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樂天聽了蔡姐兒那頓說,迴到道:了不得了,你一個半門不出的婦人家,在這裏妄論自己的漢子,這飯桌上屎尿的說個不停叫什麽話,咱在這官場多久,你知道個甚,咱與咱爹鋪派的那件事情不是做的好好的,最後還不是大把的銀子往咱懷裏鑽,你這吃的山珍,身上穿的綾羅哪裏不是咱擺劃迴來與你吃用的,有本事與你夫君再身後出些好主意,學那賢內助多與咱擺劃點銀子迴家也好,你吃著咱的用著咱的怎好意思說這些逼話哩,沒良心的賤人,叫咱沒好聲兒與你,咱忙前忙後這般日無暇晷,宵寢忘食的要叫你這般把咱的苦勞抹去,快些閉上你那張逼嘴哩,蔡姐兒心道;咱這身子,穿的吃的確是他劉家的東西,咱現也是在他屋簷下,說這些話也是沒些力的,更是堅定她要離開劉家的心思,說道;來日定不吃你的,穿你的,婆婆咱吃好了,咱先迴屋了。
葉姨倒:哪有婦人說自己漢子的,沒大沒小的,蔡姐兒道:婦人是不該說漢子,你也知道沒大沒小,怎的與我這般有大有小的?說著就出去了,曹氏歎了歎氣,說到:怎的這般覆水難收了不成?劉樂天也衝衝的出門了,留下葉姨與曹氏,曹氏道:媳婦兒你記得你的臨盆日子還有多久哩,葉姨道;還得七個月上下,曹氏道;快了,隻要你這娃娃落地就好解決了,葉姨道:甚好解決,婆婆?曹氏道:等你肚裏的一出來,叫這咱樂兒解決你一個名分與你,喜的葉姨作天作地的。
那城裏的紅布不消得說,自然是漲了又漲,不管婆子,漢子,孩童拿起笤帚,都在街上亂舞,村裏的鎮上的除了吃飯就是掃豬圈,雞窩,眼目下重要的事情,都丟在一旁不能做,說是要與華陽縣爭光添彩,街上販賣的小商販叫人家統一的穿上一件藍布儒生服,還要帶個四方帽,帽簷後必有一根飄帶垂下,大衢邊賣菜,賣魚肉的給人家劃定界標,來往的人不管你老的,少的,識字的,不識字的,交談時必要讓你說那之乎者也,每日走街串巷的來迴檢看,如是有人不按照他的標準來就要給那人治個目無巡杭之罪。
一日城裏有個叫左燁的老秀才,他因自己讀了點書,頗為自豪,近來閑在家裏弄孫為樂,閑時逗逗鳥兒,擺弄花草,玩歲而已,為自己取了一個閑散的名號是為:上林山人!年輕時積了點辛苦錢,家裏也還吃的上幾口飯,暫時沒被這荒歲影響到,那日他打算去街上買塊豆腐,再去遊走的小販木架上買個撥浪鼓與他孫兒頑樂,先去王頭張那裏叫切了塊花生豆腐,平日賣兩個錢的豆腐,現已是要七八個錢了,上林山人道:你這豆腐昨兒幾個才五個錢,今日怕是又漲價了哩,那買豆腐的王頭張道;可不是哩,今日按老模樣與您切要七個錢往上說,八個錢往下說,上林山人道:活不起,活不起了,家裏不是還有點存糧今冬必餓死不可,這吃到嘴裏的一天一個價,哪裏成個樣子?王頭張道;豆腐乎,與您切好乎,包與油紙乎,上林山人道;你說的甚驢話?乎乎乎的,原是王頭張看見劉樂天騎了那高頭的馬兒四處巡查哩,冷不丁的冒出這幾句來,王頭張道:萬不可如此乎,此間有大人在乎,驢馬不能說乎,上林山人道:牛頭不對馬嘴,你這幾日是讀了那三字經乎?他自己也被那王頭張帶去陰溝了,乎乎的說不停。
