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朱元璋把衍聖公懟吐血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官員站了出來,此人叫做孔訥,字言伯,孔子第五十七世孫,去年他父親孔希學也就是上一任衍聖公死去後,他成為了當代衍聖公。
“陛下、萬萬不可,這不合禮法,裹小腳纏足,是先賢們定下的禮儀,若是隨意修改,就是對先賢的不尊敬。”
朱元璋臉色一沉,若不是你們孔家是讀書人的聖地,咱目前還不能跟讀書人鬧翻,不然咱早就滅了你們孔家。
朱元璋對孔家的怨恨是有原因的,當初朱元璋起義舉兵的時候,衍聖公是孔訥的祖父孔克堅。
這老家夥是元朝的國子監祭酒,教授元朝皇族知識,後來有起義軍打到元大都的時候,孔克堅上書元順帝說。
他和陛下當與社稷宗廟俱存亡,他不會自己逃走,陛下也別逃。等勤王兵馬來了,與之決戰,肯定能打退起義軍。
果然、起義軍被他們打退了。
這尼瑪的就是蒙元的狗啊,忠心護主,你爹是蒙古人嗎?
等後來徐達攻下濟寧的時候,朱元璋希望孔克堅站出來號召天下讀書人支持他。
孔克堅這老家夥立馬裝病,他根本看不起朱元璋這個泥腿子。
後來朱元璋動怒,孔克堅怕死,隻能讓他兒子繼承了衍聖公之位,讓兒子去給朱元璋站台。
“哈哈……”
朱元璋忽然大笑起來,指著孔訥說道:”這裹小腳纏足的陋習,何時成為一種禮儀了?”
“難道是你們孔家先祖孔子立下的?若真是孔子孔聖人立下的,咱絕不再提。”
這!!!
孔訥整個人都麻了,他可不敢把名頭安在孔子頭上,文官們的臉色同樣大變,一時竟然反駁不了。
過了片刻,孔訥繼續說道:“裹小腳出於唐朝,盛於宋朝,是孔家先祖們和天下讀書人沿襲下來的禮儀,我等後人應當遵循。”
朱元璋嘴角上揚:“秦朝、漢朝、唐朝讓纏足裹小腳嗎?”
他露出露出嘲諷之色:“還有、咱為什麽要聽你孔家先祖的?若是孔子孔聖人,咱必當遵循。”
“可你們孔家那些先祖,一個個都是賣國賊,有投西夏的,投西遼的等等。”
“咱若是沒記錯的話,你爺爺還是蒙元的國子監祭酒,一心隻為蒙元很忠心呐。”
“咱就想問你,若是孔子他老人家知道有這樣的後世子孫,會不會氣得掀開棺材板爬出來掐死他們。”
頓時間、大殿裏安靜的可怕,針落可聞。
武將們對曆史了解的不多,但文官們都知道啊,從來沒有誰敢提出來過。
因為這是孔家,天下讀書人都聽孔家的,若是得罪孔家,即便他們是世家閥門,也擋不住天下讀書人的聲討。
再說了、他們這些世家鄉紳,跟孔家一個尿性,不存在什麽賣國求榮,換個皇帝他們照常斂財。
他們才不會管老百姓的死活。
“噗嗤……”
孔訥氣急攻心,一口老血噴出來暈死了過去。
朱元璋心裏鄙夷,這就是衍聖公?心理承受能力也太低了,沒本事就別出來逞能。
“來人、把衍聖公抬下去,叫太醫給他好好看看。”朱元璋揮手說道。
他話音剛落,立馬有侍衛進來把孔訥抬走了。
“廢除纏足裹小腳的事情,誰讚成、誰反對?”朱元璋大聲問道。
“臣讚成……”
“臣讚成……*1”
“臣讚成……*100”
武將們立馬表態,文官們知道事不可為,也心不甘情不願的附和。
實在是今天的朱元璋太能說了,而且懟人特別厲害。
你一個泥腿子,要這麽好的口才幹嘛?你不講武德。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又宣布道:“即日起、大明女子不得纏足。”
“另、召迴發配嶺南的王允道,任命王允道主持廣平府磁州開礦所有事宜。”
聽到這話,文官們眼前一亮,之前王允道就是被朱元璋貶到嶺南去的,現在又要召迴,他們的機會來了。
剛才說不過你,這次看你怎麽說。
“陛下、如今兵部存有大量鐵錠,可供大明三年軍需,而且大明還有十三處鐵冶所,根本就不缺鐵。”
“當初王允道是你下旨貶到嶺南的,他枉自開礦煉鐵,根本不顧百姓的疾苦,臣希望陛下三思。”
“臣希望陛下三思,給老百姓休養生息。”
“臣希望陛下三思,不能亂征徭役啊……”
……
頓時間、文官裏有很重要站了出來,齊刷刷的聲音,感覺都快把大殿震塌了。
朱元璋不慌不忙的說道:“誰說咱要征徭役了?”
