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嚴副使,李師道迴軍備戰。
在延川縣準備了兩天,二月二十四日,大軍開拔,向宜川殺將過去。
參戰兵力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一是甘肅兵備道王正賢統率的甘肅衛軍,分別是武威軍指揮使李師道、中衛軍指揮使楊天華、朔方軍指揮使冷士貞,三部一共八千馬步軍將士。
年前王道台從甘肅帶來陝西的一共是三萬衛軍,行軍路上凍死的,得瘟疫死的,當逃兵的,大概兩千人,富縣之戰又傷亡了一千多人,固原叛軍過境時,還有四成跟著造反。
這麽一算,把李師道三部派出去參戰後,王道台部下就剩幾千人了,李師道雖然要跟洪承疇去宜川跟王佐掛拚命,但王老狗也會跟楊鶴等人在綏德跟王自用、王嘉胤、王子順、神一魁等巨寇惡戰,偏偏他還把自己最能打的八千人馬交了出去,還真是下了血本啊。
除了王正賢的甘肅衛軍,還有甘肅總兵徐永壽麾下的一萬三甘肅鎮兵,徐永壽已經奉命趕往順天府述職,兵部、兵科、大都督府等軍部各位長官對他的表現很不滿意,徐永壽估計是沒命迴來了,楊鶴猜到了,因此將入陝作戰的一萬三甘肅鎮兵交由甘肅參將王國管理。
除此以外,還有寧夏副將段樹德統率的六千寧夏鎮兵,以及從宣府空降到陝西三邊擔任火器大總管的左光先,楊鶴給了他五千榆林軍,另外,楊鶴還調來了榆林守備賀人龍。
賀人龍和左光先兩部加起來,延綏方麵一共出動了一萬二精兵。
最後就是招討草賊使洪參政部下的八千兵馬了,一半是陝西本地鎮兵,一半是楊鶴上任路上從寧夏、甘肅、延綏、河南、山西抽調來的,這些武夫屌得很,個個都是殺才。
四部分相加,宜川派遣軍的總兵力是四萬八千人。
真是浩浩蕩蕩啊,看得李師道直唿過癮。
自從打贏了跟劉國能的野戰,李師道便是信心滿滿,這迴去宜川打算再立個大功,皇帝對平叛將領的賞賜還是很豐厚的,拿下宜川,那麽將來就可能脫離衛所空降邊軍為將,如果功勞再大一些,比如擊殺王佐掛,那麽接替總兵徐永壽,執掌甘肅邊鎮,也不是不可能啊。
李師道不得不承認,自己有些心動了。
得到王國率甘肅邊軍跟隨洪承疇參戰的消息後,李師道樂得不行
王參將,珍惜剩下的時光罷!
……
大軍拔營,瑣事繁多,紮營的材料雖然不可能全部迴收,但要拿走的也不少,比如拒馬、蒺藜、牙旗、柴火等等,營裏儲備的軍器、糧草、藥材、鹽茶等軍需物資也要帶走。
邊軍還好說,他們有專門的輜重營,有官府抓來的民夫出力,還有從州府調來的判官推官組織管理後勤工作,一站式服務,全程無憂,戰兵不用管這些事情,一門心思打仗就行。
但對於李師道、楊天華、冷士貞這三部衛軍來說,這件事就很痛苦了,
他們三個人的部隊,先是被洪承疇借口抽調走了不少老軍補入陝西鎮前鋒觀察部隊,接著賀人龍又跑來借斥候,中衛軍指揮使楊天華據理力爭,結果被賀人龍打落三顆牙齒。
之後左光先跟王國也跑來借人,說是他們的民夫不夠用,暫借衛軍將士扮演一下角色,反正你們平時也是幹這些的,很多事都知道該怎麽做,不用培訓就能上崗,好使,省心。
四個家夥帶兵連拖帶拽借了幾波人之後,李師道三人僅剩四千來將士,既要打仗,還要自己搞運輸,真是痛苦啊,包括李師道,每個人都是肩挑背扛,活像一群逃荒的難民。
這個時候,大夥兒都想起王道台了。
這迴王道台要是親自領兵,看誰敢他媽跑來借人!
李師道也是一肚子邪火,幾次想跟賀人龍翻臉都因為實力不濟被迫罷休,要是王老狗在這,早他娘喝令親兵把賀人龍拿下,然後拎著馬鞭上去給賀人龍一頓劈臉亂抽了。
王老狗雖然愛打人,愛急眼,愛口吐芬芳,喜歡羞辱武夫,視百姓如草芥,但刀子嘴豆腐心,嘴上雖然喊著要把流寇斬盡殺絕,但當自己把張述聖帶迴去的時候,他也沒為難。
自己偶爾沒大沒小地頂撞他幾句,他也不會……
雖然王老狗愛財如命,但也還算賞罰分明負責任,至少沒讓兒郎們餓著……
這麽想著,再看看洪承疇那一夥畜牲,一群士兵居然紅了眼眶,咱真是沒娘兒啊!
