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李文忠想灌醉李景隆
大明嫡長孫:老朱家的團寵 作者:白虎下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傍晚的時候,朱元璋又找了一個借口離開了。
朱軒看著朱元璋略微佝僂的背影,心裏很是心疼,爺爺雖然看著硬朗,但也有五十多歲了,在這個普遍隻能活到五十多歲的時代,爺爺年紀已經老了。
可爺爺為了家族,依然還在奔波操勞。
“乖孫、迴去吧,你爺爺明天就迴來。”馬皇後牽著朱軒的手說道。
“奶奶……”朱軒抬頭看著馬皇後:“爺爺年紀大了,孫兒不想爺爺還要操勞,賺錢的事情孫兒會,孫兒想爺爺陪著奶奶留在家裏享福。”
“奶的好乖孫,奶的乖孫真孝順。”馬皇後心裏暖烘烘的,她抬頭看向遠去的馬車,喃喃自語道:“你爺爺就是操勞的命,他現在還無法放手,因為他關乎著很多人的性命,乖孫快快長大,到時候你才能幫上你爺爺,那樣爺爺就可以陪著奶奶享福了。”
張軒眉頭微微一皺,家族分支很多嗎?爺爺到底要養活多少人啊。
以他的觀察,他的家族應該很富有,隻要不作死,幾代富貴應該是沒問題的。
朱元璋迴到乾清宮以後,連夜召見了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三人商議了一個時辰,徐達和李文忠這才出了皇宮。
“魏國公、明天朝堂上我們恐怕要被文官們群攻了。”李文忠哭喪著臉說道。
徐達的臉色也不好,他們沒有文官的彎彎繞繞,而且還要麵對那麽多文官的討伐,他感覺壓力山大。
“既然上位選擇了我們倆,我們已然不能退縮,再說了,老夫覺得上位說的有道理,作為一名臣子,我們沒道理不支持上位。”
“對了、上位到底遇到什麽能人,無論是細鹽製作技術,還是鹽務改革,或者是明天的事情,都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出來。”
李文忠深以為然的點點頭:“確實是一個大能,我昨晚旁敲側擊問了九江,他非常推崇此人,隻可惜,九江怎麽也不透露此人是誰。”
李文忠說著,眼珠子一陣轉動:“連我這個當爹的都敢瞞著,等迴去以後我把他灌醉,看他到底說還是不說。”
徐達眼前一亮:“要不要我幫忙,聽說酒江這孩子經常去畫舫,酒量厲害的很,你拿得下來嗎?”
李文忠自信的點點頭:“就九江這樣的,我能喝十個……”
他肯定不願意帶徐達一起去了,既然陛下下了封口令,越少人知道越好。
若是陛下知道是李景隆透露了出去,到時候肯定會被責罰。
兩人商討了一會,都懷著擔憂迴家去了。
他們不是怕了文官,而是擔心他們死了以後,這些文官殘害他們的子嗣。
誰讓現在的文官最陰險呢。
曹國公府,李文忠迴到家就讓廚娘做了一桌好菜,把他珍藏一直舍不得喝的好酒都拿了出來。
“爹、你找我有事?”李景隆來到膳堂,看著桌子上的好酒好菜,立馬警惕起來。
這壇好酒李景隆已經饞了好幾年,隻可惜被他爹藏著不給他喝。
今天他爹突然把酒拿出來,李景隆感覺有問題,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
“九江、快來入座,爹給你酒滿上了。”李文忠熱情的說道。
李景隆入座後,沒有敢動碗裏的酒,他在迴憶最近有沒有犯錯,老爹是不是準備揍他。
不對啊,最近他特別老實,花酒都沒時間去喝。
“愣著幹嘛?咱爺倆好久沒有好好坐一起喝酒了,今天陪爹喝個痛快。”李文忠不耐煩的催促道。
李景隆猶豫片刻,端起酒大喝了一口。
香!不愧是他惦記了好幾年的美酒,有錢都買不到。
“爹、今天是不是有什麽喜事?”李景隆忍不住問道。
反正酒也喝了,大不了就是被揍一頓,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而且他從小到大都已經被揍習慣了。
“沒有喜事就不能喝酒了嗎?來、繼續滿上……”
一壇酒下肚後,李文忠趴下了,李景隆剔著牙,嘴角上揚:“還想灌醉我,真當我畫舫是白去的啊。”
翌日!
早朝!
