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百成將家搬到協會後,一切都方便多了,出了家門就上班,節約了好多時間。
劉百成潔身自律,隻住了一間房子,自己隔成裏外兩間房,裏麵給劉嵐和騰明住,他和周君、騰博住外間。因為劉嵐要經常照顧騰明和孩子,劉百成每月都扣劉嵐五塊錢工資。
劉百成認為那王誌鬆之所以能夠行騙得逞,就是因為內家拳理論在人民群眾之中傳播不廣,認不清內家拳到底是怎麽迴事,所以那編輯整理拳論,乃是最重要的工作,於是每天晚上還是與騰博一起整理拳論。
劉百成對騰博說:“今天開始,我們要注釋太極拳論。而要注釋太極拳論,那最重要的拳論就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你是知道的,目前流行的陳、楊、吳武、孫五大派太極拳,均發源於陳氏太極拳的陳長興先生。所以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是所有太極拳的基石。雖然陳氏太極拳是雙重拳,不能生成完整的周身整體壓縮旋轉和不能靈活陰陽轉換,有其落後性,但是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奠定了太極拳的基礎,所以習練太極拳,不可不學陳長興先生的拳論。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就好比是通往太極拳頂峰的階石,如果看不懂陳長興先生的拳論,是不可能看懂更高層次的武禹襄先生的拳論的!來,在注釋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之前,你先自己看一下他的拳論,然後告訴我一下你的感受。”
以騰博現在的水平,可以說還沒有進入內家拳的大門,他哪裏能有能力看懂陳長興先生的拳論,但是既然劉百成讓他看,大約必有其道理,於是他就拿起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看了起來。
劉嵐抱著孩子在旁邊說:“騰博,你要是能夠看出門道,以後我就教你打拳!”
鶴聲叫了一聲“爸爸”,就向騰博伸出小手讓騰博抱他玩。劉嵐對鶴聲說:“寶寶別鬧,讓爸爸幹正事,媽媽去帶你玩。”,說著就抱著鶴聲到院子裏去了。
騰博不求甚解地大概看了一遍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然後對劉百成說:“劉叔,我怎麽感覺這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與那李洛能先生的形意拳論一樣呢?我甚至看不出區別。”
劉百成大喜道:“嗯,按照你的水平,能看出這些就夠了!那形意拳與太極拳本來就是一家,其拳論焉能有別?唉,隻可惜那大多數習練內家拳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內家拳真意,隻會那一堆無用的外形動作,就開始自稱大師、宗師的了。我與那些自稱內家拳大師、宗師者平日交流時,他們有些人說,我是練形意拳的,不懂太極拳;而另一些人則說,我是習練太極拳的,不會形意拳。說這些話的人,其實是形意拳、太極拳均不懂也!這些人之水平,不過是僅僅能夠從外形動作分辨出形意拳和太極拳罷了,根本就不明白那內家拳的能量蓄發,根本就不知道那太極拳與形意拳是使用同一種方式進行能量蓄發的!如果一個人能夠練明白形意拳與太極拳之一種,就會融會貫通,自然而然地明白另一種拳法。你沒看那些內家拳發明人之拳論中,均融合、吸納各派內家拳之言,以明其理嗎。好,騰博,雖然你現在還沒有入了那內家拳的大門,但你已經比那些花架子大師、宗師強百倍了!”
騰博聽了劉百成的話很高興,但也疑慮地問:“您說我已經比那些大師、宗師強了,那是不可能的。人家至少都習練內家拳十年八年的了,我可是才學劈拳啊!”
劉百成笑道:“那不明白內家拳能量蓄發之人,別說練十年八年,就是練一輩子,也相當於一點沒練!那王誌鬆等人也練了幾十年太極拳,但依然被劉嵐痛打,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不習練內家拳內外合一的能量蓄發而隻打外形套路動作,那就相當於你每日穿衣服的動作一樣,你就是一輩子天天穿衣服,一天穿一百件衣服,也練不出任何功夫!內家拳那些外形動作,並不比穿衣服的動作有任何高明之處!”
