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轉眼就過去了大半個月,長安城也飄起了小雪,苻萇的身體也已經基本痊愈。
這日,他正身披一件黑色大氅站立在庭院之中凝視著漫天飛舞的飄雪,這時,忠祿走了過來對苻萇說:“殿下,淮南王求見。”
苻萇頓時迴過神來對忠祿吩咐道:“快,去叫他進來,對了,還有把你之前搜集到的那些錢幣也一起帶過來。”原來忠祿早在幾日之前就已經完成了苻萇交代給他的任務,隻是苻萇考慮到苻生那邊還沒有消息,便叫忠祿先把那些搜集到的錢幣先放著,等到苻生來的時候再一起拿出來。
不一會兒,苻萇便在殿中見到了冒雪前來的弟弟,他關切的看向弟弟:“生弟,今天下著雪你其實可以改日再來的,路上凍著沒有?”
“我沒事的,你放心吧,大哥。”苻生搖了搖頭道,然後又有些憂慮的對苻萇說:“大哥,出事了。”
此話一出,頓時叫苻萇的心跳到了嗓子眼,一下子就想到了之前的那三件大事,他連忙詢問苻生:“怎麽迴事?出什麽事了?”
苻生憤憤不平的說:“姚襄那廝,也太過可惡了,叔祖不是去向那晉廷報祖父的喪去了嘛,可在叔祖返迴的時候,姚襄那廝居然派人劫留了叔祖,對了,那涼國的王擢聽聞遭到涼主張祚的猜忌,然後前些日子他派人向父皇送來投降書,父皇同意了,估計最遲趕十二月底他也就到長安了。”
聽到這裏,苻萇有些怔住了,原來那不是夢,這一切都是真的,自己這是重活一世啊。
“大哥?大哥?你怎麽了?”苻生有些疑惑的看向兄長。
“哦,我沒事。”苻萇迴過神來對苻生說:“叔祖那邊不用擔心,姚襄此人也算是一個英雄豪傑,我猜想他一定不會為難叔祖的,也許要不了多久,叔祖就迴來了呢。”
“但願如此吧。”苻生卻是有些懷疑姚襄會對苻安做什麽。
“對了,我叫你辦的事情你辦的怎麽樣了?”
苻生笑道:“大哥你放心,你交代給我的事情,我辦的妥妥貼貼的。”說著他便從身上摸出一個錦囊來,打開錦囊,數枚銅錢便落在了麵前的桌子上。
苻萇和苻生先後坐下,然後苻萇對苻生說:“都給我說說這些吧。”
“好。”苻生撿起一枚刻有涼造新泉四字的銅錢:“大哥,這個是我從隴西郡那邊弄到的,聽說這好像是涼國那邊的錢。”
“嗯。”苻萇微微頷首,隴西郡與涼國的武始郡接壤,邊境上流通過來一些涼國的錢幣也很正常。
“大哥,還有這個,這是我從天水郡那邊弄來的,聽說好像是之前成漢的李壽所鑄造的。”苻生指著桌子上一枚刻著漢興兩字的銅錢說到。
成漢乃是益州蜀郡的氐人李雄之子李特建立,在七年前被晉將桓溫消滅,由於成漢滅亡的時間較短,所以在蜀地的老百姓大多都還在使用著成漢時期所鑄造的錢幣,而天水郡往南便是仇池國和蜀地,同樣有一些成漢的錢幣苻萇也不意外。“那這些呢?”苻萇看向剩下的幾枚問到。
“這幾個都是漢代和前孫吳所鑄造的錢幣,大哥你看,像這大泉五千、大泉二千這些都是之前孫吳鑄造的,這個五銖錢則是漢代的,他們沒有鑄造新的錢幣,使用的基本都是這些舊幣。”苻萇拿起一枚大泉五千看了看。
“阿祿,你的呢?”苻萇突然朝著忠祿喊道。
原本守在門口的忠祿連忙小跑過來從懷裏掏出一塊手帕,打開後又是幾枚銅錢,苻萇看了看,發現裏邊有著和苻生帶來的一樣的五銖錢,然後將其挑出後,指著剩下幾枚不同的錢幣對忠祿說:“說說這些。”
“是,殿下。”忠祿拿起一枚刻有豐貨兩字的銅錢說:“殿下,您瞧,這一枚是之前石勒下令鑄造的豐貨錢,現在像我們大秦以及東邊的燕國大多都在使用這個。”
在石趙滅亡之後,它的地盤大多被秦國和燕國瓜分,還有一小部分被晉廷奪取,他也是知道現如今秦燕兩國依舊還是在使用石趙的鑄幣。
“那這枚呢?”苻萇指著一枚看上去有點和大泉五千相似的錢幣問到。
“殿下,這枚叫大泉五十,是那新朝的時候王莽所鑄造的錢幣。”
得知是王莽所鑄造的大泉五十之後,苻萇連忙詢問忠祿:“你可知現在長安城中使用這大泉五十的人大概有多少?”
