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書接上迴,複庭聲著門子引入西邊第五間大房,門前左右個立著一位丫頭,芝蘭香氣散播彌漫,複庭聲想到了他挑著粑粑的時節,那香味由淺入深,令人沉醉,複庭聲進入房內,隻見,明窗幾淨,書琴古玩,畫卷書籍旁列一架,房內曹氏坐在貴妃椅上隔著簾子,複庭聲到了姓名,打恭問安站在一旁,那曹氏見複庭聲頭戴一頂儒生帽,玄鞋道袍,一個極幹淨的身段,白淨的麵皮,兩邊的肉凹陷下去,眼神仿佛有滄桑之感,褪去以前那貪財傲慢的體態,眼眸,剩下的是悲苦和整日為生計發愁的一個人,那眼睛不再明亮,灰暗兩條眉毛之間是一條深刻的愁紋,曹氏開口道,先生以前做過幾個學童的課?複庭聲道,以前開過一個私塾,前前後後也有百來十個,曹氏又道,先生是否是本地人氏,有沒有一兒半女,複庭聲道,迴夫人的話,晚輩是這上林鎮人士,隻因人生坎壈悖逆至今還未娶上妻子,沒搭上幾句話,曹氏不知怎的,這複庭聲和前日那些來聘的先生比,人才也不高出他們,做學問曹氏也不懂好在哪裏,曹氏搭了兩言幾句邊把複庭聲定下了,定好明日來府上受拜師大禮。真是幾年無事乖逆,今日一出中得頭彩,人生萬事無定數,輕易莫放棄,那黑暗的洞子裏也要下來一絲陽光,曹氏與複庭聲講好一年與複庭聲六十兩銀子的束修,外加每年春,夏,秋,冬的四時換洗衣裳,早時,中飯,晚飯由專門的丫頭送來,叫他平時想吃點什麽給廚下廚子說就是,給複庭聲西邊地十一間房作為臥榻之處,複庭聲就像做夢一樣不知和曹氏說了些什麽就答應下來,也不知怎麽由丫頭引出大門,雙腳好像不是自己的腳,跟著魂就出去了,出了正大門,看見外麵人馬相接,離體的魂魄才進入身體,身子一個哆嗦,邊哭邊走,那眼淚就像大海豁了個口子樣,留個不停,一路哭迴家下,等人清醒過來,複庭聲端端的走青門巷子去找趙幹娘,敲開門,趙幹娘看複庭聲眼睛又紅又腫,以為沒應上,又被人一頓羞辱,叫複庭聲先進屋裏自己泡了茶與他,說到,你也不要見天的抹淚了,這邊不亮那邊亮,一個大活人不至於餓死,你人又吃苦又勤勞還怕少了你的營生哩,這複庭聲也不說話,站起來給趙幹娘跪下大大的磕了三個響頭,趙幹娘道你這是幹什麽哩,複庭聲才把怎麽進去,那曹氏也就問了幾句,就單單的把個知縣府小少爺先生的位置給與他了,又把曹氏說的一年的束修,衣裳,還有單獨的臥榻把與他住一五一十的與趙幹娘說起個不停,趙幹娘道,俺就是你這麽些年也該轉轉運了哩,老天這迴是開眼了的,複庭聲又大謝王幹娘與他說這件事情,又給他的勉勵,趙幹娘道,不消說這都是你的造化哩,有親自下廚給複庭聲湯了壺酒,做了幾個家常小菜,邊吃邊說道,你這會子去了可不能再和以前一樣,接下個不三不四的朋友,自己要分辨哩,把個學生好好教育成才,自己臉上有光,又是縣太爺的公子,你就是名士了哩,複庭聲道,再也不幹那些害人的勾當了哩,也不和狐朋狗友在一起瞎鬧哩,複庭聲酒足飯飽與趙幹娘道別,自己迴去破屋裏麵把那擔粑粑的挑子,用斧頭砍了一大塊柳樹木,再用銷子挫個平整,四四方方的一塊,又用清水把挑子和木塊洗幹淨,曬幹,用些爛布條子把挑子和木塊纏好,弄了個大大的囊袋撿了幾塊冬天沒燒完的廢柴火,那趙幹娘最開始資助的潤筆費買的二手舊貨棉襖,全部裝進那大囊袋,那挑子太長裝不進去,冒出一大截來,還剩下十幾個錢也不拿走,壓在破席子下邊,想到下一個落魄之人來了也好有幾個窩頭錢,第二天扛起這夯貨就到了知縣府,壓的直不起腰,那門子道,哪來的販貨二球,你那狗眼沒看著牆上的大字哩,