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雅興之致,吾聞先生出口成章,文采斐然,不如趁此機會賦詩一首。”


    曹操親自出場,繼續考校一番。


    “好吧,那在下便獻醜了,我與家兄諸葛亮常年深居臥龍崗,此文全是我兄弟二人有感而發。”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諸葛均把便宜二哥拖下水,順便也遭受到了質疑。


    “臥龍先生不愧世之大才,此文別具一格,意境深遠,對普通生活事物進行描寫,托物言誌,當傳世之作也。不過將自己與揚雄大家作對比是否有些狂妄了?”


    郭嘉忍不住也發話了,此番曹操五大謀士已盡數出場。


    “奉孝先生對揚先哲可熟悉?如果說董先哲乃孔儒傳承發揚的代表,那麽揚公便乃思想推進之先驅也。”


    “世間萬物皆有規律,太陽東升西落,月有陰晴圓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更替,人所皆知。”


    “然而卻很少有人提出質疑,到底為何如此?說來諸公可能不信,在我10歲那年一晚天公托夢,曉我以天地大道,我花了五年的時間才消化了其中的一部分。”


    “我們居住在一顆很大的星球之上,此星名曰:地球。地球其實圍繞著太陽在公轉,大約一年的時間,由於照射角度的變化便有了春夏秋冬四季變化。而地球自己也時刻在轉動,時間便大概為十二個時辰,因此便有了日夜更替。諸公是否覺得聳人聽聞,匪夷所思?”


    “正是因為這些新奇的知識拓展了我的見識,發散了我的思維。我有信心在不久的將來我將對漢室之變革做出貢獻,我將終結這腐朽的亂世,不說名存千古,流芳百世還是沒問題吧?”


    在場諸位又震驚了,此子到底什麽腦迴路,是不是有腦疾?說他是天才還是瘋子呢?


    “先生所言的確聞所未聞,不知先生打算如何改變呢,請賜教。”


    曹操畢竟是見過世麵的,這些知識雖新奇但對成就霸業沒有作用,他關注的是諸葛均最後幾句,此子難道心存帝王之誌?如若如此豈能留他?


    “哈哈,在下戲言曹公莫要當真。在下今年才16,無名無功,就算有這個念想也隻要需要數十年的沉澱。曹公可曾記得當初起兵之誌否?”


    “當然,掃平亂世,興複漢室。”曹操想都沒想就迴答了。


    諸葛均玩味對著曹操拱手。


    “在下送曹公兩句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願曹公銘記此誌。”


    “哈哈哈,好好好,說的好。操受教了。有先生相助,天下何談不定,漢室何談不興!”


    “明公所言甚是,臥龍先生今後你我二人兄弟相稱可行?”郭嘉興奮的對著諸葛均說道。


    “哎,奉孝先生等等,我才是他大哥,先來後到啊,你這加入我豈不矮了一輩,不妥不妥。”龐統習慣性小透明突然燦爛。


    “兄長莫鬧,郭兄大才名震中原,況且其愛好如你一般,正好你們作伴以解寂寞。”


    “哦?先生也好酒愛逛青樓?在下龐統拜見大哥!”


    龐統這一番話惹得全場哄笑,郭嘉很尷尬,恨不得掐死這個奇葩。


    “好啦,你們認兄弟私下再去進行,先生,吾認命汝為軍師祭酒,與奉孝一般無二,汝認為如何?”


    曹操此番安排看出了他對諸葛均的看重。


    “容在下提個不成熟的看法如何?”“先生且說來”


    “司空身邊已有文若、奉孝、公達、仲德、文和五位大謀士,想必作戰謀略方麵在下已無用武之地,因此在下願助司空治理州郡,廣積錢糧兵士,聚攏人心。”


    “先生既有此想法,那便大膽去實施吧,我期待先生的表現。”


    “豫州初定,土地荒廢,城池殘敗不堪,百姓無家可依。豫州南有劉表東有孫策,在下欲交好劉表共圖孫策,未司空平定南方之憂,願帶吾兄和文遠將軍前往治理,請司空恩準。”


    曹操思量一番,雖然有喧賓奪主之嫌,但我曹操素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好,吾準了,明日便表奏朝廷,封先生為豫州刺史,龐統為汝南太守,張遼為壽春太守。”


