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朱元璋想分成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軒看著朱元璋一臉不甘的樣子,忍不住吐槽道:“爺爺、從寺院能收繳多少銀錢,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跟我們家也沒關係,你何必糾結呢。”
“再說了、上千萬兩銀錢,已經是國庫一年的收入了,洪武爺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滿足?
朱元璋心裏暗道,咱可一點都不滿足,如果能把全國各地的寺院都剿一遍,不得上億兩銀錢。
我尼瑪!
上億兩銀錢啊,他朱重八都沒見過那麽多銀錢。
“大孫、話不是你這麽說的,各地寺院的銀錢,都是吞並百姓土地,或者是蠱惑百姓送上的香火錢。”
“咱就覺得吧,應該來之於民還之於民,這些銀錢隻是在小部分人手中,放在庫房裏也是落灰。”
“如果這些銀錢能在民間流通,所帶來的好處可就大了。”
朱軒微微點了點頭:“爺爺說的確實不錯,錢隻有流通起來才有價值。”
“如果這麽多銀錢能在民間流通,再以稅賦進入國庫,而國庫每年劃撥出去,又會流入民間,朝廷也就免得去發行寶鈔了,寶鈔那玩意害人害己。”
“對、對對……大孫說的對,咱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不正是因為國庫沒錢,洪武爺才不得不發行寶鈔嗎。”
“洪武爺發行寶鈔,也不僅僅是因為國庫沒錢,最主要的還是百姓手上也沒錢。”
“如果朝廷和百姓手上都沒錢,豈不是要迴歸幾千年前的時代,以物易物嗎。”
“哎!隻可惜,那些錢是弄不出來了。”
朱元璋最後歎息起來,他出身寒微,比誰都知道百姓家裏有沒有錢。
就拿楊家村來說,朱元璋最近跟楊老三他們聊天的時候,旁敲側擊下知道了他們現在的情況,家裏能拿得出一兩銀子的人家都很少。
大部分家裏連幾百個銅錢都拿不出來。
他們做飯還是用的陶罐,因為買不起鐵鍋。
這還是應天城周邊啊,別的地方情況肯定更差。
朱元璋現在理解,大孫為什麽支持在磁州設立鐵冶所了,百姓實在是太缺鐵器了。
朱軒也不知道該如何迴應朱元璋,從古至今,即便是到了新世紀,也是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百分之九十的錢,剩下百分之八十的人,隻掌握可憐的百分之十的錢。
“姚廣孝、咱現在承認你才華橫溢,謀略過人,到時候咱會向徐達舉薦你的,有徐達出麵,咱相信洪武爺會讓你負責去招安。”
姚廣孝心裏隻有一句媽媽批,什麽舉薦不舉薦,還不是老朱你一句話的事情。
朱元璋說著話音一轉:“姚廣孝、你在跟咱說說,有沒有什麽辦法把各地寺院的銀錢也收入國庫。”
姚廣孝果斷的搖搖頭:“朱老爺、除非能調集北邊軍到各地寺院,或者讓征討盤踞在雲南的北元勢力的沐英將軍班師迴朝。”
朱元璋立馬搖頭,北邊大軍現在是絕對不能動的,若是北邊防線被蒙元攻破,到時候要死多少百姓都不知道。
至於沐英他們,眼瞅著就要拿下整個雲南,現在更加不能撤軍迴來 。
朱軒見爺爺這麽執拗,開玩笑說道:“哪要這麽費勁啊,想要滅了他們很難,但要從他們口袋裏掏錢還不容易嗎。”
“咋滴?大孫你有辦法?”朱元璋激動道。
朱軒笑著點點頭:“什麽人的錢最好賺?當然是有錢人的錢最好賺。”
“隻要弄一些產品出來,他們會自己把錢掏出來,比如香皂,走的就是高端路線,都是有錢人消費的。”
“在弄些香水啥的,優質茶葉等等,有錢人不可能看著好東西不買吧?”
這!!!