王頭張見劉樂天走了才說道:咱大字不識一個讀他驢的的三字經,上林山人道;你起先不是說不能驢馬乎?為甚又自說?王頭張道:老秀才哩,你可是這幾日沒出門哩,你去咱華陽縣打聽打聽咱賣吃食的,賣耍子的,口裏誰不說個上大人,孔夫子出來,咱老漢甚字不認識也知道乎乎說個不停,上林山人道:我隻是家家戶戶要把自個兒門前掃幹淨則個,換戶牖,漆門,掛紅,有幾家還貼了迎春的對聯,咱家卻是沒貼的,王頭張道;這幫無骨水的下賤狗,人家沒想到的,他自己幫人家去想了,還貼上春聯了,那巡杭老爺未必然是年獸那樣怕人,要用這紅啊綠的去嚇他哩,上林山人道;今兒咋一出來,走了這一大趟兒,鞋上連些塵兒都無,咱一水兒看去,這街上的人活像個酆都鬼城裏的人,怎的話也不大聲說,笑也不大聲笑哩,一個個形色匆匆的,王頭張道;還笑甚,生怕說錯話,口裏少了那巡杭大人愛聽的之乎者也,被拉下獄去哩,把咱這百姓整的膽戰心驚的,這饑荒的年歲還沒來,先要咱衣裳光鮮,口裏子子乎乎的,憋死個人哩,這年月難活人哩,咱的老秀才,上林山人拿好了油紙包的豆腐與了王頭張八個錢,提著花生豆腐去與他孫兒買撥浪鼓了。
走了幾步,見那走街的商販怎麽個個都穿的那讀書人才能穿的衣物,頭巾,都是藍袍子,四方巾本來那街上就無甚聲音,看著更是滲人,好好的一個俗裏街市,人氣充沛之處,恁是弄出個鬼裏鬼氣,崆峒妖生之地,不是個好兆頭,加上那映眼目的大紅,更添一絲詭氛。
上林山人走去一處賣撥浪鼓的架子上,平日都是大聲吆喝買賣的,這幾日都是悄聲啞氣的,山林山人問道;這些小鞀鼓兒,哪個聲音脆生些?那小販道:子曰;豬皮鼓聲兒脆乎乎的,上林山人道:你應說豬皮鼓聲兒脆乎,多加了個乎字,那小商販本就憋屈屈的說這話拗口不跌的,聽那上林山人還與他糾正,來氣確又小聲道;管咱一乎也好,兩乎也罷,咱就是三乎也可,你個老倌兒是來買咱鼓的還是要與咱來當先生的?上林山人道:咱還沒與你說道哩,你一個小商販的,穿了這儒生的衣物,就要把那儒生的樣兒學起來,咱與你糾正糾正尚可,賣鞀鼓的道:你以咱喜的穿這身狗皮哩,平日就是送與咱,咱也是不稀的穿的,走道也走不快,這身狗皮倒是把人束縛住了哩,上林山人道;那就與咱挑一個豬皮的,咱知道你們是被人強穿的,不與你計較罷了,咱可是真儒生,那儒生衣是正經的廟堂之物,可不是狗屁哩,以後再不能說那儒生衣是狗皮,可是大不敬重的話頭哩,那商販道:二十個錢,您走好罷,上林山人拿了撥浪鼓,心道;這遭瘟的劉知縣,怎的把這儒生服,隨意交給大字不識的人穿戴?這不是辱了咱秀才的名頭哩,還帶了儒生方巾,忒不像話,氣鼓鼓的。
過了幾日劉知縣這邊還沒收到探子得來消息,準備了幾日,巡杭大人猶如遁土了一般,音信全無,劉樂天準備了這幾日,就是為了巡航大人一到,好叫檢驗自己的功績,這才一鼓作氣的把個華陽弄成那樣,見著等來等去也不見巡杭大人的影兒,也免不得灰了心,氣力用完了,得不來那讚賞之話,所以也便再而竭,後而衰了,與劉知縣道;這巡杭大人也是,自己來沒個準數,也不叫人知會一聲,人家把個華陽弄的齊整整的,就等他來看了,他連一些影兒也見不著,到底還來得不來得,叫人等的心焦,他怕是以為咱手裏沒公事,就為接著他一人哩,咱現在也是沒力氣管了,哪有成日的去街上巡查的,劉知縣道;不管也罷,想是一時半會來不成了,咱自己忙自己的事情,等確定了再整不遲。
