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朱元璋背負了太多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三吾心裏猛的一震,一臉錯愕的看著朱元璋。
他萬萬沒想到,朱元璋跟傳聞中的完全不一樣,人家都叫他豬屠夫,濫殺功臣,說他沒人性。
哪知道、這裏麵居然隱藏著如此內情,劉三吾望著朱元璋一臉傷感的樣子,此時有點心疼他的。
劉三吾已經能想象得到,當初朱元璋下達命令的時候,內心有多煎熬,有多心痛。
他背負太多的罵名和悲痛。
邊上的姚廣孝嘴角上揚,露出狠辣的笑容,大明就需要這樣一個帝王,大明開國之初,若是帝王心不夠狠,很多弊症不解決的話,跟蒙元時期又有什麽兩樣。
要不了幾年,天下百姓又將會易子而食,民不聊生。
姚廣孝把目光看向了朱軒,眼神裏露出了堅定之色,皇長孫、貧僧將會是你手中的刀,讓貧僧往哪捅貧僧就往哪捅。
貧僧不是殘忍歹毒,貧僧隻是想要見證一個盛世。
朱元璋現在恨不得把朱雄英抱起來舉高高,還是大孫懂咱啊,就連標兒跟著咱身邊學習,都不懂咱所思所想。
世人笑我太弑殺,我笑他人看不穿。
一切功過將會有後世評判。
如秦始皇修建長城,修建秦直道,大量征召徭役,在當時確實是讓百姓苦不堪言。
但是、長城和秦直道為後人帶來的好處多多,特別是長城,抵禦草原遊牧民族上千年,保護了數以萬計的老百姓。
又比如楊廣,他征調徭役開鑿貫穿南北運河,他的眼光是長遠的。
苦一代人,享福的是子子孫孫。
功在千秋!
如今大明也是蒙陰運河,才讓南北河運繁榮,大大的便利了南北運輸。
“大孫、你說的咱都懂,咱怎麽會去借工部的人,上次是洪武爺特許的,也就皇權特許,咱不接著就是不給洪武爺麵子。”
“這次你就放心吧,應天城工匠多的是,別說是修建一個琉璃工坊,就算是修建百個千個,也有的是工匠。”
朱元璋安慰著朱軒,生怕自己的大孫又想著跑路。
朱軒見自己爺爺不是那種驕橫之人,又懂得分寸,心裏也放鬆下來。
他這個做孫子的真不容易啊,還要擔心爺爺犯錯,實在是太難了。
此時毛驤已經來到了工地上,徑直走向一個工棚,隻見李景隆這家夥特別會享受,躺在工棚裏的椅子上,喝著茶水哼著小曲。
他這樣子像是一個監工的嗎?
“喲、毛大人今天是什麽風把你給吹來的,快來喝一杯,這是我花重金剛得到的好茶,一般人我都舍不得拿出來給他喝。”
李景隆見到上門來的毛驤,立馬熱情的招唿起來,一邊倒茶一邊說道:“毛大人若是喜歡,改天我讓下人送一些到府上去。”
李景隆為人處世特別圓滑,又善於交際,毛驤比不上他這個小公爺,但他能放低姿態,而且把“度”拿捏的很好。
他雖然知道毛驤是朱元璋身邊的紅人,但從未送過真金白銀。
因為李景隆知道,那些玩意如果他敢送,也就是自己離死不遠了。
敢賄賂拉攏朱元璋身邊的人?真當朱元璋是讀論語的?
毛驤也不介意李景隆的示好,首先是朱元璋看重李景隆,他跟李景隆親近也沒什麽大問題。
再則、真當錦衣衛就不是人嗎?一些人情世故還是有的。
“那就多謝小公爺了,這茶確實是好茶。”毛驤喝了一口,笑著點點頭。
李景隆立馬問道:“毛大人、今天怎麽有空來工地上,現在你不是應該在我舅老爺身邊嗎?”
今天朝堂上朱元璋宣布的事情,李景隆早就知道了,他也知道最近的形勢會很嚴峻,毛驤不會輕易離開朱元璋身邊才對。
“小公爺、我來是找你有事的,皇爺給你三天時間,必須把琉璃工坊修建好。”
“還有、皇長孫那個叫趙虎的仆從,外出購買石礦山去了,現如今已經在開采,你這兩天立馬派人去運一些迴來。”
“這麽趕時間?難道是我表弟等不及了?”
