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河的那位女皇帝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她在朝堂上表現得一如既往地淡定,可是等她迴到自己的寢宮之後,在裏麵就是大發雷霆,摔這摔那,將室內所有能砸的東西統統都砸了一個遍,身邊的太監宮女們站在門外瑟瑟發抖,不敢說話、連頭都不敢抬一下,似乎做帝王的,脾氣都不怎麽好。一通發泄之後,她感覺終於好一點了,她突然想起了一個人。
幽暗的通道裏麵隻有大河女皇一個人行走於其中,在這所詔獄裏麵,裏麵抓的人非富即貴,他們一般都是直接得罪了皇帝之人,像他們連種連皇帝都敢觸逆也就沒他們什麽不敢做出來的事,她一個在這裏麵,至少她的勇敢是絕對的。她走到一處牢房前停下,裏麵正好有一個也早已等候她多時了,他是一個年愈花甲的老頭,可即使被關進這暗無天日的牢房之中,他也依舊保持著最為整潔而又精氣神十足的他自己,就像他為官幾十年一樣,潔身自好,一路坐上了吏部尚書,可偏偏到頭來他還是與外人通敵,他的幹淨在別人眼中看來就是一個笑話。
“罪臣蕭炎涼,給皇帝下請安,願陛下福如東海,壽比天長,願陛下的江山基業,固若金湯,千秋萬年。”
“你是在笑話我嗎?”
“罪臣不敢,罪臣說的每一句話可都是發自肺腑之言。”
那你為何要背叛朕?
罪臣從未背叛過陛下,陛下還未登基之前,罪臣就先後服侍過太上皇、先皇,微臣一直忠耿耿,他們所托付給罪臣的一直都是想著如何徹底讓南河天下人歸心,微臣不敢有辱太上皇、先皇遺留的使命,微臣殫精竭慮,為此不惜一死,微臣的赤子之心,日月可鑒啊!
你還是頭一個將自己的背叛講得如此冠冕堂皇。
陛下對臣的誤解相信有朝一日必可得到清晰的認知。
我這次來不是聽你在這花言巧語的,我就是想來問一問你,南河變天了,從最初與你通奸的那個李紳,如今變成了全能村走出來的一個不怎麽出名的小夥,蘇晨楓,對於這個人你有什麽認知嗎?
關於對人的認知,我覺得可以主要從兩方麵來看,一個是他處理事情的態度,還有一個是他不處理事情後對自己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第一種人是他對事業一絲不苟,然而在生活中又肆意地放縱自己,這種人他並不是真得熱愛事業與生活,他可能為追求的隻是那種虛無縹緲的榮耀,還有生活中給他帶來莫名的刺激感。第二種人是對事業不認真,對事業之外一切所有的事情都是那種一副莫不關心的樣子,他們活著的目的隻是因為生命在驅動著他們才活下去,第三種人就是對事業不關心,隻對自己關心的人,這種人我們可以稱其為極度自私的人,他們隻在乎自己的感受,對於其他的事他們一點也不關心,即使是看到了,也會覺得自己關心自己都來不及了,哪還有心情在乎別人啊!
那蘇晨楓是屬於哪一種人?
他那種每天起床後就是三點一線之人,吃飯、睡覺、看書學習之人,如果心裏不是為了某個強烈的欲望的話,他是不會如此的。
所以他是你說的第一種人?
不,他是我說的最後一種,有時候過度的追求事業那也是極度自私的一種表現,我與他說過欲望的事情,你沒看見過他眼中的渴望是多麽的貪婪,可能連他自己都發現自己的情況,我卻清楚地看在了眼裏,他可以為了一己之心容給天下,自然也可以做到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將整個天下給拋棄,這樣的人,你不搞清楚他想要的到底是什麽,是很可怕的。
連你也不清楚?
老夫不清楚的人多了去了,還有那個秋也是如此,我建議陛下該把她當人的時候就一定要好好地當個人,不把她當人的時候就徹底殺了,以絕後患。
朕難道還需要聽你說教?
