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濤陪著褚建設在磚窯這巡視了一圈勞改犯,把挑出來的幾位偷懶打滑的犯人,一路押解著,駕著馬車朝著石灰窯而去。


    石灰窯就在發現的石灰石礦坑不遠,這處礦坑的預計儲量也就在3千到5千噸的樣子,但是這已經是濟州島上暫時發現的最大的一處石灰石礦了。


    隻搭建了一個簡易棚子,一群苦逼的勞改犯在用錘子砸碎大塊的石灰石。運氣使然正好勞保用品找到了簡易的防塵麵罩,這些犯人得以有防塵麵罩可以遮擋一下漫天的石灰粉塵,即便如此這工作也比磚窯製坯要辛苦的多,也短壽的多。


    找到了負責看守罪犯的仆從軍,將自己帶來的幾個犯人交給仆從軍處理,又檢查,詢問了一番石灰窯的工作進度。


    陶濤帶著幾個仆從軍繼續巡視了一遍水泥窯,粘土礦坑,煤礦。起碼超過1000名因為各種罪名被強製勞動改造的罪犯在這些地方努力的揮灑汗水幫助元老會進行了基建原料的準備工作。


    陶濤在煤礦一號坑那看見了正在譚光然,彼此了寒暄一番。聽說是這個一號坑西南側方位置連接到另外一處煤礦,譚光然就被請過來勘測一下數據的。


    譚光然打著哈哈“這處剛發現的礦,頂多200噸,不能更多了,但是質量比一號坑強的多,除去極少數的雜質和煤矸石,幾乎可以達到精煤的級別。我還得依著這處繼續向西南勘測一番的。”


    “辛苦了,以後打到哪裏,勘探大師傅都得跟著過去的,礦業大佬的位置沒的跑了。”陶濤也是免費的馬屁送了過去。


    “哪裏,也就是濟州島這個破地方的,其他地區的主要礦產資料,周青那幾乎都查證的非常清晰的,隻需要按圖索驥就行的。”譚光然很是感歎“他們的礦產資源圖是按照朝代,年代資料層層更新的,我這樣的搞勘探的,如果沒有高精儀器配合,用處真心算不上很大了。”


    “用處大不大不去管,唯一性就是本錢啊。礦業想單獨劃分成一個部級單位難了些,但是在資源部裏礦產司弄個司長可是理所當然的啊。”陶濤簡單巡查了一番改造犯們的幹活狀況,立即準備告辭迴濟州城。濟州城附近還有大量的農場,牧場,裏麵的的良民暫時也劃歸了陶濤這邊管理的。


    “陶濤,去打旌義,大靜的隊伍開拔了麽?我收到消息,旌義,大靜附近也有人報告過這種煤坑,石灰坑的,我肯定得過去協助勘探的。我的作用也就是這些資源地圖上都沒標注的小型礦產才能體現出來的。”譚光然想到陶濤是管理勞改犯的大隊長,估計會知道打仗的情況,開口詢問道。


    “6點開拔的,2個小時左右可以到旌義縣。預計1個小時拿下旌義,簡單處理一下旌義縣事務再花1個小時,10點鍾離開旌義,12點之前到達大靜縣,下午2點鍾之前搞定大靜估計也沒啥問題的。你還是午飯之後,跟隨馬車隊運送隊伍過去吧。”陶濤把自己知道的說了一下,思考了一番,又推掉了自己剛才的建議“最好還是等執委會通知吧,感覺還是跟著明天或者後天的野外牧場,農場,工坊清查隊伍一起出門勘探吧,那樣安全的多。”


    “好像也是,旌義,大靜城外也起碼超過1萬人的農場,牧場,礦場需要清查的,我等著跟大部隊一起行動吧。”譚光然撓了撓頭“聽說濟州島不是有小型的銅礦,銀礦,硫磺礦的,這不是想多多表現,向元老會靠攏麽?哈哈”


    陶濤跟譚光然告了別,帶著仆從軍治安隊的人手繼續巡查工作。


    濟州城外的那些不管是官營的,還是私人紳商的的農場,牧場都被直接元老會充公處理了。原本耕種這些農場的官私奴婢被放免之後依舊還是在做著過去幾乎相同的工作。因為身份的變化,以及元老會對這些平民的夥食,住宿標準的提高,承諾的每月薪金,工作效率確是提高了一倍還有餘。


    牧場的環境改變甚多,一間間的半開放式的馬廄,牛圈,羊圈都在陸續的建造當中。暫時按總畜養數量的30%建造圈舍以供畜群裏的孕幼病弱遮風避雨之用,因為建材不足,暫時還是以聯排的方式建造的簡易馬廄,等建築材料充裕之後再按照標準化的圈舍來建造。


    牧場的平民人數比農場少了很多,除了驅趕牛羊,馬群在外麵放牧的一群平民,還有一些在建造圈舍的,打掃圈舍,清理牧場裏的髒亂差的雜物,照顧幾匹被篩選出來的病弱孕幼畜獸。因為牧場沒有勞改分子,全部都是剛剛成為平民的前官奴婢,幹活的積極性也是沒的說的。