各路商販不得在此停留,在不走大爺我要打了,你知道這是哪裏是你這麽個人來的地方哩,邊說就要下台階趕人,複庭聲放下夯貨,打恭道,在下不是販貨郎,今天是來府上教公子學業的,那門子才看到是昨天來的先生,曹氏也打了招唿,看到複庭聲來就恭謹引進來,就是小公子的先生哩,那門子道,先生您這一進門就是這知府的教學博士了,吃的穿的都是好的,新的,以前的東西還要他做甚,是我早就剪個稀巴爛了哩,你這高高冒出的一截是個什麽物件啊,莫不是打小少爺的戒尺哩,你這四四方方的又是什麽物件啊,家裏還少了你的床哩,未必然,你認房睡不慣新床要拿個這個板板墊著睡哩,又扒拉了下囊袋,說到你這舊棉衣是你家祖傳的哩,那過冬時節,府上要在織靛坊給你做嶄新的大皮衣哩,又往下扒拉了幾下拿出黑乎乎一塊焦炭,又到,想是先生平時教少爺累了,要和少爺唱那秦腔扮黑臉哩,要與少爺塗臉頑哩,複庭聲笑笑不說話,門子把那行李物件與複庭聲抗了進去,那丫頭,澆花的婆子看見,冒出的一大截像根大棍子都到先生教學嚴厲,要打少爺板子,有部分丫頭婆子看著這大囊袋又怪又驚,那門子把行李物件幫複庭聲搬進西門地十一間房,就走了,這邊丫鬟看茶,這邊鍾二嫂在給小樂天穿衣服,帶冠冕,準備吃了晌午行拜師禮,複庭聲坐在鏤空雕花,軟衽重因的床上看著這屋,但見:八寸書桌,一方上好安徽歙硯,四條福建墨條,一展大理石墊坐筆屏,幾隻筆直的兔毫,幾疊成色好的黃白麻紙,一掌琺琅鑲嵌玉石燈,一張朱紅漆太師椅,地板用細密的上等木和竹木拚接,出了臥榻還有個大隔間,用一張大柳曲木,福字鏤空隔斷,內設一張白瓷彩鳳釉桌幾,二張木製燈掛椅,靠牆邊一張可躺下人的禪定椅,各色齊全,這複庭聲把他的挑糞挑子用個麻繩穿起掛在粉牆上,那挑子常年累月的挑糞表麵光滑無比,還有些發亮,又把他那個楊柳木板板拿出來,墊在床下,巧的很和那床嚴絲合縫一絲不差,那件舊襖子,幾塊廢碳火一起包的好好的放入床下,收拾的差不多了,曹氏派人給複庭聲從裏到外準備了一個齊整,好叫行拜師禮穿戴,這邊下人從昨天就開始準備,紅布,芹菜,紅豆,幹瘦肉條,狀元糕,福壽糕,曹氏又叫下人放了個蔥在小樂天的書本裏,一家人吃過晌午,劉知縣也要到場,下人婆子準備一張四方長桌,桌上放兩個盥洗盆子,胡管家位列一旁手拿大紅等拜師禮結束好於複庭聲披紅,這邊曹氏和劉知縣各做一邊,複庭聲先由桌上盥洗盆淨手,再用白帕子搽幹淨,坐上主位,這邊小樂天由鍾二嫂牽著手拿一個大蘋果,頭戴紅弁冕,身穿暗紫小袍,腳凳翠花鑲邊短靴,上千給複庭聲大大的磕了個頭,把蘋果遞與複庭聲手上,複庭聲摸著小樂天的腦子到,今日拜師禮成,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願童子今後學風自善,溫故而知新,小樂天把拜師貼拿出來讀到,師道大哉也,複先生大鑒,後生樂天多年仰慕先生,今日收入門下,願每日打掃學堂,提前等候先生,伏願先生不吝賜教,劉府門下,晚生後輩劉樂天拜上!師禮畢,胡管家給複庭聲披紅,劉知縣和曹氏分別給複庭聲酌酒,複庭聲分別酬酢曹氏和劉知縣不在話下。