罪臣不敢。
蕭炎涼見她麵的時候稱自己是“罪臣”,談太上皇、先皇的時候叫自己“微臣”,談自己的觀感之時又稱自己為“老夫”,他的角色轉換一切都是根據特定的人物來轉換的。
女皇聽完之後就默默地獨自一人走了,徒留下他一個人在此,什麽都沒有改變,就像是把他當作是一個可利用的工具,利用完了就丟到一邊去,等哪天又想用了,再將他撿起來就是了,為此,蕭炎涼還是得好好地保持自己,相信她下次還是會來找自己的。
現在有傳言說,大河的天下被兩個女人所掌控,南秋北河,說的正是秋與大河的女皇,隻是世人不知的是,這個大河始終都隻有一個皇帝,那就是大河的女皇,她收到了秋的秘密來信之後,她倆之間一直都有書信來往,秋自從南河一敗之後,再去了趟商城,迴來之後,她還能怎麽辦,不還是得乖乖地效忠於她,這個大河,她才是皇帝,她可以錯,但皇帝絕不會錯,寧肯她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她。
大河女皇最恨的就是有人拿她身為女流一輩來說事,於是待她收到秋的來信之後,她終於決定與南邊的秋對蘇晨楓發動了總攻,雙層夾擊,她倒想看看,大河的國力積蘊了百年,難道還比不過你這一介草莽帶領著一群草介之輩嗎?
大河女皇再一次地來到皇家寺廟前祭拜,為這一次大軍的討伐前獻上祭祀品,重新撰寫了討伐檄文,就如她上次領兵統一大河時候的一樣,這一次再次做出統一,三路大軍齊出發,任命蘇定方為鎮南將軍,領兵十二萬,以戴罪立功之軀,負責正麵與蘇晨楓抗衡到底,擢哥舒翰為征東將軍,領兵八萬,自側翼襲擊敵人後方,一舉切斷敵人的南京輸往前線的糧草物資等,擢李少卿為征西將軍,領兵五萬,襲擊敵人後方,攻入南河,與淩秋匯合,收複南河四省的失地,派大軍二十五萬出發,號稱四十萬大軍,傾國力一戰,在半年之內,定要以橫掃之勢碾壓蘇晨楓這群烏合之眾。然而大河的女皇帝還是小看了蘇晨楓,同樣的,蘇晨楓也沒有料到這場戰會打得如此之艱辛,這場戰爭整整持續了三年之久,這期間雙方都各有勝負,蘇晨楓憑借大軍的靈動性頻繁地給予大河軍隊痛擊,大河的國力著實雄厚無比,不管蘇晨楓再如何取得一些小打小鬧的勝利,依舊無法正麵完全擊潰對方,大河軍隊背靠著國力源源不斷地輸送來的人力物力穩步地運轉著,但形勢對於蘇晨楓來講卻十分不樂觀,國力的對拚自己就已經輸了,雖然東邊的大河軍隊意圖切斷他背後的糧草供給,結果被蘇晨楓徹底擊敗,主將哥舒翰被殺,可是還有背後南河的危險依舊像是一把尖刀懸於頭頂,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著自己,大河的征西將軍李少卿已前不久突破衡陽,下一步就是渡過南河與淩秋匯合,一旦讓這兩個人相聚在一起的話,南邊的林依依本就在苦苦支撐著,到時候一招不慎,就是滿盤皆輸的下場,大河可以輸無數次,隻要不傷及到國本,可是蘇晨楓沒有這樣的機會,他甚至是一次機會輸的機會都不行。
三年的時間,蘇晨楓感覺變得更加滄桑了,滿頭都是黑白相夾著,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個暮氣沉沉的老頭。他獨自一人騎著馬在軍隊中視行,他看到的是許多人眼中的疲憊,更多的還是他們對遠在他鄉的親人思念之情,戰爭一旦挑起來,雙方就必須得分個你死我活,注定就有一方無法迴到故鄉了。蘇晨楓剛剛收到來自南邊的信,大河的西軍已經突破衡陽了,南河岌岌可危,南河是依依在守,他可以相信她,可是後邊的那個人,他從未真正地信任過他,不是不信,而孟慶這個人根本無法值得任何人去相信,就連他自己當初也是這樣說過的,自己隻會站在利益的一端,如今蘇晨楓身陷於逆境,會不會哪天是說孟慶這個人到時候再來個政變?軍隊在自己手中,也許他做不到,可是他可以借大河的手抹掉自己,這樣也是可以的!
