始咕咕作響,因為缺糧,他們的幹糧隻能省著吃,三天也才吃了平時一天半的量,現在著實有點扛不住了。孟登哈哈一笑也不多說,拉著霍齊的手,引著四人往夥房而去。這裏沒有精美的菜肴,沒有稀奇的山珍,但是能有頓飽飯就已經足夠讓四人開心不已,眼看著三位年輕人大快朵頤的英姿,霍齊也終於放下所有矜持,加入到狼吞虎咽的隊伍中去。
直到四人飽餐一頓,孟登還擔心他們的馬匹這幾天太勞累,在征得他們同意後為他們換上了更好的戰馬,之後把他們送到帳外,塞給他們不少幹糧,四人非常感激,紛紛與孟登道別,孟登才嘻嘻哈哈的與他們不舍的分別。
四人又花了近一天才返迴畢國大營,隻見滿營的軍民都麵有菜色,糧食的問題顯然更嚴峻了。有人似乎聞到了四人攜帶的幹糧味,目不轉睛的盯著他們,躍躍欲試的就想衝過來,四人雖然不怕,可是也被瞪的渾身不自在,忙把幹糧包袱悄悄的係在身上。
畢萬派人宣四人進大帳,他們不敢耽擱進去匯報了這幾天的事情,畢萬聽得幾人帶迴不少幹糧,喉頭動了下,霍齊等人連忙遞過去,畢萬也餓了幾天,此時見到食物早已沒有了國君的氣度,早就管不了食物的精細,大口的進食起來,隻不過稍覺有些不雅,便拿袖子遮擋著,說了句:“有勞眾位愛卿了”。其實畢萬大可不必這樣見外,因為大家都不尷尬,在這個亂世裏,保命才是硬道理,有糧才是真國君,倉廩實而知禮節,沒有人能在缺糧的時候還可以保持優雅。
等吃完後,畢萬一抹嘴,登時眉頭緊皺,不知道秦君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如此爽快肯定有詐,但是作為國君都吃不飽飯,底下的臣民更是連命都活不了的。可是鄭國、衛國都不可以的話,去晉國那裏再試也怕是不行,真的是太難抉擇了。
忽然聽得帳外有很大的動靜,原來是幾個士兵在為自己碗中的飯而爭吵,一個領頭的普通士兵說道:“你們親衛軍憑什麽比我們吃的好?”
領頭的親衛軍說道:“哪有不一樣的,不都是從一個鍋裏打出來的麽?”
那名士兵怒道:“雖然是同一個鍋,但是我們碗裏的飯明顯就稀了不少,而且憑什麽每次都是你們先打飯?在京城裏你們能耀武揚威,現在落難了你們神氣什麽?”
親衛軍道:“你們真是不可理喻,明明就是一樣的好不好!再說了,我們親衛軍是君上挑選出來的僅次於飛虎卒的精兵,先讓我們打飯怎麽了?”
那名士兵道:“先打怎麽了?那我先打你怎麽了?”說著拿起手裏的碗砸在親衛軍的頭上,血水混著稀湯灑在地上,很快就滲透入被太陽曬得龜裂的土地裏,隻有少量的小米留在了地麵上,但是正如他們所說,當真是稀到了一定境界。其他的親衛軍和士兵也加入了戰團,但是他們理智的多,都是先把碗放在一邊或者直接喝完才開始打鬥,旁邊的老百姓看著熱鬧,但是還是有人趴在地上撿拾那些落在地上的小米,即使被誤傷踢了幾腳,踩了幾下,也依然如獲珍寶的捧著那些小米送入嘴中,泥沙什麽的已經顧不了,因為隻要猶豫片刻就會被其他人奪去。
畢萬看著這樣的情況,又生氣又心疼,吩咐霍齊去製止他們。霍齊大聲喝罵,沒有人理睬,他隻有拉開領頭的兩個,哪知道領頭人被霍齊強有力的手拉開後,紛紛說作為長官的他們自己吃的飽飽的不管士兵的死活,於是所有人又將矛頭轉向霍齊,霍齊雙拳難敵四手,很快就被亂兵打倒在地,幸虧公羊易等三人朝著杆棒出去打跑了眾人,還沒等扶起鼻青臉腫的霍齊,就已經有亂兵開始迴營拿來了戈矛等真家夥準備開打。
眼見一場嘩變就將產生,畢萬聲如驚雷的大喊一聲:“夠了,都給我住手!”眾人被恢複冷峻神情的畢萬犀利的眼神掃視過後,都有點發怵,不少人漸漸停止了打鬥,可是作亂的士兵知道如果停止鬧事,他們要糧的訴求將永遠得不到解決,便大著膽子說道:“主公,我們也不想這樣啊,我們本來已經國破家亡的就夠慘了,可是現在又都快餓死了,真的就想吃一口飽飯,請主公救救我們吧!”說著亂兵一邊行禮一邊偷偷觀察畢萬的神情。
“最晚後日,糧草必定送來”,畢萬堅定的說道,“但是,今天鬧事的人,我現在不追究不代表我不記得你們是誰,你們的腦袋權且留著,如果有人再敢鬧事的話,定斬不饒!”說完這話,畢萬轉身進到大帳,這時眾亂兵才完全停止了打鬥,慚愧的向霍齊抱拳道歉,之後無言的去往了自己的崗位。
此時霍齊已經身受重傷不能再受顛簸,畢萬即刻命令公羊易三人騎快馬帶他的口信去找秦君借糧,書信隨後送到。因為糧草運送比較遲緩,兩天都不一定能到,再加上他們路上的行程更是不敢想象,今天暫且壓住了那些人,可是後日再沒糧食的話局麵可能就無法收拾了。
三人不敢有誤,馬上往秦營而去,畢萬也不敢耽擱,拿著刀筆開始刻起字來,這相當於國書,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