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對於軍方高層的彈劾,曆來都極其有度量,嚴重的方麵絕對不敢隨便彈劾。


    他們彈劾的曆來都是那些位高權重,又是對於鹹陽朝臣有著不滿情緒的存在。


    當然凡是坐上帝國三軍元帥位置的軍方高層,出於各方麵的思量,他們都會象征性的彈劾些。


    而這些年過來,凡是坐上南軍元帥位置的帝國元帥,基本上都毫無疑問會牽扯大部分朝臣彈劾的方向。


    項信在位時期的彈劾奏疏,可以與李立青在任南軍元帥時候的彈劾奏疏基本持平。


    在出身方麵,項信基本上沒有什麽硬傷,雖說帝國世家如同天空的繁星那般稠密。


    可是對於那些出身寒門的高層,朝臣曆來都是講究拉攏,實在拉攏不過來,就會選擇不得罪,同樣不與他們親近。


    隻有那些真正位高權重的寒門,他們沒有辦法拉攏,又是掌握著讓他們恐懼的東西,朝臣才會選擇彈劾。


    項信出身寒門,基本上沒有世家背景,又是出身學宮,和太常卿仝致遠交好。


    本來這些因素足以讓朝臣們不對項信下彈劾奏疏,可是項信畢竟是帝國南軍元帥,又是在南境嶺南道和江南道行事霸道幾分。


    帝國三軍當中正副兩位元帥,就他項信在位南軍元帥的時候特殊些,偏偏不設立南軍副元帥。


    言之鑿鑿要求政令通達,對於朝臣而言,他們雖然沒辦法往南軍當中安插屬於自己的南軍副元帥,可是卻看不慣項信這般態度。


    因而十幾年來,時刻不停的彈劾項信,力求把項信在鹹陽朝堂的名聲徹底搞臭。


    即便項信好友乃是太常卿仝致遠,仝致遠又是兩朝帝師,三朝元老,位高權重。


    可是項信惹惱大部分朝臣,仍舊是完整無保留的被彈劾,誰都沒有辦法改變。


    這也是後來項信要出任帝國太尉,大部分朝臣反對的更加真實的意味。


    他們之前瘋狂彈劾項信,把項信在鹹陽的名聲想要搞臭,沒想到項信現在走到更高的位置,直接出任帝國太尉,讓朝臣們簡直寢食難安。


    因而才是想要繼續瘋狂一波的彈劾項信,好在皇帝陛下丟出禦史台的肥缺,讓朝臣們的目光紛紛轉移到禦史台上麵去。


    與項信行事霸道不同,李立青則是出身的問題嚴重,如同把柄一般始終被朝臣們拿捏。


    李立青雖然在學宮裏麵學習過,可以過濾一部分來自隴西道世家的關係。


    但是朝臣們想要用這點來攻訐彈劾李立青,倒是可以隨便拿來用,沒辦法,隴西道世家勢力龐大,卻是沒辦法插手帝國政務。


    那些身居朝堂高位的官員們卻是不害怕隴西道世家的威儀,畢竟帝國到底還是趙家的帝國。


    要是隴西道世家敢在鹹陽朝堂撒野,那便是不把皇室趙家放在眼裏,勢必引起皇帝陛下的忌憚。


    千年來,隴西道世家安分守己,就是想要綿延這種富貴榮華,而趙家皇室不敢下手,又是顧念開國的功勞。


    隻是曆來前麵的皇帝疑心重,對於隴西道世家都有著擔憂,害怕趙家皇室被顛覆。


    直到桃源始祖更迭世宗皇帝之位,進行簡單的世係調整之後,讓皇帝對隴西道世家的忌憚開始減弱。


    不過朝臣卻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依舊保持著敵視的態度麵對隴西道世家。


    李立青有著隴西道世家李家的出身,又是李家的嫡係,對於朝臣而言,這樣的人掌兵到底有著危險。


    哪怕李立青在先帝力排眾議讓他出任南軍元帥,李立青做事謹小慎微,害怕的就是朝臣的口誅筆伐。


    可是他的謹小慎微沒有換來朝臣們的收斂,反而肆無忌憚起來,開始對李立青彈劾。


    剛開始的時候李立青倒是有些不習慣,有些無比憤怒,隻是到了後來,漸漸便沒有了那樣的憤怒。


    如同看待鹹陽裏麵跳動的螞蟻般看著那些朝臣的彈劾,隻要他忠心耿耿,皇帝陛下自然對他信任。


    何況別人不知道,皇帝陛下卻是知道,李立青有著桃源的背景,曾經在桃源學習過數月。


    隻不過那時候是相邀而去,那時候的桃源裏麵,沒有別人,僅有那位大先生書青。


    朝臣彈劾隻是耳朵裏麵有嗡嗡嗡的響音,對真正位高權重的李立青和項信而言,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突破。


    皇帝陛下的信任,足以勝過朝臣們千萬道彈劾奏疏,以及那些數不清的萬語千言。


    好在朝臣都不是蠢笨的存在,在麵對某些事情的時候,還是擁有著極其準確的度量。


    例如十幾年前那場西方諸國入侵的戰爭,李立青臨危受命成為三軍總指揮,兼任南軍元帥。


    在李立青對抗西方諸國的時候,朝臣們即便對李立青的行軍策略有所不滿,都是沒有上過一道彈劾奏疏到勤政殿。


    因為他們明白,在危難的時候,李立青率領的帝國三軍將是保護帝國統治的最尖銳的武器。


    在這樣的時候,對外要選擇團結一致,不可以出現半點分歧,否則必然前功盡棄。


    正是來自鹹陽朝堂的支持,讓李立青麵對西方諸國的指揮遊刃有餘,沒有任何阻礙的軍令,是戰爭勝利的關鍵因素。


    不過當時朝臣們心中仍舊有著忌憚,畢竟李立青若是戰勝西方諸國,以他南軍元帥,三軍總指揮,帝國軍部尚書的身份。


    將是麵臨封無可封的境地,唯有那道帝國太尉的位置可以坐一坐。


    這些朝臣是絕對不能允許隴西道世家出身的軍方高層坐上帝國太尉的,不是偏見,是保險,連是皇帝都不可能允許。


    好在戰爭結束,帝國行了滅國之戰,李立青一戰封神,成為名傳世間的大秦軍神。


    戰爭結束之前,朝臣們都是寫好阻礙皇帝陛下加任李立青出任帝國太尉的彈劾奏疏。


    沒想到彈劾沒有成功,以李立青乞骸骨歸來落幕。倒是讓朝臣們鬆了口氣,總比他們彈劾要好。


    畢竟李立青戰勝西方諸國入侵,是帝國功臣,結束就彈劾人家,落入小人風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盡餘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嚴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嚴於並收藏盡餘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