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旺哥,我家新莊子需要架設水車,需要你的幫助。”
陳越是每一家都走了一趟,第一家肯定是去的族長家,族長還是假意的挽留了陳越,然後又說:“既然你去意已定,哪以後有出息了一定要多迴族裏看望我們這些老啊!”
陳越當然也是萬分誠懇地說,一定一定,並表示,隻是出去種點地,以後混不好了,迴族也讓族長一定要收留,以及希望將來從族裏移點香火到新莊子。
不過,族長對此兩句,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表態。
對於陳越來說,對方表不表態都不重要,隻要自己抱穩劉病已的大腿,族長早晚要來求自己。
陳越最後來的是陳火旺家,陳越不是空手走的每位族人家,普通族人都是一鬥粟米,火旺家也是一樣,隻是多了一塊臘肉,族長家也隻是粟米多了一點。
他最後來火旺家,主要是找火旺去幫他建水車。
“我……”火旺斷斷續續,好像是不願意似的。
陳越以為火旺嫌棄三斛粟米酬勞少,又開口道:“四斛可以不?如果嫌棄少,你可以說要多少。”
火旺低著頭,手裏拿著石頭在地上劃拉,還是不開口,陳越就有點火了,怒氣正上臉麵,他覺得火旺有點飄了,以為離開他就建不起水車了,正準備起身罵兩句後離開。
火旺的二兒子陳後比火旺有眼色,主要是火旺低著頭不知道陳越生氣了。
陳後連忙抓住陳越,討好地說:“十三叔,聽說你家的田地要租出來?能不能租給我家,租子少算點?”
聽了陳後的話,陳越知道了火旺為什麽不好意思說話了,他推了一把火旺,又氣又笑地說:“我的火旺哥,就這事,你不好意思開口嗎?我還以為你不願意幫我建水車呢!”
“不是不是。”火旺還是低著頭說。
“我家地正好沒有找到人租種,要不是小後開口,我出門就便宜地租給別人了。”陳越拍拍火旺的肩膀說,“你平時都挺大膽的,今天咋這樣?不就是想租地嘛,直說啊!”
陳後又在後麵適時地跟話:“我爹想十三叔你家的地租稅能少一點,所以才不好意思開口。哈哈……”
陳後與陳越這一笑,火旺就抬起頭,抬起巴掌就向自己的兒子打去,嘴裏還罵道:“誰教你狗曰的,這樣取笑你爹,我還不是為了你兩兄弟。”
陳後往外跑,火旺想起身追,但被陳越拉住了。不過,陳越從拉火旺的力度就知道,這爺倆估計是在唱雙簧。
“別人家的地租都是三七或四六,也有五五。”等火旺恢複正常後,陳越說道,“你我兩家沒什麽好說的,別人來種是四六,你家來種是六四。”
火旺聽了最後的前半句,還麵露笑容,結果聽了最後半句後,笑容立即收迴,感覺像是讀過表演專業一樣的,簡真是收發自如,還假裝小聲,實際上兩人都能清楚聽見的聲音說:“那不是一樣。”
“怎麽一樣了?”陳越啞然失笑,他覺得火旺或許是明白自己的話語,隻是裝著不懂,要自己說清楚,“四六是租戶四主家六,我說的六四是你家六,我家四。另外,你這去幫我把水車修了,再打兩三架石磨,三斛粟米照給不說,前三年,我隻收三成,另外七成留你。三年後,你給我家送租來還是送三成,如果是我派人來收就拿四成,你說如何?”