下午的時候,大營終於收拾停當。
帶不走的,就扔在那裏吧,比如普通木料之類的,附近的老百姓之前跑了不少,等他們迴來應該還能用得上,甘肅軍比較有良心,走之前還把坑給填了,省了老百姓不少力氣。
就這樣,一切收拾完畢後,大軍出發,浩浩蕩蕩,直殺向宜川。
比起各路友軍,甘肅軍很狼狽。
包括李師道、楊天華、冷士貞三名指揮使,四千甘肅兵,每個人都是大包小包,肩挑背扛,牽牛的牽牛,趕騾的趕騾,駕車的駕車,路過的寧夏軍一陣哄笑:“瞧!泥腿子嘞!”
甘肅兵跟他們對罵:“驢草的雜種些!老子早晚搓你腦袋!”
四萬多人馬,在官道上綿延了幾十裏地,亂哄哄的一眼竟然看不到盡頭,隨著甘肅兵和寧夏軍的對罵,不知道又發生了什麽情況,軍卒們竟然聚起了堆,吆喝聲時高時低。
洪承疇很快派人來視察,一群文官分開擠成一片的軍卒,這才發現竟然是上千軍卒聚眾打起了群架,寧夏軍同甘肅兵爭道,陝西兵則趁機偷了寧夏軍押在後麵的部分酒肉輜重。
先是甘肅寧夏兩軍爭道互想打群架,接著偷了寧夏軍輜重的數百陝西兵小偷被寧夏軍發現,兩軍跟著就打了起來,三軍士兵當道互相打群架,不少軍卒已經打成了血葫蘆。
洪承疇派部下糧草判官艾進帶人來勸解,但根本無濟於事,艾判官被士兵亂棍打出,洪承疇聞訊,立即下令全軍停止前進,隨即親自率領文武百官來到械鬥戰場視察。
細問之下才弄清楚,原來三方帶頭的軍官是甘肅百戶李懷仙、寧夏軍把總王權、陝西軍校尉姚信,打起來的理由則更為可笑,寧夏軍一名軍卒嘴賤,跟同伍說:“看泥腿子!”
話中意有所指,當然是在笑話甘肅軍像難民。
實力不如人,李師道、楊天華、冷士貞三個指揮使一直都很默契的夾著尾巴做人,吩咐士卒與其他邊兵保持距離,不要與他們鬥嘴,奈何王道台的十幾個親軍營兵頭火氣大。
被人這麽笑話,臉上自然掛不住,十幾個親軍兵頭便加入對罵,甚至還揚言要殺了寧夏軍參將王國,寧夏軍也就火了,咱就開個玩笑,這麽玩不起?來嘛,來碰一碰嘛!
在延川縣準備了兩天,二月二十四日,大軍開拔,向宜川殺將過去。
參戰兵力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一是甘肅兵備道王正賢統率的甘肅衛軍,分別是武威軍指揮使李師道、中衛軍指揮使楊天華、朔方軍指揮使冷士貞,三部一共八千馬步軍將士。
年前王道台從甘肅帶來陝西的一共是三萬衛軍,行軍路上凍死的,得瘟疫死的,當逃兵的,大概兩千人,富縣之戰又傷亡了一千多人,固原叛軍過境時,還有四成跟著造反。
這麽一算,把李師道三部派出去參戰後,王道台部下就剩幾千人了,李師道雖然要跟洪承疇去宜川跟王佐掛拚命,但王老狗也會跟楊鶴等人在綏德跟王自用、王嘉胤、王子順、神一魁等巨寇惡戰,偏偏他還把自己最能打的八千人馬交了出去,還真是下了血本啊。
除了王正賢的甘肅衛軍,還有甘肅總兵徐永壽麾下的一萬三甘肅鎮兵,徐永壽已經奉命趕往順天府述職,兵部、兵科、大都督府等軍部各位長官對他的表現很不滿意,徐永壽估計是沒命迴來了,楊鶴猜到了,因此將入陝作戰的一萬三甘肅鎮兵交由甘肅參將王國管理。
除此以外,還有寧夏副將段樹德統率的六千寧夏鎮兵,以及從宣府空降到陝西三邊擔任火器大總管的左光先,楊鶴給了他五千榆林軍,另外,楊鶴還調來了榆林守備賀人龍。
賀人龍和左光先兩部加起來,延綏方麵一共出動了一萬二精兵。
最後就是招討草賊使洪參政部下的八千兵馬了,一半是陝西本地鎮兵,一半是楊鶴上任路上從寧夏、甘肅、延綏、河南、山西抽調來的,這些武夫屌得很,個個都是殺才。
四部分相加,宜川派遣軍的總兵力是四萬八千人。
真是浩浩蕩蕩啊,看得李師道直唿過癮。
自從打贏了跟劉國能的野戰,李師道便是信心滿滿,這迴去宜川打算再立個大功,皇帝對平叛將領的賞賜還是很豐厚的,拿下宜川,那麽將來就可能脫離衛所空降邊軍為將,如果功勞再大一些,比如擊殺王佐掛,那麽接替總兵徐永壽,執掌甘肅邊鎮,也不是不可能啊。
李師道不得不承認,自己有些心動了。
得到王國率甘肅邊軍跟隨洪承疇參戰的消息後,李師道樂得不行
王參將,珍惜剩下的時光罷!
