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卿朝著餘添福作了一揖,“餘大人能識得大體,不用在下使了辣手,傷了你的性命,壞了在下的名聲,甚好!”


    李真卿從加強連士兵手中拿過那個黑色木盒,揭開盒蓋,一陣淡淡血腥傳了出來。


    催仁健被石灰醃製人頭赫然出現在餘添福麵前,“莫要自誤,上使大人原是要直接打下旌義城的,當是在下勸阻了一二,才保得了旌義軍民的安全。如若是觸怒了上使,在下可不保證還能再勸阻的住。”


    牛正鋼瞅了瞅催仁健的腦袋,撇了撇嘴“但有過錯,卻人死燈滅,迴去找人把這腦袋縫迴去,安葬了吧。”


    李真卿立即馬屁送了過去“元老仁慈,在下替催仁健家眷謝過元老大恩!”


    拉起了還跪在地上的餘添福,李真卿招唿身後的加強營士兵朝著旌義兵卒雜役而去。


    李大夏這邊正在給旌義兵卒雜役訓話,後麵李真卿,餘添福已經引導著元老,加強營士兵走了過來。


    不提麵前的幾位濟州的文武主官,後麵的那群穿著迷彩服的元老和加強營士兵,更加讓這2,3百號破衣爛衫的兵卒,雜役驚恐萬分。


    為首的牛正鋼一米九二的身高再加上腳上那雙高幫軍靴,接近兩米的海拔,身後的眾元老也大多一米七,一米八,甚至一米九的個頭(連鞋在內),這個身高就碾壓了平均隻有一米六不到的朝鮮雜兵們(半數以上光腳)。後麵的那群肅穆的加強營士兵,雖然身高並沒有高雜兵衙役們多少,但是冷麵肅穆的神態,整體的隊列,更是如同烏雲壓頂一般鎮壓了過來。


    李大夏停止了訓話,把主位讓給了李真卿。李真卿沒有寒暄,直接對著麵前的兩,三百名雜兵仆役們發號命令“本官濟州牧使李真卿,告知你等知曉,旌義縣監催仁健悖逆天朝上使,已經被擊殺當場。吾等今日前來巡查旌義城,汝等必須如同對待大王一般對待眾位上使,不可有半分輕慢,違背之舉。但使有人犯錯,你等全部都要被牽連治罪的。”對著身後的眾位元老作了一揖,喝令麵前的兵卒雜役們“還不跪拜各位上使大人!”


    一陣下跪聲,不絕於耳,各個都是臉色大變,唯恐被縣監催仁健牽連到。


    “都起來吧,不用跪了,安排一半雜役在港口幫忙搬運,處理漁獲,其他人等隨元老會去巡查旌義城!”牛正鋼抬手打斷了雜兵們的叩首,發號了命令!


    元老會毫無波瀾的收服了旌義城。安排加強營士兵為主,搭配仆從軍,治安隊輔以旌義雜役的陣容對城內各處官衙,府庫進行了查收清點;對民憤極大的幾位管事吏,豪商下達了死刑的判罰。


    一馬車,一馬車的漁獲在元老會到達旌義城之後就被送了過來,還有很多從056a上運送過來的駐紮人員夥食儲備,也被一車車的運送進了旌義城。元老會征召了夥夫協助隨軍出征的大廚唐家樂主持了蒸煮魚肉,熬煮麥粥,製作午飯。


    軍隊是早上5點就起床洗漱吃的早飯,到現在已經9點多,已經頗為勞累饑渴,離了旌義抵達大靜之後再吃午飯可就太遲了。並且加強營夥食與普通民眾的對比也更能體現元老會的經濟實力,能夠讓更多人願意接受元老會的統治。


    元老會當眾宣布了放免官私奴婢,免除身貢,對孕幼老弱病進行賑濟。原本接受雇傭的平民將轉由元老會雇傭,夥食標準提高50%,薪酬提高50%,所有中低級小吏的夥食標準提高30%,(不低於平民),薪資提高30%(不低於平民)。從官私奴婢立新組建了300人的旌義治安隊,補充旌義城的防禦隊伍。旌義城剩餘下來200多的兵士經過簡單篩選,作為治安隊的候補人員,慢慢的轉正為正式治安隊員,預估總共會篩選出500人的治安隊。旌義治安隊會以一半,一半的分配方式篩選出元老會第二加強營。