李景隆很是詫異,他知道朱軒最近搞了好多東西出來,特別繁忙,就連他都不敢去打擾。
怎麽現在皇長孫要對琉璃工坊趕工了,他忙的過來嗎?
毛驤神色嚴肅的說道:“這是皇爺交代的,因為琉璃工坊關係著皇後娘娘病情,若是出現一點差池,你應該知道後果是什麽。”
“不過、若是你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皇爺和皇長孫肯定會記你的好,皇爺是一個念舊情更念親情的人。”
“皇長孫就不用說了,他心地善良仁慈,更不會虧待你。”
李景隆猛的站了起來,臉上的玩世不恭消失不見:“毛大人放心,我這就去安排,三天若是不能完工,我把頭砍下來。”
毛驤不能離開朱元璋太久,更何況李景隆要開始忙碌起來,他也就起身準備迴去了。
臨了、毛驤才剛走到工棚門口就停了下來,一臉嚴肅的提醒道:“切記不能從工部調人,最近情況特殊,若是工部大量人員來到楊家村,會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李景隆當然明白事情的嚴重性,連連點頭迴應了毛驤。
等毛驤一離開,李景隆立馬叫來自己的隨從,開始吩咐安排起來。
軒府內。
王五從後院走了過來:“軒少爺、城裏的商鋪已經按照你的要求裝修好了,我們現在也囤積了大量的香皂和蚊香,李四讓我問你,商鋪什麽時候開業。”
還不等朱軒開口,朱元璋就搶先說道:“明天就是黃道吉日,早一天開業就能早一點賺錢。”
“而且、蚊香是老百姓也能消費得起的,老百姓能早一天買到蚊香,也能早一點免去蚊子的叮咬。”
朱軒卻搖搖頭:“不行、開業要推遲幾天,最近的空印案和洪武爺推行改革,必定鬧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
“我們不開業則已,開業就要一鳴驚人,打響(陽光超市)的名聲。”
姚廣孝也讚成道:“軒少爺說的不錯,現在應天城裏的官員人人自危,會出現各種亂象,不是行商的好時機。”
朱元璋不太懂商業,他隻知道,有他在,誰敢去大孫鋪子裏鬧事?
不過、既然大孫都已經開口了,朱元璋也沒反駁,隻要大孫開心就好。
他萬萬沒想到,朱元璋跟傳聞中的完全不一樣,人家都叫他豬屠夫,濫殺功臣,說他沒人性。
哪知道、這裏麵居然隱藏著如此內情,劉三吾望著朱元璋一臉傷感的樣子,此時有點心疼他的。
劉三吾已經能想象得到,當初朱元璋下達命令的時候,內心有多煎熬,有多心痛。
他背負太多的罵名和悲痛。
邊上的姚廣孝嘴角上揚,露出狠辣的笑容,大明就需要這樣一個帝王,大明開國之初,若是帝王心不夠狠,很多弊症不解決的話,跟蒙元時期又有什麽兩樣。
要不了幾年,天下百姓又將會易子而食,民不聊生。
姚廣孝把目光看向了朱軒,眼神裏露出了堅定之色,皇長孫、貧僧將會是你手中的刀,讓貧僧往哪捅貧僧就往哪捅。
貧僧不是殘忍歹毒,貧僧隻是想要見證一個盛世。
朱元璋現在恨不得把朱雄英抱起來舉高高,還是大孫懂咱啊,就連標兒跟著咱身邊學習,都不懂咱所思所想。
世人笑我太弑殺,我笑他人看不穿。
一切功過將會有後世評判。
如秦始皇修建長城,修建秦直道,大量征召徭役,在當時確實是讓百姓苦不堪言。
但是、長城和秦直道為後人帶來的好處多多,特別是長城,抵禦草原遊牧民族上千年,保護了數以萬計的老百姓。
又比如楊廣,他征調徭役開鑿貫穿南北運河,他的眼光是長遠的。
苦一代人,享福的是子子孫孫。
功在千秋!
如今大明也是蒙陰運河,才讓南北河運繁榮,大大的便利了南北運輸。
“大孫、你說的咱都懂,咱怎麽會去借工部的人,上次是洪武爺特許的,也就皇權特許,咱不接著就是不給洪武爺麵子。”
“這次你就放心吧,應天城工匠多的是,別說是修建一個琉璃工坊,就算是修建百個千個,也有的是工匠。”
朱元璋安慰著朱軒,生怕自己的大孫又想著跑路。
朱軒見自己爺爺不是那種驕橫之人,又懂得分寸,心裏也放鬆下來。
他這個做孫子的真不容易啊,還要擔心爺爺犯錯,實在是太難了。
此時毛驤已經來到了工地上,徑直走向一個工棚,隻見李景隆這家夥特別會享受,躺在工棚裏的椅子上,喝著茶水哼著小曲。
他這樣子像是一個監工的嗎?
