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起,你說說。”
“和公孫炎交戰的時候,我們連勝十三場,是不是我們兩人一起勝的?”
戰馬上,楊傳誌憤憤不平的開口。
夏起點了點頭:
“確實是我們兩人,一同帶領麾下將士,擊潰了公孫炎的人馬。”
“隻不過你存在感太低,外界眾人不知道你也參與了。”
“哈哈哈……”
夏起說完,一陣爽朗大笑。
聽他這麽說,楊傳誌不由越發鬱悶了。
從來就沒有他這麽倒黴的將領!
夏起笑了一陣,又對楊傳誌說道:
“你也該知足了。”
“你看看你以往的履曆,東竄西走,寄人籬下。”
“無論你投靠哪方勢力,要不了多長時間,這方勢力必然要栽跟頭。”
“如今你為越國效力,成為本將的副手。”
“雖然沒能和本將一同揚名,但好歹是打了勝仗了。”
楊傳誌聽到夏起哪壺不開提哪壺,直接一把將夏起的酒囊搶來,幾口就將他的酒全部喝光。
雖然夏起說的,確實都是事實。
但楊傳誌心中,還是十分鬱悶。
他的才能,不在夏起之下,可他的運氣,實在太糟糕了。
以往征戰,經常遇到一些非人力所能及的情況。
歸順越國之後,好不容易打了一場勝仗。
結果這一場勝仗,風頭全讓夏起一個人出了。
如此一來,他如何能不鬱悶?
兩人行軍數日後,楊傳誌忽然對夏起說道:
“夏起,這次進攻玉龍關隘,我來指揮作戰如何?”
想到上次和夏起兵分兩路作戰,最後夏起出盡風頭後。
楊傳誌覺得,這次進攻玉龍關隘,就該他來部署。
如此一來,全程沒有夏起什麽事情,外界總不會再傳錯消息了。
夏起點頭道:
“可以,隻要你的作戰部署,確實可行,這次你來指揮作戰。”
別人不知道楊傳誌的能力,夏起卻十分清楚。
楊傳誌雖然沒多少拿得出手的履曆,但對方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在這個過程中,確實磨礪出了不俗的才能。
楊傳誌和夏起進攻玉龍關隘的時候,玉龍關隘這邊,同樣收到了消息。
這會兒玉龍關隘中,晟武帝李新亭,還有覃王已經離開。
原本就連董丞煜,都會跟隨晟武帝一同離開。
不過李新亭想了想,還是決定讓董丞煜坐鎮玉龍關隘。
不是因為他信任董丞煜,而是因為,現在董丞煜根本就沒得選。
董丞煜能夠成為玉龍關隘的守將,當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他也知道,玉龍關隘對越國而言,非常重要。
玉龍關隘這邊的事情,越國絕對不會坐視不管。
要不了多久,越國大軍,就會到來。
麵對這一情況,董丞煜沒有選擇被動防守,而是選擇主動出擊!
夏起和楊傳誌,繼續行軍的時候,就有探馬火速趕迴。
探馬來到夏起和楊傳誌身旁,就立刻說道:
“啟稟二位將軍。”
“前方三十裏外,出現了大量的敵軍。”
夏起和楊傳誌聽聞此言,都有些意外。
夏起皺眉道:
“玉龍關隘的地形非常適合防守。”
“這位董丞煜將軍,既然放著如此巨大的優勢不用。”
“他似乎過於自信了。”
夏起對董丞煜的判斷是,這人自信過頭了。
雖然董丞煜是一處關隘的守將,能力不俗。
這這次征伐他的將領,同樣不是泛泛之輩。
楊傳誌聽到探馬的消息後,立刻打開了一份輿圖。
他在輿圖上,仔細查看一番後,立刻大喜!
楊傳誌在地圖上,畫出了數條非常特殊的進軍路線。
換做其他將領,或許不知道楊傳誌要做什麽。
夏起則隻是稍加思索,就知道楊傳誌的想法了。
他認真思考一番,隨後就點了點頭。
董丞煜這會兒,已經知道越國方麵派出的將領是什麽人。
在知曉夏起,還有楊傳誌的兵馬,朝著這邊過來之後。
董丞煜繼續按部就班的,開始排兵布陣!
“眾將聽令!”
“所有人按照本將之前的部署行動!”