呃?
所有人都一臉懵逼的看著朱元璋,不征徭役誰去開礦誰去煉鐵啊?
難道讓他們去?
“這次磁州設立鐵冶所,可以每日五十文工錢招附近的百姓開礦煉鐵,若是不幸遇難者,其家人介有補償。“
“還有、各地不是經常發生旱澇災荒嗎?那些逃難的人也可以遷一部分過去,他們不僅能賺到錢,還省去了朝廷的賑災錢。”
這!!!
所有人都傻眼了,一向小氣吧啦的朱元璋,今天為何如此大方?
很快大家就反應過來,朝廷鹽務改革,馬上就有錢了。
我尼瑪!
所有人都不願意,錢還沒進國庫呢,就被朱元璋安排的明明白白。
“陛下、萬萬不可,雖然鹽務改革能充實國庫,可大明到處都要用錢啊,每年修建水利工程就要很多錢,這些錢根本不夠用啊。”
“臣附議、軍器監要製造研發新式武器,每年都需要大筆銀錢投入,國庫的錢不能亂花啊。”
……
一時間,朱元璋的腦袋瓜子嗡嗡的,如同千萬隻蚊子在耳邊一樣。
“停、誰說磁州開礦煉鐵,需要國庫出錢了?”
朱元璋打斷群臣的聲音,繼續說道:“戶部隻需要撥款前期費用,等煉出鐵來以後,鐵錠都賣給民間,到時候磁州鐵冶所不僅能自給自足,每年還能給國庫帶來百萬兩銀子。”
群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們沒想到朱元璋打算大批量向民間售鐵。
朱元璋微微一歎:“是咱當初想錯了,隻想到軍隊需要鐵,卻沒考慮過百姓更需要鐵。”
“百姓若是有了足夠的鐵器,耕種的效率高了,還能開墾更多的荒地出來,日子才會越過越好。”
“還有、磁州鐵冶所煉的鐵,都以低價售給民間,若是讓咱知道誰敢囤積鐵錠,高價轉手賣給百姓,咱要讓他知道雞蛋黃是怎麽搖散的。”
咕嗝!!!
原本打這個主意的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立馬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們可以從別的方麵撈錢,沒必要盯著這個,因為太多人盯著了,誰敢動就立馬會被舉報。
“陛下、萬萬不可,這不合禮法,裹小腳纏足,是先賢們定下的禮儀,若是隨意修改,就是對先賢的不尊敬。”
朱元璋臉色一沉,若不是你們孔家是讀書人的聖地,咱目前還不能跟讀書人鬧翻,不然咱早就滅了你們孔家。
朱元璋對孔家的怨恨是有原因的,當初朱元璋起義舉兵的時候,衍聖公是孔訥的祖父孔克堅。
這老家夥是元朝的國子監祭酒,教授元朝皇族知識,後來有起義軍打到元大都的時候,孔克堅上書元順帝說。
他和陛下當與社稷宗廟俱存亡,他不會自己逃走,陛下也別逃。等勤王兵馬來了,與之決戰,肯定能打退起義軍。
果然、起義軍被他們打退了。
這尼瑪的就是蒙元的狗啊,忠心護主,你爹是蒙古人嗎?
等後來徐達攻下濟寧的時候,朱元璋希望孔克堅站出來號召天下讀書人支持他。
孔克堅這老家夥立馬裝病,他根本看不起朱元璋這個泥腿子。
後來朱元璋動怒,孔克堅怕死,隻能讓他兒子繼承了衍聖公之位,讓兒子去給朱元璋站台。
“哈哈……”
朱元璋忽然大笑起來,指著孔訥說道:”這裹小腳纏足的陋習,何時成為一種禮儀了?”
“難道是你們孔家先祖孔子立下的?若真是孔子孔聖人立下的,咱絕不再提。”
這!!!
孔訥整個人都麻了,他可不敢把名頭安在孔子頭上,文官們的臉色同樣大變,一時竟然反駁不了。
過了片刻,孔訥繼續說道:“裹小腳出於唐朝,盛於宋朝,是孔家先祖們和天下讀書人沿襲下來的禮儀,我等後人應當遵循。”
朱元璋嘴角上揚:“秦朝、漢朝、唐朝讓纏足裹小腳嗎?”