眼見一日過的一日,秋去深冬來,那華陽縣吃了混著白沙白土的米,拿去熬那稀稀的粥,一筷子下去,撈不上兩粒米的,所以個個哪有在嘴裏細嚼的,都是連湯帶水的喝下去,不知裏麵有沙土,一個個吃下肚裏墜漲的疼,隻是屙不出那粑粑來,一天積上一天,肚裏漲如鼓牛,死的人也是一個接一個,兩個死一雙,有那知曉的人,怕在吃死人,隻好把那高價搶來的米麵拿出來,透了太陽光才看的清楚些,隻好著個把那白沙挑出來,整家人圍在那簸箕邊上,一人拾個寸長的小木凳,成天抹月的撿那白沙石頭,一升的米一大家人硬是要選個兩三個時辰才勉強選的出來,又不能把真大米挑出去當沙子扔了,都是像篩金一般的仔細,有那稍微有良心的掌櫃一升米挑選出來也得半升,還有那更缺德的,一升選出來連少半升也得不下,簸箕裏還剩下些,一層薄薄的米來,地下全是厚厚的一片白沙土,挑選的那些百姓有哭天爺的,有咒罵劉知縣全家不得好死的。
深冬的季節,白日竟然打了幾聲響雷,怕是這百姓之毒咒後麵要靈驗,曹氏在佛堂念佛聽著這接二連三的洊雷之威,先是一驚,與身旁的鍾二嫂道:這臨了深冬怎的打氣這響雷來了,你比咋年長十幾歲,你可遇見這深冬打這響雷的時候?鍾二嫂子道;迴大奶奶的話,咱依稀記得咱父母餓死那年也是這樣,冬裏接二連三的打了十幾個這樣的響雷,把那地都震的搖了搖,咱村裏的人以為是地動了,抱著孩兒都出來了,後麵那老年人說是累震的,不是地動,咱們才敢進屋哩,曹氏道;也是餓死人的時節?鍾二嫂道;可不是哩,這天爺是在惜疼這些餓死的人罷,所以才打了這震累,老身幸的奶奶的庇佑,如是往日沒在這劉府,怕是老身全家人都得餓死哩,奶奶是一等一的善人,老天定會保佑奶奶,奶奶且不必驚慌,曹氏雖是聽了鍾二嫂的安慰之語,迴到房裏隻是一陣陣害怕起來,飯也沒吃就睡下了,到了第二日這常年鐵打的身子,得了病症了,起不來了。
流水的請了吳先生過來看,叫了劉樂天來看她娘曹氏,劉樂天趁著葉姨去了青紅池樓與她以前的姐妹敘舊去了,與小節兒在葉姨的住處廝混,屋裏四麵點了暖爐,上了好酒菜,三個丫頭再帳前伺候這,劉樂天與小節兒行那房事也不避人,當著那幾個小丫頭子麵上,毫無顧忌,那小節兒現也算終於得了道了,幾個丫頭,連同小菊花也是必定要看她臉色的,瞞的葉姨如封皮似的,誰要敢吐露半個子兒,劉樂天說了定要撿了頭發,打發給路上的花子去,唬的那幾個丫頭子嘴兒緊緊的,門上通報說是曹氏害了急症了,叫劉樂天快些過去看看大奶奶,少奶奶已是在床前伺候了,就等哥兒了,劉樂天道:這大冷的天,被窩裏舒舒服服的,又不是死人的厲害病,不過是吹了吹風,得了寒症罷了,吳先生來了就極好了,還鬼火火的叫咱作甚,你就與大奶奶說:哥兒今日也害了風寒,在被窩裏起不來了哩,那小斯道;迴哥兒的話,小的記住了哩,轉身就走了。