朱元璋他們眼前一亮,好家夥!這確實是妙計,不僅能讓有錢人把錢掏出來,還能招收更多的貧苦百姓做工賺錢養家。
此法還能帶動手工業發展。
朱軒眉頭一皺,沉吟道:“如果是洪武爺自己的產業還行,如果是我們家去做,這些銀錢豈不是都落到了我們口袋裏。”
“最終錢財還是掌握在了少部分人手上,對朝廷沒有一點實際意義,甚至還會讓洪武爺忌憚,如當年的沈萬三一樣,落得個家破人亡。”
朱元璋暗樂,大孫的錢不就是咱的錢嗎,咱的錢不會放在錢庫裏落灰,會用來賑濟災民,修建水利,把銀錢還之於民。
隻可惜、朱元璋現在還不方便說出來,於是他說道:“大孫、要不這樣行嗎,咱家負責生產你說的那些東西,然後銷售交給洪武爺,到時候跟洪武爺分利潤,洪武爺占九成,大孫占一成。”
邊上的劉三吾和姚廣孝心裏腹誹,你們爺孫倆真會玩,分來分去,這些錢還是在你們口袋裏。
朱軒思索著朱元璋說的話,最終還是搖頭拒絕道:“爺爺、如果每年有幾百萬兩甚至千萬兩的利潤,分一成就是上百萬兩,是現在國庫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你覺得洪武爺真舍得分出去?”
“還有那些官紳世家財閥,他們會看著我們賺錢?”
我尼瑪!
朱元璋見朱軒拒絕,真恨不得現在就告訴朱軒,你是咱大孫,你就大明皇長孫朱雄英。
馬皇後這時開口說道:“十六、既然大孫說了不行,那就是不行。”
“你真當洪武爺賺那麽多錢是好事?官紳世家財閥富商,不會看著洪武爺把錢都賺走的。”
嘶!
朱元璋倒吸了一口涼氣,瞬間冷靜了下來,如果官紳世家財閥富商的錢外流太多,他們隻會去盤剝壓榨百姓來彌補。
就好比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是一個道理。
朱元璋很慶幸自己有這麽好的妹子,如果不是咱的妹子時刻提醒自己,咱都不知道犯了多少錯。
“大孫、你的商鋪,叫什麽陽光超市的,有沒有定好開業的日子?”朱元璋岔開話題說道。
提到自己的生意,朱軒這才正視起來,跟爺爺他們聊什麽鹽務改革,什麽農稅商稅改革,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他隻是見百姓太苦了,想幫幫他們罷了。
可陽光超市就不一樣了,這可是關乎著自己以後數錢數到手抽筋,以後娶上幾房小嬌娘的大事。
對於陽光超市開業的時間,朱軒現在是一點頭緒都沒有,被空印案打亂了他的計劃。
“再說了、上千萬兩銀錢,已經是國庫一年的收入了,洪武爺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滿足?
朱元璋心裏暗道,咱可一點都不滿足,如果能把全國各地的寺院都剿一遍,不得上億兩銀錢。
我尼瑪!
上億兩銀錢啊,他朱重八都沒見過那麽多銀錢。
“大孫、話不是你這麽說的,各地寺院的銀錢,都是吞並百姓土地,或者是蠱惑百姓送上的香火錢。”
“咱就覺得吧,應該來之於民還之於民,這些銀錢隻是在小部分人手中,放在庫房裏也是落灰。”
“如果這些銀錢能在民間流通,所帶來的好處可就大了。”
朱軒微微點了點頭:“爺爺說的確實不錯,錢隻有流通起來才有價值。”
“如果這麽多銀錢能在民間流通,再以稅賦進入國庫,而國庫每年劃撥出去,又會流入民間,朝廷也就免得去發行寶鈔了,寶鈔那玩意害人害己。”
“對、對對……大孫說的對,咱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不正是因為國庫沒錢,洪武爺才不得不發行寶鈔嗎。”
“洪武爺發行寶鈔,也不僅僅是因為國庫沒錢,最主要的還是百姓手上也沒錢。”
“如果朝廷和百姓手上都沒錢,豈不是要迴歸幾千年前的時代,以物易物嗎。”
“哎!隻可惜,那些錢是弄不出來了。”
朱元璋最後歎息起來,他出身寒微,比誰都知道百姓家裏有沒有錢。
就拿楊家村來說,朱元璋最近跟楊老三他們聊天的時候,旁敲側擊下知道了他們現在的情況,家裏能拿得出一兩銀子的人家都很少。
大部分家裏連幾百個銅錢都拿不出來。
他們做飯還是用的陶罐,因為買不起鐵鍋。