這麽多的事情全部堆積在蘇晨楓一個人的身上,想必就算他想要不煩惱都不行吧,這王本就不是那麽好當的,李紳當初被逼瘋了也不是沒道理的,可是李紳可以瘋,他不能瘋,他是萬軍之首,他倒下了,整個軍隊將會如一盤散沙傾刻間瓦解,他在眾人麵前還是得表現的從容不迫的樣子。就在蘇晨楓想下馬,自己一個走走靜靜的時候,有一陣異響傳來,是馬兒的嘶鳴聲,就像是一匹瘋了的馬瘋狂地衝向自己,為什麽是像,因為馬背上還有一人,這個人目標很明顯就是衝著蘇晨楓來的。蘇晨楓仿佛就當什麽都沒發生、沒看見,眼看就要撞到他身上了,突然有一人出現在蘇晨楓的身邊,以一已之力撞開了馬身,馬發出一聲痛苦的嘶叫後倒地不起,可是馬背上的人藏了一把劍在身,這劍才是真的刺殺蘇晨楓的後手,蘇晨楓身邊那個人再次發揮著自己驚人的力量,手中緊緊握住刺客的劍,哪怕是這柄劍已經割傷了他的手心,鮮血滴答滴答地流在地上,他仿佛也不知疼痛,刺客向前奮力刺支,他緊緊地握住那把劍,劍身彎出一個不可思議的弧度直至徹底斷成兩截。眼見刺殺無果,刺客隻能退去,臨走前看了一眼蘇晨楓身邊的那個人,又是他,已經不知道為蘇晨楓擋住了多少次的暗殺,蘇晨楓之所以能有恃無恐地在外麵行走就是因為有他的存在。軍營中頓時亂成一片,急忙出來圍捕刺客,可蘇晨楓知道這隻是徒勞,這個人已經不知道刺殺自己多少迴了,而且每次都還能夠有驚無險地離去,著實是一個天生的刺客。
蘇晨楓問道:蛐蛐,這已經是多少迴了?
身邊那人迴答道:三十三次了。
如果仔細看看的話,就會發現此人正是當初蘇晨楓離開南京城時,與他有過一次交手的那個男子,隻是這三年裏來到底發生了什麽,那個女孩又去了哪裏?
蘇晨楓自言自語道:三十三次了嗎?比想象中的還差了三迴啊!你是對我產生了有多大的恨意啊,才會如此地執著記恨自己,可是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結束了那個人的恩情之後,你可就再也沒有如此能好好活著的機會了。
隻有蘇晨楓自己知道,那個人並不是一個天生的刺客,而是被人給逼出來的,那個人正是他蘇晨楓自己。
幽暗的通道裏麵隻有大河女皇一個人行走於其中,在這所詔獄裏麵,裏麵抓的人非富即貴,他們一般都是直接得罪了皇帝之人,像他們連種連皇帝都敢觸逆也就沒他們什麽不敢做出來的事,她一個在這裏麵,至少她的勇敢是絕對的。她走到一處牢房前停下,裏麵正好有一個也早已等候她多時了,他是一個年愈花甲的老頭,可即使被關進這暗無天日的牢房之中,他也依舊保持著最為整潔而又精氣神十足的他自己,就像他為官幾十年一樣,潔身自好,一路坐上了吏部尚書,可偏偏到頭來他還是與外人通敵,他的幹淨在別人眼中看來就是一個笑話。
“罪臣蕭炎涼,給皇帝下請安,願陛下福如東海,壽比天長,願陛下的江山基業,固若金湯,千秋萬年。”
“你是在笑話我嗎?”
“罪臣不敢,罪臣說的每一句話可都是發自肺腑之言。”
那你為何要背叛朕?
罪臣從未背叛過陛下,陛下還未登基之前,罪臣就先後服侍過太上皇、先皇,微臣一直忠耿耿,他們所托付給罪臣的一直都是想著如何徹底讓南河天下人歸心,微臣不敢有辱太上皇、先皇遺留的使命,微臣殫精竭慮,為此不惜一死,微臣的赤子之心,日月可鑒啊!
你還是頭一個將自己的背叛講得如此冠冕堂皇。
陛下對臣的誤解相信有朝一日必可得到清晰的認知。
我這次來不是聽你在這花言巧語的,我就是想來問一問你,南河變天了,從最初與你通奸的那個李紳,如今變成了全能村走出來的一個不怎麽出名的小夥,蘇晨楓,對於這個人你有什麽認知嗎?
