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大學後門的本地菜館,劉飛宇正給蘇易介紹幾位學校計算機社團的學長。


    劉仁傑,計算機係博士。


    張海濤,計算機係研究生。


    徐本昌,計算機係研究生。


    林藝群,計算機研究生。


    蘇易看著這幾位學長,都是人才啊。


    這時候的計算機係的高材生,可不是一般的值錢。


    大學的社團,裏麵學生的專業能力水平,在學校這個圈子絕對是出類拔萃的。


    江城大學知名度,在國內也是排的上號的。


    每年校園招聘,計算機和金融的本科畢業生,基本都是去大國企或者大廠。


    現在的互聯網行業,雖然薪資高,但專科生本科生還是主流人群。


    研究生、博士生在小公司基本碰不到。


    他現在也算是占了學校便宜,這些高材生還沒畢業。


    要是畢業了,這種學曆的人,可看不上他現階段的小買賣。


    “四位學長好,我的情況劉飛宇肯定也給大家說了。”


    “我是我們學校金融係的同學,和朋友創業搞個互聯網平台,主要是社交互動遊戲方麵的。”


    “這個網站的建設周期比較急,希望1-2個月時間具備上線的能力。”


    “關於酬勞,可以全職可以兼職,全職8000一個月,兼職按200一天計算。”


    “工作的地方就在學校對麵的辦公樓,走路出去五分鍾。”


    “考慮各位學長還有學習壓力,全職也會相對靈活,偶爾學校有事提前說一聲就可以。”


    “各位學長如果有什麽問題,可以隨便提。”


    蘇易剛才開出的薪資,如果去對標蘇伊士公司,那絕對是超高薪資。


    但蘇伊士公司是實體行業,實體行業目前還屬於薪資範圍比較低的行業,不能作為比較。


    互聯網行業雖然還未進入移動互聯網,但此時的就業人員薪資已經很高。


    記得前世與一位程序員聊天,他大專生2007年薪資就到6000多一個月。


    2007年國內的二三線城市,大部分薪資都在一千左右。


    2008年以後,體製內薪資才逐步調整到三千左右,勉強與互聯網行業差距拉近一些。


    到移動互聯網時代,遍地是風投,上萬家互聯網公司成立。


    計算機人員薪資也推向更高峰。


    年薪三十萬,五十萬,上百萬在行業內都屬於常見。


    與體製內人員薪資相比,差距是天壤之別。


    當時有個段子。


    互聯網行業員工薪資很高,創業公司業績不好,老板到處拉投資,然後給員工發工資,完全是老板在給員工打工。


    此時的計算機的畢業生,大多都不會看的上體製,而是直奔私企高薪誘惑。


    隨著這行高學曆人才越來越多,移動互聯網發展飽和。


    新公司越來越少,老公司業績上不去。


    投資者不看好,越來越多公司關閉,互聯網行業人員需求逐漸減少。


    與此同時每年大量的大學生畢業,趨之若鶩的選擇高薪的互聯網行業。


    造成整個行業人員迭代相當快,基本三十五歲就要麵臨行業淘汰。


    這一頓飯下來,劉飛宇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全程在熱情的當捧哏,最終幾個學長接過蘇易的高薪邀請。


    劉仁傑博士時間比較充足。


    剩下一年基本都是搞論文,導師學術派的專家,基本不會拉他當義工。


    徐本昌、林藝群還有不足一年畢業。


    基本也是忙論文,偶爾給導師打雜,事情也不多,也可以全職。


    林藝群通過朋友介紹,與深市的一個互聯網公司提前溝通了,不出意外春節後就去實習。


    他和徐本昌是一個寢室的,他主要是陪室友來,順便也看下機會。


    聽到蘇易說做社交互聯網,馬上沒興趣了,這年頭做社交誰還能做過企鵝。


    雖然投資的錢不少,但互聯網行業人員成本很高,幾百萬也就夠用一年半載的。


    考慮這些因素,最後還是拒絕蘇易的要求,安心等著去深圳入職。


    人各有誌,蘇易能找到三位高材生也知足了。


    再加上劉飛宇,班底也就有四個人。


    不過劉飛宇雖然可以加入,但時間比較短。


    也就準備沒有專業課的時候,多去公司那邊跟著一起做。


    蘇易聽著劉飛宇和幾位學長聊天,感覺劉飛宇很有想法。


    在互聯網技術和產品上,都有不錯的理解,屬於綜合性人才。


    在互聯網行業一直有一句俗語。


    懂技術的人好找。


    懂技術和產品的人不好找。


    懂技術、產品、運營的人少之又少。


    現在人員到位,網站的建設可以先做起來。


    公司也可以同步進行成立,兩不耽誤。


    關於開心網的域名已委托林啟華找人去辦。


    這個域名是漂亮國人注冊的,記得報價二十萬人民幣左右。


    網站域名對pc時代的互聯網平台來說,相當重要的。


    不少互聯網公司的平台做大後,都會再選擇收購適合自己平台的域名。


    這份報價,雖然對創業的開心網來說不少,但卻是值得投入。


    否則留下的隱患,可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迴到寢室的劉飛宇,還沉迷在蘇易晚上創業的話題中。


    之前他以為蘇易就是做個小網站,大家兼職賺點外快的。


    但蘇易開場說的和他想的不一樣,搞的很正式。


    辦公室都準備好了,預計投資兩三百萬,天使投資人還是省城首富。


    當時他聽得感覺心裏發慌,害怕蘇易在吹牛忽悠幾位學長。


    最後和蘇易迴來的路上,他反複確認,才知道這事情是百分百真實的。


    高中時期他喜歡計算機,一直把互聯網行業的創業大佬,作為他的偶像。


    他希望有一天,能利用金融知識和自身的計算機水平,投身到火熱的互聯網創業大潮裏去。


    蘇易一直在迴來後,還在思索開心網的事情。


    既然要做開心網,那就需要好好的去思索開心網前期的節奏。


    兩三年上市,不是和林啟榮忽悠,而是他真實的想法。


    互聯網的業務,快速融資是必經之路,這樣才能最快的把公司推向上市。


    蘇伊士作為實業,他未來是否選擇上市要看發展情況。


    想著開心網的發展節奏。


    前期完全可以沿著記憶中的軌跡發展,依靠社交遊戲席卷華夏。


    中期的發展就需要好好的思索,這個時間點剛好卡著移動互聯網的來臨。


    中期的開心網,麵臨向左走向右走的問題。


    是發展全民互動的微型博客?


    還是高質量問答社區的某乎?


    這兩個方向不管怎麽走,在疊加開心網本身的社交互動,未來的價值都是百億級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2007:財運亨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河明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河明月並收藏重生2007:財運亨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