騰博將信將疑。劉百成說:“我們開始注釋陳長興下的太極拳論吧。”
陳長興太極拳論:
(原文)一,太極拳十大要論
(原文)第一論理]
夫物,散必有統,分必有合,天地間四麵八方,紛紛者各有所屬,千頭萬緒,攘攘者自有其源。要論蓋一本可散為萬殊,而萬殊鹹歸於一本,拳術之學,亦不外此公例。夫太極拳者,千變萬化,無往非勁,勢雖不侔,而勁歸於一,夫所謂一者,自頂至足,內有髒俯筋骨,外有肌膚皮肉,四肢百骸相聯而為一者也。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後相需,所謂一以貫之者,其斯之謂歟!而要非勉強以致之,襲焉而為之也。
注釋:天下之物,散開後必有統一,分開後必有結合。天地之間四麵八方之物,雖然表麵各有不同,但內裏出於一源;千頭萬緒,自有其生滅之源。如果要理論這萬物之道,皆為同一本源可變化為萬事萬物,而萬事萬物又可歸於同一本源也。這太極拳之學,也是此道。
太極拳者,不管身體內外之運動千變萬化,總是在追求勁力;身體內外之運動雖然不同,總是為了追求內外合一的周身整勁。
何為‘一’?人體從頭頂到足底,內有五髒六腑、骨骼筋脈,外有皮肉毛發、四肢百骸,這人體內外的以上這些組織器官以統一的方式蓄發能量,即為相聯而為一也!
(注:一定要以能量蓄發的角度和觀點看待內家拳與內家拳論。那人體內外的五髒六腑、骨骼筋脈、皮肉毛發、四肢百骸,本來就是相聯而組成身體的。此處所謂的相聯,並非指外形,而是指能量蓄發也!)
如果人體上下、內外之能量蓄發合一,則周身運行能量,而不像那肌肉緊張發力那樣每塊肌肉各自為戰,相互之間沒有能量運行的直接聯係,故渾身肌肉緊張發力時渾身就會僵硬得像一根木頭一樣,不能使每塊肌肉蓄發的能量在周身運行而隻是局限在每塊肌肉與骨骼連接處之兩端,即能量蓄發是靜止不動的。這時,擊其一處就會破壞整個身體的平衡。
而太極拳之能量蓄發,讓周身整體之上下、內外,均以統一的壓縮旋轉方式蓄發能量,故能量能夠在周身上下、內外運行,能量蓄發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按照技擊所需而流動的。故這種能夠根據技擊需要而在周身流動運行的能量蓄發,就會“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後相需”。即以自身流動運行之能量承接對手打來之勁力,或吞入對手勁力,引進落空,或以絕對巨大的能量與對手之勁力硬打硬進!
(注:太極拳之打法:敷蓋對吞,其中敷蓋對的打法為形意拳的硬打硬進無遮攔,吞的打法即為引進落空、借力打力。切記,太極拳沒有向外撥開外力之打法,此乃二歲幼兒之技也,是人就會。即便在外撥外力中加入‘高深玄妙’的‘劃圓’,u看書 ww.uukanshu.co 也隻是故弄玄虛不堪一擊的花架子!)
比如說,當人體使用肌肉緊張發力而使身體形成一根杆時,你隻需要將勁力作用到其身體任何一個點上,就會破壞其周身平衡而受傷或倒地。你可以隻在其手臂部位施加勁力就可將其摔倒,或者掃絆其腿腳,或者打擊身體任何一個部位,都可令其喪失戰鬥力。這種能量蓄發在內家拳中,就被稱之為‘死’、‘拙力’、‘蠻力’。
而在內家拳的內外合一的能量蓄發之中,由於能量蓄發是‘活’的,身體不會形成一根杆,身體會像一條蛇。身體任何一個部位遭受外力打擊,都可以在受打擊部位利用流動運行的能量蓄發進行‘敷蓋對吞’的打法,從而化解外力或直接打擊對手。故而‘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
由於內家拳的能量蓄發是內外合一而成,是周身整體在上下、內外共同進行的能量蓄發,故‘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後相需’。
即肌肉緊張發力能夠使身體形成一根僵硬的‘死’的木頭,身體僵硬後就不能再次按照技擊所需進行能量蓄發。內家拳內外合一的能量蓄發能夠將身體習練成像蛇一樣,身體各處都是不僵硬的‘活’的,任何一個部位在遭受外力時都能夠進行能量蓄發。
這就是周身上下、內外合一。這樣的內外合一的能量蓄發,並不是使用肌肉緊張發力而勉強做出來的,而是經過艱苦習練出來的一種達到有意無意之狀態。