小節兒道:大奶奶得了急症想是厲害,哥兒快去看看,咱與哥兒的時間長,不消的在意這一會,姨姨沒來時,大奶奶雖兇,不曾打罵俺,哥兒爽利起來,萬不要背上這不孝的名頭,咱雖是做丫頭的人,書沒讀甚多,不如咱少奶奶強,但卻知做孩兒的要與爹娘盡孝道,劉樂天道;咱的小節兒也是知道這的,如是你姨姨定是不讓咱去的,你一個丫頭子比主子甚懂事乖巧些,咱聽你的話,這就去,從被窩裏麵爬出來,小節兒道;哥兒去是去,不要忘了答應咱的玉鐲子哩,劉樂天道:咱說話算話,前段時日應了你的兩對金戒指,一隻墜玉剔牙,不是都與你了哩,赤著身子起來叫丫頭些與他穿衣,屋內暖烘烘明堂堂的,拿起桌上的葡萄往嘴裏送了幾顆,穿好衣賞走出去了,做了那些事情,從暖暖的屋子出來,外麵天雖還沒大冷,卻打了個寒戰,往曹氏屋裏走去。
蔡姐兒早忙前忙後的與曹氏把湯婆子送與曹氏的被窩,吳老先生說曹氏是心裏受了驚,心脈不平的悸病,開了十顆定心丸每日一顆用溫熱的黃酒服下,又開了十貼的鎮心膏藥,每日貼一貼在心口處,蔡姐兒心道:婆婆是出了名了不怕事,甚事情能把婆婆驚著了?曹氏得知說劉樂天生了寒病,說道;咱這裏也是沒甚大礙,在勞煩吳先生去與咱樂兒看看,那小斯會說咱樂兒得了寒症,吳先生正拿了藥箱要去看劉樂天,那劉樂天劈麵與吳老先生撞見,吳老先生道;老倌兒真要來看大官人哩,大奶奶說您得了個寒症要咱來與你瞧瞧,劉樂天道:咱正是少年軀體,那寒症來的快去的也快,已然是好了,咱聽說咱娘病了,本等也起不來得身子,不知為甚一骨碌就爬起來了哩,急忙忙的來看咱娘,不消得你看了,隻是等咱姨姨迴來與咱瞧瞧她肚中是男,是女,這已是三四個月了,也瞧的出來了哩,吳老先生道:等姨姨迴來,再來叫老倌來哩,現老倌要迴去了哩,劉樂天道;迴去作甚,雪兒不過酉時前必迴來,你在咱劉府吃個晌午咱叫廚下與你做一桌好的,款待與你,吳老先生道:不勞大官人了,咱還有個病號等著的,咱要往他家趕,明日老朽再來討教哩,劉樂天道:你著老頭不領情,咱好意叫你吃些好的可惜了你無福消受哩,那與你六兩診金,你明日務必過來一躺,說著就去錢袋裏麵拿錢與吳老先生,吳先生道:加上明日也要不了這許多錢,劉樂天道:你就不要距來距去了哩,這外麵物價漲的嚇人,咱知道,咱明日仰仗你好好的與咱姨姨看看就是了,吳老先生也就不在客氣了,拿了錢出門了。
看著蔡姐兒在床頭,離那曹氏的床八仗遠,坐在隔斷處的另一間房裏,蔡姐兒道;吳先生說婆婆您是心裏受了驚,婆婆是遇著甚事情了?曹氏拉著蔡姐兒的手道;咱自打娘胎出生得那病的事情,一隻手也數的過來,那狐媚子自顧自己,也不來瞧瞧咱,不怪咱對她心狠,整日攛掇的咱樂兒不知好歹,得虧了咱的好媳婦,咱這些時日對她那樣好我兒記恨婆婆不?蔡姐兒道;婆婆心裏想甚,咱都知道,都是看在她的肚兒的份上,曹氏道;我兒理解為娘就是,咱隻是怕咱劉家有禍事,所以得了這心驚,吳先生醫術是了得的,一抹脈就知,蔡姐兒道:禍福隻在人為,今日種因,明日得果,咱不知這世上有無神佛鬼怪,隻知這因果卻無人可逃,現今這外麵有吃了白沙土死了的人,咱住在劉家吃的穿的都是好的,照理來說,哪能說自己的公公與漢子,可是婆婆你眼見外麵餓死的人隻會越來越多,不如把那米麵金銀舍些出來,平日見婆婆大把的舍與那靜心俺的姑子些,這次爽利不與那紅姑子,缽兒姑子,得出些餘錢餘糧拿來分給外麵的饑困之人也算是因,來日咱少受點果也是好的,請看下迴分解!