    “雖然是刺史,但行州牧事,劉備冠以虛職,先生莫要介懷。”


    “諸葛均拜謝司空,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負司空所托。”


    “恭喜臥龍先生。”見官至刺史,諸公便紛紛上前敬酒,這必須籠絡一番,唯獨曹仁沒行動,畢竟殺了他的表親,多少還是心存芥蒂,不過見此報仇的想法卻淡薄了不少。


    酒宴在歡樂的氛圍下落下帷幕,事後諸葛均與曹操要了兩千兵士,曹操擔心不夠非要給其一萬,但看在諸葛均信誓旦旦胸有成竹的份上便作罷了。


    迴到館驛,龐統仍然很興奮,諸葛均心想什麽春藥效果這麽好,可以要一點有備無患。


    “恭喜賢弟,以後要稱唿汝諸葛刺史咯。”


    “龐太守莫說風涼話,想必方才你與奉孝竊竊私語,明顯有不可告人的勾當,去吧,記得早些迴來,這幾天會很忙,我們好些準備便即可赴任,傳信公瑾在壽春等我。”


    “諾,小人謹記刺史吩咐,小人這便告退了。”


    哎,有這樣的逗比兄長,生活其樂無窮啊。


    是夜,馮氏又來慰問諸葛均同誌,聽聞能夠迴到壽春,馮氏也是熱淚盈眶,先生果非常人,剛出仕便是刺史,假以時日還了得?


    接下來的幾日諸葛均帶著張遼四處奔波,拜訪了五大謀士和諸位將軍,最後又在曹操這裏做客以後便帶著張遼龐統率兵士前往壽春。


    見幾人走後,曹操便召集了五大謀士,略帶深沉發問:


    “諸公認為此人如何?當可大用否?”


    “嘉從未見過如此大才,必可大用乃至重用,恭喜司空得世之大才。”


    “吾也認同郭軍師的看法。”“吾也是。”


    荀攸程昱也表示讚同。


    “到底是當世大才還是腐儒一枚,待觀其豫州之治再做定奪吧。”


    荀彧客觀的分析了一番。


    “文若所言甚合我意。文和,你怎麽看?”曹操見賈詡依然看樣子不說話隻能親自問。


    “在下認為此子渾身散發一股不可思議氣息,其言行天馬行空,無論如何,在下恐其無法掌控啊。”


    不愧是毒士賈詡,這番分析很到位。


    “文和言之有理,不過諸公暫請安心,他走時隻帶了兩千兵士,若有大才,吾坐享其成;若無才談兵之輩,孫策自然不會放過他。”


    “司空高見,在下佩服。”


    曹操的想法很到位,常理而言已萬無一失,就算發展起來了滅之便可。然而大家都看輕了諸葛均,他可是臥龍,給他一方天地豈能不騰空而傲世?


    -----------------------------


    “先生傳信而來,其目前已官拜豫州刺史,行州牧事,看來我倆大展拳腳的機會來臨了。”


    收到諸葛均消息的周瑜此時對魯肅言道。


    “哈哈,不愧是先生,竟然輕而易舉便折服了曹司空。不過這裏麵尚待疑問,豫州剛經戰火,民生疲敝,此為爛攤子,解決不好各種民變兵變。且孫策與之接壤,不久後必然來犯。”


    魯肅比較清醒,權衡著利弊。


    “子敬莫要驚慌,集合先生、士元、子敬與吾四人之才,再招賢納士,徐徐圖之,小小豫州安能治理不好?不然先生也不會自領豫州,其必有謀劃。”


    “吾等立刻前往壽春,仔細拉攏當地士族,修複城牆,恢複民生,定讓先生刮目相看。”


    “公瑾高見也。”


    -----------------------------


    “父親,喬公,均郎來信了,你們自己看看吧。我太高興了,立馬與喬姑娘做準備。”


    黃月英收到諸葛均的來信,信中言及曲轅犁的開發製作進度,還有釀酒,便知自己與均郎相見之日不遠了。均郎離開以後也快兩個月了,甚是想念。


    “拜豫州刺史行州牧事,好家夥,不得了哇,喬公,你看看吧,哈哈。”