他露出露出嘲諷之色:“還有、咱為什麽要聽你孔家先祖的?若是孔子孔聖人,咱必當遵循。”
“可你們孔家那些先祖,一個個都是賣國賊,有投西夏的,投西遼的等等。”
“咱若是沒記錯的話,你爺爺還是蒙元的國子監祭酒,一心隻為蒙元很忠心呐。”
“咱就想問你,若是孔子他老人家知道有這樣的後世子孫,會不會氣得掀開棺材板爬出來掐死他們。”
頓時間、大殿裏安靜的可怕,針落可聞。
武將們對曆史了解的不多,但文官們都知道啊,從來沒有誰敢提出來過。
因為這是孔家,天下讀書人都聽孔家的,若是得罪孔家,即便他們是世家閥門,也擋不住天下讀書人的聲討。
再說了、他們這些世家鄉紳,跟孔家一個尿性,不存在什麽賣國求榮,換個皇帝他們照常斂財。
他們才不會管老百姓的死活。
“噗嗤……”
孔訥氣急攻心,一口老血噴出來暈死了過去。
朱元璋心裏鄙夷,這就是衍聖公?心理承受能力也太低了,沒本事就別出來逞能。
“來人、把衍聖公抬下去,叫太醫給他好好看看。”朱元璋揮手說道。
他話音剛落,立馬有侍衛進來把孔訥抬走了。
“廢除纏足裹小腳的事情,誰讚成、誰反對?”朱元璋大聲問道。
“臣讚成……”
“臣讚成……*1”
“臣讚成……*100”
武將們立馬表態,文官們知道事不可為,也心不甘情不願的附和。
實在是今天的朱元璋太能說了,而且懟人特別厲害。
你一個泥腿子,要這麽好的口才幹嘛?你不講武德。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又宣布道:“即日起、大明女子不得纏足。”
“另、召迴發配嶺南的王允道,任命王允道主持廣平府磁州開礦所有事宜。”
聽到這話,文官們眼前一亮,之前王允道就是被朱元璋貶到嶺南去的,現在又要召迴,他們的機會來了。
剛才說不過你,這次看你怎麽說。
“陛下、如今兵部存有大量鐵錠,可供大明三年軍需,而且大明還有十三處鐵冶所,根本就不缺鐵。”
“當初王允道是你下旨貶到嶺南的,他枉自開礦煉鐵,根本不顧百姓的疾苦,臣希望陛下三思。”
“臣希望陛下三思,給老百姓休養生息。”
“臣希望陛下三思,不能亂征徭役啊……”
……
頓時間、文官裏有很重要站了出來,齊刷刷的聲音,感覺都快把大殿震塌了。
朱元璋不慌不忙的說道:“誰說咱要征徭役了?”
呃?
所有人都一臉懵逼的看著朱元璋,不征徭役誰去開礦誰去煉鐵啊?
難道讓他們去?
“這次磁州設立鐵冶所,可以每日五十文工錢招附近的百姓開礦煉鐵,若是不幸遇難者,其家人介有補償。“
“還有、各地不是經常發生旱澇災荒嗎?那些逃難的人也可以遷一部分過去,他們不僅能賺到錢,還省去了朝廷的賑災錢。”
這!!!
所有人都傻眼了,一向小氣吧啦的朱元璋,今天為何如此大方?
很快大家就反應過來,朝廷鹽務改革,馬上就有錢了。
我尼瑪!
所有人都不願意,錢還沒進國庫呢,就被朱元璋安排的明明白白。
“陛下、萬萬不可,雖然鹽務改革能充實國庫,可大明到處都要用錢啊,每年修建水利工程就要很多錢,這些錢根本不夠用啊。”
“臣附議、軍器監要製造研發新式武器,每年都需要大筆銀錢投入,國庫的錢不能亂花啊。”
……
一時間,朱元璋的腦袋瓜子嗡嗡的,如同千萬隻蚊子在耳邊一樣。
“停、誰說磁州開礦煉鐵,需要國庫出錢了?”
朱元璋打斷群臣的聲音,繼續說道:“戶部隻需要撥款前期費用,等煉出鐵來以後,鐵錠都賣給民間,到時候磁州鐵冶所不僅能自給自足,每年還能給國庫帶來百萬兩銀子。”
群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們沒想到朱元璋打算大批量向民間售鐵。
朱元璋微微一歎:“是咱當初想錯了,隻想到軍隊需要鐵,卻沒考慮過百姓更需要鐵。”
“百姓若是有了足夠的鐵器,耕種的效率高了,還能開墾更多的荒地出來,日子才會越過越好。”
“還有、磁州鐵冶所煉的鐵,都以低價售給民間,若是讓咱知道誰敢囤積鐵錠,高價轉手賣給百姓,咱要讓他知道雞蛋黃是怎麽搖散的。”
咕嗝!!!
原本打這個主意的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立馬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們可以從別的方麵撈錢,沒必要盯著這個,因為太多人盯著了,誰敢動就立馬會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