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路斥候在上將軍廉頗的命令下奔出趙軍大營,他們要在趙括和廉頗謀劃的行動地區進行全方位自己的偵查,所有可以通行的道路,山穀的大公會還寬度和深度,埋伏士兵的位置。


    這個深穀上將軍廉頗曾經親自去看過,這就是戰國時期的將領,他們妹妹展開一場大戰都要親自勘察地形,排兵布陣,即便是大的陣戰也是如此,畢竟十幾萬人甚至更多的軍隊交戰,單單憑借肉眼是完全無法看清整個戰場的。


    在中國曆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趙括能夠說出來不下十個,但是麵對目前的這場戰爭,趙括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戰例做範本,一切隻能依靠自己和廉頗兩個人的謀劃。


    這不是一場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戰爭,趙國並沒有被逼上絕路,按照廉頗上將軍的意思,大軍後撤到丹水壁壘,秦軍即便是再多的大軍也不可能攻破,趙國防線無憂。


    但是趙括不想戰況在迴到一年前,不想讓長平之戰在繼續上演,這樣僵持的局麵一旦上演,對趙國及其的不利,趙國剛剛展開的複興之旅很可能胎死腹中。


    一路路斥候不斷地返迴,但是最遠的一路還沒有信息,那是偵測秦軍從魏國邊境繞過來的秦國精銳大軍的斥候,也是趙國準備伏擊的那一路秦軍。


    中軍幕府,上將軍廉頗站在地圖前麵,盡管最後一路斥候還沒有迴來,但一切跡象都已經表明秦軍的行動目的。


    “王上,秦國軍隊在各個山口集結,封堵山口,阻擋我大軍進攻,這和前幾天秦軍避而不戰的戰略發生變化。”


    上將軍廉頗在地圖上秦軍部署的位置不斷地指點,從地圖上可以看出,秦軍現在二十萬正麵大軍的相對位置,白起在每個山口都部署大軍,封鎖趙國大軍繼續進攻的路線。


    看到這一切,趙括心中徹底的明白武安君白起的宏偉戰略,此時趙國三十萬大軍所在的位置是丹水東岸東西將近百裏的距離,南北將近五十裏的距離。


    這個距離看起來相對平坦,並沒有什麽大的山川溝壑,並不適合一個圍攻的戰場,但武安君白起設定的戰場就在他們的腳下。


    隻要這個時候攻占趙國身後丹水東岸的趙國大軍壁壘,以壁壘為依托擋住趙國大軍後退的道路,趙國三十萬大軍就會被圍堵在這個巨大的戰場之中。


    白起不愧是戰國時期第一戰神的存在,在軍事謀劃上無人能及,這樣一個宏大的戰場謀劃,估計其他的將領永遠都不會想到,也不會向這個方向去想,這完全是不同高度的戰爭謀劃。


    更遠的地方斥候沒有偵查,但是趙括心中清楚,在這個包圍圈的外圍一定有一個適合秦國騎兵運動的路徑,能夠讓秦國大軍遙相輝映,保證阻擋趙國大軍從其他方向撤退。


    “上將軍,武安君白起好謀劃,這是準備將我趙軍困死在這裏。”


    趙括向上將軍廉頗說到,上將軍廉頗很明顯也已經發現這一點,臉上的表情十分的凝重,大軍位於險境,廉頗作為大軍統帥心中怎麽能不著急。


    “王上,秦軍正麵的合圍已經形成,不出三日秦軍必定抵達我丹水壁壘,若不能阻擋秦軍奇襲,我丹水大營危亦。”


    上將軍廉頗同樣也看出來武安君白起的謀劃,如果沒有來自東都洛陽的信息,沒有這次大規模的斥候偵查,上將軍李牧絕對無法想象,武安君白起竟然會部署這樣一個龐大的戰局。


    同樣都是戰國末期著名的將領,上將軍廉頗怎麽會感覺不到這場戰爭的危機,昔日自己就是感覺到武安君白起在戰場之上的龐大野心,不得不將趙國數十萬大軍部署在丹水東岸,沒有想到這一次武安君白起的謀劃更加的龐大。


    “上將軍,屆時你率領二十萬大軍防禦丹水壁壘,我率領十萬大軍伏擊秦國大軍,若秦軍突破伏擊,我會率領大軍從側麵向丹水壁壘移動,同你匯合。”


    趙括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半圓,對於秦國大軍並不需要更多的謀劃,戰場上的事情一切都要在打起來之後才知道下一步需要怎麽做。


    “王上萬萬不可,伏擊秦軍兇險,老臣帶十萬大軍前往。”


    上將軍廉頗立刻大聲說道,盡管自己是趙軍主帥,但趙括是趙王,讓趙王率領大軍以身犯險,這是做臣子絕對不可以的。


    “上將軍,此時無需爭辯,丹水大營是我趙軍此戰勝敗之關鍵,待我率領大軍出發之後,上將軍掌控時間布防丹水大營。”


    趙括製止了上將軍廉頗的反對,丹水壁壘大營是上將軍廉頗多年打造,如何防禦廉頗自然是最佳人選。


    一旦自己伏擊秦國大軍,武安君白起一定不會坐以待斃,勢必會展開對壁壘的進攻,打開壁壘就是打開秦國通向邯鄲的大門,對手是武安君白起,所有可能不可能的情況都會發生。


    “諾!”


    上將軍廉頗不在多言,畢竟趙括在成為趙王之前也是趙國名將,東檔西殺未有敗績,這一點即便是上將軍廉頗也不得不佩服。


    “報王上,上將軍,南部發現秦國大軍數十萬,正在全速向我丹水大營方向進發,距離我丹水大營不足百裏。”


    就在趙括和廉頗兩個人研究如何作戰的時候,最後一路斥候終於返迴,一切都清晰的呈現在眾人的麵前,秦國大軍的蹤跡。


    斥候在地圖上清晰的標注出秦軍先頭部隊所在吃的位置,距離丹水大營隻有兩天的行程,距離伏擊的位置也隻有一天的距離。


    “王上,魏國和楚國竟然沒有絲毫信息傳來,這兩位卑鄙的國家。”


    上將軍廉頗憤怒到了極點,這就是戰國時期的邦交,利益當頭,盟友都是用來出賣的,秦國大軍出發至少有兩三天的時間,而魏國和楚國沒有絲毫的示警。


    而且這些軍隊都是來自魏國邊境,這就意味著楚國和魏國已經徹底放棄了這場戰爭,徹底的放棄了趙國。


    “上將軍,此一戰勢在必行,今晚我便率領十萬步卒出大營伏擊秦軍,上將軍明晚集結大軍全速返迴丹水大營布防。”


    這個情報早就在趙括的預料之中,根本沒有絲毫的意外,這一戰能夠擊退秦軍,就看這次伏擊的效果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沙場點兵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沙場點兵1並收藏趙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