曹氏又提前讓胡管家預支了十兩銀子,約好第二天正式在家下授課,直今日起這複庭聲就算是知縣府的正式西賓了,複庭聲打了招唿拿著十兩銀子去了趙幹娘家,買了一隻大雞,一個豬後膀,一些牛肉,一壺上好的酒,敲開找趙幹娘的門,千感恩萬道謝的,又把剩餘的九倆紋銀悉數與趙幹娘,趙幹娘推卸不要,複庭聲道,我遭難時你不記仇的助我這些,以前我是那渾人不懂,先今幹娘你男人又在外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輛銀子,你的女兒也嫁與外鄉,我知道你的錢也不見得寬裕,你不收下這些個那知縣的西賓我就不當罷了,趙幹娘也不推了,收了銀子和酒食,說要留複庭聲吃飯,複庭聲推到劉府催的緊,我要迴去備些功課了,也便就走了,這複庭聲教育劉樂天也是不留餘力的,恨不得把今生所見所學盡數抖出,該嚴的的時候嚴厲,該鬆動的時候鬆動,不對就要打板子,功課做的好就獎勵幾個棗兒,幾顆薑糖哄著頑。
先前劉樂天也是好學求學喜歡這些經書緯讖的,一日在秋日當前,複庭聲坐在一個落花樹下麵,看著滿地的落葉和花瓣,黃葉丹楓,映湖光清明一片,落霞彩蝶,流水驅暑氣,籬笆下,簇簇菊開,床頭新酒才漉,去歲人不在!複庭聲與劉樂天講到,詩雲,民為幫本,本固幫寧,道,今天下,那在人上者,不但不敬民愛民,反而加萬事與民眾想要讓他們拚命的幹活,疲憊人民的身體,蒙蔽人民的思想,沒日沒夜的幹活,那下麵的人不知所以然一年到頭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就隻有一點了,然後就更加拚命的做,做的越多交的賦稅就越多,到後麵更窮,這樣那基層人就像那大弓上的鉉,越來越緊,遲早要斷,基層斷隨之中層斷,上層斷,最後威脅國家安危,那富貴簪纓之家,整天刻毒百姓,打野獸,街頭戲馬,肥甘美酒,於是百姓看著那百官不做事,不下田,官司也是輕易打不得,一進衙門就要收錢,本來張家丟個雞,李家不見條狗這種小事,一頓下來夠買十個畜生了,大官小官都是不作為的,眼見日子一天不如一天,那老百姓中就有恨官的,咒罵的,這些都是輕的,正所謂窮生奸計,那受不了窮的就要出拐子,偷子,殺人越貨。落草為寇與官府為敵的不再少數,那女子不守婦道,孩子不像孩子多如牛毛,這國怎麽寧,這家怎麽安?當然這番話是不能讓劉知縣聽到的,劉樂天道,前些日子先生讓我讀那聖人書上說,天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那書上講到治理國家就如同治理一個大家是一樣的哩,首先這一家之主要是個說話算話,穩穩如君子的上大人樣子,要聽的進去良言,要自己修身才可以震懾下邊的人哩,再者是兄弟姊妹要和睦哩,從下麵要引導和教育,如果又不教化他們,他們犯了錯誤就懲罰這就是暴,大人身邊還要有齊心為這個家好的人才可以哩,如果有那外心之人,要把一個好家裁開哩,那大人也不能偏心,一碗水要端平,不然那少水的地方就要出亂子哩,也要像先生一樣對做了好事的下人賞幾個棗兒,做了壞事的下人打幾下板子,不能好賴不分,犯了同樣的事情,一個罰的重一個罰的輕,這也是不行的哩,複庭聲聽了,一是欣慰一個十幾歲的娃娃有這番見底,也算是這幾年的一點盼頭了,二是這劉知縣是個一等一的貪官汙吏,在劉樂天麵前提起這些未免不好,以後也就不再提起了。
這天劉知縣休沐在家,家人進寶上前報到,老爺外麵有說是你老家的族人帶這個和少爺差不多大小的男子,在外麵說要見您,這劉名文道,我先今這個位置,卻要什麽親戚,對進寶說道,你且去問他姓甚名誰,後再來報我,進寶又進來到,他說是老爺您父親同輩的兄弟的兒子,叫做劉在興和他的兒子劉巴拉,這劉文名在腦子裏打了個轉想到原來是他父親的同輩兄弟,想到那年沒發跡的時候,去他家借米,米沒借到,一頓好罵,什麽一輩子窮秀才的兒子,熬不出頭,你那老漢清高,又下不得身子去做幾個買賣事,我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要吃米,叫你爹去要,我一年外出跑活計才得幾個銀子,借一次就有第二次,那來那麽多錢填你家的大張口,他那媳婦子卷著手,從廚房端出來一鍋剛蒸好的白麵饃饃,放在客廳,大聲罵道,老不死的還不進來噻餓子,在那裏打樁哩,家裏有個吃白食的,又來個不要臉的,人家屋裏也不是大戶米倉,一天要來搜刮。