這一說火旺就來勁了,要陳越擊掌為誓,並要邀請族內多人來見證。
火旺是不會與陳越簽訂契書的,一旦簽了,他家的地就會被收迴,變成真正的無地佃戶,隻能邀請族人見證,做口頭承諾。
古人此時的擊掌為誓,多人見證下的承諾,比後世那些打賭吃翔之類的可靠多了,極少有人反悔,而且官府也要認。
不一會,在陳越家,七八家族人見證下,先是陳伍氏當場表示,陳越可以當家做主。然後,陳越與火旺兩人就田租多少等向在場族明言,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下,二人擊掌為誓。
不僅田租商定了,陳越還將房屋借給了火旺,供他家老大住,他家房子不夠住了,還得另起新房,但現在還沒時間開建。
辦好了這些事後,陳越一家第二天就開始搬家了。
自用的生活必須品等,隻裝了一車。
四十多斛各類糧食,裝了兩車還剩下一半多點,看來還得跑得一趟。不是牛車拉不動,因為有火旺帶著兩兒子,大家還可以推車,主要是牛車的軲轆紮實程度看上去隻能承載六、七百斤的模樣。
一路上,陳越給火旺介紹了大田莊的情況,當下不適合建大型的水車,隻能建兩個小型水車,等到了冬天,河麵下降後,才重新修兩個大的水車。
當然,打造兩三個石磨也是必須的。陳越估算了一下,火旺三父子要在大田莊待十天左右。
到了大田莊,眾人幫忙下車後,陳越又找了一匹麻布,在挨他的臥室旁邊的倉庫給火旺父子簡單的做了鋪了一個地鋪,當然麻布是做蚊帳使用的。
休息了一個多小時後,陳越安排張和帶火旺父子去找石頭和木料,隨後陳越等趕車的三人,又駕車往陳家村走去。
“郎君,水車是幹什麽用的?在水裏跑的?”去陳家村時,李田大聲地問起陳越。
“水車啊!”陳越也大聲地迴複說,“就是把河裏的水送到地裏,隻要有兩架水車,我們莊子的兩頃地就不用我們挑水澆地了,河水隻要在流動,地裏就不怕沒水澆灌。”
“郎君,我們所有的地都要改成水田嗎?”一向少話的張如,聽陳越介紹後問道。
“肯定不會。”陳越看了看兩人疑惑的神色後說道,“要用的時候,就把水引到地裏,不用的時候,就把水重新放迴河裏。當然,離河道近的那片地,要改成水田來種稻穀。另外,昨天我不是安排張和找一下所有土地最中間的位置嗎?我要在那兒挖出一個大的池塘,平時多引水進去,避免以後遭遇幹旱時,或水車出問題時,沒水可用。”
張李二人,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陳越是每一家都走了一趟,第一家肯定是去的族長家,族長還是假意的挽留了陳越,然後又說:“既然你去意已定,哪以後有出息了一定要多迴族裏看望我們這些老啊!”
陳越當然也是萬分誠懇地說,一定一定,並表示,隻是出去種點地,以後混不好了,迴族也讓族長一定要收留,以及希望將來從族裏移點香火到新莊子。
不過,族長對此兩句,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表態。
對於陳越來說,對方表不表態都不重要,隻要自己抱穩劉病已的大腿,族長早晚要來求自己。
陳越最後來的是陳火旺家,陳越不是空手走的每位族人家,普通族人都是一鬥粟米,火旺家也是一樣,隻是多了一塊臘肉,族長家也隻是粟米多了一點。
他最後來火旺家,主要是找火旺去幫他建水車。
“我……”火旺斷斷續續,好像是不願意似的。
陳越以為火旺嫌棄三斛粟米酬勞少,又開口道:“四斛可以不?如果嫌棄少,你可以說要多少。”
火旺低著頭,手裏拿著石頭在地上劃拉,還是不開口,陳越就有點火了,怒氣正上臉麵,他覺得火旺有點飄了,以為離開他就建不起水車了,正準備起身罵兩句後離開。
火旺的二兒子陳後比火旺有眼色,主要是火旺低著頭不知道陳越生氣了。
陳後連忙抓住陳越,討好地說:“十三叔,聽說你家的田地要租出來?能不能租給我家,租子少算點?”
聽了陳後的話,陳越知道了火旺為什麽不好意思說話了,他推了一把火旺,又氣又笑地說:“我的火旺哥,就這事,你不好意思開口嗎?我還以為你不願意幫我建水車呢!”
“不是不是。”火旺還是低著頭說。
“我家地正好沒有找到人租種,要不是小後開口,我出門就便宜地租給別人了。”陳越拍拍火旺的肩膀說,“你平時都挺大膽的,今天咋這樣?不就是想租地嘛,直說啊!”
