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宮正殿,趙王丹端坐在王座之上,趙括第一時間進宮上奏趙王丹,此時相國平陽君趙勝也在。
趙王丹和相國趙勝兩個人正在為趙國的糧草發愁,四十五萬大軍,一天的消耗十分驚人,趙國雖然強大,但國內已無糧,無法和強秦這樣消耗下去。
“啟奏我王,‘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臣奉我王詔領兵抗秦,需秘密潛入軍中,查看秦軍動向,製定合適戰法,臣請我王留廉頗將軍在軍中,以此迷惑秦軍。”
“相國以為如何?”
趙王丹立刻轉過頭向相國平陽君趙勝問道。
“啟奏我王,趙括將軍此言大善,廉頗留在軍中一可以迷惑秦軍,二來也能穩定軍心。”
趙勝立刻迴應,口吻之中多是稱讚。
“好,將軍妙計可行,準奏。”
其實趙勝力薦趙括更迭老將軍廉頗也有著自己的私心,擁兵自重永遠都是王家的最大心痛。
但是趙括沒有領過兵,這一點趙勝心中也十分清楚,昨天趙括一番談兵論道,讓趙王丹和相國趙勝聽得熱血沸騰,但作為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陽君趙勝迴去之後還是感覺有些不妥。
趙王丹本來也沒什麽主見,有主見也不可能在國家安危之際,聽信秦軍謠言,幹出來讓趙括更迭廉頗這樣的蠢事。
“啟奏我王,臣還有一請,臣請我王命安平君田單為趙軍參軍,安平君田單昔日大敗燕國上將軍樂毅,臣之妙計尚需一領兵之將,望我王恩準。”
“相國以為如何?”
“迴稟我王,趙括將軍此計大善,田單任參軍出現在我軍大營,不僅可以領兵作戰,更可以讓秦國對齊國生疑,打破齊國和秦國的聯盟,此計甚好。”
“好準奏,來人傳詔客卿田單,命其為參軍隨將軍出征。”
趙王丹立刻大喜,這個堂弟趙括還真給自己驚喜不斷,看來秦軍懼怕趙括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趙括站在那裏真的是一陣的無語,合著趙王丹就會‘相國以為如何啊!’
“啟奏我王,臣以為我軍攻秦需兵貴神速,臣請即刻出發,早日擊潰秦軍。”
“相國以為如何?”
“迴稟我王,臣以為趙括將軍所言甚是”
“準奏!”
趙括一真鬱悶的離開了趙王宮,對於趙括之前對趙王丹的記憶,都是趙王丹如何器重自己,今天趙括算是開眼了,這位趙王丹還真是奇葩。
不過現在沒有心情研究這些,趙括立刻派遣侍衛請安平君田單到趙軍邯鄲大營,即可動身前往趙軍大營,長平之戰的危局還沒有解除,白起的五十萬大軍還在丹水西岸。
趙軍邯鄲大營,原本駐守十萬趙國大軍的大營之中空蕩蕩的,隻剩下幾百老兵留守,這樣的景象已經兩年的時間。
戰時這裏成了趙軍前線的糧草中轉站,營門口近百輛運送糧草的牛車正準備出發,征調的民夫在軍兵的組織下在官道之上排了長長的隊伍。
遠處安平君田單身披戰甲飛馳而來,和趙括身邊數十名侍衛不同,田單的身邊隻有那名守門的家老,此時這位家老也是身披鎧甲,身上煞氣外漏。
田單精神抖擻,麵色紅潤,騎在馬上器宇軒昂,戰馬飛馳來到趙括麵前,別看田單府中沒有過多的侍從,但是田單和家老的兩匹戰馬絕對不是凡品,一看就是北地的駿馬。
“參軍田單見過將軍。”
田單飛身下馬,來到趙括麵前,躬身施禮,嗓音洪亮,中氣十足。
別看之前趙括在田單麵前大喊‘安平君救我’,此時趙括是軍中主將,田單則是參軍,身份不同,田單也不能例外。
“安平君不必客氣,此一戰還需安平君多多謀劃。”
趙括立刻迴禮,這可是自己的救命稻草,更何況現在的趙括已經不是之前那個紙上談兵,趾高氣昂的趙括。
“安平君,正好有一隊運送糧草的車隊,我們就以押運糧草的軍兵身份出發。”
趙括指著遠處長長的運送糧草車隊向田單說道。
“將軍甚好,兩年間運送糧草已經是常態,秦軍也不在留意。”
邯鄲大營,運送糧草的車隊緩緩開出大營,趙括和田單便在隊伍之中離開邯鄲,向著秦趙百萬大軍征戰的沙場出發。
邯鄲的野外一片荒涼,九月的趙國本該是農耕時節,但是郊外的田野之中多是婦幼和老人,不見壯年的身影,到處都是殘破的景象。
這一戰趙國可以說是傾舉國之力,能夠上戰場的年輕人幾乎都去了趙軍大營,想到曆史上的長平之戰,四十萬趙軍坑殺成就白起殺神的名號,邯鄲長夜伴哭聲!趙括心中不禁一歎。“隨我來!架……”
趙括不再多想,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已經計劃完畢,接下來就看天意,手中馬鞭揮舞,雙腿用力,戰馬猛然加速向著趙軍大營方向狂奔。
身後參軍田單,眾侍衛立刻全都揚起馬鞭,此時已經離開邯鄲,路上不見人影,沒有必要在跟著糧車隊伍。
身後兩名侍衛緊隨其後,官道之上二十騎飛馳帶起一陣塵土,偶爾遇到行人都是立刻避讓,秦趙兩國已經開戰兩年,官道之上常有騎兵飛馳而過,早已經見怪不怪!