忠祿當即麵露難色:“殿下,這我就不知道了,不過好像老百姓們把它和豐貨錢混著一起在用呢。”
聽完忠祿的迴答,苻萇的臉色也逐漸難看起來,苻生見狀問道:“大哥,怎麽了?有什麽問題嗎?”
“生弟,你不知道,當初王莽的新朝之所以會滅亡,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便是他新鑄造的這些錢幣,他在當時實行了所謂的六泉十布的政策,廢除了五銖錢,就拿這大泉五十來說,一枚的重量隻有漢五銖錢的兩個半那麽重,但是卻要當成五十個五銖錢使用。這也就意味著,新朝每發行一枚大泉五十,就要從老百姓的手中奪走四十七個半五銖錢的財富,同理,那些什麽壯泉四十、中泉三十這些都是一樣的,這樣一來的話他就可以利用這些虛值大錢快速搜刮民間財富,從而導致民心盡失啊,我怕現在若是使用此錢的人過多,會使得我秦國也陷入危機。”
“這可不行,大哥,照你這麽說,那我們得趕緊禁止這錢的使用啊。”苻生有些著急的說。
“別急,讓我先想想,此事得慢慢來,急不得。”苻萇卻是摸著自己的下巴說。
“對了,阿祿,現在的宮錢大都用什麽?”苻萇詢問忠祿。
宮錢始於漢代,主要是用於皇宮中慶典節日裝飾和宮人之間所流通使用的貨幣。
忠祿想了想迴答:“殿下,宮人基本還是在使用豐貨錢,還有些就是以物換物了。”
最後,苻萇先是叫苻生迴去,然後自己獨自思考該怎麽去做,他最先想到的便是效仿秦始皇統一貨幣,可是這事兒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尤其是在當今四分五裂,而秦國又剛剛建立的情況之下,顯得更加困難。
最終,他思略再三,覺得先畫一些模板出來,隨後便叫忠祿取來紙筆開始動手,而這一弄便是大半天的時間,苻萇連晚飯也沒有吃。
在得知苻萇還沒有吃晚飯,強姝便帶著餐盒來到了正殿內,走進正殿,強姝一眼便看到了苻萇正埋頭在桌子上寫寫畫畫。
強姝走到桌前,將餐盒放在桌子上,一邊從裏邊取出菜肴,一邊對苻萇說:“怎麽,身體這才剛好,就又不吃不喝了?”
苻萇放下手中的紙筆靠在凳子上歎了一口氣:“吃不下去啊。”
“怎麽了?說來聽聽?”強姝說著將一碗粥遞給了苻萇。
苻萇接過粥喝了一小口之後便將今天發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擔憂全部告訴給了強姝。
“那你想怎麽做呢?”
“鑄造新幣,必須得鑄造屬於我大秦的新幣才行,可是這事兒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辦成的啊。”
“還有什麽問題嗎?”強姝的美眸眨了眨詢問。
苻萇將自己畫的草圖遞給了強姝:“你看,我打算重新鑄造兩種新幣,第一種大秦永安,分為平錢(一文)、折二和折五,折五重五銖,就是效仿漢朝的五銖錢,給改個名字罷了,平錢重一銖、折二重二銖,然後第二種大秦祥嘉,分為折三和折十,折三重三銖、折十效仿秦代的半兩錢,重十二銖。”
“你這是想恢複到秦漢時期的錢幣?”