    現在牧場管理的人員也都還是原本的那些小吏。這些小吏原本的生活水準也就是嘲笑一下官私奴婢罷了,同樣是靠著麥粥,大醬,海草過日子的窮酸罷了。隻有膽大心黑的一些會夥同牧事吏去偷盜販賣馬匹的精飼料來多少獲得一些額外收入。膽子更大的就得去夥同金萬鎰這些官宦,偷賣馬匹,牛羊,或者用病弱馬匹調換成青壯馬匹,獲得更多的財貨。當然了,出事的時候,金萬鎰肯定是沒有任何事情的,牧場管事小吏就成了替罪羔羊,一死了之。被元老會篩選的小吏都是那些有技術,人又老實本分,以前一直受到排擠的那部分。被元老會開出的遠高於原本小吏的夥食標準,住宿標準,薪資標準所吸引,徹底了成為了元老會的簇擁。


    巡視一番,問詢了一些工作數據,記錄備案,陶濤跟管事吏打了個招唿,帶著手下隨從向下一處趕去。


    濟州城外原本存在的一家家的農場已經被元老會科學劃分成了一塊塊規則的田塊。濟州島夏秋季的台風季可是出了名的,不做好排澇工作,農作物產量那就可想而知的了,每一塊田地旁邊都是必須挖掘好了溝渠的。


    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的平民,元老會提供的優質鋼製農具,因為元老會占據了濟州城以及周邊的各個牧場,足夠數量的牛馬存量,讓元老會可以更加合理的使用畜力耕作,整個農場一片熱火朝天。


    很多年以來,平民們第一次吃到熱騰騰的早飯!是的,往日裏他們一天都是隻能吃兩頓的:早上9點左右吃早飯,下午3點左右吃午飯,勞作到天黑無法工作才結束工作,迴奴營休息,飯當然是沒得吃的,反正睡著了就感覺不到餓了。。。。。。


    早飯的夥食很差的,隻是簡單的麥粥裏添加了魚肉,便成了他們往日奢求不得的魚粥,下飯的除了大醬,鹹海草,還有一碟醃製過的魚塊。


    吃飽了肚子的平民們一臉的幸福滿足,小歇片刻,整個農場便開始了一天的勞作。幾乎沒有一個偷懶的平民,起碼在被抓走了3,4名偷懶打滑的無賴懶漢之後,每一個平民都是幹勁滿滿。


    在農場陶濤遇到了在這邊帶著人手栽種作物的葉紫芸,也是友好的打了招唿。


    “葉執委現在栽種的是什麽啊?”


    “你好,我這邊正在栽種木薯。按照元老會要求,試種各種高產作物,這個試驗農場裏還會試種土豆、紅薯、大豆、花生、芋頭等主糧,豆類作物,另外白菜、蘿卜、黃瓜茄子、西紅柿、南瓜、辣椒、甘藍各種蔬菜也都會試種一下,驗證一下穿越對於植物種子是否有影響。”


    葉紫芸很客氣的迴答了陶濤的問題,神態語氣都是非常友善,“還有,這個農場會試種我帶來的各種優質牧草,驗證一下究竟哪種牧草會更適合濟州島的大麵積的種植。”


    “葉執委幫忙向執委會反應一下啊,我這個副監獄長出身的現在還代管著牧場,農場的平民工作。這樣有些不合適啊,不是我嫌麻煩啊,這麽做有些越權了啊。我本職就是協助審問下戰俘、牢犯,管理一下勞改犯,監督勞改犯們的改造狀況的。現在連平民都得管,會有人抗議的呀。”陶濤提起了自己職務,向葉紫芸諮詢了起來。


    “這點我會向執委會匯報的,農業口的活偏勞累些,郵輪上真的幹過農活的也不會太多,所以暫時沒有選出足夠的農業口管理人員。以後會多少找到一批願意來農業口工作的元老的,估計短時間得麻煩陶濤元老多多費心了。我會為陶濤元老多申請一個農業口的兼職的,既可以打消某些無良者的議論,也可以幫陶濤元老多爭取一份功績。以後論資曆,分果子的時候,也可以多得一些收獲。”張德輝早已經把周青等人的安排全部跟葉紫芸都解釋了一遍,葉紫芸遇到陶濤的詢問,當即就做出了答複。


    陶濤隻是想讓自己的所有工作和功績全部都被執委會記錄在案,又不是真的不願意多做事,多擔責,聽到葉紫芸的承諾自然很是開心。


    陶濤跟農場值守的仆從軍打過招唿,檢查過昨天農場裏的工作進度是否達標。統計了農場的物資消耗,記錄了農場的種植,澆灌,施肥,除蟲各項工作進度。陶濤帶著隨從繼續向下一處趕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群穿163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叫周淮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叫周淮安並收藏群穿163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