這還是應天城周邊啊,別的地方情況肯定更差。
朱元璋現在理解,大孫為什麽支持在磁州設立鐵冶所了,百姓實在是太缺鐵器了。
朱軒也不知道該如何迴應朱元璋,從古至今,即便是到了新世紀,也是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百分之九十的錢,剩下百分之八十的人,隻掌握可憐的百分之十的錢。
“姚廣孝、咱現在承認你才華橫溢,謀略過人,到時候咱會向徐達舉薦你的,有徐達出麵,咱相信洪武爺會讓你負責去招安。”
姚廣孝心裏隻有一句媽媽批,什麽舉薦不舉薦,還不是老朱你一句話的事情。
朱元璋說著話音一轉:“姚廣孝、你在跟咱說說,有沒有什麽辦法把各地寺院的銀錢也收入國庫。”
姚廣孝果斷的搖搖頭:“朱老爺、除非能調集北邊軍到各地寺院,或者讓征討盤踞在雲南的北元勢力的沐英將軍班師迴朝。”
朱元璋立馬搖頭,北邊大軍現在是絕對不能動的,若是北邊防線被蒙元攻破,到時候要死多少百姓都不知道。
至於沐英他們,眼瞅著就要拿下整個雲南,現在更加不能撤軍迴來 。
朱軒見爺爺這麽執拗,開玩笑說道:“哪要這麽費勁啊,想要滅了他們很難,但要從他們口袋裏掏錢還不容易嗎。”
“咋滴?大孫你有辦法?”朱元璋激動道。
朱軒笑著點點頭:“什麽人的錢最好賺?當然是有錢人的錢最好賺。”
“隻要弄一些產品出來,他們會自己把錢掏出來,比如香皂,走的就是高端路線,都是有錢人消費的。”
“在弄些香水啥的,優質茶葉等等,有錢人不可能看著好東西不買吧?”
這!!!
朱元璋他們眼前一亮,好家夥!這確實是妙計,不僅能讓有錢人把錢掏出來,還能招收更多的貧苦百姓做工賺錢養家。
此法還能帶動手工業發展。
朱軒眉頭一皺,沉吟道:“如果是洪武爺自己的產業還行,如果是我們家去做,這些銀錢豈不是都落到了我們口袋裏。”
“最終錢財還是掌握在了少部分人手上,對朝廷沒有一點實際意義,甚至還會讓洪武爺忌憚,如當年的沈萬三一樣,落得個家破人亡。”
朱元璋暗樂,大孫的錢不就是咱的錢嗎,咱的錢不會放在錢庫裏落灰,會用來賑濟災民,修建水利,把銀錢還之於民。
隻可惜、朱元璋現在還不方便說出來,於是他說道:“大孫、要不這樣行嗎,咱家負責生產你說的那些東西,然後銷售交給洪武爺,到時候跟洪武爺分利潤,洪武爺占九成,大孫占一成。”
邊上的劉三吾和姚廣孝心裏腹誹,你們爺孫倆真會玩,分來分去,這些錢還是在你們口袋裏。
朱軒思索著朱元璋說的話,最終還是搖頭拒絕道:“爺爺、如果每年有幾百萬兩甚至千萬兩的利潤,分一成就是上百萬兩,是現在國庫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你覺得洪武爺真舍得分出去?”
“還有那些官紳世家財閥,他們會看著我們賺錢?”
我尼瑪!
朱元璋見朱軒拒絕,真恨不得現在就告訴朱軒,你是咱大孫,你就大明皇長孫朱雄英。
馬皇後這時開口說道:“十六、既然大孫說了不行,那就是不行。”
“你真當洪武爺賺那麽多錢是好事?官紳世家財閥富商,不會看著洪武爺把錢都賺走的。”
嘶!
朱元璋倒吸了一口涼氣,瞬間冷靜了下來,如果官紳世家財閥富商的錢外流太多,他們隻會去盤剝壓榨百姓來彌補。
就好比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是一個道理。
朱元璋很慶幸自己有這麽好的妹子,如果不是咱的妹子時刻提醒自己,咱都不知道犯了多少錯。
“大孫、你的商鋪,叫什麽陽光超市的,有沒有定好開業的日子?”朱元璋岔開話題說道。
提到自己的生意,朱軒這才正視起來,跟爺爺他們聊什麽鹽務改革,什麽農稅商稅改革,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他隻是見百姓太苦了,想幫幫他們罷了。
可陽光超市就不一樣了,這可是關乎著自己以後數錢數到手抽筋,以後娶上幾房小嬌娘的大事。
對於陽光超市開業的時間,朱軒現在是一點頭緒都沒有,被空印案打亂了他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