奉天殿內。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目光掃過朝堂上的眾臣,然後冷眼看了一眼站在台階上的朱標,這混蛋玩意,看你以後怎麽麵對咱大孫。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王二狗尖銳細膩的聲音響起,傳遍了整個大殿。
“陛下、臣有事要奏。”徐達站了出來,鞠了一禮。
“哦、魏國公有何事要奏?”朱元璋裝模作樣的看著徐達。
徐達開口說道:“臣家裏的丫鬟最近老是摔跤,臣原以為是丫鬟們得了什麽病,後來才發現,是她們裹小腳,走路都走不穩了。”
“臣在想,像臣家裏的情況,恐怕諸位大臣家裏也一樣,這可不是什麽好事啊,萬一哪天丫鬟沒站穩,一盆熱水澆在諸位大臣頭上可就不好了。”
“所以、臣諫言,希望陛下頒布明詔,我大明女子不許纏足裹小腳。”
曹國公立文忠也站著出來:“陛下、臣覺得魏國公說的對,纏足裹小腳就是陋習,婦人都沒辦法下地幹活了,可她們若是不裹小腳纏足,又會被嘲笑。”
“所以、隻有陛下頒布明詔,才能讓大明的婦人不用繼續裹小腳。”
一時間、朝堂上的大臣們竊竊私語起來。
一個個不懷好意的看著徐達和李文忠,若是女人不裹小腳,他們以後還怎麽玩三寸金蓮啊。
豈不是失去了樂趣。
李善長眉頭緊鎖,他感覺今天的事情不簡單,徐達和李文忠不會沒腦子,這明顯是犯眾怒的事情。
“難道?”
李善長抬頭看向朱元璋,果然,朱元璋嘴角明顯有笑意,這不就是說明,今天的事情都是陛下的意思嗎?
若是放在兩年前,李善長肯定會站出來反駁徐達和李文忠,自從胡惟庸被誅九族以後,李善長變得老實起來。
他善於算計,更加懂得明哲保身,這幾年陛下的殺心越來越重了,他還沒活夠呢。
“諸位愛卿、你們意下如何?咱覺得魏國公和曹國公說的很有道理,女子裹小腳纏足,非常遭罪,走路都不利索,年紀大都下不了地幹活。”
“咱大明經曆了那麽多大戰,死了無數男丁,如今很多百姓家裏,都是寡婦養活一家人,若是等她們幹不了農活,家裏老小誰來養活?”
朱軒看著朱元璋略微佝僂的背影,心裏很是心疼,爺爺雖然看著硬朗,但也有五十多歲了,在這個普遍隻能活到五十多歲的時代,爺爺年紀已經老了。
可爺爺為了家族,依然還在奔波操勞。
“乖孫、迴去吧,你爺爺明天就迴來。”馬皇後牽著朱軒的手說道。
“奶奶……”朱軒抬頭看著馬皇後:“爺爺年紀大了,孫兒不想爺爺還要操勞,賺錢的事情孫兒會,孫兒想爺爺陪著奶奶留在家裏享福。”
“奶的好乖孫,奶的乖孫真孝順。”馬皇後心裏暖烘烘的,她抬頭看向遠去的馬車,喃喃自語道:“你爺爺就是操勞的命,他現在還無法放手,因為他關乎著很多人的性命,乖孫快快長大,到時候你才能幫上你爺爺,那樣爺爺就可以陪著奶奶享福了。”
張軒眉頭微微一皺,家族分支很多嗎?爺爺到底要養活多少人啊。
以他的觀察,他的家族應該很富有,隻要不作死,幾代富貴應該是沒問題的。
朱元璋迴到乾清宮以後,連夜召見了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三人商議了一個時辰,徐達和李文忠這才出了皇宮。
“魏國公、明天朝堂上我們恐怕要被文官們群攻了。”李文忠哭喪著臉說道。
徐達的臉色也不好,他們沒有文官的彎彎繞繞,而且還要麵對那麽多文官的討伐,他感覺壓力山大。
“既然上位選擇了我們倆,我們已然不能退縮,再說了,老夫覺得上位說的有道理,作為一名臣子,我們沒道理不支持上位。”
“對了、上位到底遇到什麽能人,無論是細鹽製作技術,還是鹽務改革,或者是明天的事情,都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出來。”
李文忠深以為然的點點頭:“確實是一個大能,我昨晚旁敲側擊問了九江,他非常推崇此人,隻可惜,九江怎麽也不透露此人是誰。”
李文忠說著,眼珠子一陣轉動:“連我這個當爹的都敢瞞著,等迴去以後我把他灌醉,看他到底說還是不說。”
徐達眼前一亮:“要不要我幫忙,聽說酒江這孩子經常去畫舫,酒量厲害的很,你拿得下來嗎?”