劉名文叫進寶喚他們進來,這鄉下人哪裏見過這富貴地界,趕忙給劉名文磕頭帶哈腰的,從老家帶了些土貨,田雞和一筐山核桃,叫下人把個土貨抬將下去,抬頭看到,這劉在興一副鷂子眼,一張豬腰子臉,一副狗頭鼻,一張四方嘴,穿個舊道袍,腳底全是泥巴,那劉巴拉更是長了個奇像,兩隻眼睛一邊望風,一邊站崗,一個酒糟鼻,配了一個女兒的櫻桃小口,還是個無眉大俠,穿了個長衫子,上麵黃一塊,黑一塊不知是些什麽,劉知縣道你是我二舅的兒子啊,這劉巴拉是你先今的兒子啊,劉在興道,迴大老爺的話,是的,劉知縣道怎麽我二舅和妗母不一起來啊,劉在興道,不瞞著大爺家父年前亡化了,這劉在興不說她娘在家不方便出不了遠門,他說你妗母老了不方便出不了門,走不了水路,拍了劉巴拉的頭喊叫老爺,劉巴拉無師自通,長了副奇像,也算半個奇人,從小就是遊街穿牆,偷東西做過牢的人,比劉樂天大兩歲有餘,今年十歲有五,這種人最得劉知縣喜歡,一通胡語說道,我爺爺從我小時候就說我家出了個大官,我們劉家上下都以您為榮,家裏祖宗祠堂還供奉了你的長生牌位,每天早晚三炷香保佑您長命百歲,造福一鄉,我爺臨死之前要我爹帶著我來投奔大老爺您,說您身邊都是買的外姓家人,沒有一個本族劉家的人,做官的今朝明朝都無定數,家裏多幾個本族之人就是天塌下來也有自己人頂著,那些外姓人靠不住,有事就要拿家裏的東西跑走哩,求老爺收下,以後有什麽防身的事情,我劉巴拉跑在老爺你前麵給你頂著那刀子哩,劉知縣心道,好個活動貼心的人,自己確實是還沒有本族的家人,出了胡別古一家是我父親在世的老人了,其餘都是當了知縣陸陸續續買來的外姓家人,也忘記自己年少時節受辱的事情了,自己得舅舅又死了,我兒劉樂天要是有這劉巴拉一般的聰明會來事我還愁個什麽哩,又問劉巴拉敢不敢看殺雞殺鴨,劉巴拉到,什麽看不看就是自己上手就是手到擒來,打鳥也是常事,劉知縣又問劉巴拉,道,我們劉家出了我這官,你們都說以我為榮,我且問你這當官是為個什麽哩,劉巴拉到,都說做官好,屋裏能出一個官全家都升天,祖墳冒青煙,當官當然是為了多多的銀子,多多的美妾妻子,多多的吃,多多的耍樂子,身邊還有一大群人服侍,接觸的也都是當官的人,天天就是吃好喝好就行,出去那街上的人都要叫老爺,看見了都要磕頭,想怎麽就怎麽就是皇帝也不換哩,又要斷案子,哪家給的銀子多就說那家對,好不快活威風哩,劉知縣聽了,連續擊掌三下道了三聲,好,好,好,妙,妙,妙!滿腦肥油的臉笑的要擠出幾滴油來,心道,這麽靈光的孩子要是留在我兒劉樂天身邊當個書伴也可讓我兒學著他點,所謂良朋益友就是如此了,當下拿定主意道,起來吧,又問你可開過蒙沒有啊,那劉巴拉哪知道什麽叫開蒙,迴到,會老爺的話,巴拉我會開門,也會關門就是不會開這個蒙,劉知縣道,會不會麽沒係家下有現成的西賓,和我兒一起學也是一樣的,認得幾個字就行,主要叫我兒學學他身上的習性,劉知縣道,我兒劉樂天現下也缺個書伴,你就和他一起留在我這裏學習,劉在興聽了道,老爺還有沒有我的差事啊,劉知縣道,你年紀與我一般大,我這裏暫時沒有給你的事情,你還是迴去照顧你老母,你兒子劉巴拉在這就夠了,和劉知縣也不是找不到事與他,就算是報那一米之仇吧,打發了劉在興迴家,劉巴拉在家要與劉樂天為書伴。詩曰:良朋千金難求,損友不請自來,本是菁菁君子,變為地獄羅刹!請看下迴。
