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倒是說說還有什麽原因。”朱元璋似笑非笑的看著姚廣孝。


    姚廣孝也不遲疑,繼續說道:“因為洪武爺出身寒微,他稱帝後為了鞏固統治都目的,需要用佛教來神化自己。”


    朱元璋都眼眸裏閃過一縷寒芒,他沒想到姚廣孝居然能看到這一層關係。


    他剛稱帝的時候,大明還有很多地方時常發生叛亂,那些官紳世家財閥,如何能看得上他這個出身寒微的泥腿子。


    而天下百姓信佛的人很多,這個時候朱元璋就需要扯大皮,盡量讓更是少的百姓跟著叛亂。


    “最後一點,洪武爺扶持佛家,是佛家有和善的形象,可以消除周邊國家的猜疑。”


    好家夥!


    朱元璋心裏大震,居然都被姚廣孝看穿了,確實是個人才啊。


    “嘿嘿……既然如此,你又怎麽會覺得,洪武爺會對寺院動手,也就是說,你這個辦法根本行不通。”朱元璋冷笑道。


    他都在懷疑姚廣孝是不是當和尚當傻了,敢當著他的麵說這些,純粹是在找死。


    姚廣孝不卑不亢的迴應道:“貧僧相信,洪武肯定會采納貧僧的建議。”


    “從大明初建,洪武開始扶持佛教,佛教的勢力迅速發展,洪武五年的時候,全國共有六萬不到的和尚。”


    “到了洪武十五年,也叫是今年,和尚的數量已經猛增約十一萬人。”


    “這十一萬人,基本都是年輕的青壯年,大部分和尚還都是權貴子弟,他們歡妻撫子,暗地思欲,根本沒有和尚該有的形象。”


    “而且、還有不少人私創寺院,收的人都是一些囚犯和土匪。”


    “之所以佛教會發展這麽迅速,那些權貴子弟都想當和尚,還是因為洪武爺的扶持,免去寺院的稅賦和徭役,這就導致權貴利用寺院吞並土地,佃戶為他們勞作,他們不耕而食,不蠶而衣,躺著都能得到百姓的香火錢,收斂巨額財富。”


    此時朱元璋的臉都黑了,他確實是在利用佛教,但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佛教已經腐朽到了這個程度。


    朱軒這時也開口說道:“曆史為鑒,當初李世民也是為了鞏固政權,宣揚扶持佛教,而隨著時間流逝,佛教做大以後惡性大量占有土地,危害的就是百姓,到了唐武宗的時候,已經嚴重到不得不滅佛了。”


    “別的不說,元朝就是最好的例子,元朝統治者想用宗教來控製百姓,就把佛教扶持起來,把大量土地分給寺院,當地的百姓搖身一變成了寺院的佃戶。”


    “寺院對田地的的吞並會越來越快,越來越多,到了元末的時候,已經是超級大地主了。”


    “早年的洪武爺為什麽要出家當和尚?不就好看到寺院有田有糧嗎?”


    “如果不是起義軍的規模越來越大,那些佃戶都沒辦法耕種了,寺院為了少養一些人,這才解散了洪武爺他們。”


    “說好聽一點是解散,說難聽一點就是他們出身寒微,是被驅趕的對象。”


    這!!!


    朱元璋的臉色陰沉如水,馬皇後倒是饒有興致的看著朱元璋,如果邊上沒人,她就要打趣朱元璋了,原來你當初是被驅趕的啊,出身寒微的人,連寺院都不收。


    “哎!”朱元璋無奈的歎息起來:“正如姚廣孝剛才所說的,天下信佛的人太多了,即便洪武爺知道佛教已經腐朽,也不能貿然動手。”


    “一個控製不好,必將天下大亂,更何況、用佛教鞏固政權算比較穩妥的辦法,畢竟和尚隻斂財不涉政。”


    姚廣孝一時也說不出話來,這確實是一個難題,如果現在是大明鼎盛時期,想要拿佛教開刀無所謂。


    可如今大明還處於內憂外患之中,牽一發而動全身。


    朱軒也不得不佩服古代帝王的智慧,身處這個時代,以他們的眼界去看待的話,用宗教鞏固政權確實是最穩妥的。


    “爺爺、姚廣孝說的拿寺院動手,並非是滅佛,隻要找個借口圍了寺院,比如有逃犯躲在寺院裏。”


    “到時候把裏麵的錢財全收繳就行,理由就是逃犯的贓款,那個寺院敢跳出來說是他們的銀錢?”


    “這麽多銀錢,如果和尚敢說是他們的,洪武爺就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對付他們。”


    “對了、之前說的官紳一體納糧,寺院也不能搞特殊化,就算是香火錢也得交稅。”


    “還有、寺院和尚又不自己種地,要那麽多土地幹嘛?直接收迴,最多留幾畝地給他們。”


    “到時候不僅能收繳大量錢財,以後還有源源不斷的稅收,最主要的是,寺院沒那麽多土地供養,不會在留那麽多和尚,就能解放出好幾萬青壯年勞動力。”


    這!!!


    朱元璋他們眼前一亮,這招實在是妙啊,解決了寺院這個毒瘤問題,百姓也不會有過激反應。


    “大孫、你說從寺院能繳獲多少贓款?”朱元璋說話很有水平,開口直接定性為贓款了。


    朱軒給了朱元璋一個白眼:“爺爺、孫兒又沒去過寺院,對各家寺院的財產也不了解。”


    “你問錯人了,你應該問叛徒,不對、是揭發寺院嘴臉的臥底。”他說著還朝姚廣孝努了努嘴。


    姚廣孝覺得皇長孫這嘴有點臭啊,貧僧還不是為了幫你爺爺解決問題,還不是為了讓大明繁榮昌盛。


    “朱老爺、以貧僧對應天城各家寺院的了解,每家寺院至少能收繳百萬兩銀錢。”姚廣孝也不磨嘰,反正都把寺院出賣了,要賣就賣得徹底一點。


    再說了、他也是為了僧人好,當和尚就應該好好誦經念佛,不然佛祖都會被氣得蛋疼。


    “咕嗝!”


    朱元璋忍不住咽起了口水,應天城城內及城外有寺院十家,每家寺院收繳百萬兩銀錢,加起來就是千萬兩,都有國庫一年多的收入了。


    這還僅僅隻是應天城,大明還那麽多府那麽多縣內。


    嘶!


    朱元璋想想都激動,這麽多銀錢,根本花不完啊。


    朱軒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提醒道:“爺爺、能把應天城周圍的寺院繳了就很了不起。”


    “隻要應天城這邊一動手,其餘地方的寺院就會得到消息把錢財提前轉走。”


    “別想著地方官員會配合,各地的寺院牽扯利益的人很多,有官員和世家鄉紳。”


    這!!!


    朱元璋一臉的遺憾和不甘,他也不能否認朱軒的說法,除非把邊境大軍提前調到各府各縣去。


    可那樣實際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虎下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虎下山並收藏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