李文忠自信的點點頭:“就九江這樣的,我能喝十個……”
他肯定不願意帶徐達一起去了,既然陛下下了封口令,越少人知道越好。
若是陛下知道是李景隆透露了出去,到時候肯定會被責罰。
兩人商討了一會,都懷著擔憂迴家去了。
他們不是怕了文官,而是擔心他們死了以後,這些文官殘害他們的子嗣。
誰讓現在的文官最陰險呢。
曹國公府,李文忠迴到家就讓廚娘做了一桌好菜,把他珍藏一直舍不得喝的好酒都拿了出來。
“爹、你找我有事?”李景隆來到膳堂,看著桌子上的好酒好菜,立馬警惕起來。
這壇好酒李景隆已經饞了好幾年,隻可惜被他爹藏著不給他喝。
今天他爹突然把酒拿出來,李景隆感覺有問題,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
“九江、快來入座,爹給你酒滿上了。”李文忠熱情的說道。
李景隆入座後,沒有敢動碗裏的酒,他在迴憶最近有沒有犯錯,老爹是不是準備揍他。
不對啊,最近他特別老實,花酒都沒時間去喝。
“愣著幹嘛?咱爺倆好久沒有好好坐一起喝酒了,今天陪爹喝個痛快。”李文忠不耐煩的催促道。
李景隆猶豫片刻,端起酒大喝了一口。
香!不愧是他惦記了好幾年的美酒,有錢都買不到。
“爹、今天是不是有什麽喜事?”李景隆忍不住問道。
反正酒也喝了,大不了就是被揍一頓,沒有什麽大不了的。
而且他從小到大都已經被揍習慣了。
“沒有喜事就不能喝酒了嗎?來、繼續滿上……”
一壇酒下肚後,李文忠趴下了,李景隆剔著牙,嘴角上揚:“還想灌醉我,真當我畫舫是白去的啊。”
翌日!
早朝!
奉天殿內。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目光掃過朝堂上的眾臣,然後冷眼看了一眼站在台階上的朱標,這混蛋玩意,看你以後怎麽麵對咱大孫。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王二狗尖銳細膩的聲音響起,傳遍了整個大殿。
“陛下、臣有事要奏。”徐達站了出來,鞠了一禮。
“哦、魏國公有何事要奏?”朱元璋裝模作樣的看著徐達。
徐達開口說道:“臣家裏的丫鬟最近老是摔跤,臣原以為是丫鬟們得了什麽病,後來才發現,是她們裹小腳,走路都走不穩了。”
“臣在想,像臣家裏的情況,恐怕諸位大臣家裏也一樣,這可不是什麽好事啊,萬一哪天丫鬟沒站穩,一盆熱水澆在諸位大臣頭上可就不好了。”
“所以、臣諫言,希望陛下頒布明詔,我大明女子不許纏足裹小腳。”
曹國公立文忠也站著出來:“陛下、臣覺得魏國公說的對,纏足裹小腳就是陋習,婦人都沒辦法下地幹活了,可她們若是不裹小腳纏足,又會被嘲笑。”
“所以、隻有陛下頒布明詔,才能讓大明的婦人不用繼續裹小腳。”
一時間、朝堂上的大臣們竊竊私語起來。
一個個不懷好意的看著徐達和李文忠,若是女人不裹小腳,他們以後還怎麽玩三寸金蓮啊。
豈不是失去了樂趣。
李善長眉頭緊鎖,他感覺今天的事情不簡單,徐達和李文忠不會沒腦子,這明顯是犯眾怒的事情。
“難道?”
李善長抬頭看向朱元璋,果然,朱元璋嘴角明顯有笑意,這不就是說明,今天的事情都是陛下的意思嗎?
若是放在兩年前,李善長肯定會站出來反駁徐達和李文忠,自從胡惟庸被誅九族以後,李善長變得老實起來。
他善於算計,更加懂得明哲保身,這幾年陛下的殺心越來越重了,他還沒活夠呢。
“諸位愛卿、你們意下如何?咱覺得魏國公和曹國公說的很有道理,女子裹小腳纏足,非常遭罪,走路都不利索,年紀大都下不了地幹活。”
“咱大明經曆了那麽多大戰,死了無數男丁,如今很多百姓家裏,都是寡婦養活一家人,若是等她們幹不了農活,家裏老小誰來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