    隻是短短一個多小時,眾位元老領著李真卿,李大夏,餘添福在旌義監營附近清理出的空地上享用了一頓非常美味的午飯。對於元老說是頗為不錯,那對於李真卿等人那就是更加享受不到的美味了。濟州城的海女們提供的海參,鮑魚,各種海貨,再加上郵輪餐廳提供的各種輔料,廚師長唐輝給元老會熬煮出了分量足夠的佛跳牆,這次隨軍的唐家輝也帶了足足兩桶的分量。


    單單一道佛跳牆就讓李真卿幾人連舌頭都差點吞下去,唐輝的後勤隊一共準備了紅燒大黃魚,爆炒花枝片,蔥燒海參,酒香魚丸,東坡肉,蝦仁滑蛋,麻椒魚片,蘿卜燉羊肉8道葷菜,兩道時蔬小炒一共10個菜,佛跳牆外加海帶豆腐湯,主食準備了米飯和饅頭。


    這次出征一共有60名元老參與,除了留守056a艦的10名元老,4名軍委元老也留在了軍中用餐。元老們帶上李真卿,李大夏,李球,餘添福,一共50人,正好設了5桌,每桌10個人用餐。唐家樂給留守056a的元老預留了一桌菜,還給留在加強營的4位軍委同誌打包了些菜。


    非常實惠的一頓午飯,吃的李大夏,餘添福幾位朝鮮官員石頭差點吞下去。尤其是那佛跳牆鮮美的味道,直接秒殺了這些處在困頓,貧瘠,無知中的朝鮮官員。餘添福還一個勁的詢問李球是否元老每天都這麽吃飯?被李球很是裝叉的嘲笑了一番。


    忙完菜的唐家樂帶著後勤組的幾位廚師也是受到了各位元老的一致表揚,被迎進席位上共同享用午餐。


    加強營和仆從軍都是三個葷菜一個素,蘿卜燉羊肉,紅燒魚(魚肝,魚油,魚籽),溜魚丸,時蔬小炒,搭配海帶魚肉濃湯,再加上管飽的米飯,饅頭,魚粥也是讓官兵上下吃的很是滿意。


    旌義小吏和治安隊的夥食自然又打上一個折扣,每人燉煮魚塊250克,魚丸4顆(100克),煎魚排100克,米飯100克,配的海帶蘿卜魚湯,另外精心淘洗過的大麥摻了足夠多魚肉煮出來的魚粥管飽。


    其他普通的旌義居民每人配發500克燉煮魚塊,搭配海帶蘿卜魚湯,攙了魚肉的麥粥也是管夠。


    當然元老會也沒忘記安排了人手給孕幼老弱發放了治安隊級別的夥食。


    通過濟州仆從軍,治安隊員的口口相傳,元老會的偉大形象慢慢的刻畫在了旌義城下層百姓麵前。


    有足夠強力的武力為基礎,再加上土著協同軍的助力,收複整個時代的絕大多數底層居民都幾乎沒有難度的。


    為了溫飽掙紮求生的人,大多是沒有忠誠可言的。


    安排好了100名加強營士兵,75名仆從軍,25名治安隊留在旌義城協助治理。有6名軍方元老,4名政務元老被留在旌義城負責旌義城的軍事,政務工作。


    8.20分到達旌義港口,8.40分抵達旌義城,10.10分開始提供給旌義百姓們一頓幸福的早(午)飯,10.30分,元老會主力離開旌義港口向大靜縣方向駛去。


    元老會的船隊在11點50分到達大靜縣城外港口碼頭,12點15分抵達大靜縣城宣布收服大靜縣。


    因為李真卿,李大夏,李球三名官員陪同的原因,大靜的收服工作比旌義更加的平穩,大靜的縣令第一時間就果斷轉投了元老會。


    同樣的流程招攬流程走一遍,放免奴婢,免除身貢,賑濟老弱婦幼病殘,提高各級別人民的夥食,薪酬標準。查封征用李朝府庫,收編舊軍,組建治安隊,100名加強營士兵,75名仆從軍,25名治安軍作為骨幹,再加上大靜征召的300名大靜治安隊員,很快大靜徹底被元老會占領下來。


    又一次勞動唐家樂的後勤組帶著大靜縣裏挑出的幫廚們為全城百姓準備了一頓飯。同樣是幾個不同等次的夥食,明白了宣示了在元老會裏,級別越高,夥食越好,待遇越高,當然最差的待遇也是可以吊打李朝舊製的。