……
大軍拔營,瑣事繁多,紮營的材料雖然不可能全部迴收,但要拿走的也不少,比如拒馬、蒺藜、牙旗、柴火等等,營裏儲備的軍器、糧草、藥材、鹽茶等軍需物資也要帶走。
邊軍還好說,他們有專門的輜重營,有官府抓來的民夫出力,還有從州府調來的判官推官組織管理後勤工作,一站式服務,全程無憂,戰兵不用管這些事情,一門心思打仗就行。
但對於李師道、楊天華、冷士貞這三部衛軍來說,這件事就很痛苦了,
他們三個人的部隊,先是被洪承疇借口抽調走了不少老軍補入陝西鎮前鋒觀察部隊,接著賀人龍又跑來借斥候,中衛軍指揮使楊天華據理力爭,結果被賀人龍打落三顆牙齒。
之後左光先跟王國也跑來借人,說是他們的民夫不夠用,暫借衛軍將士扮演一下角色,反正你們平時也是幹這些的,很多事都知道該怎麽做,不用培訓就能上崗,好使,省心。
四個家夥帶兵連拖帶拽借了幾波人之後,李師道三人僅剩四千來將士,既要打仗,還要自己搞運輸,真是痛苦啊,包括李師道,每個人都是肩挑背扛,活像一群逃荒的難民。
這個時候,大夥兒都想起王道台了。
這迴王道台要是親自領兵,看誰敢他媽跑來借人!
李師道也是一肚子邪火,幾次想跟賀人龍翻臉都因為實力不濟被迫罷休,要是王老狗在這,早他娘喝令親兵把賀人龍拿下,然後拎著馬鞭上去給賀人龍一頓劈臉亂抽了。
王老狗雖然愛打人,愛急眼,愛口吐芬芳,喜歡羞辱武夫,視百姓如草芥,但刀子嘴豆腐心,嘴上雖然喊著要把流寇斬盡殺絕,但當自己把張述聖帶迴去的時候,他也沒為難。
自己偶爾沒大沒小地頂撞他幾句,他也不會……
雖然王老狗愛財如命,但也還算賞罰分明負責任,至少沒讓兒郎們餓著……
這麽想著,再看看洪承疇那一夥畜牲,一群士兵居然紅了眼眶,咱真是沒娘兒啊!
下午的時候,大營終於收拾停當。
帶不走的,就扔在那裏吧,比如普通木料之類的,附近的老百姓之前跑了不少,等他們迴來應該還能用得上,甘肅軍比較有良心,走之前還把坑給填了,省了老百姓不少力氣。
就這樣,一切收拾完畢後,大軍出發,浩浩蕩蕩,直殺向宜川。
比起各路友軍,甘肅軍很狼狽。
包括李師道、楊天華、冷士貞三名指揮使,四千甘肅兵,每個人都是大包小包,肩挑背扛,牽牛的牽牛,趕騾的趕騾,駕車的駕車,路過的寧夏軍一陣哄笑:“瞧!泥腿子嘞!”
甘肅兵跟他們對罵:“驢草的雜種些!老子早晚搓你腦袋!”
四萬多人馬,在官道上綿延了幾十裏地,亂哄哄的一眼竟然看不到盡頭,隨著甘肅兵和寧夏軍的對罵,不知道又發生了什麽情況,軍卒們竟然聚起了堆,吆喝聲時高時低。
洪承疇很快派人來視察,一群文官分開擠成一片的軍卒,這才發現竟然是上千軍卒聚眾打起了群架,寧夏軍同甘肅兵爭道,陝西兵則趁機偷了寧夏軍押在後麵的部分酒肉輜重。
先是甘肅寧夏兩軍爭道互想打群架,接著偷了寧夏軍輜重的數百陝西兵小偷被寧夏軍發現,兩軍跟著就打了起來,三軍士兵當道互相打群架,不少軍卒已經打成了血葫蘆。
洪承疇派部下糧草判官艾進帶人來勸解,但根本無濟於事,艾判官被士兵亂棍打出,洪承疇聞訊,立即下令全軍停止前進,隨即親自率領文武百官來到械鬥戰場視察。
細問之下才弄清楚,原來三方帶頭的軍官是甘肅百戶李懷仙、寧夏軍把總王權、陝西軍校尉姚信,打起來的理由則更為可笑,寧夏軍一名軍卒嘴賤,跟同伍說:“看泥腿子!”
話中意有所指,當然是在笑話甘肅軍像難民。
實力不如人,李師道、楊天華、冷士貞三個指揮使一直都很默契的夾著尾巴做人,吩咐士卒與其他邊兵保持距離,不要與他們鬥嘴,奈何王道台的十幾個親軍營兵頭火氣大。
被人這麽笑話,臉上自然掛不住,十幾個親軍兵頭便加入對罵,甚至還揚言要殺了寧夏軍參將王國,寧夏軍也就火了,咱就開個玩笑,這麽玩不起?來嘛,來碰一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