一天的狂奔,終於在夕陽西下的時候,趙括一行已經遠遠能夠看到趙軍大營,連綿浩蕩的軍營呈現在落日的餘暉下,丹水東岸。
震撼,絕對視覺上的震撼,四十餘萬大軍的營地無邊無際,視力所及的地方,到處都是趙軍大營,四周群山圍繞,大營在丹水岸邊及其壯觀。
在趙括的記憶之中依稀有著軍營的模樣,但是如此規模的軍營,這是一種來自真實視覺上的震撼,敲擊心靈的震撼。
“廉頗將軍不愧是曠世名將,陣營部署攻防有序,如此部署秦軍若渡水來襲必然損兵折將铩羽而歸。”
一旁田單也不住地點頭,田單是從專業的角度看麵前的這座大營,對老將廉頗更是欽佩幾分。
“進營,去中軍幕府。”
趙括點點頭,催動戰馬直接向著廉頗的中軍幕府奔去,二十餘騎飛馳進入到趙軍丹水大營。
趙王丹和相國趙勝兩個人正在為趙國的糧草發愁,四十五萬大軍,一天的消耗十分驚人,趙國雖然強大,但國內已無糧,無法和強秦這樣消耗下去。
“啟奏我王,‘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臣奉我王詔領兵抗秦,需秘密潛入軍中,查看秦軍動向,製定合適戰法,臣請我王留廉頗將軍在軍中,以此迷惑秦軍。”
“相國以為如何?”
趙王丹立刻轉過頭向相國平陽君趙勝問道。
“啟奏我王,趙括將軍此言大善,廉頗留在軍中一可以迷惑秦軍,二來也能穩定軍心。”
趙勝立刻迴應,口吻之中多是稱讚。
“好,將軍妙計可行,準奏。”
其實趙勝力薦趙括更迭老將軍廉頗也有著自己的私心,擁兵自重永遠都是王家的最大心痛。
但是趙括沒有領過兵,這一點趙勝心中也十分清楚,昨天趙括一番談兵論道,讓趙王丹和相國趙勝聽得熱血沸騰,但作為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陽君趙勝迴去之後還是感覺有些不妥。
趙王丹本來也沒什麽主見,有主見也不可能在國家安危之際,聽信秦軍謠言,幹出來讓趙括更迭廉頗這樣的蠢事。
“啟奏我王,臣還有一請,臣請我王命安平君田單為趙軍參軍,安平君田單昔日大敗燕國上將軍樂毅,臣之妙計尚需一領兵之將,望我王恩準。”
“相國以為如何?”
“迴稟我王,趙括將軍此計大善,田單任參軍出現在我軍大營,不僅可以領兵作戰,更可以讓秦國對齊國生疑,打破齊國和秦國的聯盟,此計甚好。”
“好準奏,來人傳詔客卿田單,命其為參軍隨將軍出征。”
趙王丹立刻大喜,這個堂弟趙括還真給自己驚喜不斷,看來秦軍懼怕趙括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趙括站在那裏真的是一陣的無語,合著趙王丹就會‘相國以為如何啊!’
“啟奏我王,臣以為我軍攻秦需兵貴神速,臣請即刻出發,早日擊潰秦軍。”
“相國以為如何?”