關於對人的認知,我覺得可以主要從兩方麵來看,一個是他處理事情的態度,還有一個是他不處理事情後對自己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第一種人是他對事業一絲不苟,然而在生活中又肆意地放縱自己,這種人他並不是真得熱愛事業與生活,他可能為追求的隻是那種虛無縹緲的榮耀,還有生活中給他帶來莫名的刺激感。第二種人是對事業不認真,對事業之外一切所有的事情都是那種一副莫不關心的樣子,他們活著的目的隻是因為生命在驅動著他們才活下去,第三種人就是對事業不關心,隻對自己關心的人,這種人我們可以稱其為極度自私的人,他們隻在乎自己的感受,對於其他的事他們一點也不關心,即使是看到了,也會覺得自己關心自己都來不及了,哪還有心情在乎別人啊!
那蘇晨楓是屬於哪一種人?
他那種每天起床後就是三點一線之人,吃飯、睡覺、看書學習之人,如果心裏不是為了某個強烈的欲望的話,他是不會如此的。
所以他是你說的第一種人?
不,他是我說的最後一種,有時候過度的追求事業那也是極度自私的一種表現,我與他說過欲望的事情,你沒看見過他眼中的渴望是多麽的貪婪,可能連他自己都發現自己的情況,我卻清楚地看在了眼裏,他可以為了一己之心容給天下,自然也可以做到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將整個天下給拋棄,這樣的人,你不搞清楚他想要的到底是什麽,是很可怕的。
連你也不清楚?
老夫不清楚的人多了去了,還有那個秋也是如此,我建議陛下該把她當人的時候就一定要好好地當個人,不把她當人的時候就徹底殺了,以絕後患。
朕難道還需要聽你說教?
罪臣不敢。
蕭炎涼見她麵的時候稱自己是“罪臣”,談太上皇、先皇的時候叫自己“微臣”,談自己的觀感之時又稱自己為“老夫”,他的角色轉換一切都是根據特定的人物來轉換的。
女皇聽完之後就默默地獨自一人走了,徒留下他一個人在此,什麽都沒有改變,就像是把他當作是一個可利用的工具,利用完了就丟到一邊去,等哪天又想用了,再將他撿起來就是了,為此,蕭炎涼還是得好好地保持自己,相信她下次還是會來找自己的。
現在有傳言說,大河的天下被兩個女人所掌控,南秋北河,說的正是秋與大河的女皇,隻是世人不知的是,這個大河始終都隻有一個皇帝,那就是大河的女皇,她收到了秋的秘密來信之後,她倆之間一直都有書信來往,秋自從南河一敗之後,再去了趟商城,迴來之後,她還能怎麽辦,不還是得乖乖地效忠於她,這個大河,她才是皇帝,她可以錯,但皇帝絕不會錯,寧肯她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她。
大河女皇最恨的就是有人拿她身為女流一輩來說事,於是待她收到秋的來信之後,她終於決定與南邊的秋對蘇晨楓發動了總攻,雙層夾擊,她倒想看看,大河的國力積蘊了百年,難道還比不過你這一介草莽帶領著一群草介之輩嗎?
大河女皇再一次地來到皇家寺廟前祭拜,為這一次大軍的討伐前獻上祭祀品,重新撰寫了討伐檄文,就如她上次領兵統一大河時候的一樣,這一次再次做出統一,三路大軍齊出發,任命蘇定方為鎮南將軍,領兵十二萬,以戴罪立功之軀,負責正麵與蘇晨楓抗衡到底,擢哥舒翰為征東將軍,領兵八萬,自側翼襲擊敵人後方,一舉切斷敵人的南京輸往前線的糧草物資等,擢李少卿為征西將軍,領兵五萬,襲擊敵人後方,攻入南河,與淩秋匯合,收複南河四省的失地,派大軍二十五萬出發,號稱四十萬大軍,傾國力一戰,在半年之內,定要以橫掃之勢碾壓蘇晨楓這群烏合之眾。