“我也沒辦法,現如今,就隻有秦代的半兩錢和漢代的五銖錢在民間的口碑最好,像當初漢朝初建的時候,那漢高祖劉邦也曾鑄造過重八銖的半兩錢,雖然都叫半兩錢,可這卻比秦代的足足少了四銖,導致最後老百姓並不買賬。至於這最高的定為折十,我覺得也足夠用了, 不然像王莽搞出一堆次布九百、大布黃千(一枚抵一千枚五銖錢)那樣麵值那麽大的錢,老百姓還不把我生吃活剝了。”
聽苻萇這麽說,強姝不由得莞爾一笑:“沒想到你心中這麽記掛老百姓。”
“老百姓其實是很純樸的,嗐,能多讓利於民一點就多讓一些吧,主要現在短時間內也無法一次性將全國的錢幣都給換了,光是生產這麽多種式的錢幣那得消耗多少銅料啊,而且老百姓買不買帳還不一定呢,最關鍵我還怕一個問題就是到時候這些錢流通到晉、涼、燕怎麽弄。”
“嗯…我覺得吧,要是真按照你說的這樣來做,老百姓是肯定會接受的,隻是這銅料和這個流通問題確實有些不好弄啊。”
突然,強姝靈光一閃:“為何不用鐵和鉛來鑄造新錢呢?”
“鐵和鉛?”
強姝又搖了搖頭:“不行不行,這樣的話老百姓是肯定不會買賬的,要是真的用鐵和鉛來鑄造新幣發行的話,到時候晉、涼、燕諸國它們依舊用銅錢,而我國卻用鐵錢和鉛錢,這也不行啊。”
強姝也是有些無語,自己怎麽會想出這麽愚蠢的辦法呢,雖然說鐵和鉛比銅要更好獲取,而且鐵料和鉛料的存量也比銅的存量多,可這也就導致了鐵和鉛比銅更加的廉價,而且鐵和鉛比銅更加難保存,這就是為什麽曆朝曆代主要以銅作為錢幣的主料,而不是鐵和鉛了。
(注:1、古代主要以銅鑄錢而不是鐵和鉛是因為銅在中國古代發現的存量較小,而鐵發現的存量較多,所以用銅起來比較容易表示財富。銅的化學性質較鐵穩定,不容易氧化,以及生鏽,適合造貨幣。早期的鐵,多是生鐵,容易發生化學變化。而鉛則是質地較軟,且長期使用容易鉛中毒。
2、兩晉十六國時期的貨幣:兩晉都未曾鑄造新錢,使用的是五銖錢、王莽錢、半兩錢、吳錢、蜀錢。而十六國中鑄造新錢的有前涼(或北涼)的涼造新泉(關於涼造新泉的鑄造有兩種說法,一說為前涼所鑄,一說為北涼所鑄,小說裏采用為前涼所鑄)、後趙的豐貨錢、成漢的漢興錢和大夏的大夏真興(又叫太夏真興),史料記載前秦苻堅曾銷毀秦始皇時所鑄的2個銅人(原有12個,董卓曾毀10個鑄造小錢)鑄錢,但因漏載錢名,留下謎團。
3、唐代以前,銅錢大多以重量(如半兩錢、五銖錢)、年號(漢興錢)、國號+年號(大夏真興)、年號+吉語(太清豐樂)、年號+重量(太和五銖、天嘉五銖)等為主,像後世常見的通寶(最早見唐高祖所鑄開元通寶)、元寶(最早見史思明所鑄得壹元寶)、重寶(最早見唐肅宗所鑄乾元重寶)等則是興於唐代。至於為何起名為大秦永安和大秦祥嘉,一是寓意好,二是為了方便(像年號錢基本每改一次元就要鑄造一次新幣,太過冗雜。))
這日,他正身披一件黑色大氅站立在庭院之中凝視著漫天飛舞的飄雪,這時,忠祿走了過來對苻萇說:“殿下,淮南王求見。”
苻萇頓時迴過神來對忠祿吩咐道:“快,去叫他進來,對了,還有把你之前搜集到的那些錢幣也一起帶過來。”原來忠祿早在幾日之前就已經完成了苻萇交代給他的任務,隻是苻萇考慮到苻生那邊還沒有消息,便叫忠祿先把那些搜集到的錢幣先放著,等到苻生來的時候再一起拿出來。
不一會兒,苻萇便在殿中見到了冒雪前來的弟弟,他關切的看向弟弟:“生弟,今天下著雪你其實可以改日再來的,路上凍著沒有?”