    喬公舉家來到襄陽後便在黃承彥的安排下住在其旁邊的宅院裏,猶豫離得近,兩個老頭子基本形影不離,畢竟二人今後都是諸葛均的嶽父。黃月英與大小喬也順利的和諧相處下來,雖然她在三人之中年紀最小,但畢竟先來後到啊,正妻之位不是開玩笑的。


    “黃公,老朽認為當速去龐公那告知此番好消息。”


    “是也是也。月英啊,為父和你喬叔父去龐德公那去喝酒啦,你們在家裏莫要肆意妄為。”


    “哎呀,父親,我們又不是小孩子了,早去早迴。”


    黃月英撒嬌抱怨道,隨即便拉著小喬跑了出去。此二人在一起真是天造地設相見恨晚,整天不是泡在工坊裏研究,就是出去懲惡揚善,隱有襄陽二俠女的稱號。


    此番接到均郎傳信,幾項技術如非親自前往很難形成規模,畢竟如此新穎的事物工匠們還需要時間來學習。


    “馬上就可以見到小均均啦!我們給他一個驚喜如何?!”


    “月英,妹妹,吾等如此冒然前往拋頭露麵,不會惹均郎之不快吧?”


    “大喬姐姐莫憂,一切後果月英承擔。量小均均不敢拿我怎樣!”


    “哇塞,月英好生霸氣,我何時才能拿捏阿均…”小喬幽怨的歎道。


    此刻諸葛均在此恐怕會很欣喜,沒想到自己沒出發,幾女便相處融洽,還不坐享齊人之福?


    “臥龍賢侄立於豫州發展壯大自身,而後無論助曹定天下,還是自己謀天下均坦蕩未來。元直啊,想不想去幫他一把呢?”


    此刻龐府上龐德公、司馬公、黃公、喬公以及徐庶均端坐於堂。龐德公知曉了消息後便立刻傳來了徐庶。


    “當年汝殺官逃難,遠離家鄉,汝也不想一直背負罪名改名換姓吧?如今大展宏圖之際汝是否把握機會,看汝自己。”


    “龐公之言庶安敢不從,這些年的照顧庶感激涕零。受庶一拜。”


    “元直,去領略天下之大好合川,廣識友人,跟著臥龍,汝之人生定當精彩。”


    “元直啊,見到他個臭小子記得替我抱怨幾句,每次寫信都寫給月英,當我這個老頭子是空氣嗎?”


    “元直,也替我傳話,豫州緊鄰揚州,要時刻提防著孫策,如有困難,吾喬家傾力相助。”


    黃公與喬公二人對視一眼,哼,老狐狸。


    “諸葛賢侄了不得啊,我隻是擔心一點,孔明那小子在家裏會不會氣瘋啦?哈哈哈”


    司馬徽幸災樂禍道。


    “賢婿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但其地位已威脅到劉荊州,老夫必須去安撫一番,恐有變。”眾人皆點頭同意黃公的意見。


    另一邊,劉表收到了豫州刺史諸葛均的拜表,文中稱,荊襄是其故土,不忍故土蒙受戰事蹂躪,望兩家相安無事,切莫聽信讒言,中了小人奸計。


    劉表看向蔡瑁,心想何為小人讒言?豈非安指蔡瑁?這幾年荊州與交州互有摩擦但未形成戰事,蔡瑁卻整天慫恿自己打這個打那個。劉表對自己的實力認得很清,自保無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況且主動打別人名不正言不順。


    “德珪啊,你看看這封拜表。”


    蔡瑁接過詳細閱讀了一遍,而後臉色很不好看。


    “你認為我荊州是否需要和曹操達成友好關係啊?”


    “在下認為可行,江東孫策與主公有世仇,如此發展壯大很快,待其一統江東定然來襲我荊州,如有曹操之友誼,屆時請其相助,荊州無憂矣。”


    “好,汝所言甚是,趕緊下去安排起來,我隨即修書一封迴於諸葛均。”


    如此人才竟然跑到曹操那去了,劉表想死的心都有。不過自己隻有這個能力,隻能駕馭一些賢士便已到極限了。


    此子現在乃豫州刺史,與我的差距基本不遠了,後生可畏啊,必須結交,聽聞姐夫把女嫁給了他,這是好事啊,必須速速處成此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法外狂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朽木冬獅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朽木冬獅郎並收藏三國之法外狂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