聽到董丞煜的命令,他麾下眾多將領,也紛紛抱拳領命。
不多時,玉龍關隘這邊,就出現了眾多兵馬調度。
與此同時,越國的兵馬,也在夏起的帶領下,開始和董丞煜的兵馬正麵交鋒。
夏起和楊傳誌,這次帶了十萬大軍過來。
越國進攻後晟和絨夷皇朝的時候,玉龍關隘是非常重要的關隘。
不立刻奪迴玉龍關隘,對之後的征戰非常不利。
越國對這次大戰,顯然也非常重視。
如若不然,也不會讓夏起和楊傳誌兩人掛帥。
夏起帶著大軍,開始董丞煜的將士大戰時,楊傳誌並不在正麵正常。
玉龍關隘,非常適合防守。
夏起倘若一路打過去,他麾下的將士,必然是疲憊不堪。
哪怕他在指揮若定,調度有方,在這樣的情況,他也很難奪迴玉龍關隘。
楊傳誌這次,則是將五千人馬,完全分散。
這些人跋山涉水,翻山越嶺,走小路到黑穀集合。
黑穀已經是玉龍關隘後方,隻要他們能夠在這個地方,順利匯合,還不被董丞煜發現。
那這次作戰,楊傳誌就能一戰建功了!
玉龍關隘的大殿中,一個探子來報。
“啟稟將軍,山林中,出現了一些越國將士,人數不等。”
聽到這話,董丞煜目光微微變化。
隨後他也說道:
“大概有多少人,他們在周圍的山林中做什麽?”
探子想了想,隨後說道:
“屬下不知。”
“這些越國將士,一直往山林深處走去。”
“他們的人數,也不好判斷。”
“這些人彼此散的很開。”
聽探子說完,董丞煜點了點頭,隨後就不再理會。
這樣零星數人,分布在山林中。
不過越國要做什麽,這樣一些兵馬,仍舊什麽都做不了。
董丞煜卻不會想到,黑穀深處,現在已經集結了七八十人。
等楊傳誌也來到這個地方後,從各處趕來的士兵,更是有四百人之多。
隨著時間推移,還有越來越多的士兵,不斷聚集過來。
董丞煜的兵馬,全部都被夏起拖在正麵戰場上。
現在隻要等人到齊了,從這裏對玉龍關隘發起雷霆一擊,董丞煜根本無法抵擋。
“和公孫炎交戰的時候,我們連勝十三場,是不是我們兩人一起勝的?”
戰馬上,楊傳誌憤憤不平的開口。
夏起點了點頭:
“確實是我們兩人,一同帶領麾下將士,擊潰了公孫炎的人馬。”
“隻不過你存在感太低,外界眾人不知道你也參與了。”
“哈哈哈……”
夏起說完,一陣爽朗大笑。
聽他這麽說,楊傳誌不由越發鬱悶了。
從來就沒有他這麽倒黴的將領!
夏起笑了一陣,又對楊傳誌說道:
“你也該知足了。”
“你看看你以往的履曆,東竄西走,寄人籬下。”
“無論你投靠哪方勢力,要不了多長時間,這方勢力必然要栽跟頭。”
“如今你為越國效力,成為本將的副手。”
“雖然沒能和本將一同揚名,但好歹是打了勝仗了。”
楊傳誌聽到夏起哪壺不開提哪壺,直接一把將夏起的酒囊搶來,幾口就將他的酒全部喝光。
雖然夏起說的,確實都是事實。
但楊傳誌心中,還是十分鬱悶。
他的才能,不在夏起之下,可他的運氣,實在太糟糕了。
以往征戰,經常遇到一些非人力所能及的情況。
歸順越國之後,好不容易打了一場勝仗。
結果這一場勝仗,風頭全讓夏起一個人出了。
如此一來,他如何能不鬱悶?
兩人行軍數日後,楊傳誌忽然對夏起說道:
“夏起,這次進攻玉龍關隘,我來指揮作戰如何?”