陳後又在後麵適時地跟話:“我爹想十三叔你家的地租稅能少一點,所以才不好意思開口。哈哈……”
陳後與陳越這一笑,火旺就抬起頭,抬起巴掌就向自己的兒子打去,嘴裏還罵道:“誰教你狗曰的,這樣取笑你爹,我還不是為了你兩兄弟。”
陳後往外跑,火旺想起身追,但被陳越拉住了。不過,陳越從拉火旺的力度就知道,這爺倆估計是在唱雙簧。
“別人家的地租都是三七或四六,也有五五。”等火旺恢複正常後,陳越說道,“你我兩家沒什麽好說的,別人來種是四六,你家來種是六四。”
火旺聽了最後的前半句,還麵露笑容,結果聽了最後半句後,笑容立即收迴,感覺像是讀過表演專業一樣的,簡真是收發自如,還假裝小聲,實際上兩人都能清楚聽見的聲音說:“那不是一樣。”
“怎麽一樣了?”陳越啞然失笑,他覺得火旺或許是明白自己的話語,隻是裝著不懂,要自己說清楚,“四六是租戶四主家六,我說的六四是你家六,我家四。另外,你這去幫我把水車修了,再打兩三架石磨,三斛粟米照給不說,前三年,我隻收三成,另外七成留你。三年後,你給我家送租來還是送三成,如果是我派人來收就拿四成,你說如何?”
這一說火旺就來勁了,要陳越擊掌為誓,並要邀請族內多人來見證。
火旺是不會與陳越簽訂契書的,一旦簽了,他家的地就會被收迴,變成真正的無地佃戶,隻能邀請族人見證,做口頭承諾。
古人此時的擊掌為誓,多人見證下的承諾,比後世那些打賭吃翔之類的可靠多了,極少有人反悔,而且官府也要認。
不一會,在陳越家,七八家族人見證下,先是陳伍氏當場表示,陳越可以當家做主。然後,陳越與火旺兩人就田租多少等向在場族明言,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下,二人擊掌為誓。
不僅田租商定了,陳越還將房屋借給了火旺,供他家老大住,他家房子不夠住了,還得另起新房,但現在還沒時間開建。
辦好了這些事後,陳越一家第二天就開始搬家了。
自用的生活必須品等,隻裝了一車。
四十多斛各類糧食,裝了兩車還剩下一半多點,看來還得跑得一趟。不是牛車拉不動,因為有火旺帶著兩兒子,大家還可以推車,主要是牛車的軲轆紮實程度看上去隻能承載六、七百斤的模樣。
一路上,陳越給火旺介紹了大田莊的情況,當下不適合建大型的水車,隻能建兩個小型水車,等到了冬天,河麵下降後,才重新修兩個大的水車。
當然,打造兩三個石磨也是必須的。陳越估算了一下,火旺三父子要在大田莊待十天左右。
到了大田莊,眾人幫忙下車後,陳越又找了一匹麻布,在挨他的臥室旁邊的倉庫給火旺父子簡單的做了鋪了一個地鋪,當然麻布是做蚊帳使用的。
休息了一個多小時後,陳越安排張和帶火旺父子去找石頭和木料,隨後陳越等趕車的三人,又駕車往陳家村走去。
“郎君,水車是幹什麽用的?在水裏跑的?”去陳家村時,李田大聲地問起陳越。
“水車啊!”陳越也大聲地迴複說,“就是把河裏的水送到地裏,隻要有兩架水車,我們莊子的兩頃地就不用我們挑水澆地了,河水隻要在流動,地裏就不怕沒水澆灌。”
“郎君,我們所有的地都要改成水田嗎?”一向少話的張如,聽陳越介紹後問道。
“肯定不會。”陳越看了看兩人疑惑的神色後說道,“要用的時候,就把水引到地裏,不用的時候,就把水重新放迴河裏。當然,離河道近的那片地,要改成水田來種稻穀。另外,昨天我不是安排張和找一下所有土地最中間的位置嗎?我要在那兒挖出一個大的池塘,平時多引水進去,避免以後遭遇幹旱時,或水車出問題時,沒水可用。”
張李二人,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