劉百成潔身自律,隻住了一間房子,自己隔成裏外兩間房,裏麵給劉嵐和騰明住,他和周君、騰博住外間。因為劉嵐要經常照顧騰明和孩子,劉百成每月都扣劉嵐五塊錢工資。
劉百成認為那王誌鬆之所以能夠行騙得逞,就是因為內家拳理論在人民群眾之中傳播不廣,認不清內家拳到底是怎麽迴事,所以那編輯整理拳論,乃是最重要的工作,於是每天晚上還是與騰博一起整理拳論。
劉百成對騰博說:“今天開始,我們要注釋太極拳論。而要注釋太極拳論,那最重要的拳論就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你是知道的,目前流行的陳、楊、吳武、孫五大派太極拳,均發源於陳氏太極拳的陳長興先生。所以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是所有太極拳的基石。雖然陳氏太極拳是雙重拳,不能生成完整的周身整體壓縮旋轉和不能靈活陰陽轉換,有其落後性,但是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奠定了太極拳的基礎,所以習練太極拳,不可不學陳長興先生的拳論。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就好比是通往太極拳頂峰的階石,如果看不懂陳長興先生的拳論,是不可能看懂更高層次的武禹襄先生的拳論的!來,在注釋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之前,你先自己看一下他的拳論,然後告訴我一下你的感受。”
以騰博現在的水平,可以說還沒有進入內家拳的大門,他哪裏能有能力看懂陳長興先生的拳論,但是既然劉百成讓他看,大約必有其道理,於是他就拿起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看了起來。
劉嵐抱著孩子在旁邊說:“騰博,你要是能夠看出門道,以後我就教你打拳!”
鶴聲叫了一聲“爸爸”,就向騰博伸出小手讓騰博抱他玩。劉嵐對鶴聲說:“寶寶別鬧,讓爸爸幹正事,媽媽去帶你玩。”,說著就抱著鶴聲到院子裏去了。
騰博不求甚解地大概看了一遍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然後對劉百成說:“劉叔,我怎麽感覺這陳長興先生的太極拳論,與那李洛能先生的形意拳論一樣呢?我甚至看不出區別。”
劉百成大喜道:“嗯,按照你的水平,能看出這些就夠了!那形意拳與太極拳本來就是一家,其拳論焉能有別?唉,隻可惜那大多數習練內家拳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內家拳真意,隻會那一堆無用的外形動作,就開始自稱大師、宗師的了。我與那些自稱內家拳大師、宗師者平日交流時,他們有些人說,我是練形意拳的,不懂太極拳;而另一些人則說,我是習練太極拳的,不會形意拳。說這些話的人,其實是形意拳、太極拳均不懂也!這些人之水平,不過是僅僅能夠從外形動作分辨出形意拳和太極拳罷了,根本就不明白那內家拳的能量蓄發,根本就不知道那太極拳與形意拳是使用同一種方式進行能量蓄發的!如果一個人能夠練明白形意拳與太極拳之一種,就會融會貫通,自然而然地明白另一種拳法。你沒看那些內家拳發明人之拳論中,均融合、吸納各派內家拳之言,以明其理嗎。好,騰博,雖然你現在還沒有入了那內家拳的大門,但你已經比那些花架子大師、宗師強百倍了!”
騰博聽了劉百成的話很高興,但也疑慮地問:“您說我已經比那些大師、宗師強了,那是不可能的。人家至少都習練內家拳十年八年的了,我可是才學劈拳啊!”
劉百成笑道:“那不明白內家拳能量蓄發之人,別說練十年八年,就是練一輩子,也相當於一點沒練!那王誌鬆等人也練了幾十年太極拳,但依然被劉嵐痛打,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不習練內家拳內外合一的能量蓄發而隻打外形套路動作,那就相當於你每日穿衣服的動作一樣,你就是一輩子天天穿衣服,一天穿一百件衣服,也練不出任何功夫!內家拳那些外形動作,並不比穿衣服的動作有任何高明之處!”