想到上次和夏起兵分兩路作戰,最後夏起出盡風頭後。
楊傳誌覺得,這次進攻玉龍關隘,就該他來部署。
如此一來,全程沒有夏起什麽事情,外界總不會再傳錯消息了。
夏起點頭道:
“可以,隻要你的作戰部署,確實可行,這次你來指揮作戰。”
別人不知道楊傳誌的能力,夏起卻十分清楚。
楊傳誌雖然沒多少拿得出手的履曆,但對方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在這個過程中,確實磨礪出了不俗的才能。
楊傳誌和夏起進攻玉龍關隘的時候,玉龍關隘這邊,同樣收到了消息。
這會兒玉龍關隘中,晟武帝李新亭,還有覃王已經離開。
原本就連董丞煜,都會跟隨晟武帝一同離開。
不過李新亭想了想,還是決定讓董丞煜坐鎮玉龍關隘。
不是因為他信任董丞煜,而是因為,現在董丞煜根本就沒得選。
董丞煜能夠成為玉龍關隘的守將,當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他也知道,玉龍關隘對越國而言,非常重要。
玉龍關隘這邊的事情,越國絕對不會坐視不管。
要不了多久,越國大軍,就會到來。
麵對這一情況,董丞煜沒有選擇被動防守,而是選擇主動出擊!
夏起和楊傳誌,繼續行軍的時候,就有探馬火速趕迴。
探馬來到夏起和楊傳誌身旁,就立刻說道:
“啟稟二位將軍。”
“前方三十裏外,出現了大量的敵軍。”
夏起和楊傳誌聽聞此言,都有些意外。
夏起皺眉道:
“玉龍關隘的地形非常適合防守。”
“這位董丞煜將軍,既然放著如此巨大的優勢不用。”
“他似乎過於自信了。”
夏起對董丞煜的判斷是,這人自信過頭了。
雖然董丞煜是一處關隘的守將,能力不俗。
這這次征伐他的將領,同樣不是泛泛之輩。
楊傳誌聽到探馬的消息後,立刻打開了一份輿圖。
他在輿圖上,仔細查看一番後,立刻大喜!
楊傳誌在地圖上,畫出了數條非常特殊的進軍路線。
換做其他將領,或許不知道楊傳誌要做什麽。
夏起則隻是稍加思索,就知道楊傳誌的想法了。
他認真思考一番,隨後就點了點頭。
董丞煜這會兒,已經知道越國方麵派出的將領是什麽人。
在知曉夏起,還有楊傳誌的兵馬,朝著這邊過來之後。
董丞煜繼續按部就班的,開始排兵布陣!
“眾將聽令!”
“所有人按照本將之前的部署行動!”
聽到董丞煜的命令,他麾下眾多將領,也紛紛抱拳領命。
不多時,玉龍關隘這邊,就出現了眾多兵馬調度。
與此同時,越國的兵馬,也在夏起的帶領下,開始和董丞煜的兵馬正麵交鋒。
夏起和楊傳誌,這次帶了十萬大軍過來。
越國進攻後晟和絨夷皇朝的時候,玉龍關隘是非常重要的關隘。
不立刻奪迴玉龍關隘,對之後的征戰非常不利。
越國對這次大戰,顯然也非常重視。
如若不然,也不會讓夏起和楊傳誌兩人掛帥。
夏起帶著大軍,開始董丞煜的將士大戰時,楊傳誌並不在正麵正常。
玉龍關隘,非常適合防守。
夏起倘若一路打過去,他麾下的將士,必然是疲憊不堪。
哪怕他在指揮若定,調度有方,在這樣的情況,他也很難奪迴玉龍關隘。
楊傳誌這次,則是將五千人馬,完全分散。
這些人跋山涉水,翻山越嶺,走小路到黑穀集合。
黑穀已經是玉龍關隘後方,隻要他們能夠在這個地方,順利匯合,還不被董丞煜發現。
那這次作戰,楊傳誌就能一戰建功了!
玉龍關隘的大殿中,一個探子來報。
“啟稟將軍,山林中,出現了一些越國將士,人數不等。”
聽到這話,董丞煜目光微微變化。
隨後他也說道:
“大概有多少人,他們在周圍的山林中做什麽?”
探子想了想,隨後說道:
“屬下不知。”
“這些越國將士,一直往山林深處走去。”
“他們的人數,也不好判斷。”
“這些人彼此散的很開。”
聽探子說完,董丞煜點了點頭,隨後就不再理會。
這樣零星數人,分布在山林中。
不過越國要做什麽,這樣一些兵馬,仍舊什麽都做不了。
董丞煜卻不會想到,黑穀深處,現在已經集結了七八十人。
等楊傳誌也來到這個地方後,從各處趕來的士兵,更是有四百人之多。
隨著時間推移,還有越來越多的士兵,不斷聚集過來。
董丞煜的兵馬,全部都被夏起拖在正麵戰場上。
現在隻要等人到齊了,從這裏對玉龍關隘發起雷霆一擊,董丞煜根本無法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