葉姨倒:哪有婦人說自己漢子的,沒大沒小的,蔡姐兒道:婦人是不該說漢子,你也知道沒大沒小,怎的與我這般有大有小的?說著就出去了,曹氏歎了歎氣,說到:怎的這般覆水難收了不成?劉樂天也衝衝的出門了,留下葉姨與曹氏,曹氏道:媳婦兒你記得你的臨盆日子還有多久哩,葉姨道;還得七個月上下,曹氏道;快了,隻要你這娃娃落地就好解決了,葉姨道:甚好解決,婆婆?曹氏道:等你肚裏的一出來,叫這咱樂兒解決你一個名分與你,喜的葉姨作天作地的。
那城裏的紅布不消得說,自然是漲了又漲,不管婆子,漢子,孩童拿起笤帚,都在街上亂舞,村裏的鎮上的除了吃飯就是掃豬圈,雞窩,眼目下重要的事情,都丟在一旁不能做,說是要與華陽縣爭光添彩,街上販賣的小商販叫人家統一的穿上一件藍布儒生服,還要帶個四方帽,帽簷後必有一根飄帶垂下,大衢邊賣菜,賣魚肉的給人家劃定界標,來往的人不管你老的,少的,識字的,不識字的,交談時必要讓你說那之乎者也,每日走街串巷的來迴檢看,如是有人不按照他的標準來就要給那人治個目無巡杭之罪。
一日城裏有個叫左燁的老秀才,他因自己讀了點書,頗為自豪,近來閑在家裏弄孫為樂,閑時逗逗鳥兒,擺弄花草,玩歲而已,為自己取了一個閑散的名號是為:上林山人!年輕時積了點辛苦錢,家裏也還吃的上幾口飯,暫時沒被這荒歲影響到,那日他打算去街上買塊豆腐,再去遊走的小販木架上買個撥浪鼓與他孫兒頑樂,先去王頭張那裏叫切了塊花生豆腐,平日賣兩個錢的豆腐,現已是要七八個錢了,上林山人道:你這豆腐昨兒幾個才五個錢,今日怕是又漲價了哩,那買豆腐的王頭張道;可不是哩,今日按老模樣與您切要七個錢往上說,八個錢往下說,上林山人道:活不起,活不起了,家裏不是還有點存糧今冬必餓死不可,這吃到嘴裏的一天一個價,哪裏成個樣子?王頭張道;豆腐乎,與您切好乎,包與油紙乎,上林山人道;你說的甚驢話?乎乎乎的,原是王頭張看見劉樂天騎了那高頭的馬兒四處巡查哩,冷不丁的冒出這幾句來,王頭張道:萬不可如此乎,此間有大人在乎,驢馬不能說乎,上林山人道:牛頭不對馬嘴,你這幾日是讀了那三字經乎?他自己也被那王頭張帶去陰溝了,乎乎的說不停。
王頭張見劉樂天走了才說道:咱大字不識一個讀他驢的的三字經,上林山人道;你起先不是說不能驢馬乎?為甚又自說?王頭張道:老秀才哩,你可是這幾日沒出門哩,你去咱華陽縣打聽打聽咱賣吃食的,賣耍子的,口裏誰不說個上大人,孔夫子出來,咱老漢甚字不認識也知道乎乎說個不停,上林山人道:我隻是家家戶戶要把自個兒門前掃幹淨則個,換戶牖,漆門,掛紅,有幾家還貼了迎春的對聯,咱家卻是沒貼的,王頭張道;這幫無骨水的下賤狗,人家沒想到的,他自己幫人家去想了,還貼上春聯了,那巡杭老爺未必然是年獸那樣怕人,要用這紅啊綠的去嚇他哩,上林山人道;今兒咋一出來,走了這一大趟兒,鞋上連些塵兒都無,咱一水兒看去,這街上的人活像個酆都鬼城裏的人,怎的話也不大聲說,笑也不大聲笑哩,一個個形色匆匆的,王頭張道;還笑甚,生怕說錯話,口裏少了那巡杭大人愛聽的之乎者也,被拉下獄去哩,把咱這百姓整的膽戰心驚的,這饑荒的年歲還沒來,先要咱衣裳光鮮,口裏子子乎乎的,憋死個人哩,這年月難活人哩,咱的老秀才,上林山人拿好了油紙包的豆腐與了王頭張八個錢,提著花生豆腐去與他孫兒買撥浪鼓了。