“迴稟我王,臣以為趙括將軍所言甚是”
“準奏!”
趙括一真鬱悶的離開了趙王宮,對於趙括之前對趙王丹的記憶,都是趙王丹如何器重自己,今天趙括算是開眼了,這位趙王丹還真是奇葩。
不過現在沒有心情研究這些,趙括立刻派遣侍衛請安平君田單到趙軍邯鄲大營,即可動身前往趙軍大營,長平之戰的危局還沒有解除,白起的五十萬大軍還在丹水西岸。
趙軍邯鄲大營,原本駐守十萬趙國大軍的大營之中空蕩蕩的,隻剩下幾百老兵留守,這樣的景象已經兩年的時間。
戰時這裏成了趙軍前線的糧草中轉站,營門口近百輛運送糧草的牛車正準備出發,征調的民夫在軍兵的組織下在官道之上排了長長的隊伍。
遠處安平君田單身披戰甲飛馳而來,和趙括身邊數十名侍衛不同,田單的身邊隻有那名守門的家老,此時這位家老也是身披鎧甲,身上煞氣外漏。
田單精神抖擻,麵色紅潤,騎在馬上器宇軒昂,戰馬飛馳來到趙括麵前,別看田單府中沒有過多的侍從,但是田單和家老的兩匹戰馬絕對不是凡品,一看就是北地的駿馬。
“參軍田單見過將軍。”
田單飛身下馬,來到趙括麵前,躬身施禮,嗓音洪亮,中氣十足。
別看之前趙括在田單麵前大喊‘安平君救我’,此時趙括是軍中主將,田單則是參軍,身份不同,田單也不能例外。
“安平君不必客氣,此一戰還需安平君多多謀劃。”
趙括立刻迴禮,這可是自己的救命稻草,更何況現在的趙括已經不是之前那個紙上談兵,趾高氣昂的趙括。
“安平君,正好有一隊運送糧草的車隊,我們就以押運糧草的軍兵身份出發。”
趙括指著遠處長長的運送糧草車隊向田單說道。
“將軍甚好,兩年間運送糧草已經是常態,秦軍也不在留意。”
邯鄲大營,運送糧草的車隊緩緩開出大營,趙括和田單便在隊伍之中離開邯鄲,向著秦趙百萬大軍征戰的沙場出發。
邯鄲的野外一片荒涼,九月的趙國本該是農耕時節,但是郊外的田野之中多是婦幼和老人,不見壯年的身影,到處都是殘破的景象。
這一戰趙國可以說是傾舉國之力,能夠上戰場的年輕人幾乎都去了趙軍大營,想到曆史上的長平之戰,四十萬趙軍坑殺成就白起殺神的名號,邯鄲長夜伴哭聲!趙括心中不禁一歎。“隨我來!架……”
趙括不再多想,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已經計劃完畢,接下來就看天意,手中馬鞭揮舞,雙腿用力,戰馬猛然加速向著趙軍大營方向狂奔。
身後參軍田單,眾侍衛立刻全都揚起馬鞭,此時已經離開邯鄲,路上不見人影,沒有必要在跟著糧車隊伍。
身後兩名侍衛緊隨其後,官道之上二十騎飛馳帶起一陣塵土,偶爾遇到行人都是立刻避讓,秦趙兩國已經開戰兩年,官道之上常有騎兵飛馳而過,早已經見怪不怪!
一天的狂奔,終於在夕陽西下的時候,趙括一行已經遠遠能夠看到趙軍大營,連綿浩蕩的軍營呈現在落日的餘暉下,丹水東岸。
震撼,絕對視覺上的震撼,四十餘萬大軍的營地無邊無際,視力所及的地方,到處都是趙軍大營,四周群山圍繞,大營在丹水岸邊及其壯觀。
在趙括的記憶之中依稀有著軍營的模樣,但是如此規模的軍營,這是一種來自真實視覺上的震撼,敲擊心靈的震撼。
“廉頗將軍不愧是曠世名將,陣營部署攻防有序,如此部署秦軍若渡水來襲必然損兵折將铩羽而歸。”
一旁田單也不住地點頭,田單是從專業的角度看麵前的這座大營,對老將廉頗更是欽佩幾分。
“進營,去中軍幕府。”
趙括點點頭,催動戰馬直接向著廉頗的中軍幕府奔去,二十餘騎飛馳進入到趙軍丹水大營。