“我沒事的,你放心吧,大哥。”苻生搖了搖頭道,然後又有些憂慮的對苻萇說:“大哥,出事了。”
此話一出,頓時叫苻萇的心跳到了嗓子眼,一下子就想到了之前的那三件大事,他連忙詢問苻生:“怎麽迴事?出什麽事了?”
苻生憤憤不平的說:“姚襄那廝,也太過可惡了,叔祖不是去向那晉廷報祖父的喪去了嘛,可在叔祖返迴的時候,姚襄那廝居然派人劫留了叔祖,對了,那涼國的王擢聽聞遭到涼主張祚的猜忌,然後前些日子他派人向父皇送來投降書,父皇同意了,估計最遲趕十二月底他也就到長安了。”
聽到這裏,苻萇有些怔住了,原來那不是夢,這一切都是真的,自己這是重活一世啊。
“大哥?大哥?你怎麽了?”苻生有些疑惑的看向兄長。
“哦,我沒事。”苻萇迴過神來對苻生說:“叔祖那邊不用擔心,姚襄此人也算是一個英雄豪傑,我猜想他一定不會為難叔祖的,也許要不了多久,叔祖就迴來了呢。”
“但願如此吧。”苻生卻是有些懷疑姚襄會對苻安做什麽。
“對了,我叫你辦的事情你辦的怎麽樣了?”
苻生笑道:“大哥你放心,你交代給我的事情,我辦的妥妥貼貼的。”說著他便從身上摸出一個錦囊來,打開錦囊,數枚銅錢便落在了麵前的桌子上。
苻萇和苻生先後坐下,然後苻萇對苻生說:“都給我說說這些吧。”
“好。”苻生撿起一枚刻有涼造新泉四字的銅錢:“大哥,這個是我從隴西郡那邊弄到的,聽說這好像是涼國那邊的錢。”
“嗯。”苻萇微微頷首,隴西郡與涼國的武始郡接壤,邊境上流通過來一些涼國的錢幣也很正常。
“大哥,還有這個,這是我從天水郡那邊弄來的,聽說好像是之前成漢的李壽所鑄造的。”苻生指著桌子上一枚刻著漢興兩字的銅錢說到。
成漢乃是益州蜀郡的氐人李雄之子李特建立,在七年前被晉將桓溫消滅,由於成漢滅亡的時間較短,所以在蜀地的老百姓大多都還在使用著成漢時期所鑄造的錢幣,而天水郡往南便是仇池國和蜀地,同樣有一些成漢的錢幣苻萇也不意外。“那這些呢?”苻萇看向剩下的幾枚問到。
“這幾個都是漢代和前孫吳所鑄造的錢幣,大哥你看,像這大泉五千、大泉二千這些都是之前孫吳鑄造的,這個五銖錢則是漢代的,他們沒有鑄造新的錢幣,使用的基本都是這些舊幣。”苻萇拿起一枚大泉五千看了看。
“阿祿,你的呢?”苻萇突然朝著忠祿喊道。
原本守在門口的忠祿連忙小跑過來從懷裏掏出一塊手帕,打開後又是幾枚銅錢,苻萇看了看,發現裏邊有著和苻生帶來的一樣的五銖錢,然後將其挑出後,指著剩下幾枚不同的錢幣對忠祿說:“說說這些。”
“是,殿下。”忠祿拿起一枚刻有豐貨兩字的銅錢說:“殿下,您瞧,這一枚是之前石勒下令鑄造的豐貨錢,現在像我們大秦以及東邊的燕國大多都在使用這個。”
在石趙滅亡之後,它的地盤大多被秦國和燕國瓜分,還有一小部分被晉廷奪取,他也是知道現如今秦燕兩國依舊還是在使用石趙的鑄幣。
“那這枚呢?”苻萇指著一枚看上去有點和大泉五千相似的錢幣問到。
“殿下,這枚叫大泉五十,是那新朝的時候王莽所鑄造的錢幣。”
得知是王莽所鑄造的大泉五十之後,苻萇連忙詢問忠祿:“你可知現在長安城中使用這大泉五十的人大概有多少?”