先前劉樂天也是好學求學喜歡這些經書緯讖的,一日在秋日當前,複庭聲坐在一個落花樹下麵,看著滿地的落葉和花瓣,黃葉丹楓,映湖光清明一片,落霞彩蝶,流水驅暑氣,籬笆下,簇簇菊開,床頭新酒才漉,去歲人不在!複庭聲與劉樂天講到,詩雲,民為幫本,本固幫寧,道,今天下,那在人上者,不但不敬民愛民,反而加萬事與民眾想要讓他們拚命的幹活,疲憊人民的身體,蒙蔽人民的思想,沒日沒夜的幹活,那下麵的人不知所以然一年到頭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就隻有一點了,然後就更加拚命的做,做的越多交的賦稅就越多,到後麵更窮,這樣那基層人就像那大弓上的鉉,越來越緊,遲早要斷,基層斷隨之中層斷,上層斷,最後威脅國家安危,那富貴簪纓之家,整天刻毒百姓,打野獸,街頭戲馬,肥甘美酒,於是百姓看著那百官不做事,不下田,官司也是輕易打不得,一進衙門就要收錢,本來張家丟個雞,李家不見條狗這種小事,一頓下來夠買十個畜生了,大官小官都是不作為的,眼見日子一天不如一天,那老百姓中就有恨官的,咒罵的,這些都是輕的,正所謂窮生奸計,那受不了窮的就要出拐子,偷子,殺人越貨。落草為寇與官府為敵的不再少數,那女子不守婦道,孩子不像孩子多如牛毛,這國怎麽寧,這家怎麽安?當然這番話是不能讓劉知縣聽到的,劉樂天道,前些日子先生讓我讀那聖人書上說,天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那書上講到治理國家就如同治理一個大家是一樣的哩,首先這一家之主要是個說話算話,穩穩如君子的上大人樣子,要聽的進去良言,要自己修身才可以震懾下邊的人哩,再者是兄弟姊妹要和睦哩,從下麵要引導和教育,如果又不教化他們,他們犯了錯誤就懲罰這就是暴,大人身邊還要有齊心為這個家好的人才可以哩,如果有那外心之人,要把一個好家裁開哩,那大人也不能偏心,一碗水要端平,不然那少水的地方就要出亂子哩,也要像先生一樣對做了好事的下人賞幾個棗兒,做了壞事的下人打幾下板子,不能好賴不分,犯了同樣的事情,一個罰的重一個罰的輕,這也是不行的哩,複庭聲聽了,一是欣慰一個十幾歲的娃娃有這番見底,也算是這幾年的一點盼頭了,二是這劉知縣是個一等一的貪官汙吏,在劉樂天麵前提起這些未免不好,以後也就不再提起了。
這天劉知縣休沐在家,家人進寶上前報到,老爺外麵有說是你老家的族人帶這個和少爺差不多大小的男子,在外麵說要見您,這劉名文道,我先今這個位置,卻要什麽親戚,對進寶說道,你且去問他姓甚名誰,後再來報我,進寶又進來到,他說是老爺您父親同輩的兄弟的兒子,叫做劉在興和他的兒子劉巴拉,這劉文名在腦子裏打了個轉想到原來是他父親的同輩兄弟,想到那年沒發跡的時候,去他家借米,米沒借到,一頓好罵,什麽一輩子窮秀才的兒子,熬不出頭,你那老漢清高,又下不得身子去做幾個買賣事,我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要吃米,叫你爹去要,我一年外出跑活計才得幾個銀子,借一次就有第二次,那來那麽多錢填你家的大張口,他那媳婦子卷著手,從廚房端出來一鍋剛蒸好的白麵饃饃,放在客廳,大聲罵道,老不死的還不進來噻餓子,在那裏打樁哩,家裏有個吃白食的,又來個不要臉的,人家屋裏也不是大戶米倉,一天要來搜刮。