走了幾步,見那走街的商販怎麽個個都穿的那讀書人才能穿的衣物,頭巾,都是藍袍子,四方巾本來那街上就無甚聲音,看著更是滲人,好好的一個俗裏街市,人氣充沛之處,恁是弄出個鬼裏鬼氣,崆峒妖生之地,不是個好兆頭,加上那映眼目的大紅,更添一絲詭氛。
上林山人走去一處賣撥浪鼓的架子上,平日都是大聲吆喝買賣的,這幾日都是悄聲啞氣的,山林山人問道;這些小鞀鼓兒,哪個聲音脆生些?那小販道:子曰;豬皮鼓聲兒脆乎乎的,上林山人道:你應說豬皮鼓聲兒脆乎,多加了個乎字,那小商販本就憋屈屈的說這話拗口不跌的,聽那上林山人還與他糾正,來氣確又小聲道;管咱一乎也好,兩乎也罷,咱就是三乎也可,你個老倌兒是來買咱鼓的還是要與咱來當先生的?上林山人道:咱還沒與你說道哩,你一個小商販的,穿了這儒生的衣物,就要把那儒生的樣兒學起來,咱與你糾正糾正尚可,賣鞀鼓的道:你以咱喜的穿這身狗皮哩,平日就是送與咱,咱也是不稀的穿的,走道也走不快,這身狗皮倒是把人束縛住了哩,上林山人道;那就與咱挑一個豬皮的,咱知道你們是被人強穿的,不與你計較罷了,咱可是真儒生,那儒生衣是正經的廟堂之物,可不是狗屁哩,以後再不能說那儒生衣是狗皮,可是大不敬重的話頭哩,那商販道:二十個錢,您走好罷,上林山人拿了撥浪鼓,心道;這遭瘟的劉知縣,怎的把這儒生服,隨意交給大字不識的人穿戴?這不是辱了咱秀才的名頭哩,還帶了儒生方巾,忒不像話,氣鼓鼓的。
過了幾日劉知縣這邊還沒收到探子得來消息,準備了幾日,巡杭大人猶如遁土了一般,音信全無,劉樂天準備了這幾日,就是為了巡航大人一到,好叫檢驗自己的功績,這才一鼓作氣的把個華陽弄成那樣,見著等來等去也不見巡杭大人的影兒,也免不得灰了心,氣力用完了,得不來那讚賞之話,所以也便再而竭,後而衰了,與劉知縣道;這巡杭大人也是,自己來沒個準數,也不叫人知會一聲,人家把個華陽弄的齊整整的,就等他來看了,他連一些影兒也見不著,到底還來得不來得,叫人等的心焦,他怕是以為咱手裏沒公事,就為接著他一人哩,咱現在也是沒力氣管了,哪有成日的去街上巡查的,劉知縣道;不管也罷,想是一時半會來不成了,咱自己忙自己的事情,等確定了再整不遲。