騰博將信將疑。劉百成說:“我們開始注釋陳長興下的太極拳論吧。”
陳長興太極拳論:
(原文)一,太極拳十大要論
(原文)第一論理]
夫物,散必有統,分必有合,天地間四麵八方,紛紛者各有所屬,千頭萬緒,攘攘者自有其源。要論蓋一本可散為萬殊,而萬殊鹹歸於一本,拳術之學,亦不外此公例。夫太極拳者,千變萬化,無往非勁,勢雖不侔,而勁歸於一,夫所謂一者,自頂至足,內有髒俯筋骨,外有肌膚皮肉,四肢百骸相聯而為一者也。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後相需,所謂一以貫之者,其斯之謂歟!而要非勉強以致之,襲焉而為之也。
注釋:天下之物,散開後必有統一,分開後必有結合。天地之間四麵八方之物,雖然表麵各有不同,但內裏出於一源;千頭萬緒,自有其生滅之源。如果要理論這萬物之道,皆為同一本源可變化為萬事萬物,而萬事萬物又可歸於同一本源也。這太極拳之學,也是此道。
太極拳者,不管身體內外之運動千變萬化,總是在追求勁力;身體內外之運動雖然不同,總是為了追求內外合一的周身整勁。
何為‘一’?人體從頭頂到足底,內有五髒六腑、骨骼筋脈,外有皮肉毛發、四肢百骸,這人體內外的以上這些組織器官以統一的方式蓄發能量,即為相聯而為一也!
(注:一定要以能量蓄發的角度和觀點看待內家拳與內家拳論。那人體內外的五髒六腑、骨骼筋脈、皮肉毛發、四肢百骸,本來就是相聯而組成身體的。此處所謂的相聯,並非指外形,而是指能量蓄發也!)
如果人體上下、內外之能量蓄發合一,則周身運行能量,而不像那肌肉緊張發力那樣每塊肌肉各自為戰,相互之間沒有能量運行的直接聯係,故渾身肌肉緊張發力時渾身就會僵硬得像一根木頭一樣,不能使每塊肌肉蓄發的能量在周身運行而隻是局限在每塊肌肉與骨骼連接處之兩端,即能量蓄發是靜止不動的。這時,擊其一處就會破壞整個身體的平衡。
而太極拳之能量蓄發,讓周身整體之上下、內外,均以統一的壓縮旋轉方式蓄發能量,故能量能夠在周身上下、內外運行,能量蓄發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按照技擊所需而流動的。故這種能夠根據技擊需要而在周身流動運行的能量蓄發,就會“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後相需”。即以自身流動運行之能量承接對手打來之勁力,或吞入對手勁力,引進落空,或以絕對巨大的能量與對手之勁力硬打硬進!
(注:太極拳之打法:敷蓋對吞,其中敷蓋對的打法為形意拳的硬打硬進無遮攔,吞的打法即為引進落空、借力打力。切記,太極拳沒有向外撥開外力之打法,此乃二歲幼兒之技也,是人就會。即便在外撥外力中加入‘高深玄妙’的‘劃圓’,u看書 ww.uukanshu.co 也隻是故弄玄虛不堪一擊的花架子!)
比如說,當人體使用肌肉緊張發力而使身體形成一根杆時,你隻需要將勁力作用到其身體任何一個點上,就會破壞其周身平衡而受傷或倒地。你可以隻在其手臂部位施加勁力就可將其摔倒,或者掃絆其腿腳,或者打擊身體任何一個部位,都可令其喪失戰鬥力。這種能量蓄發在內家拳中,就被稱之為‘死’、‘拙力’、‘蠻力’。
而在內家拳的內外合一的能量蓄發之中,由於能量蓄發是‘活’的,身體不會形成一根杆,身體會像一條蛇。身體任何一個部位遭受外力打擊,都可以在受打擊部位利用流動運行的能量蓄發進行‘敷蓋對吞’的打法,從而化解外力或直接打擊對手。故而‘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
由於內家拳的能量蓄發是內外合一而成,是周身整體在上下、內外共同進行的能量蓄發,故‘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後相需’。
即肌肉緊張發力能夠使身體形成一根僵硬的‘死’的木頭,身體僵硬後就不能再次按照技擊所需進行能量蓄發。內家拳內外合一的能量蓄發能夠將身體習練成像蛇一樣,身體各處都是不僵硬的‘活’的,任何一個部位在遭受外力時都能夠進行能量蓄發。
這就是周身上下、內外合一。這樣的內外合一的能量蓄發,並不是使用肌肉緊張發力而勉強做出來的,而是經過艱苦習練出來的一種達到有意無意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