忠祿當即麵露難色:“殿下,這我就不知道了,不過好像老百姓們把它和豐貨錢混著一起在用呢。”
聽完忠祿的迴答,苻萇的臉色也逐漸難看起來,苻生見狀問道:“大哥,怎麽了?有什麽問題嗎?”
“生弟,你不知道,當初王莽的新朝之所以會滅亡,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便是他新鑄造的這些錢幣,他在當時實行了所謂的六泉十布的政策,廢除了五銖錢,就拿這大泉五十來說,一枚的重量隻有漢五銖錢的兩個半那麽重,但是卻要當成五十個五銖錢使用。這也就意味著,新朝每發行一枚大泉五十,就要從老百姓的手中奪走四十七個半五銖錢的財富,同理,那些什麽壯泉四十、中泉三十這些都是一樣的,這樣一來的話他就可以利用這些虛值大錢快速搜刮民間財富,從而導致民心盡失啊,我怕現在若是使用此錢的人過多,會使得我秦國也陷入危機。”
“這可不行,大哥,照你這麽說,那我們得趕緊禁止這錢的使用啊。”苻生有些著急的說。
“別急,讓我先想想,此事得慢慢來,急不得。”苻萇卻是摸著自己的下巴說。
“對了,阿祿,現在的宮錢大都用什麽?”苻萇詢問忠祿。
宮錢始於漢代,主要是用於皇宮中慶典節日裝飾和宮人之間所流通使用的貨幣。
忠祿想了想迴答:“殿下,宮人基本還是在使用豐貨錢,還有些就是以物換物了。”
最後,苻萇先是叫苻生迴去,然後自己獨自思考該怎麽去做,他最先想到的便是效仿秦始皇統一貨幣,可是這事兒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尤其是在當今四分五裂,而秦國又剛剛建立的情況之下,顯得更加困難。
最終,他思略再三,覺得先畫一些模板出來,隨後便叫忠祿取來紙筆開始動手,而這一弄便是大半天的時間,苻萇連晚飯也沒有吃。
在得知苻萇還沒有吃晚飯,強姝便帶著餐盒來到了正殿內,走進正殿,強姝一眼便看到了苻萇正埋頭在桌子上寫寫畫畫。
強姝走到桌前,將餐盒放在桌子上,一邊從裏邊取出菜肴,一邊對苻萇說:“怎麽,身體這才剛好,就又不吃不喝了?”
苻萇放下手中的紙筆靠在凳子上歎了一口氣:“吃不下去啊。”
“怎麽了?說來聽聽?”強姝說著將一碗粥遞給了苻萇。
苻萇接過粥喝了一小口之後便將今天發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擔憂全部告訴給了強姝。
“那你想怎麽做呢?”
“鑄造新幣,必須得鑄造屬於我大秦的新幣才行,可是這事兒也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辦成的啊。”
“還有什麽問題嗎?”強姝的美眸眨了眨詢問。
苻萇將自己畫的草圖遞給了強姝:“你看,我打算重新鑄造兩種新幣,第一種大秦永安,分為平錢(一文)、折二和折五,折五重五銖,就是效仿漢朝的五銖錢,給改個名字罷了,平錢重一銖、折二重二銖,然後第二種大秦祥嘉,分為折三和折十,折三重三銖、折十效仿秦代的半兩錢,重十二銖。”
“你這是想恢複到秦漢時期的錢幣?”