眼見一日過的一日,秋去深冬來,那華陽縣吃了混著白沙白土的米,拿去熬那稀稀的粥,一筷子下去,撈不上兩粒米的,所以個個哪有在嘴裏細嚼的,都是連湯帶水的喝下去,不知裏麵有沙土,一個個吃下肚裏墜漲的疼,隻是屙不出那粑粑來,一天積上一天,肚裏漲如鼓牛,死的人也是一個接一個,兩個死一雙,有那知曉的人,怕在吃死人,隻好把那高價搶來的米麵拿出來,透了太陽光才看的清楚些,隻好著個把那白沙挑出來,整家人圍在那簸箕邊上,一人拾個寸長的小木凳,成天抹月的撿那白沙石頭,一升的米一大家人硬是要選個兩三個時辰才勉強選的出來,又不能把真大米挑出去當沙子扔了,都是像篩金一般的仔細,有那稍微有良心的掌櫃一升米挑選出來也得半升,還有那更缺德的,一升選出來連少半升也得不下,簸箕裏還剩下些,一層薄薄的米來,地下全是厚厚的一片白沙土,挑選的那些百姓有哭天爺的,有咒罵劉知縣全家不得好死的。
深冬的季節,白日竟然打了幾聲響雷,怕是這百姓之毒咒後麵要靈驗,曹氏在佛堂念佛聽著這接二連三的洊雷之威,先是一驚,與身旁的鍾二嫂道:這臨了深冬怎的打氣這響雷來了,你比咋年長十幾歲,你可遇見這深冬打這響雷的時候?鍾二嫂子道;迴大奶奶的話,咱依稀記得咱父母餓死那年也是這樣,冬裏接二連三的打了十幾個這樣的響雷,把那地都震的搖了搖,咱村裏的人以為是地動了,抱著孩兒都出來了,後麵那老年人說是累震的,不是地動,咱們才敢進屋哩,曹氏道;也是餓死人的時節?鍾二嫂道;可不是哩,這天爺是在惜疼這些餓死的人罷,所以才打了這震累,老身幸的奶奶的庇佑,如是往日沒在這劉府,怕是老身全家人都得餓死哩,奶奶是一等一的善人,老天定會保佑奶奶,奶奶且不必驚慌,曹氏雖是聽了鍾二嫂的安慰之語,迴到房裏隻是一陣陣害怕起來,飯也沒吃就睡下了,到了第二日這常年鐵打的身子,得了病症了,起不來了。
流水的請了吳先生過來看,叫了劉樂天來看她娘曹氏,劉樂天趁著葉姨去了青紅池樓與她以前的姐妹敘舊去了,與小節兒在葉姨的住處廝混,屋裏四麵點了暖爐,上了好酒菜,三個丫頭再帳前伺候這,劉樂天與小節兒行那房事也不避人,當著那幾個小丫頭子麵上,毫無顧忌,那小節兒現也算終於得了道了,幾個丫頭,連同小菊花也是必定要看她臉色的,瞞的葉姨如封皮似的,誰要敢吐露半個子兒,劉樂天說了定要撿了頭發,打發給路上的花子去,唬的那幾個丫頭子嘴兒緊緊的,門上通報說是曹氏害了急症了,叫劉樂天快些過去看看大奶奶,少奶奶已是在床前伺候了,就等哥兒了,劉樂天道:這大冷的天,被窩裏舒舒服服的,又不是死人的厲害病,不過是吹了吹風,得了寒症罷了,吳先生來了就極好了,還鬼火火的叫咱作甚,你就與大奶奶說:哥兒今日也害了風寒,在被窩裏起不來了哩,那小斯道;迴哥兒的話,小的記住了哩,轉身就走了。
小節兒道:大奶奶得了急症想是厲害,哥兒快去看看,咱與哥兒的時間長,不消的在意這一會,姨姨沒來時,大奶奶雖兇,不曾打罵俺,哥兒爽利起來,萬不要背上這不孝的名頭,咱雖是做丫頭的人,書沒讀甚多,不如咱少奶奶強,但卻知做孩兒的要與爹娘盡孝道,劉樂天道;咱的小節兒也是知道這的,如是你姨姨定是不讓咱去的,你一個丫頭子比主子甚懂事乖巧些,咱聽你的話,這就去,從被窩裏麵爬出來,小節兒道;哥兒去是去,不要忘了答應咱的玉鐲子哩,劉樂天道:咱說話算話,前段時日應了你的兩對金戒指,一隻墜玉剔牙,不是都與你了哩,赤著身子起來叫丫頭些與他穿衣,屋內暖烘烘明堂堂的,拿起桌上的葡萄往嘴裏送了幾顆,穿好衣賞走出去了,做了那些事情,從暖暖的屋子出來,外麵天雖還沒大冷,卻打了個寒戰,往曹氏屋裏走去。
