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第四論四梢


    於論身之外,而進論四梢。夫四梢者,身之餘褚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氣者亦所罕聞,然捶以由內而發外,氣本諸身而發梢,氣之為用,不本諸身,則虛而不實;不行於梢,則實而仍虛,若手指足特論身之梢耳,而未及梢之梢也。四梢惟何?發其一也,夫發之所係,不列於五行,無關於四體,是無足論矣,然發為血之梢,血為氣之海,縱不本諸發而論氣,要不可雖乎血以生氣;不雖乎血,即不得不兼乎發,舌為肉之梢,而肉為氣之仁,氣不能行諸肉之梢,即氣無以充其氣之量,故必舌欲催齒,而肉梢足矣。至於骨梢者,齒也,筋梢者,指甲也,氣生於骨而聯於筋,不及乎齒,即不及乎骨之梢,不及乎指甲,即不及乎筋之梢,而欲足爾者,要非齒欲斯筋,甲欲透骨不能也。果能如此,則四梢足矣。四梢足,而氣自足矣,豈複有虛而不宜,實而仍虛之弊乎!


    注釋:四梢說明:


    太極拳的能量蓄發分上下、內外。


    這太極拳之能量蓄發,不比那形意拳之能量蓄發。形意拳之能量蓄發是在一條腿上蓄積出五行之力與周身整體壓縮旋轉之力的合一混元力後,就將此合一混元之力發出以打擊對手。所以習練形意拳之根本,在於能量的蓄與發這二個階段。


    而太極拳之能量蓄發,不是將蓄積出來的合一混元之力從體內發出,而是讓合一混元之力在體內循環往複地運行,將能量貫通周身。所以,這太極拳習練的是“通”的功夫,即讓合一混元之力貫通周身,在周身上下、內外運行流動,使身體習練成為一個能量平衡運行體,即為一種能量在周身平衡運行、充斥周身而達到漲筋騰膜、真氣鼓蕩的狀態。


    所以,形意拳是勁力蓄發拳,而太極拳,是真氣鼓蕩之狀態拳。太極拳是將形意拳之能量蓄發之動,習練到真氣鼓蕩之靜之狀態。習練到真氣鼓蕩的狀態,則無蓄無發而又蓄發合一,這是一種靜的狀態。在這個靜的狀態下,能量會自動在體內充斥、運行,即神行一片的狀態。


    那麽怎麽樣才能夠將形意拳之能量蓄發之動,習練到真氣鼓蕩之靜,從而在靜的狀態下進行能量蓄發呢?


    那就要使用對拉拔長了。即內家拳漲筋騰膜、抻筋拔骨、真氣鼓蕩的神行狀態,是由於能量在體內的對拉拔長而形成的。


    從豎向的上下來說,心腎交合水火相濟與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生成下行能量,使得身體獲得上行的上下貫通之力,從而身體就會被在體內上下運行的兩股能量流在上下兩個方向上兩奪對拉,身體骨骼仿佛被上下行能量對拉而被撥長,仰之而彌高,俯之而彌深。心力下行與壓縮旋轉之下行能量將身體向下拉,虛靈頂勁之上行能量將身體向上拉,此為對拉拔長。


    身體的這個被上下行能量兩奪對拉之對拉拔長的狀態,就是身體在上下的豎向方向上的能量充斥運行的狀態。


    在橫向方向上,太極拳也要習練出對拉拔長,即能量要在四麵八方將身體對拉拔長,才會達到真氣鼓蕩之能量運行狀態。鼓蕩,即能量自動向外鼓漲,使身體成為一個氣球。氣球就是一個被能量對拉拔長而生成的平衡體,氣球被內裏氣體的向外擴張之力與氣球表皮向內收縮之力兩奪對拉,形成對拉拔長,於是氣球的能量充斥整個氣球,形成一個能量平衡運行體----------這就是太極拳要追求的目標!


    要達到真氣鼓蕩的目標,隻有能量的上下對拉拔長是不夠的,還要在橫向生成內外能量的對拉拔長。隻有身體上下、內外均形成對拉拔長,才能夠真氣鼓蕩!


    而身體橫向的對拉拔長,就必須要生成內外兩股方向相反的能量才能將身體內外兩奪對拉而形成對拉拔長,就如同身體在上下方向生成的對拉拔長一樣。


    這太極拳在橫向內外生成的對拉拔長,就是由向內收縮的三心歸聚之能量與向外擴張的挺齊四梢之能量產生的!


    三心歸聚,即心腎交合水火相濟生成的心腎之五行能量上下顛倒運行而形成五行能量在小周天的運行,五行能量在小周天的運行,尤其是心腎之間上下運行之能量所形成的心腎能量氣圈,是一種內縮之能量運行,這個小周天的能量運行就像抽水機一樣將頭頂心、手心、足心向心髒拉動。所以三心歸聚是一種內縮能量流。


    而挺齊四梢則是一種向外擴張的外張的能量流,這個外張的能量流產生於體內上下運行的能量流自行的向外擴張運行,從根節達到梢節。


    這樣,三心歸聚之內縮能量與挺齊四梢之外張能量,就在身體內外兩奪對拉,形成身體橫向的內外對拉拔長。


    即身體上下運行之精氣神的能量生成向外擴張之能量,相當於氣球內部向外擴張的氣體之能量;而心腎交合水火相濟之內縮能量,相當於氣球表皮之內縮能量。這樣,身體在三心歸聚之內縮能量與挺齊四梢之外張能量對拉拔長之下,就形成了一個氣球之真氣鼓蕩的狀態!


    這四梢之中之發梢,uu看書 .uuanshu 不單指頭發,而是指周身毛發,即周身毛發表皮都要向外擴張挺齊。


    這挺齊四梢,亦非外形動作。那舌頭似乎可以從外形動作中上頂,牙齒似乎可以從外形動作中咬牙,那這些都不叫挺齊。更何況那指甲、毛發,你如何去挺齊?


    這挺齊四梢,乃是在習練出上下運行之能量蓄發後,由上下運行之能量向外自然擴張而生成。即挺齊四梢與三心歸聚均是功夫結果,而不是習練過程。所以不可強行使勁咬牙切齒、舌頭卷頂、伸直手指腳趾、硬挺脖子頭發,尚若如此,隻能破壞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能量蓄發而使身體僵硬。


    所以,這身體橫向內外之對拉拔長,是在習練出身體上下之對拉拔長之後的功夫,不可強求,功到自然成!


    這挺齊四梢之真意在於上下行能量自然向外擴張。當上行上下貫通之力運行到玉枕時,玉枕壓縮而導致部分上行能量繞到頭部前方經下顎向上運行,故將下顎上頂與上顎相扣,形成挺齊骨梢。而經下顎上行之能量亦經過舌頭,要讓舌頭上頂玄鷹之處而使能量繼續上行到玄鷹、印堂,形成挺齊肉梢。而上下貫通之力運行到手指腳趾,則自然是挺齊筋梢。上下貫通之力運行到皮毛之下、骨肉之間,則自然是挺齊血梢。


    即挺齊四梢,實為體內上下行能量內斂入骨、外張至皮毛的漲筋騰膜所致。那形意拳追求的能量蓄發到漲筋騰膜即止,而太極拳,還要將漲筋騰膜習練至真氣鼓蕩為止。漲筋騰膜為一種能量蓄發過程,而真氣鼓蕩為一種能量蓄發之狀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內家拳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傳統太極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傳統太極拳並收藏內家拳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