“我也沒辦法,現如今,就隻有秦代的半兩錢和漢代的五銖錢在民間的口碑最好,像當初漢朝初建的時候,那漢高祖劉邦也曾鑄造過重八銖的半兩錢,雖然都叫半兩錢,可這卻比秦代的足足少了四銖,導致最後老百姓並不買賬。至於這最高的定為折十,我覺得也足夠用了, 不然像王莽搞出一堆次布九百、大布黃千(一枚抵一千枚五銖錢)那樣麵值那麽大的錢,老百姓還不把我生吃活剝了。”
聽苻萇這麽說,強姝不由得莞爾一笑:“沒想到你心中這麽記掛老百姓。”
“老百姓其實是很純樸的,嗐,能多讓利於民一點就多讓一些吧,主要現在短時間內也無法一次性將全國的錢幣都給換了,光是生產這麽多種式的錢幣那得消耗多少銅料啊,而且老百姓買不買帳還不一定呢,最關鍵我還怕一個問題就是到時候這些錢流通到晉、涼、燕怎麽弄。”
“嗯…我覺得吧,要是真按照你說的這樣來做,老百姓是肯定會接受的,隻是這銅料和這個流通問題確實有些不好弄啊。”
突然,強姝靈光一閃:“為何不用鐵和鉛來鑄造新錢呢?”
“鐵和鉛?”
強姝又搖了搖頭:“不行不行,這樣的話老百姓是肯定不會買賬的,要是真的用鐵和鉛來鑄造新幣發行的話,到時候晉、涼、燕諸國它們依舊用銅錢,而我國卻用鐵錢和鉛錢,這也不行啊。”
強姝也是有些無語,自己怎麽會想出這麽愚蠢的辦法呢,雖然說鐵和鉛比銅要更好獲取,而且鐵料和鉛料的存量也比銅的存量多,可這也就導致了鐵和鉛比銅更加的廉價,而且鐵和鉛比銅更加難保存,這就是為什麽曆朝曆代主要以銅作為錢幣的主料,而不是鐵和鉛了。
(注:1、古代主要以銅鑄錢而不是鐵和鉛是因為銅在中國古代發現的存量較小,而鐵發現的存量較多,所以用銅起來比較容易表示財富。銅的化學性質較鐵穩定,不容易氧化,以及生鏽,適合造貨幣。早期的鐵,多是生鐵,容易發生化學變化。而鉛則是質地較軟,且長期使用容易鉛中毒。
2、兩晉十六國時期的貨幣:兩晉都未曾鑄造新錢,使用的是五銖錢、王莽錢、半兩錢、吳錢、蜀錢。而十六國中鑄造新錢的有前涼(或北涼)的涼造新泉(關於涼造新泉的鑄造有兩種說法,一說為前涼所鑄,一說為北涼所鑄,小說裏采用為前涼所鑄)、後趙的豐貨錢、成漢的漢興錢和大夏的大夏真興(又叫太夏真興),史料記載前秦苻堅曾銷毀秦始皇時所鑄的2個銅人(原有12個,董卓曾毀10個鑄造小錢)鑄錢,但因漏載錢名,留下謎團。
3、唐代以前,銅錢大多以重量(如半兩錢、五銖錢)、年號(漢興錢)、國號+年號(大夏真興)、年號+吉語(太清豐樂)、年號+重量(太和五銖、天嘉五銖)等為主,像後世常見的通寶(最早見唐高祖所鑄開元通寶)、元寶(最早見史思明所鑄得壹元寶)、重寶(最早見唐肅宗所鑄乾元重寶)等則是興於唐代。至於為何起名為大秦永安和大秦祥嘉,一是寓意好,二是為了方便(像年號錢基本每改一次元就要鑄造一次新幣,太過冗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