劉名文叫進寶喚他們進來,這鄉下人哪裏見過這富貴地界,趕忙給劉名文磕頭帶哈腰的,從老家帶了些土貨,田雞和一筐山核桃,叫下人把個土貨抬將下去,抬頭看到,這劉在興一副鷂子眼,一張豬腰子臉,一副狗頭鼻,一張四方嘴,穿個舊道袍,腳底全是泥巴,那劉巴拉更是長了個奇像,兩隻眼睛一邊望風,一邊站崗,一個酒糟鼻,配了一個女兒的櫻桃小口,還是個無眉大俠,穿了個長衫子,上麵黃一塊,黑一塊不知是些什麽,劉知縣道你是我二舅的兒子啊,這劉巴拉是你先今的兒子啊,劉在興道,迴大老爺的話,是的,劉知縣道怎麽我二舅和妗母不一起來啊,劉在興道,不瞞著大爺家父年前亡化了,這劉在興不說她娘在家不方便出不了遠門,他說你妗母老了不方便出不了門,走不了水路,拍了劉巴拉的頭喊叫老爺,劉巴拉無師自通,長了副奇像,也算半個奇人,從小就是遊街穿牆,偷東西做過牢的人,比劉樂天大兩歲有餘,今年十歲有五,這種人最得劉知縣喜歡,一通胡語說道,我爺爺從我小時候就說我家出了個大官,我們劉家上下都以您為榮,家裏祖宗祠堂還供奉了你的長生牌位,每天早晚三炷香保佑您長命百歲,造福一鄉,我爺臨死之前要我爹帶著我來投奔大老爺您,說您身邊都是買的外姓家人,沒有一個本族劉家的人,做官的今朝明朝都無定數,家裏多幾個本族之人就是天塌下來也有自己人頂著,那些外姓人靠不住,有事就要拿家裏的東西跑走哩,求老爺收下,以後有什麽防身的事情,我劉巴拉跑在老爺你前麵給你頂著那刀子哩,劉知縣心道,好個活動貼心的人,自己確實是還沒有本族的家人,出了胡別古一家是我父親在世的老人了,其餘都是當了知縣陸陸續續買來的外姓家人,也忘記自己年少時節受辱的事情了,自己得舅舅又死了,我兒劉樂天要是有這劉巴拉一般的聰明會來事我還愁個什麽哩,又問劉巴拉敢不敢看殺雞殺鴨,劉巴拉到,什麽看不看就是自己上手就是手到擒來,打鳥也是常事,劉知縣又問劉巴拉,道,我們劉家出了我這官,你們都說以我為榮,我且問你這當官是為個什麽哩,劉巴拉到,都說做官好,屋裏能出一個官全家都升天,祖墳冒青煙,當官當然是為了多多的銀子,多多的美妾妻子,多多的吃,多多的耍樂子,身邊還有一大群人服侍,接觸的也都是當官的人,天天就是吃好喝好就行,出去那街上的人都要叫老爺,看見了都要磕頭,想怎麽就怎麽就是皇帝也不換哩,又要斷案子,哪家給的銀子多就說那家對,好不快活威風哩,劉知縣聽了,連續擊掌三下道了三聲,好,好,好,妙,妙,妙!滿腦肥油的臉笑的要擠出幾滴油來,心道,這麽靈光的孩子要是留在我兒劉樂天身邊當個書伴也可讓我兒學著他點,所謂良朋益友就是如此了,當下拿定主意道,起來吧,又問你可開過蒙沒有啊,那劉巴拉哪知道什麽叫開蒙,迴到,會老爺的話,巴拉我會開門,也會關門就是不會開這個蒙,劉知縣道,會不會麽沒係家下有現成的西賓,和我兒一起學也是一樣的,認得幾個字就行,主要叫我兒學學他身上的習性,劉知縣道,我兒劉樂天現下也缺個書伴,你就和他一起留在我這裏學習,劉在興聽了道,老爺還有沒有我的差事啊,劉知縣道,你年紀與我一般大,我這裏暫時沒有給你的事情,你還是迴去照顧你老母,你兒子劉巴拉在這就夠了,和劉知縣也不是找不到事與他,就算是報那一米之仇吧,打發了劉在興迴家,劉巴拉在家要與劉樂天為書伴。詩曰:良朋千金難求,損友不請自來,本是菁菁君子,變為地獄羅刹!請看下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