“喲、毛大人今天是什麽風把你給吹來的,快來喝一杯,這是我花重金剛得到的好茶,一般人我都舍不得拿出來給他喝。”
李景隆見到上門來的毛驤,立馬熱情的招唿起來,一邊倒茶一邊說道:“毛大人若是喜歡,改天我讓下人送一些到府上去。”
李景隆為人處世特別圓滑,又善於交際,毛驤比不上他這個小公爺,但他能放低姿態,而且把“度”拿捏的很好。
他雖然知道毛驤是朱元璋身邊的紅人,但從未送過真金白銀。
因為李景隆知道,那些玩意如果他敢送,也就是自己離死不遠了。
敢賄賂拉攏朱元璋身邊的人?真當朱元璋是讀論語的?
毛驤也不介意李景隆的示好,首先是朱元璋看重李景隆,他跟李景隆親近也沒什麽大問題。
再則、真當錦衣衛就不是人嗎?一些人情世故還是有的。
“那就多謝小公爺了,這茶確實是好茶。”毛驤喝了一口,笑著點點頭。
李景隆立馬問道:“毛大人、今天怎麽有空來工地上,現在你不是應該在我舅老爺身邊嗎?”
今天朝堂上朱元璋宣布的事情,李景隆早就知道了,他也知道最近的形勢會很嚴峻,毛驤不會輕易離開朱元璋身邊才對。
“小公爺、我來是找你有事的,皇爺給你三天時間,必須把琉璃工坊修建好。”
“還有、皇長孫那個叫趙虎的仆從,外出購買石礦山去了,現如今已經在開采,你這兩天立馬派人去運一些迴來。”
“這麽趕時間?難道是我表弟等不及了?”
李景隆很是詫異,他知道朱軒最近搞了好多東西出來,特別繁忙,就連他都不敢去打擾。
怎麽現在皇長孫要對琉璃工坊趕工了,他忙的過來嗎?
毛驤神色嚴肅的說道:“這是皇爺交代的,因為琉璃工坊關係著皇後娘娘病情,若是出現一點差池,你應該知道後果是什麽。”
“不過、若是你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的,皇爺和皇長孫肯定會記你的好,皇爺是一個念舊情更念親情的人。”
“皇長孫就不用說了,他心地善良仁慈,更不會虧待你。”
李景隆猛的站了起來,臉上的玩世不恭消失不見:“毛大人放心,我這就去安排,三天若是不能完工,我把頭砍下來。”
毛驤不能離開朱元璋太久,更何況李景隆要開始忙碌起來,他也就起身準備迴去了。
臨了、毛驤才剛走到工棚門口就停了下來,一臉嚴肅的提醒道:“切記不能從工部調人,最近情況特殊,若是工部大量人員來到楊家村,會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李景隆當然明白事情的嚴重性,連連點頭迴應了毛驤。
等毛驤一離開,李景隆立馬叫來自己的隨從,開始吩咐安排起來。
軒府內。
王五從後院走了過來:“軒少爺、城裏的商鋪已經按照你的要求裝修好了,我們現在也囤積了大量的香皂和蚊香,李四讓我問你,商鋪什麽時候開業。”
還不等朱軒開口,朱元璋就搶先說道:“明天就是黃道吉日,早一天開業就能早一點賺錢。”
“而且、蚊香是老百姓也能消費得起的,老百姓能早一天買到蚊香,也能早一點免去蚊子的叮咬。”
朱軒卻搖搖頭:“不行、開業要推遲幾天,最近的空印案和洪武爺推行改革,必定鬧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
“我們不開業則已,開業就要一鳴驚人,打響(陽光超市)的名聲。”
姚廣孝也讚成道:“軒少爺說的不錯,現在應天城裏的官員人人自危,會出現各種亂象,不是行商的好時機。”
朱元璋不太懂商業,他隻知道,有他在,誰敢去大孫鋪子裏鬧事?
不過、既然大孫都已經開口了,朱元璋也沒反駁,隻要大孫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