蔡姐兒早忙前忙後的與曹氏把湯婆子送與曹氏的被窩,吳老先生說曹氏是心裏受了驚,心脈不平的悸病,開了十顆定心丸每日一顆用溫熱的黃酒服下,又開了十貼的鎮心膏藥,每日貼一貼在心口處,蔡姐兒心道:婆婆是出了名了不怕事,甚事情能把婆婆驚著了?曹氏得知說劉樂天生了寒病,說道;咱這裏也是沒甚大礙,在勞煩吳先生去與咱樂兒看看,那小斯會說咱樂兒得了寒症,吳先生正拿了藥箱要去看劉樂天,那劉樂天劈麵與吳老先生撞見,吳老先生道;老倌兒真要來看大官人哩,大奶奶說您得了個寒症要咱來與你瞧瞧,劉樂天道:咱正是少年軀體,那寒症來的快去的也快,已然是好了,咱聽說咱娘病了,本等也起不來得身子,不知為甚一骨碌就爬起來了哩,急忙忙的來看咱娘,不消得你看了,隻是等咱姨姨迴來與咱瞧瞧她肚中是男,是女,這已是三四個月了,也瞧的出來了哩,吳老先生道:等姨姨迴來,再來叫老倌來哩,現老倌要迴去了哩,劉樂天道;迴去作甚,雪兒不過酉時前必迴來,你在咱劉府吃個晌午咱叫廚下與你做一桌好的,款待與你,吳老先生道:不勞大官人了,咱還有個病號等著的,咱要往他家趕,明日老朽再來討教哩,劉樂天道:你著老頭不領情,咱好意叫你吃些好的可惜了你無福消受哩,那與你六兩診金,你明日務必過來一躺,說著就去錢袋裏麵拿錢與吳老先生,吳先生道:加上明日也要不了這許多錢,劉樂天道:你就不要距來距去了哩,這外麵物價漲的嚇人,咱知道,咱明日仰仗你好好的與咱姨姨看看就是了,吳老先生也就不在客氣了,拿了錢出門了。
看著蔡姐兒在床頭,離那曹氏的床八仗遠,坐在隔斷處的另一間房裏,蔡姐兒道;吳先生說婆婆您是心裏受了驚,婆婆是遇著甚事情了?曹氏拉著蔡姐兒的手道;咱自打娘胎出生得那病的事情,一隻手也數的過來,那狐媚子自顧自己,也不來瞧瞧咱,不怪咱對她心狠,整日攛掇的咱樂兒不知好歹,得虧了咱的好媳婦,咱這些時日對她那樣好我兒記恨婆婆不?蔡姐兒道;婆婆心裏想甚,咱都知道,都是看在她的肚兒的份上,曹氏道;我兒理解為娘就是,咱隻是怕咱劉家有禍事,所以得了這心驚,吳先生醫術是了得的,一抹脈就知,蔡姐兒道:禍福隻在人為,今日種因,明日得果,咱不知這世上有無神佛鬼怪,隻知這因果卻無人可逃,現今這外麵有吃了白沙土死了的人,咱住在劉家吃的穿的都是好的,照理來說,哪能說自己的公公與漢子,可是婆婆你眼見外麵餓死的人隻會越來越多,不如把那米麵金銀舍些出來,平日見婆婆大把的舍與那靜心俺的姑子些,這次爽利不與那紅姑子,缽兒姑子,得出些餘錢餘糧拿來分給外麵的饑困之人也算是因,來日咱少受點果也是好的,請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