然而大河的女皇帝還是小看了蘇晨楓,同樣的,蘇晨楓也沒有料到這場戰會打得如此之艱辛,這場戰爭整整持續了三年之久,這期間雙方都各有勝負,蘇晨楓憑借大軍的靈動性頻繁地給予大河軍隊痛擊,大河的國力著實雄厚無比,不管蘇晨楓再如何取得一些小打小鬧的勝利,依舊無法正麵完全擊潰對方,大河軍隊背靠著國力源源不斷地輸送來的人力物力穩步地運轉著,但形勢對於蘇晨楓來講卻十分不樂觀,國力的對拚自己就已經輸了,雖然東邊的大河軍隊意圖切斷他背後的糧草供給,結果被蘇晨楓徹底擊敗,主將哥舒翰被殺,可是還有背後南河的危險依舊像是一把尖刀懸於頭頂,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著自己,大河的征西將軍李少卿已前不久突破衡陽,下一步就是渡過南河與淩秋匯合,一旦讓這兩個人相聚在一起的話,南邊的林依依本就在苦苦支撐著,到時候一招不慎,就是滿盤皆輸的下場,大河可以輸無數次,隻要不傷及到國本,可是蘇晨楓沒有這樣的機會,他甚至是一次機會輸的機會都不行。
三年的時間,蘇晨楓感覺變得更加滄桑了,滿頭都是黑白相夾著,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個暮氣沉沉的老頭。他獨自一人騎著馬在軍隊中視行,他看到的是許多人眼中的疲憊,更多的還是他們對遠在他鄉的親人思念之情,戰爭一旦挑起來,雙方就必須得分個你死我活,注定就有一方無法迴到故鄉了。蘇晨楓剛剛收到來自南邊的信,大河的西軍已經突破衡陽了,南河岌岌可危,南河是依依在守,他可以相信她,可是後邊的那個人,他從未真正地信任過他,不是不信,而孟慶這個人根本無法值得任何人去相信,就連他自己當初也是這樣說過的,自己隻會站在利益的一端,如今蘇晨楓身陷於逆境,會不會哪天是說孟慶這個人到時候再來個政變?軍隊在自己手中,也許他做不到,可是他可以借大河的手抹掉自己,這樣也是可以的!
這麽多的事情全部堆積在蘇晨楓一個人的身上,想必就算他想要不煩惱都不行吧,這王本就不是那麽好當的,李紳當初被逼瘋了也不是沒道理的,可是李紳可以瘋,他不能瘋,他是萬軍之首,他倒下了,整個軍隊將會如一盤散沙傾刻間瓦解,他在眾人麵前還是得表現的從容不迫的樣子。就在蘇晨楓想下馬,自己一個走走靜靜的時候,有一陣異響傳來,是馬兒的嘶鳴聲,就像是一匹瘋了的馬瘋狂地衝向自己,為什麽是像,因為馬背上還有一人,這個人目標很明顯就是衝著蘇晨楓來的。蘇晨楓仿佛就當什麽都沒發生、沒看見,眼看就要撞到他身上了,突然有一人出現在蘇晨楓的身邊,以一已之力撞開了馬身,馬發出一聲痛苦的嘶叫後倒地不起,可是馬背上的人藏了一把劍在身,這劍才是真的刺殺蘇晨楓的後手,蘇晨楓身邊那個人再次發揮著自己驚人的力量,手中緊緊握住刺客的劍,哪怕是這柄劍已經割傷了他的手心,鮮血滴答滴答地流在地上,他仿佛也不知疼痛,刺客向前奮力刺支,他緊緊地握住那把劍,劍身彎出一個不可思議的弧度直至徹底斷成兩截。眼見刺殺無果,刺客隻能退去,臨走前看了一眼蘇晨楓身邊的那個人,又是他,已經不知道為蘇晨楓擋住了多少次的暗殺,蘇晨楓之所以能有恃無恐地在外麵行走就是因為有他的存在。軍營中頓時亂成一片,急忙出來圍捕刺客,可蘇晨楓知道這隻是徒勞,這個人已經不知道刺殺自己多少迴了,而且每次都還能夠有驚無險地離去,著實是一個天生的刺客。
蘇晨楓問道:蛐蛐,這已經是多少迴了?
身邊那人迴答道:三十三次了。
如果仔細看看的話,就會發現此人正是當初蘇晨楓離開南京城時,與他有過一次交手的那個男子,隻是這三年裏來到底發生了什麽,那個女孩又去了哪裏?
蘇晨楓自言自語道:三十三次了嗎?比想象中的還差了三迴啊!你是對我產生了有多大的恨意啊,才會如此地執著記恨自己,可是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結束了那個人的恩情之後,你可就再也沒有如此能好好活著的機會了。
隻有蘇晨楓自己知道,那個人並不是一個天生的刺客,而是被人給逼出來的,那個人正是他蘇晨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