    元老會眾人大多不餓,還不想吃飯,唐家樂也是費了些心思,弄出了些冷熱菜品,點心,飲品,水果做了個簡易的自助餐招待了少數元老,大靜縣令等人。


    即便是簡易的夥食依舊讓大靜縣令宋資銘吃的連連感歎,埋怨縣監李球比自己多吃了那麽多頓好吃的。


    張德輝被臨時安排了2台簡易手術:一位年歲很大的海女,可能就是海女群體裏的長者,一位是宋資銘心腹的幼子。


    老齡海女得的是濟州島最常見的膿腫症,也是海女的職業病,張德輝帶著茂敏做助手,運刀行雲流水一般,輕易完成了手術,插入引流條,撒上消炎藥,張德輝還破例給海女多打了一針抗生素。


    “3-5天就可以恢複的差不到了,我會安排夥房提高夥食標準為病號餐的。”張德輝處置好這位海女,立即又把另外一位幼童送上了手術台。


    這個小孩子大概6,7算模樣,根據症狀以及病人家屬口述病情,張德輝確診這個小孩子是急性闌尾炎發作,也就是古代人常說的腸癰。


    沒有囉嗦什麽,張德輝簡單做了下手術準備,很快完成了這個闌尾切除手術。


    張德輝指著自己手術托盤裏那小小一截紫紅色腫脹的闌尾,跟宋資銘幾位李朝舊官解釋說:“孩子運氣真不錯,急性闌尾炎,就是腸癰,再拖2個小時就危險了。這闌尾一旦破裂,裏免的汙物就會把內髒全部汙染,死亡率幾乎是九成九的。你的那個心腹小吏欠元老會一條命,得還的,這個費用了不少元老會帶下來的珍稀藥物,都是這一界短時間生產不出來的藥物。”


    轉身對著來看熱鬧的唐家樂說道“讓幫廚弄些米粥,濃稠一些,弄2個水煮蛋,一些綠葉蔬菜,不能有辛辣。”


    唐家樂轉身去吩咐幫廚去準備病號餐,張德輝又向身邊幫忙的茂敏詢問道“我記得軍委裏有好幾個都跟著學過術後護理的元老,這次計劃留在大靜的有麽?我得叮囑一下他怎麽照顧病人的。”


    茂敏點點頭,“湯仁貴這次留守大靜,他學習過手術護理,我這就去把他找過來。”


    張德輝叮囑宋資銘道“這個孩子隻能吃我們準備好的病號餐,家長不能喂其他任何食物,你給我著重叮囑他一下。”


    剛才的那群將老齡海女送來的海女們看到張德輝過來查看病人,立即跪倒了一大片。


    “已經不要緊了,再照顧她3,5天就可以了,我已經安排好病號餐了,你們喂著她吃掉就可以。”張德輝看著這群幾乎半裸的海女們,向身邊的宋資銘詢問道“這些海女一直都這麽穿著麽?不怕冷?”


    宋資銘先把張德輝的話翻譯了給海女們,然後對著張德輝作了一揖“感謝元老的救命之恩,這些海女都是些窮苦非常的家庭的,既沒有多餘衣物可穿,穿的多了下水撈捕海貨還非常不方便,因此已經養成了這種穿衣習慣。”


    “還不是你們這些官,商盤剝的後果!我去找人討要些衣服來,你負責分發,每個人都得穿衣物,除非下水去捕撈海貨。”張德輝愣了愣,追加了一句“以後沒有特殊情況,這些海女不需要去打撈海產了,元老會安排她們其他工作的。”


    張德輝給朝鮮百姓治病的消息傳的非常快,很多朝鮮百姓來向元老會跪拜謝恩。也有一些攜帶家人來到元老會尋求醫治的,倒是讓張德輝又加班坐診了個把小時。萬幸沒有什麽重症患者,但是普遍的營養不良,也大多有或重或輕的皮膚病,張德輝給其中最嚴重的一些人開了一些存量很高的藥物。張德輝叮囑留守大靜縣的湯仁貴幾人,提高百姓夥食的營養指標“這些人口以後都是我們的勞動力,多花費些物資補養一番也是理所當然的。”


    待在大靜縣整整兩個半小時,下午三點時候,元老會以及加強營軍人在大靜縣官民的歡送中登上港口的幾艘船艦順時針沿著濟州島,向著濟州城位置行駛了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群穿163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叫周淮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叫周淮安並收藏群穿163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